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的儿子小龙出生了,但他却陷入了“幸福的烦恼”:没有合适的人帮忙带孩子。
孩子的妈妈沈鸽休完产假后需要马上返岗任教。
几十位初中学生正坐在教室里眼巴巴地盼望着他们的班主任——沈鸽老师早日归来。学校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继续代岗。
育儿专家们强烈地建议和推荐:养育小孩,尽量使用母乳。于是,妈妈沈鸽一边忙着教学、照顾学生们,一边抽时间每天定时给儿子小龙喂奶,非常辛苦,所以她急着找人帮忙带小孩。
在中国的传统中,帮带孙辈一般由长辈来担任,而且最好是女性长辈:奶奶或者婆婆。相对来讲,女性比男性照顾小孩时更细心些。但周勇家的这两位女性长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帮带。
沈鸽的父母很忙,无法抽出身来全力照顾小龙。小龙的奶奶,前些年因为嫌弃周工的后背越来越驼,最终无法忍受与周工继续生活,离了婚,嫁与他人。
社会上有一些月嫂类的服务人员可供选择,但是周勇不放心聘她们来照看小龙。而且,雇人帮带小孩要花一笔钱,经济一般的周勇无法长期承担。
周勇夫妇想起这件事就头痛。
退休在家的周工看到儿子周勇找不到合适的人照看小龙,便主动提出来让自己带孙子。
周勇一口回绝:“爸,你是一位优秀的工程师,拿万用表、电笔修修机器可以,照顾小孩怎么可能?”
周工反问:“为什么不行?”
周勇为难地说:“爸,你想带孙子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你会做家务吗?你不会做饭,也不会换尿布,更不会逗小孩,怎么带?我看还是算了吧,我们正在发愁,您就别在这里添乱了。”
周工急了,辩解说:“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带孩子,但我可以学啊!”
“这怎么学?”周勇坚决不同意。
但儿子的妈妈沈鸽却坚决支持,说:“爷爷来照看小龙也有好处——爷爷的文化水平高,性格也好,有耐心,对小龙是真正关心和爱护。小龙在慈祥的爷爷身边长大将来有好处,长大了性格像爷爷。”
“可他以前没带过小孩,不会带怎么办?”周勇还是有些担心。
沈鸽说:“我来教。”
周工赶紧保证:“我愿意学,你们去书店找一本最新的育婴书回来,我全部按照书上写地做。”
除了爷爷周工,眼前也没有其他人可供选择,周勇只好半信半疑地答应了。
周工从一位老邻居处获知纯棉尿布比纸尿布好,便与周勇商议如何给小龙准备纯棉尿布。
周勇说:“棉尿布效果是好,但我们家只有几块棉尿布,小龙尿量大,仅用这几块尿布换洗远远不够。”
周工立刻说:“这好办,这事交给我。”
周工返回家属大院,立刻号召邻居们把不再使用的棉布衣服或裤子都捐给他。然后,他从工具箱里,找了裁白铁皮的尺子和剪刀,用划粉画好尺寸,做了几十块尿布,放洗衣机中清洗。
周工又从家里床下找了几段废旧电线,在院子里的大树间,看好阳光多的地方,用钳子等工具拉好几排晾衣绳。
最后,周工从洗衣机里把甩干水的棉尿布取出来,用小竹夹子依次夹在晾衣绳上。
周工的办法,不但解决了小龙的棉尿布短缺问题,并且,五颜六色的棉尿布挂在晾衣绳上,在金色的阳光下迎风飞舞,成了家属大院里的一道美丽风景。
邻居们见了都夸周工心灵手巧,会办事,还会省钱。
从此,周勇再也不怀疑父亲带娃的能力,遇到困难,总是首先找父亲求教。
有一段时间,到了黄昏,孙子小龙精神特别好,迟迟不愿入睡,不停地哭闹。周勇耐心地检查后发现既无大小便,也非饥饿所致,非常影响周勇夫妇的睡眠,导致他们第二天精神不好,影响工作。
在摇篮旁,不管周勇讲什么睡前童话故事,或者沈鸽唱什么催眠歌曲,都没有效果。
周工已经观察多日,知道这些传统的方法没有用,便对周勇和沈鸽说:“你们俩去休息,交给我。”
周工轻柔地把小龙从摇篮里抱起来,依靠在肩上,带着小龙在院子里溜达,看星星、观风景。说来也怪,小龙不再哭闹,半个小时后就安然入睡了。
然后,周工又轻轻地把小龙放回摇篮,盖上被子。小龙往往一觉睡到天亮。
轻松许多的周勇夫妇这时候才明白古人说得对:家有一老,就如一宝。
当然,年轻人与老人在如何带娃方面也有不少矛盾。
一天,周勇发现周工在教小龙说着奇怪的话,很纳闷,便上前问:“爸,您在教小龙什么?”
周工自豪地回答:“在教英语啊,从小学英语,长大了考试得高分。”
周勇一听急了,赶忙阻止父亲:“爸,沈鸽和我英语都好,我俩都不敢教小龙。您不知从哪里学来的蹩脚英语,怎么可以用来教他?”
周工感到非常困惑:“你俩英语好,为什么不教,难道不想让小龙赢在起跑线上吗?”
周勇感到又好笑、又无奈,只好耐下心来解释:“我俩不是英语专业的,发音不标准。小龙学了错误的发音,将来纠正起来很难。以后上学了,找一位发音标准的英语老师启蒙,小龙的英语就可能达到高水平,超过我们。”
周工听了,觉得有道理,以后再也不教小龙英语了,甚至连普通话也不敢教了,只在小龙面前说邵阳的本地话。
带娃,即辛苦,又快乐。转眼间,小龙就四岁了。他性格活泼,喜欢运动,成天跑来跑去。
周勇观察到年龄大了的父亲周工,已经跟不上孙子的运动能力了,让他继续照看小龙,担心会出安全问题,便提出不再让周工继续照看小龙。
周工不服老,为此觉得很委屈,感到失落。
但是很快,周工又高兴起来了,因为周勇的弟弟周文家新添了女儿小月。他又可以继续开心地照看孙辈。
周工,从一位退休工程师成功转型,成为一位专职带娃的爷爷。
在新的岗位上,周工利用自己好学、善学和肯动脑筋的优点,迅速地掌握了一门新的“手艺”——如何照看孙辈,为家庭分担负担,支持着年轻人们的工作。
有一天,沈鸽注意到周工食欲不振、乏力,并且脚浮肿的十分厉害,便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尿毒症。
尿毒症,学名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俗称“不死的癌症”。面对重病的突袭和打击,周工又该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