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有诗:“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勾画了一幅乡村青和景明的清欢景象。赵家沟的人是勤劳的,生活在赵家沟的狗却是艰难的。老狗打死后,赵家沟一度显得孤寂,听不到赵家沟的狗叫,只有那些人还在挣扎。没有了狗叫,老花也就没有了天敌,赵家沟的老花开始猖獗。东祥不觉得这是不好的现象,反而要求远斌、远宇两弟兄,每天捉老花,然后打牙祭。远斌很有头脑,想出了诱捕的许多办法,还利用物理原理做了打架子,很成功地捕获老花。
捕获老花后,远斌最高兴的是献给母亲张桂芳。张桂芳拿出盐巴,远斌去自留地剥下两皮厚皮菜,将老花肉包裹起来,用铁丝缠住,放入母亲煮饭烧火的柴炤里,待到饭做好了,再小火温一会儿后,那老花肉就熟了。中午饭时,母亲用有缺口的泥巴碗,装上老花肉,加上一盘洗澡泡菜,就是最美的午餐。好久没有吃肉的远斌和远宇弟兄眼看油舒舒的肉,口水就冒了出来,伸手去撕,突然脑门上被母亲的筷子敲了几下脑袋,痛得远斌直跳。母亲吼道:“两个贵崽崽,莫慌,再喔嘎(赵家沟土话,再怎么的意思),也要等到你老汉回来再咭(吃)。老汉下田好造孽啊,你们要懂事。”远斌和远宇顶着头顶的痛,将筷子的方向转向泡菜,嘴里含着泡菜,心中极不情愿,也不懂母亲为啥这样,当父亲赵东祥回来时,一家人分享鼠肉时的幸福,让远斌弟兄好像有点感悟了。
人穷鼠患,那时赵家沟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老花,阴沟里,猪圈里,麦子地里,还有生产队保管室储藏国家饥荒粮的仓库里。老花与人抢食,搞得人心不安。于是有人就用老花药,放在后阳沟里,不明真相的老花偷食了,有的一命呜呼,有的药品中毒,走路偏偏倒倒,遇到那些村里的小孩子,很容易将没有反抗之力的老花捉拿,然后拿回去弄来吃了,最后人也得病,严重的还搭上了一条性命。
除了狗和老花,赵家沟的麻雀也很遭殃。当秋天来临,赵家沟的稻田出现丰收的景象。这是赵家沟人非常自豪的事情。因为有水库,水源好,沟垄宽,所以稻谷就很丰盈。队里很多人接到婆娘都是基于这个原因。然而,困难时候,麻雀也没地方觅食,金黄的稻谷就成了他们的美食,那宽阔的田野就成了麻雀的天堂。这时老队长赵东广就会拖着沙哑的声音吼道:“各家各户,赶紧去吆吼麻雀子,不要它们来赵家沟和贫下中农抢口粮。”
赵东祥成分不好,心不情愿,又不敢抵抗,就叫远斌和弟弟去用竹竿在竹林里面,吆麻雀。不懂事的两兄弟,在自家的竹林盘里挥舞着竹竿,不准饥饿的麻雀落下来,让那些鸟儿疲于飞翔。两兄弟感觉是在做游戏,很好玩。有些鸟儿,见吃不到赵家沟的谷子,就只好失望地飞到红花梁子顶上去栖息。而有的鸟儿却累得无法飞翔,只好掉落在竹林盘外的土里,远宇捡回去,去毛,用牛皮菜叶子包裹起来,加上一点盐巴,放入柴火灶里。烧熟后,弟弟撕下一块给远斌吃,然而远斌却将它递给父亲,父亲咽了一下口水,从嘴里吐出几个字来:“远斌娃,二娃,你们以后不准去打鸟了啊。做个样子就行了。要是你们不听话,老子晓得了,要给你们咭嫩笋子炒牛肉啊!”
撩人的肉香扑面而来,而赵东祥脸上却是一脸严肃,远斌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原来赵东祥受过赵老爷的教育,知道要爱护鸟类,保护环境。望着父亲那可以扭出水来的苦瓜脸,远斌吓得赶紧把一块香喷喷的肉回递给远宇。远宇小,不管这些,几口就把那只鸟儿吞下了肚子,这时,远斌的口水却流了下来。
赵东祥一家就这样艰难地过着日子。可是,由于营养严重不良,最小的弟弟,赵国华,身体逐渐消瘦。赵东祥不懂个中原委,背起赵国华,到处求医。公社医院,看了,开点水水药,喝完人却越来越黄,张桂芳听信邻里的劝告,也翻山越岭去扯草药,熬制好久喂给最小的儿子吃,可是依然不起作用。于是赵东祥决定将国华送到区医院去看看。赵东祥用箩兜担起,一头是国华,一头装上石头,便于平衡,翻过瓜瓤梁子,走过漫长的红林沟,过黄金桥,上通往区上的碎石路,颤悠悠的扁担,担起了东祥的希望与寄托。十五里山路,对于身强体壮的东祥来说就是小菜一碟,跟在后面的远斌和弟弟远宇,小跑都追不上,只有让父亲边走边等。走到竹林区医院时,东祥的一双草鞋已经磨破,鲜血从草鞋边上冒出来,一心想着抢救儿子的东祥全然不顾。
花掉从大队干部那里借来的五元钱后,国华的病情依然没有好转。一周后,有一个戴着老花眼镜的老医生,找到睡在过道上的赵东祥,轻声地说道:“兄弟啊,我晓得你是赵家沟的人,你老汉当年很有名气,开办私塾,还做了很多善事。我家老爷子就跑几十里路躲在你家堂屋外面听过课,后来还认识几个字。你老汉没有撵他走,还端饭给他吃。你家可是我家的有恩之人啊。可是,我还必须给你说,你这个崽没有救了,你不要再医治了,花再多的钱都没有用了,回去把他埋了吧。”说完,老医生拍了拍赵东祥的肩膀,转身消失在了走廊尽头。
已经绝望的赵东祥,背着张桂芳,将奄奄一息的国华,用撮箕往山上提,准备挖坑埋掉。刚好把坑挖好,张桂芳从远宇口中知道了,不忍自己的心上肉就这样没有了。就像一头愤怒的母狮奔到红花梁子的半山腰上,对着赵东祥吼道:“赵东祥,你这个砍脑壳的,你要做吗果(什么),我看四娃儿还有气,我背到二舅那里去搞(试)一下。我就不相信医不好了?”于是她用被单将小儿子裹起来,用伟大的母爱,将小儿子背起就往三十里外冯店医院走。炎热的夏季,三十里碎石路,张桂芳仅用了半上午时光,就到了冯店区医院。此时,满身灰尘的张桂芳,已经是披头散发,汗流浃背了。二舅张乐达看了看,开出药方,安慰道:“没得啥子,就是营养不良,给他吃好点,就会慢慢好起来。”二舅将药包好,悄悄递给这个隔房的二妹,兜里没钱的张桂芳,向二舅张乐达深深地鞠了一躬,背起小儿子又往赵家沟里走。
后来几次,找二舅给国华拿药,都没有钱付给。几年后才知道,药费是从二舅工资里面扣的,二舅的善良和精湛的医术保住了国华的一条命。后来在赵东祥两口子的精心照顾下,国华逐渐恢复,后来长大成了国企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