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不在。
元宝趴在餐桌上写作业,见钱眼进来,抬头望了一眼,就又低头写作业了。
事佑头靠在古月肩膀上,小脸黄黄的,看着无精打采。钱眼捏了捏事佑的小手,“孩子拉肚子都拉皮了,我这就做炒面茶去。”
钱眼说完忙不迭地进了厨房,看着古月把厨房里收拾得井井有条,钱眼自愧不如,心想这老板娘真是上的了厅堂下的了厨房,做啥像啥,确实比自己强。
钱眼挖了半碗面,然后拿出平底锅倒在了里面,用小火满满翻炒着,锅里的面粉冒着热气,她逐渐加快了翻炒的频率,约摸半个小时后,面粉由白变黄。
钱眼烧了一壶水,舀了五六勺焦黄的面粉在事佑碗里,然后又从调味罐里挖了一些盐,再倒上滚烫的开水搅匀,细腻润滑的炒面茶就做好了,一股浓郁的焦香味弥漫开来。
端到茶几上,元宝闻到了香味,嚷着也要吃。钱眼又去调了一碗,里面放了一勺白糖,虽然是一点细微的差别,但效果却大有不同。
事佑因为腹泻,需要补充盐分,调整肠胃。元宝身体无恙,放点糖不仅口感好,还能滋补身体。看着两个孩子“吸溜吸溜”吃得丁点不剩,古月紧锁的眉头稍微舒展了些。
“有那么好吃吗?”古月笑着问元宝。
“妈妈,又甜又香。”元宝脆生生的回答。
“啊?我尝了一口,分明是咸的。”古月诧异道,然后望向了钱眼。
钱眼抿嘴一笑,得意地说:“那是那是,孩子不会撒谎”,然后给古月讲了其中缘由。
古月听完,对钱眼刮目相看,原来生活的智慧无处不在,但愿这个炒面茶真得能让事佑痊愈。
古月没说让钱眼回去,钱眼也没有回去的打算。中午钱眼又给他们娘三露了一手,炒了三个家常菜,又做了一盆西红柿鸡蛋疙瘩汤,古月娘三直呼好吃,疙瘩汤里淡淡的胡椒味,喝到胃里热乎乎的,事佑的小脸也红润了起来。
古月看在眼里,心也宽了半截。快到傍晚时,古月开了口:“钱婶,我看这两个孩子还真是离不开您。”
钱眼喜上眉梢:“就是就是,正好倩倩也开学了,我待在家里也无事。”
“哦,对,您看我焦心孩子都忘了问你了,你家倩倩考到哪个学校了?”
“☆☆大学”。钱眼说完嘴角上扬,脸上掬不住的喜色。
古月有点出乎意料,先前听钱眼说倩倩爱学习,但没想到如此出类拔萃,“钱婶真是教子有方,祝贺!”古月不禁称赞道。
钱眼吧唧了一下嘴:“哪里的话,是孩子自己争气。”
“那你明天就正常来上班吧。”说完两人会心的笑了。
若说钱眼真懂得多,还有待怀疑,但她是个有心人,胆子也大,就凭这一点,她又为自己争取到了机会。
事佑腹泻断断续续,其实就是在安徽老家贪凉吃多了冷饮,又吃了很多甜食,孩子脾胃受寒加积食,而北方的面食性温,正好缓解了脾胃的虚寒。钱眼的土方所谓瞎猫碰上死耗子。
既然孩子胃口不好,不管米饭还是面条,都会加重肠胃的负担,疙瘩汤既好消化又热乎,正适合事佑吃。
钱眼走在路上春风满面,脚步也轻快了起来。路过夜市时,她看到街边有处理皮鞋的,就过去问了一下价格,一双45元。
钱眼听得咂舌,她摸了摸自己兜里仅有的一百多块钱,蠢蠢欲动。但是一想到发工资还得等一个月,她又想到了女儿,倩倩正长身体,她想让女儿尽量吃好点,也免得让同学瞧不起。
一想到这儿,钱眼捂住了口袋,快步向住处走去。
钱眼走后,事佑竟破天荒的睡熟了,看着姐弟俩红扑扑的小脸,古月陷入了沉思。
从亲力亲为照顾孩子的这段时日来看,元宝的学习有了长进,也带着孩子去长了见识。包子馆分店的生意也一直向好,最主要的从她探亲归来,朱一从未晚归过,都是一打烊就回家,这让古月很是安心。
其实维持这样的现状也没什么不好,但看着钱婶照顾孩子很有一套,而且人家的女儿还考上了全省的最高学府,她又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