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黄昏总带着点烈性子,夕阳把最后一点金红泼在对面的屋顶上,空气里就飘来了邻居家炖肉的香。那香味像只胖乎乎的手,从窗缝里钻进来,在鼻尖上绕了两圈,直往肚子里钻。我赶紧把
2024 年春天,我沿着拉林高速第一次走进林芝。车窗摇下的瞬间,湿润的风裹挟着桃花香扑面而来,远处南迦巴瓦峰的雪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尼洋河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在青稞地与桃林间蜿
河间的风掠过麦浪时,总会带着泥土的芬芳,这气息里藏着我父亲的半生。1950年,父亲降生于这片冀中平原,从此与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六月的风裹着滚烫的阳光掠过田野,一夜之间,整片麦田便镀上了耀眼的金。那是农人们盼了许久的时刻——收麦季,一场与土地的盛大约定,在麦芒的锋芒里悄然拉开帷幕。
踏上东京的土地,浅草寺像是历史的召唤,牵引着我前去探寻它的神秘与古韵。这座始建于公元628年的古老寺庙,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信仰。
晨光未起时,我总爱摩挲工作服上洗旧的油渍。那些被液化气钢瓶蹭出的褶皱、被燃气管道锈迹染灰的边角,在三十载岁月里早已化作身体的延伸。有人说我是城市燃气管网的“活地图”,可
樟木箱最底层的宣纸边角泛着焦褐色,那是1998年夏天漏雨时被潮气洇染的痕迹。父亲总说这张1974年的分家单比我的年龄大七个月——我是那年三月初三卯时落地的,脐带刚剪断,爷爷就用新采
我常梦见老家的土灶台。青灰的砖缝里嵌着经年的油垢,铁锅沿结着白花花的碱霜,每当松木柴火“噼啪”炸开火星,母亲往灶膛添柴的剪影就会映在土墙上,像幅会动的老照片。
晨雾还未散尽时,我总爱沿着运河堤坝慢跑。脚下的青石板泛着湿润的光,晨露在砖缝里凝结成珠,倒映着对岸初醒的芦苇荡。这样的时刻,总能让我想起三十年前那个蹲在运河边帮父亲递水瓢
五月的风掠过河间市东开发区的林荫道,法桐叶在枝头沙沙作响。我站在景湾公园的木栈道上,看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成片的紫叶李,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我的手说:“当年那片沙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