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胜总部的灯火在深夜依旧明亮,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里,王总工正带着团队成员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汗水的混合气味,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王总工,新一批测试晶圆的良率提升了 0.3%!” 年轻的工程师林浩兴奋地喊道,手中的鼠标快速点击着数据分析软件。
王总工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凑到显示屏前仔细查看:“缺陷密度呢?第四层金属布线的短路问题解决了吗?”
“已经通过新材料沉积工艺改善了,现在主要问题集中在蚀刻速率的均匀性上。” 林浩调出对比图表,“您看,这是采用国产蚀刻液后的参数曲线,虽然稳定性还有差距,但已经比上周提高了 12%。”
会议室里,任林森正与国内几家半导体企业的负责人进行视频会议。屏幕上,华夏芯国际的CEO张总指着一份技术路线图说道:“任董,我们 14 纳米 FinFET 工艺的量产良率已经稳定在 92%,但 EUV 光刻机的供应链依然被 ASML 限制。你们的芯片架构如果能针对成熟工艺做优化,我们可以在封装测试环节提供更多支持。”
“张总,我们的昆仑系列处理器正在做第三代异构计算架构设计,” 任林森滑动着平板电脑,展示出三维芯片堆叠的设计图,“GPU 模块准备采用贵司的混合键合技术,CPU 核心则计划导入量子隧穿效应的新型存储单元。这是我们最新的专利申请文件。”
突然,视频信号出现一阵闪烁,画面中出现了美国商务部的警示图标。陈默迅速起身关闭了会议室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从加密硬盘中调取备用通讯链路。“林森,刚才的会议被植入了干扰信号,对方可能已经掌握了我们的加密频率。”
任林森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落在墙上的世界地图上。“通知海外办事处,启动‘丝绸之路’计划 B 方案。让巴黎研发中心把毫米波天线的设计参数通过暗网传输,莫斯科团队负责搭建量子密钥分发的中继节点。”
深夜三点,任林森的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着一个加密号码。他走到露台,按下接听键:“喂?”
“任董,我是驻华盛顿的老周。”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急促的电流声,“最新消息,美国国会正在审议《无尽前沿法案》,计划投入 520 亿美元补贴本土半导体产业,同时要在 WTO 起诉我们的产业政策。另外,他们可能会把华胜列入‘特别指定国民清单’,冻结我们在美资产。”
任林森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望着远处城市的霓虹。“老周,你马上联系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员,就说我们愿意提供‘技术民族主义对全球价值链影响’的独家数据。另外,让华尔街的律所准备好跨境破产保护的预案,资金转移渠道按第三套方案执行。”
挂掉电话,他走进书房,打开保险柜取出一个红木盒子。里面整齐摆放着二十年前母亲留给他的一块机械手表,表盘上的 “上海” 二字在台灯下泛着微光。他轻轻抚摸着表壳上的齿轮纹路,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父亲在机床前工作的温度。
凌晨五点,陈默带着一份厚厚的文件走进办公室:“林森,这是法务部整理的关贸战应对策略。我们可以在东盟十国申请原产地规则优惠,利用 RCEP 框架下的累积规则。另外,非洲自贸区的数字经济条款里,有关于数据本地化的例外规定……”
任林森打断他的话,指着地图上的波斯湾区域:“陈默,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破局点可能不在技术本身?你看,伊朗的石油贸易正在用数字货币结算,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需要新一代通信设备,沙特的 NEOM 未来城规划里,数字基建的招标才刚刚开始……”
他突然起身,走到白板前用红色 marker 画出一条蜿蜒的曲线:“从连云港到鹿特丹,中欧班列的货运量每年增长 29%。我们的 5G 基站设备可以集成到集装箱模块里,在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口岸就能完成快速部署。当美国在西半球构筑技术壁垒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东半球重建一个平行的技术生态?”
陈默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林森,你是说……‘数字丝绸之路’计划?”
“不仅仅是数字丝绸之路,” 任林森擦掉白板上的旧方案,重新勾勒出经纬交错的线条,“是技术生态的东升。当他们用瓦森纳协定限制技术出口时,我们就用技术援助搭建新的标准体系。当他们封锁芯片代工厂时,我们就用异构计算和封装技术重构产业链。记住,真正的破局,从来不是在对手划定的战场上厮杀,而是重新定义战场的规则。”
窗外,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办公桌上的昆仑芯片原型。任林深拿起芯片,对着光线仔细观察,那些纳米级的电路图案在晨光中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仿佛是用智慧和汗水铸造的铠甲。他知道,华胜的东升之路,将在这场科技与贸易的双重战役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