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原名安石榴。《博物志》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唐朝诗人元稹有诗云:“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槎。”
“三林崩瓜”是上海特产,只有在上海才能吃到。这种崩瓜甜度高,特脆薄,天上一响雷,瓜园里成熟的瓜就会崩裂开,据说人们行走在瓜园的小路,要是脚步重了一点,瓜也会崩裂,所以叫“
家乡婚礼旧俗相当烦琐,下午晚宴前先拜堂,晚宴后才开始送洞房。送洞房也叫闹洞房,由一位傧相(即今司仪)念洞房经,表兄弟、堂兄弟等诸多亲属组成闹洞房队伍,按照约定俗成的仪式程
儿时我武断地认为水果中最好吃的就是杨梅,而家乡的药山杨梅,一定又是最好的杨梅。
“洒尺”与“躧缉”的方言发音虽然相同,但普通话发音却完全不同。而“躧缉”的本义是“追捕匪盗”,后将跟踪捕盗时经常改扮——糅合莲花、道情等多种民间曲艺的这种表演形式,沿用作
高迁是江南望族仙居吴氏的聚居地。仙居吴氏“以忠孝名家”,“宋时公卿将相多出其门,科第甲于两浙。”尤以官至明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吴时来最值称颂,其十岁能文,才华横溢,清正廉明,
弹涂性敏捷,喜穴居,平时出洞觅食,稍受惊动即退入洞穴。渔民识其性,截取近尺竹管数十,以艓载之,埋于泥下,盖上涂泥,并用手指钻孔,伪装成弹涂洞穴,然后边挫艓边用带梢竹竿甩打
时下已近过年,耳边仿佛又响起了家乡老石磨的“咿啊”声,以及捣臼捣糕的“滴嘣”声。石磨、捣臼、年糕,这就是我们永远无法抹去的乡愁!
短短的一段道情,以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药王封赏不均,‘羚羊细角’串通‘高丽’国造反,‘人参’都督带兵镇压。后‘山栀’生病,‘川贝’先生开方治病”的故事情节,且将中药名贯穿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飞蛉喜在河边活动,喜在河边“睡觉”。家乡不种荷,但喜种菱,故多菱塘。民间谜语式童谣云:“红丝线,绿丝线,覃过岸。开白花,织绸菱,好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