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写下《岁月与情》最后一个标点,合上这部四十余万字的手稿时,窗外的异木棉的花朵正簌簌飘落,恍惚间,我仿佛目送一群相识多年的老友渐行渐远。这些在稿纸上鲜活生长的人物,早已超越文字的桎梏,成为我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清溪镇的青石板路上,李明艳扎着两条长辫蹦跳着远去,谷军倚在斑驳的老槐树下,目光追随着她的背影,温柔又惆怅。这些在稿纸上鲜活生长的人物,早已超越文字的桎梏,成为我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些在键盘上敲下的每一个字符,都像是在搭建一座时光博物馆,将他们的青春、爱情与挣扎,小心翼翼地封存其中。他们在清溪镇的石板路上留下的足迹,在清溪河畔溅起的水花,都化作笔尖流淌的温度,最终凝结成这部四十余万字的长卷。
还记得最初构思这个故事时,清溪镇的轮廓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那里有清澈见底的清溪河,河畔的芦苇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少年们的心事;有青砖黛瓦的老房子,墙壁上爬满了岁月的青苔,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李明艳、谷军、董丽娜…… 这些角色从模糊的影子,到拥有各自的性格、梦想与伤痛,每一个转变都倾注了我无数的心血。
李明艳的成长之路,宛如在迷雾中摸索前行。李明艳在爱与自我之间的徘徊,恰似现实中许多女性的缩影。她勇敢地追求爱情,却又在婚姻的琐碎中迷失自我;她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却在事业与家庭的夹缝中艰难前行。
学生时代的她,眼眸清亮,满是对世界的好奇与憧憬,在清溪初中的课堂上,她会为解出一道难题而雀跃不已,会在放学后和伙伴们沿着清溪河追逐打闹。踏入大学,她怀揣着对爱情的美好幻想,一头扎进浪漫的恋情,那时的她,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以为爱情就是生活的全部。然而婚姻的琐碎却如细密的网,将她困住。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她开始质疑自己,在柴米油盐中逐渐迷失方向。
学生时代的她,在远离矿山的城市校园里,眼眸清亮,满是对世界的好奇与憧憬。大学课堂上,她会为解读一首诗歌而沉浸整日,会在图书馆闭馆后独自漫步校园。毕业后,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她来到雅江市川南钢铁公司铁山南矿子弟学校。初到矿山的她,被刺鼻的矿粉味呛得咳嗽,看着灰头土脸的矿工和破旧的家属区,内心也曾泛起迷茫。但站上讲台的那一刻,孩子们眼中的求知欲让她找到了方向。在与调皮学生的斗智斗勇中,在深夜备课的台灯下,她褪去了学生时代的青涩,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教师。
当她在同学聚会上遭遇那场 “灾难”,更如晴天霹雳,让她的世界瞬间崩塌。但正是这些痛苦的经历,让她在黑暗中不断挣扎、反思,最终从破碎中重塑自我。当她经历婚姻的破裂与孤独的挣扎,我仿佛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撕裂与痛苦。而谷军,这个用一生守护爱情的男人,他的深情与执着,何尝不是对浮躁时代的一种温柔抵抗?他默默陪伴在李明艳身边,看着她跌倒又爬起,用无声的守护诠释着 “爱” 的真谛。当李明艳再次站在阳光下,眼神中多了一份从容与坚定,那是历经风雨后的蜕变。
谷军的深情,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纯粹。当李明艳陷入困境,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哪怕知道可能得不到回应。在漫长的守护中,他从青涩青年成长为沉稳男人,爱情于他,早已不是占有,而是希望她幸福。他的成长,是一场孤独却坚定的修行,用岁月证明了真爱的力量。
董丽娜在家庭与职场的天平两端,艰难地寻找平衡。初入职场,她意气风发,渴望在职场闯出一片天地。然而,当家庭与工作的矛盾逐渐凸显,她陷入了两难境地。孩子生病时,她在会议室强忍着焦虑做汇报。无数个夜晚,她躲在书房里默默流泪,既愧疚于对家人的亏欠,又不甘心放弃自己的事业。但她没有被压力击垮,而是不断调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在家庭与职场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从一个手忙脚乱的新手妈妈,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职场精英和称职母亲。董丽娜在职场与家庭中的艰难平衡,王明光在事业攀升与危机中的抉择,蔡军、高广利、李志伟、罗娅芬、王美香等角色各自的人生轨迹,共同编织成一张复杂而真实的生活之网。他们的故事里,有梦想照进现实的炽热,有理想破灭的刺痛,有久别重逢的欣喜,也有物是人非的感慨。这些情节的设计,并非刻意制造戏剧性,而是源于我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我始终相信,平凡人的故事里,往往蕴含着最动人的力量…… 每个角色都像一面棱镜,折射出生活最真实的模样。那些关于梦想的炽热、遗憾的刺痛、重逢的欣喜,既是他们的故事,也是无数普通人正在经历或曾经历过的人生片段。我常常在深夜写作时想,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故事里的主角,在岁月的洪流中跌跌撞撞地成长,在爱与被爱中学会与自己和解。
这部小说的诞生,源于对时光的敬畏与眷恋。那些在记忆中逐渐模糊的场景 —— 初中课堂透过窗户的夕阳,将李明艳的侧脸染成金色,同学们在课桌下偷偷传递的纸条,记录着年少时的懵懂与好奇;大学宿舍里彻夜长谈的欢笑,大家分享着对未来的憧憬,仿佛整个世界都触手可及;职场中加班时窗外的万家灯火,孤独与疲惫交织,却又在心底默默坚守着最初的梦想 —— 都在提醒我,生命的珍贵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我试图用文字将这些转瞬即逝的瞬间定格,让它们在书页间获得永恒。当故事里的人物历经千帆,终于在岁月的尽头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我也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在创作过程中,我常常陷入角色的情绪中难以自拔。写到李明艳与谷军再次牵手的场景时,泪水不自觉地模糊了视线;描绘董丽娜在职场遭受挫折时,内心也跟着揪紧。这些角色就像我的老朋友,他们的喜怒哀乐牵动着我的心绪。而每一次修改,都是与他们的再次对话,试图让他们的形象更加丰满,让他们的故事更具感染力。
感谢每一位愿意翻开这本书的读者。希望你们在字里行间,能找到自己青春的影子,能触摸到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感动。生活或许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愿,它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正是那些遗憾与挫折,让我们懂得珍惜当下的温暖;正是那些迷茫与挣扎,让我们不断成长,学会与自己和解。愿这本书能成为你疲惫时的慰藉,迷茫时的微光,陪伴你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驿站。
最后,我想对故事里的每一个角色说一声谢谢。是你们的欢笑与泪水,坚持与妥协,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岁月无声,情谊长存,愿我们都能在时光的长河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岁月静好。
202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