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勉强同意了,事不宜迟,钟馨当机立断。她走遍了市区大小琴行,听取多方的意见,经反复比较后,她决定买一台二手琴。她看中一台珠江牌的旧钢琴,在经过讨价还价后,最终以七千元的价钱买回来了。
这天,钟馨庄重地向儿子宣布:“钢琴买回来了!”
儿子躺在床上,用被子蒙着头。
“快起来,钢琴买回来了。”钟馨迫不及待地坐在琴前,弹起《我爱你,中国》,从第一个音符开始,经过一段长琶音,就是一段气势非凡的乐章。琴声把儿子挑起来了,他扭扭捏捏地前来观看,钟馨得意地弹着。
终于,儿子按捺不住地喊:“妈妈!让乐乐试一试。”
从音阶开始教,辨别中央C 开始do,re,mi,fa,sol,la,si。一开始,钟馨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儿子已经十六岁了,想让他成名成家已经太晚,就让他把此当作爱好。
但钟馨想错了,一坐在琴前,儿子完全变了,展现出对音乐极大的天赋,那黑白相间的琴键在他的手下变活了。仅仅一个星期,儿子就把《献给爱丽丝》原封不动地弹出来了,而且弹得极为传神,邻居们都说,儿子就像电视里的钢琴家一般。
从从未接触过钢琴,到现在也只有一星期,在没有正规音乐教师教学的情况下,儿子居然把《献给爱丽丝》弹出来了。钟馨觉得不可思议,也很欣慰,心里好像放下一块大石头,轻松了许多,她坚定信心,相信她的预感,是的,儿子的确像自己所预想的那样,有着极高的音乐天赋。
她决定给儿子请钢琴教师,希冀教师能给儿子正规的教导。教师是艺术学院钢琴系的女学生,姓宋。宋老师中等个子,二十几岁,一头短发,穿着一身休闲装,挎着一个新颖时尚的包。在一间狭窄的琴房里,摆放着一台旧钢琴。宋老师说:“阿姨,你坐在一旁看好了。”
钟馨对宋老师说:“宋老师,林攀自己在家里听着磁带,摸索着弹出《献给爱丽丝》了。”
“不可能!”宋老师斩钉截铁地说。
“你是否亲自听一听。”
“不用听,要想弹《献给爱丽丝》没有三年的功底是不行的。”停了一下,宋老师又说,“钢琴必须要从基础学起。”
钟馨颇为不悦,心想:你也太主观了,连看都没看就下结论。可钟馨不愿与宋老师撕破脸皮,毕竟她是请来的老师呀,得罪老师吃亏的只有自己。钟馨说:“好吧!
宋老师就按你的方案教吧。”
宋老师坐在琴前,手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飞快地跳动,一串优美的音符倾泻而出。钟馨激动不止,儿子眼里闪现奇异的光芒,就好比一名战士听到了冲锋的号角,跃跃欲试。
宋老师从C 大调音阶、琶音、和弦开始教。这一次,儿子再一次显示了他极高的音乐天赋,别的孩子用半个月时间都不一定弹得好的琶音,儿子一下子就能连贯准确无误地弹出来。
是否是偶然呢?宋老师又选择A 大调的音阶、琶音、和弦,这一次,儿子同样也只看了一眼就弹出来了。宋老师还是半信半疑,给儿子选择了海顿的C 大调奏鸣曲和车尔尼《599》练习曲,作为学琴的开始。
老师布置的练习曲,儿子学得很轻松,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儿子又自主学了《梦中的婚礼》等曲目。儿子把这些曲子弹得极为传神。钟馨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让宋老师亲自听听儿子的弹奏,让宋老师重新调整教学计划。
第二次上课时,钟馨执意让宋老师听听儿子弹奏《献给爱丽丝》。在钟馨的再三坚持下,宋老师将信将疑地答应了,一曲《献给爱丽丝》过后,宋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哇!不可思议,这是你自学的?”
“是的。”
“你以前真的没接触过钢琴?”
“是的。”
钟馨忍不住插嘴说:“钢琴一买回来他自己看着谱子练习,不到一星期就把《献给爱丽丝》完整地弹出来了,我也很惊讶。”
宋老师开玩笑地问:“那么老师布置的作业呢,练得怎样了?”结果,儿子的弹奏让宋老师完全折服。“我教了那么多的学生,从来没有一个在和钢琴仅仅接触半个月不到的情况下,仅学习一次,就能弹出那么高难的琶音。”这次,宋老师布置的作业除了《599》练习曲,还特别布置了埃尔内斯托•第•库尔蒂斯作曲的《重归苏莲托》,宋老师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测试儿子的能力到底是不是如现在看到的那么神奇。
在回家的路上,钟馨和儿子坐在公共汽车上,看着车窗外的景物和车水马龙的大街。时值初夏,街上的人们都穿着鲜艳夺目的夏装,钟馨的心就像初夏的天气透明而又光亮。看看身边神采飞扬的儿子,钟馨的心里真是百感交集,真后悔为什么没早点发现儿子的潜能,现在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学琴时机了。
儿子显得很兴奋,宋老师的夸奖,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他开心地说:“妈妈,刚才那个女生,老师示范动作做了那么多遍,她都弹不好。”
钟馨好奇地问:“乐乐,那你是怎样做到一看就能弹出来呢?还有这五线谱,你是什么时候学的呢?”
“小学的时候老师教过,当时,我们班上就是我一个人认得这谱,很多同学都不理解这一颗颗像蝌蚪的符号。每次一上音乐课,就我一个人在那里回答老师的提问,音乐课就数我一个人出风头。”
“那怎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曲谱和键盘连接?还有,你的手指又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协调一致呢?”
儿子得意地笑了:“我是天才呢。”
钟馨好像才认识儿子似的。这个过去自认为熟悉和理解的儿子,自己究竟了解多少,他的身上还有多少还没有被发现的潜能呢?
钟馨感到自豪,儿子不仅善良,长相英俊,还有音乐细胞,是可塑之人。虽然过去总是为他担心,但看着儿子年轻而又自信的脸,儿子的脸上的表情好像在说:“妈妈!你的儿子没让你失望。”
钟馨拿起儿子的手,仔细端详那修长的手指,不时亲一亲,心里充满了幸福。回到家里,儿子嚷嚷:“哇!刚才老师表扬我了,呵呵,刚刚看老师弹一遍,我就能弹出来了。”
母亲自豪地说:“你弹得那么好,老师一定很高兴吧。”
“老师不敢相信呢,说真不可思议!应该早点学琴,太可惜了。”
母亲说:“楼上的人都夸你呢,说你有出息。是外婆把你带大,外婆的功劳大大的。”
“是因为有妈妈的遗传基因,我妈妈很有音乐天赋啊。”
自然,母亲非常高兴,看着自己疼爱的外孙这么有出息,心中充满自豪与骄傲。虽然开销已经捉襟见肘,钟馨仍咬紧牙关,从伙食费里抠出钱来买了拜厄、车尔尼的练习曲,还有《世界钢琴名曲》《钢琴都市曲》《中国钢琴名曲》《中外钢琴曲库》等大量钢琴教材;还专门买了VCD,让儿子观看VCD 光碟,跟名家学习弹钢琴。
她要让儿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以弥补她让儿子享受不到父爱的过错。
从此,钟馨家里经常传出悦耳的琴声。这琴声就像一缕春风,吹开了钟馨心里的阴霾,让她觉得生活从此有了希望。当初班主任挑选学生时,特别中意儿子中考的分数,在第一天的班会上,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奖儿子,说:“林攀,你是我第一个选进我们班的,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相信你们能在三年后的高考中得好成绩,林攀你要带头啊!”
这期间,儿子很是努力,在第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即成绩显著,名列全班第一。
班主任对自己儿子的偏爱是毫无疑问的。
儿子也觉得很自豪,在学习上一直很努力,但同时,钢琴课的教学让他觉得有点顾虑:一方面喜欢钢琴,另一方面又怕学习成绩下降,辜负了班主任的期望。他处在一种两难的境地中。
但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儿子的琴技就有了很大的进步,世界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成名曲《水边的阿蒂丽娜》《秋日思雨》《重归苏莲托》等,在儿子的指下缓缓流出,那倾泻而出的琴声,溢满了整个房间,他那洒脱的动作,神采飞扬的神情以及陶醉在音乐里的模样,无不让钟馨激动。她经常抚摸儿子乌黑浓密的头发,忍不住道:“乐乐,妈妈真为你骄傲,真为你自豪。”
每天吃完晚饭,做完家务活,钟馨就坐在一旁,静静地倾听那流水一样的琴声。
这在半个月前她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想象的,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她经历了一种从大悲到大喜、恍然大悟的过程。这钢琴声,不仅征服了钟馨,也征服了楼上楼下的每家每户,教研组长更是赞赏不已,她到处宣扬:“哇!真了不起!弹得真是太好了!没想到她的儿子有这么好的本事。哇!她真是苦尽甘来了。”
教研组长的话语充满了敬佩之意。她的心态也代表了看不起钟馨的那些人的心态,既嫉妒也羡慕。
这天,钟馨上完课,来到教研室放回教学日记,许多老师一见钟馨就问:“听说你儿子学钢琴了?”
“是啊。”钟馨挺自豪的。
“你们组长都说了。”
“都说什么了?”
“她对你儿子赞不绝口,说你儿子在这么短的时间,钢琴弹得这么好,她原来还以为是你弹的呐。”
“不是我弹的,是我儿子弹的。”
“是啊,她也觉得不可思议。”
“你儿子以前学过钢琴吗?”
“没有,连钢琴也只是在电视里看过,在生活里可是连碰也没碰过啊,更不用说弹过了。”
“你是怎样发现你儿子有弹琴天赋的?”
“凭感觉,因为我很喜欢弹琴,这愿望从来没间断过。也许是遗传吧。”
“我的朋友也给女儿买了钢琴,她送女儿上学习班,不到一年,就不见她去了。
我问她为什么不学琴了,她说,音乐老师说她的女儿没弹琴的天赋,让她别白费功夫。
当时我还为她的女儿惋惜呐。”
“音乐就是这样,没天赋,最好别学,因为没天赋,是学不进去的,而且老师也会劝你不要白费功夫。”
“学琴很费钱啊,光买钢琴的钱就不少,请老师的钱也不便宜。”
“是,我现在已经口袋空空了。”
“值得吗?自己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买,青春一过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你还是趁自己还有点资色,多给自己一点享受的空间,不然会后悔的。”
“你怎么知道我会后悔啊?”钟馨笑着问。
“不会后悔的,大家看到了的,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和儿子生活在一起,为了儿子再也没有考虑结婚,光这一点,我很佩服你。”
“你儿子真了不起,既争气,又听话。唉,苦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看见希望了。
你真是个好妈妈,你儿子幸亏有你这个妈妈。你又工作又要管教孩子,真不容易。佩服你,你那么坚强。”
“你真的不考虑再婚吗?你现在还年轻,等老了以后,会觉得孤独的。我劝你再考虑考虑吧。”
钟馨苦笑道:“现在连原配都不可靠,更何况再婚呐,再婚的离婚率是百分之九十六。”
“离婚率太高了。”
“这样下去,你的后半生怎么办啊?”
“什么怎么办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呗。”
“知道吗,我最佩服的就是你的个性。你真有个性,思维方式、处事方式等,都不同于别人。”
“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同,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千千万万个母亲也同样在做的?抚养孩子,赡养老人,很平常。”
“你父母一直和你一起生活吗?”
“是。”
“看不出来。过去,看你外表,总觉得你很厉害,不好沟通,甚至有点怕你,没想到你还是孝女。”
“所以,还是养女儿好啊。你的父母命好,有你这个女儿。”
“别说了,我承受不起。其实我经常和我妈妈吵嘴,我脾气不好。”
“哪个家庭不吵嘴?”
“我欣赏你的个性。”
“这正是你的魅力。”方老师真诚地说,“你雷厉风行,果断,沉着,办事能力强,真羡慕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有你的人生哲学,我有我的人生哲学,不要羡慕别人。如果真要羡慕,我也同样羡慕你。”
“可你儿子更自觉、更努力。”
“更努力?怎么叫更努力呢?”
“明摆着嘛,你儿子钢琴学得那么好,每次考试成绩也排在前三名,这不就是学习好的证明吗?”
“学习钢琴并不意味你比别人优越,分数高也不意味你的知识比分数低的同学多,不能这样衡量学生。”
“我知道,有的虽然成绩很好,可毕业找工作,却比不上那些平时学习不认真、整天吊儿郎当的学生。”
“所以,不能用分数衡量学生。”
“不管怎么说,我佩服你,你把儿子教育得这么好,很了不起。哎,你儿子的父亲来看他吗?”
“他生了女儿的第二年春节来过一次,之后再也没来了。”
“哇,那有多少年了?”
“十年了。”
“真不可思议,这样的父亲真少见。”
“没什么, 我儿子的学校离他的办公室不到两百米的路程,可他都没来,可见他完全遗忘他的儿子了,对这样的人,我还抱什么期望呢?我一个人能管好我儿子,如果他来跟我争儿子,那就糟了。”
“争也没用,你儿子也不会跟他。毕竟已经过去十年了,他离开时你儿子还那么小。”
“是的,我儿子对他的印象已模糊了。”
“你儿子幸福啊,有你这样的妈妈。”
“了不起,你真伟大。”
“别给我戴高帽,我很平凡,尽了应尽的义务而已。我哪有什么伟大,我和所有的母亲一样的。”
“你舍不得吃好的,也舍不得给自己买件像样的衣服,不后悔吗?”
“难道活在世上就为了吃穿吗?世上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啊,奉献比索取更有意义。”
“该说你傻呢,还是高尚呢?”
“什么都不用说,我不喜欢别人给我戴高帽子,喜欢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
“你好比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为了儿子无怨无悔。我见过不少离异家庭,很多父母亲离异后,儿子不成器了,学习不成,连人都变坏了。唉,有的母亲带着孩子,也不懂教育,孩子从小就去偷,去赌博,要不就是打架,到了这地步母亲想管也管不了,后来干脆不管了,其结果——孩子学坏了,母亲气得心脏病就要发作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啊。”
“关键是他的母亲不懂怎样教育孩子。有的人就以为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就行了,甚至有的家长还以此为荣,这样就助长了孩子的攀比风气、虚荣心,最终害了孩子。”
“日本还兴办未婚妈妈学校。未婚青年结婚前,要去学校学习怎样教育孩子,学习怎样做合格的妈妈。所以日本的国民素质很高。”
“日本重视国民教育,他们有一套很好的教育体系。”
“过去穷怕了,现在条件好了,可就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吃苦,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都让给孩子,自己反而不舍得吃和穿,以为这就是为孩子好,其实这对孩子最有害了。”
“我孩子每天都要用很多零用钱。市面上流行的玩具都要买,不买就闹。唉,真头疼。”
“你惯着他他才这样的,怪谁啊。”
这天,钟馨从地里刚回到宿舍,方老师看到钟馨便过来,神秘地对她说: “哎,刚才学校出了一幕好戏。”
钟馨惊讶地:“什么好戏啊?”
“今天不是定级考试嘛。贾老师居然丢下学生跑回宿舍睡觉了。”
“哦。”
方老师高喉大嗓,绘声绘色地:“刚才科长象火烧屁股似地从操作室跑出来,满校园找她,我就知道出事了。哎哟,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科长如此大发雷霆,他的鼻孔有那么粗,呼哧呼哧直冒气,脸红得象墙上的纸,眉毛一抖一抖的,哇,你是没看到刚才的情形,要是你看到了,你也会觉得好笑的。”
“后来呢。”
“科长到处找不到她,有人说她在宿舍,急火了的科长不管三七二十一,跑上楼来叫她,结果发现她在宿舍睡觉。你说,象定级这么大的事她都敢放学生鸽子,即使安排好了也不应该离开,至少留在操作室监督和指导学生,可她到好,把原料发给学生就跑了,连外面来监考的老师都找不着她。操作室乱成一锅粥。”
“亏得学校领导那么信任她。”
“平时搞投机取巧惯了,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放肆,现在连定级考试也不放在眼里了,要不是学生怨气沸腾,连同外面来的监考老师也被惹急了,这才把事情闹大,不然,学校领导还不知道有这一回事,还被蒙在鼓里呢。过去整天夸她有多么敬业能干,这下可好,原形毕露了。”
原来,这次的白案定级考试,是聘请市里有关机构来监考,贾老师作为任课老师自然要负责安排有关考试事项。
而烹饪班五十多名学生,每一个学生要按规定完成四个指定品种的操作,并且要保质保量,加上操作室空间有限,烹饪器具也不齐全,必须要事先做好周密的安排,才能让大家有条不紊地进行考试。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在考试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手口并用,还要亲自纠正一些学生做得不到位地地方,还要应付学生们没完没了的询问。这是一项极其辛苦的工作。
可是,贾老师给学生分配原料之后居然跑回宿舍休息,把学生晾在操作定自己操作,由于缺乏统一的调度和指挥,整个操作室乱成一团,学生们为了争工具,大家吵吵嚷嚷,你争我夺,险些造成事故,这让外来的监考老师非常不满,而同学们互相争吵也让整个秩序乱了套,为此,有人跑到教研室告状,连监考员也找到校长反映情况,这下,把校长激怒了,眼看事情到了这一步,科长也顾不上所谓的情面,拉下脸来怒斥贾老师一顿,并命令贾老师立即回到操作室指挥学生继续考试。贾老师也只能恢溜溜地回来了。这事要换钟馨肯定被当教学事故处罚,不仅被扣奖金,连工资都被扣,还要全校通报批评;但是现在的主角是贾老师,即使高科长怒气冲冲,也只是嘴上骂了一顿了事,贾老师仍然是安全的,关系网的重大作用再一次展现无余,没有关系网的下场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大家知道此事后,也难免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