搜索
蓝星的头像

蓝星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7/11
分享
《敦煌遗书》连载

第四章 枢密院权宦密谋册立新皇 神策军闯宫截胡另立新君

1

长安太极宫,枢密使(宦官)王归长、马公儒及宣徽南院使王居方在商议,以长生不老之名、行毒杀之实后,扶持哪位少主上位。三个无根宦官眼神里透着少有的满足,他们将成为大明宫呼风唤雨的人物。

多年的功夫没有白费,目的终于达到了。因为他们可以扶持李忱宠爱的、也是三名宦官可以控制的夔王李滋上位。

几个小太监在大殿后小屋中私下议论着哪位皇子登上大位。

一胖太监说,陛下共有11个皇子,长子郓王李温年已24岁,原本应该是储君的不二人选。但是唐宣宗并不喜欢这个长子。肯定要立夔王李滋。

另一个瘦太监说,那可不一定。

胖太监说,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十月,户部魏侍郎进言:“如今天下无事,惟有未立储君,是臣下最为忧心的大事。”说着便泪流满面。群臣也都进言立储,可陛下却未置可否。

胖太监接着说,那是因为陛下不愿意立皇后,所以也就一直未进行册立太子。又因为李忱素来不喜欢长子李温。其他儿子都住在皇宫中,只有李温住在宫外的亲王宅。因此,他也没有打算立李温为太子。

追随胖太监的小太监说,大中十年(公元856年),陛下让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裴休畅所欲言,对政事提出建议。裴休请求陛下尽早立太子,陛下说:“如果立皇太子,那朕就将成为闲人了。”吓得裴休再也不敢提立储君的事了。随后,裴休称病请辞,陛下不许。立储之事就这样一直放置无人敢问。

庞太监说,在李忱心里一直想立三皇子夔王李滋为太子,又担心废长立幼,乱了次序,会遭到群臣的反对,也会造成兄弟反目,引发政局动荡,立太子之事就搁置了。

所以说,陛下驾崩也没有面向大臣明确指定一个继承人,继承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瘦太监用手捋着光滑无须的下巴说,那可不一定。陛下长期在寝宫,长期不能与大臣们接触,只有宫中的宦官能接近他,这给了宦官再次掌控朝政的机会。你们不要忘了,之前的5位皇帝中已有4哥是他们立的。说着,指了指宫内方向。

“下注!下注!无论谁当,我们都是伺候主子的。谁当都少不了我们。把主子伺候好,免得打你屁股杀你头。下注哪个赢。”

“我下大的!”“我下三的”

……

两位老太监躲在里间桌子边喝茶。没戴帽子的端着茶碗喝了一口说:宪宗被内常侍陈弘志和王守澄……。说着手在脖子比着上滑了一下。然后又说:穆宗是右神策中尉王守澄所立,但后来一直服长生药,也没了。假太监刘克明没净身就进宫了,睡了董贵妃、王昭容,在敬宗更衣时,被刘克明……。说着又在脖子比着上滑了一下。王守澄立文宗为帝。后文宗欲假手朝臣杀内官,事情败露,仇士良等内官在甘露殿大杀朝臣。武宗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仇士良所立。宣宗为左神策军护军中尉马元贽所立。……这次又是谁?天知道。靴子不落地,谁也不知啊!

这三人与宦官、右神策护军中尉王茂玄都是李忱皇帝平日所器重的人物。他们已秘密联络,准备按照李忱意思拥立夔王李滋继承皇位,但手中没有皇帝的圣旨,没有大臣的确认,只有死无对证的所谓“口谕”。于是,他们草拟诏书并声称,皇 帝李忱交给他们一份密诏,指定最宠爱的第三子夔王继承皇位。

听到外面有动静,小太监立马不语。

马公儒走进来大声喝道:还不快干活。等着一起升天呢?

太监们拿起香薰炉摆放在寝宫四周。李忱的尸体还在龙床上放着。太监小心地点起了香薰,大殿内烟雾缭绕,香味四溢……

三宦官围在一起密谋。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和几个老臣都反对夔王继承皇位。因为王宗实和王茂玄都是宦官,分别统领左右神策护军,两军统帅历来不和。

左军驻扎在太极宫东侧左银台门附近,右军驻扎在太极宫右侧右银台门,离大明宫稍远一些。而王茂玄和这三人平常走得很近,他们三个与王宗实长期不睦。几人关系微妙,在这权力交替重要时刻,往往会发生不可预料的事情。三权宦实操时,才感到脊背发凉。

三权宦商议,为防万一,先不宣布皇帝李忱死讯。

2

王宗实跪在宣化门外,王归长派来的太监向王宗实宣读圣旨:调左军中尉王宗实为淮南监军,着即三日内赴任,不得逗留京城。钦此。

王宗实疑惑,三日到任,现在就得启程才能赶到。接旨后,还禁止进入停放李忱灵榇的内廷。

王宗实接旨后,让管家给了太监银子后,准备到左银台门交接后赴任,同为宦官的副使丌元实拉住王宗实说:“皇上病重一个多月了,您这么久都没见到皇上了,今天突然调你到外地去,这个圣旨来得太突然,真假难辨。况且一旦外调,我们的死生就由他们说了。何不先拜辞皇上,探探虚实,再去赴任不迟。”

王宗实思索片刻猛醒:这是三人密谋矫诏!

王宗实返身向太极宫走去。丌元实带几个得力的左军护卫持腰牌,保护着王宗实,就近穿过崇明门、紫辰门,径直到达李漼寝宫。沿途太监和禁军护卫都知王宗实是李漼护卫军首领,不敢阻拦,来不及奏报。

一路闯进内廷的王宗实看到皇帝李忱已驾崩,王归长、马公儒及王居方三人正在寝殿召集一批心腹太监善后,心中便明白了,他们这是准备拥立夔王李滋继承皇位。王宗实呵斥道:“圣驾已崩,为何不先诏告天下?却这般鬼鬼祟祟,在背地里搞阴谋诡计,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说着便从袖中取出调动敕旨,掷给王归长等三人质问:“皇上弥留之际已不能言,哪来的这道圣旨?分明是你们在搞鬼。你们假传圣旨,该当何罪?”

王归长等遽然看见王宗实闯进寝殿,心中惧怕三分。王归长等只有管理内侍的权力,却无法调动禁军,能调禁军且与他们同心的右军中尉王茂玄又不在现场。又被掌神策军的王宗实一顿喝斥,并揭穿矫诏隐情,越发觉得心虚,其时便吓得面如土色。

马公儒先腿软跪在地上求饶,其他二人看形势不对,跟着跪在地上,捧着王宗实的脚,伏地恳求饶命。

王宗实忍住怒火,假意道:“立嫡以长,古今使然。汝等既已知罪,速即动身,往迎新皇,以便稍图自赎。”

随后,王宗实召集宦官及近臣,草拟拥立李漼为太子诏书。有的宰相不肯同意,门下侍郎、平章事夏侯孜说:“三十年前,外大臣得与禁中事;三十年以来,外大臣固不得知。但是李氏子孙,内大臣立定,外大臣即北面事之,安有是非之说?”带头同意署名拥戴李漼。带头在文书上签名。

王宗实派宣徽北院使齐元简带仪仗去迎接居住在十六王宅的李温。

宣徽南北院都是皇帝身边的权宦,主官为宣徽使、副使,职掌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享仪仗,一切内外供奉、检视入宫人物等。

26岁的郓王李温丢下抄了半拉的经卷和毛笔,换上朝服进宫。毛笔滚动染黑了经书,也无人理会。

不到一个时辰,郓王李温就和仪仗赶到内廷,王宗实带领丌元实跪迎,并奏:臣恭迎郓王主持主政。

李温早已知晓一切,踉跄跪倒在御榻前大哭不止,或跪拜、盘坐、躺卧,口中念经文不断。是委屈、是意外、是惊喜,不得而知。

李忱在会昌六年(846年)登上皇位后,便封长子李温为郓王、二子李渼为雍王、三子李泾为雅王、四子李滋为夔王、五子李沂为庆王。但二子李渼大中六年薨,被追册为靖怀太子。

李温作为皇嫡长子,始终未被册立为太子,整天胆战心惊,既想被立为太子,又怕未立而被杀,还担心弟弟为抢太子位厮杀。而自己被赶出皇宫居住,以为今生没有皇帝命了。一切来得太突然,这一刻,终于可以纵情释放了。

王宗实随即召人拟诏,立郓王李温为皇太子,代理监国之职,暂时负责国家的军政大事,并更名为李漼。

次日,内廷宣布李忱死讯,并大殓,灵柩停在寝殿中。群臣商议上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由中书侍郎蒋伸撰哀册文,由门下侍郎、平章事夏侯孜撰谥册文。

皇太子李漼就在灵柩前宣布即皇帝位。一边稳政局,一边安排安葬宣宗。

韦范和弟弟、妹妹常常在一起对诗习文,操持庄稼。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