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锋的头像

孙锋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5/11
分享
《洪柳》连载

第二十三章 机遇

两年以后,一天晚上,洪柳从自己的旋皮厂里回到家里。一直还在为这段时间,多层板的滞销,杨木皮子的疲软行情而忧心忡忡。不只是怎么搞的,最近几个月以来皮子的价格是一路下滑,压合板厂里生产出来的板材也是卖不出去。市场行情就是这个规律,皮子越是卖不出去,各个旋皮厂为了急于抽出资金,还怕价格继续下滑,所以,都在互相自己压低价格出手皮子。皮子的价格越低,客商越是在观望不拿货。相应的原材料木头也在降价,因为旋出来的皮子卖不出去,卖出去也是赔钱,也就没有人再做这个赔钱的买卖,再去拿着大把的钱买木头回来加工。

洪柳冲了一杯茶,坐在沙发上心不在焉地打开电视机,里面正在播放中央新闻联播。一条新闻引起了洪柳的注意,新闻上说是各地加大力度执行退耕还林的政策。有的地区甚至是在生长着麦苗的地里,就开始挖树坑栽树了。这条退耕还林的新闻,其实洪柳早就听说了。他们村里的大喇叭上,乔军已经是下过两三次通知了。要求各位村民要积极响应上级领导的号召,先把靠近山林旁边的那些三级地里栽上树。当时,洪柳听了她只是认为这个退耕还林的政策,就是在地区性推广执行,也就没有用很在意。可是,通过今天晚上看新闻,她才知道了这个退耕还林的政策,是全国上下都在执行的政策。

这个政策,对河湾村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全村百分之八十的村民,都在厂子里忙活。开了旋皮厂的人家,一家人天天都在自己的厂里忙着干活。没有开旋皮厂的村民,也是天天在别人家的旋皮厂里忙着干活挣钱。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现在种一年的地,一年地里的收入,还不如在厂子里干三天活挣得钱多。现在的粮食价格低,化肥、种子、农药的价钱又贵。在地里辛辛苦苦地干一年,等到年底,把一年下来收得粮食折算成钱,一亩地的纯利润还没有五百块钱。在厂里打工的村民,如果干满工的话,一个月就能领到七千多块钱的工资。所以,村民们不但把靠近山林旁边的三级地里栽上了杨树。甚至是有很多村民图利索,就连二级地和那些号称收入吨粮的一级地里,也全部栽上了速生杨树。

村民们在责任田里栽树,还有一个让他们心动的条件。这些年来各地的旋皮厂,就像是一夜的春风,吹得遍地都是鲜花盛开。这么多旋皮厂的出现,造成了当地杨木的价格是一路飙升。杨木这种树种生长快,见效也快,五六年的时间一棵杨树就能卖到三四百块钱。村民们在厂里打工挣钱,地里栽了杨树也不怕荒地了,并且挣的钱还不少。

洪柳喝了一口茶,她的大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疑问。既然是退耕还林,那么原来的山林还允许采伐吗?要是山林不允许采伐了,那么东北的杨木还有资源再发往关里来吗?洪柳想到这里,她感觉眼前的板材市场行情不好,杨木价格下滑。要是反过来想一想,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个难得的商机呢?在不久的将来,木材是不是要因为山林不让采伐而紧缺呢?原材料紧缺了,那么板材的价格就一定会涨价。她想到这里,心情有些激动,也有些兴奋。

早晨起来,她早早地来到厂子里,看着工人们已经开始旋皮,晒皮子了。在厂里转了一圈,发现厂里一切正常。这时候,她又想起了昨天晚上退耕还林的事情。如果东北的杨木来不了,如果当地的杨木树林不让采伐,或者是限制采伐。就指望村民自己在田间地头栽的那些杨树,采伐来供应这么多的旋皮厂加工,无疑就是杯水车薪,根本满足不了旋皮厂的需求。如果是这样的话,杨木的价格一定会涨价,旋出来的皮子也一定会涨价。洪柳再也坐不住了,马上给乔军打了一个电话。乔军在电话里告诉她,自己在压合板里。

洪柳听见乔军还在厂里没有出门,对他说:“你等我一会,我过去找你有事商量。”

乔军问:“什么事?电话里说不行吗?”

洪柳说:“这件事,在电话里一句两句的也说不清楚,我还是和你当面说吧。”她放下电话,骑上一辆电动车就去了乔军的压合板厂。

乔军坐在办公室里正在悠闲地喝着茶,抽着香烟。看见洪柳来了赶忙站起来,问道:“洪厂长有什么急事?电话里还不能说,非得当面说才行。”

洪柳过去,坐在他的办公桌前面的椅子上。把自己因为退耕还林想到的商机,给乔军说了一遍。乔军听了,笑着说:“洪厂长的大脑确实是好使,一个退耕还林的政策,就让你想到了一个大商机。你真是越来越有商业头脑了,我还真佩服你有眼光。”

洪柳见乔军这么说,心情又激动起来:“谢谢乔书记的夸奖。你先说说我们能不能要抓住这个商机,存一些杨木,把生产出来的皮子临时也存起来不卖呢?”

乔军端起茶壶给洪柳到了一杯茶递给过去,说:“你说的这个商机,我也想过了。到底这个商机能不能有,谁也不敢百分之百的下定论。我们要是大量地存下杨木,再把库房里存满皮子压着不卖。要是万一原材料不缺,皮子不涨价,或者是继续掉价,咱们大量的资金压在货里抽不出来。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姐弟俩可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我的意思是,还是稳中求发展吧。咱们这几年挣得的这些钱,来的也不是很容易。万一要是赔进去了,那可是名利双失啊,我的好姐姐。”

洪柳见乔军不愿意抓住这个挣钱的机会,说:“我也还没有拿定主意,就是过来和你商量商量,听听你的高见。不过俗话说,富贵险中求,又说,胆小不得将军做。要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是个把握十足的挣钱机会,那就不是什么机遇了,我的好弟弟。”

乔军看着洪柳站起身来准备离开,他也站起来。对洪柳说:“你要是真想进木头,存皮子我不拦着你。你要是资金短缺的话,随时到我这里来拿。”

洪柳笑着说:“有你的这句话,姐就很高兴了。”洪柳说完走了。

一个星期以后,杨木的价格跌去了三分之一。皮子的价格也相应地跌了接近三分之一,这么低的价格,还是没有客商来收购皮子。木材市场里停的那二十多辆大车杨木,都过去了十几天的时间了,一直还没有卖出去。这几天,市场里就连来个问价的人都没有了。这么多的杨木,都是三个河南的木头贩子送来的。这些日子,木头不但卖不出去,他们还要接受赔钱这个残酷现实,已经把他们愁得上吊的心都有了。他们犯愁的不光是杨木赔钱的事,关键是车老板不愿意了。一个是耽误了他们继续拉货挣钱,再一个就是杨木长期放在车上不卸货,担心把车压坏了。这些损失,还得要有木头贩子来承担。

又十几天过去了,那些旋皮厂的小老板们,天天都在挥泪甩卖皮子。到了这个时候,来收购皮子的客商们才开始大量收货装车。虽然是每个厂子里存的货不是很多,但是,也都是赔掉了他们很多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赔了钱的这些皮厂老板,哪里还敢再去木材市场里买木头呢。

到了这个时候,洪柳看着杨木的价格已经跌了一半还多了,她这才终于下定了决心。一天下午,她就像是闲逛一样溜达着来到了木材市场里。那三个望眼欲穿的木头贩子,看见了洪柳就像是看见来了救星一样,马上围住了洪柳。个个满怀希望地问:“洪老板,来看木材吗?”

一个说:“洪老板,给帮帮忙吧,我们实在是等不起了。”

另一个说:“我们反正是赔钱了,也不在乎多赔少赔了。你就给帮帮忙把木材给卸了吧,这些司机师傅再也受不了。”

洪柳看着他们三个人的这个可怜相,心里也对他们同情起来。这时候,那些大货车司机看见市场里来人了,也都急忙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给那三个木头贩子帮忙推销木头。洪柳听了半天,说:“你们在这里待了这么长时间了,我也是为你们着急,我也是想给你们帮忙。可是,现在的皮子价格这么便宜,这么低了都还是不好卖,每个厂子里都是在赔钱卖皮子。你们想想,皮子都是赔钱卖的,谁还敢再来买木头啊?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木头贩子本来是见到了洪柳,像是见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可是,听她这么一说都又觉得一点希望也没有了。洪柳说的很对啊,谁会拿着钱打水漂玩呢?其中一个木头贩子还是不死心,可怜巴巴地求洪柳:“洪老板啊,以前你也没有少照顾了我们,我们都记着你的好。这一次,我们真是遇到了难处了,你就行行好吧,就等于是给我们帮帮忙。我们三个人商量好了,赔多少钱,我们都自认倒霉,和你洪老板无关。如果你要是能把这些木头都要了,我们再一方木头给下一百块钱。只要是抓紧把木头卸车,让司机师傅开着车走了就行。”

洪柳看着这三个木头贩子和这么一群着急的司机,犹豫了半天。最后说:“你们这么多的木头,我的钱都压在皮子里了,临时也拿不出来这么多的现金啊。”

另一个木头贩子马上说:“我们和你洪老板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洪老板的信誉我们是知道的。你要是能把这些木头都要了,就先给我们付一半的货款也行。”他又转头问那两个木头贩子“你们同意吗?”

他们两个也没有犹豫,都说:“只要是洪老板把这些木头都要了,现金给一半就一半吧。”

洪柳也没有接着答复他们,而是来到那些大车跟前仔细地看木头。她自己的心里也是像翻江倒海一样很不平静。木头确实是到了最低的价格,已经低于以前一半一下的价钱了,并且木头的质量也还行。这等于是,我现在用了一车的钱,买了辆车的木头还要多。可是,这二十大车杨木,够我厂里一年加工的原材料啊。要是真的价格回不去,要是价格继续下滑,我也可能会赔得一蹶不振,下半辈子只能是还债过日子。这伙司机跟在洪柳的后面,一直滔滔不绝地给那三个木头贩子说着好话。洪柳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了退路。最后她用一半的价格做成了这次的交易,付了一半的货款买下了这二十多车木材。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河湾村大大小小的旋皮厂、压合板厂。所有的同行们,都认为洪柳这个娘们疯了,都在开心地等着看洪柳的大笑话。看着洪柳赔得穷家当产,看着洪柳被债主逼得上吊。

当地有句笑话,说是庄户老头生的怪,越贵越不卖。意思就是在卖东西的时候,给他的价格越贵他越不卖。反之,东西开始掉价了,又都在抢不迭地想把自己的东西卖掉,甚至是互相往下拉价格,也要把自己家里的东西卖掉。现在,河湾村旋皮厂里的皮子就活生生地体现了,庄户老头的怪脾气。把价格降得最低,家家都在赔钱,也要抢着把自己辛辛苦苦加工出来的优质皮子卖掉。现在,各个厂子里已经没有库存的皮子了,赔钱卖了皮子,回笼回来的钱也不敢再去买木头再加工皮子了。加工出来还得赔钱,赔钱的买卖不如不干。所以,厂里没有木头加工,工厂停产,工人也是被迫放假了。

这天早晨洪柳刚进厂,操作旋皮机的师傅马上过来对洪柳说:“洪老板啊,咱们的仓库里已经没有地方存放皮子了。如果皮子还是不卖,是不是咱们也放几天假啊?”

洪流也没有搭话,她直接来到库房里。只见库房里,真的是满满当当地全是晒干码好的成品皮子,一点地方也没有了。并且外面晾晒皮子的架子上,也是全部晒满了刚刚加工出来的鲜皮子。她考虑了一下,对旋皮师傅说:“看来不放假也不行了。你看这样行吗?咱们也先停工歇几天。你们两口子也不要回老家了,就在厂子里先住着,你们的生活费有我来出。”

师傅听见老板这么说,他们也没有什么意见。舍家撇业的出来就是为了打工挣钱的,回家一趟,来回的路费也不少。两口子就同意了洪柳的意见,留在厂里休息不回老家了。附近的那些工人离家近,只要是厂里开工,他们立马都能回来上班。

厂里这两天没有事,洪柳想着去城里金伟家一趟。很长时间没有见着自己的大孙子了,还很想念,挂念这个乖宝宝。

吴莉从安徽家里回来时间不长,她和金伟就同居了。洪柳给他们两个人说过多次,让他们两个人抽时间去民政局把结婚证领了。领了结婚证,他们才算是合法夫妻。在一起生活也是名正言顺,也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家庭了。谁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忙啊?孩子都一岁多了,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去领结婚证。没有领结婚证,他们也没有举行结婚典礼,这是洪柳心里的一个疙瘩,也是一块心病。

她和金永生结婚以后,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号召,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他们有了金伟这个宝贝疙瘩的以后,也就没有敢再生第二胎。洪柳做梦都想给儿子举行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想在乡亲们面前显摆显摆,自己的儿子不但是一个大学生,自己的儿媳妇还是一个大学本科生。可是,自己的这个梦想,儿子、儿媳妇就是不给她机会实现。

洪柳到了县城里,先到超市里给孙子买了一大包零嘴。还给儿子、儿媳妇买了一些好吃的,另外还买了鸡鱼肉蛋什么的。买得的东西太多了自己拿不了,她现叫了一辆出租三轮车,帮忙给送到金伟的家门口上 。洪柳敲了敲门,过了一霎才听见吴莉领着孩子过来开门。还听见她对自己的儿子说着:“宝宝给妈妈帮忙开门去,看看是谁来了啊?”

开门看见婆婆站在门口,地上还放了一堆东西。她马上很礼貌地说:“妈妈你怎么有空来啊?怎么还买了这么多的东西?宝宝快喊奶奶。”

孩子看见了奶奶,也可能是很长时间没有见过自己的奶奶了,有些认生地扑倒妈妈身上让妈妈抱。洪柳一边往屋里拿着东西,一边说:“生产出来的皮子赔钱,厂子都临时停工了。我正好没有事,来看看你们。金伟没在家吗?”

洪柳问着儿媳妇,偷眼看见她本来一脸高兴的表情,突然表现出来无奈和有些生气的情绪。这种表情只是一瞬间的时间,她也可能是不想让婆婆看出自己心里的不痛快。马上笑着对儿子说:“宝宝啊,去喊爸爸起床了。再不起床,奶奶要教训大懒虫了。”

宝宝听了妈妈的话,摇摇摆摆地去了卧室。洪柳皱了一下眉头,问:“都十点多了,金伟怎么还不起床?你们干得是自己的买卖时间灵活,也不要太累了。”

吴莉说:“你放心吧妈妈,这种活累不着人。金伟只是昨天晚上睡得有点晚了,到现在还没有睡醒。”

洪柳听了,又问:“你们这几个月的收入还行吧?”

吴莉说:“这半年多了,我们做的游戏装备也是不好卖。现在干网游的多了,也像是干别的生意一样,都降低了价钱卖装备。金伟就觉得付出的辛劳和换回来的收入差距大了,现在,他也没有了以前的干劲和积极性。干不了时间长就说累,就想歇着,就想睡觉。这不,昨天晚上十一点就睡觉了,到现在还没有睡醒。”

洪柳听到这里,心里又沉甸甸起来。儿子别的方面她都不用担心,就是从小让自己把他给惯坏了。养成了这个好吃懒做,安于享受的坏毛病让她放心不下。对于金伟的这个毛病,她一直是很自责。认为都是自己给他造成的。现在让她最担心的是,金伟已经娶了媳妇,有了自己的儿子。要是再和以前一样好吃懒做,他能养了自己的这个家吗?这么好的一个小家庭,洪柳真是有些不放心啊。这时候,洪柳从兜里掏出五千块钱递给吴莉。说:“你们这样没白没黑地干活,也需要给自己增加一些营养。还有孩子的营养,也一定要跟上。”

吴莉拿着婆婆给的钱,稍微推让了一下。说:“妈妈你也不要太累了,要是皮子厂不好干。你就来城里和我们一起住,还能帮忙照顾你孙子。”

洪柳笑着说:“我还真有这个想法,几天不见你们,不见大孙子,心里就觉得空唠唠的,像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没有干一样。”

过了一会,金伟才一脸惺忪地从卧室里走出来。看见了妈妈,问:“你来的这么早,有什么事吗?”

洪柳只是看了他一眼,看见大孙子宝宝跟在他爸爸的后面。她赶忙过去抱起孙子,高兴地说:“我想大孙子了,过来看看我的宝贝。”说着亲了一下宝宝的小脸蛋。

洪柳在儿子家里,特意多做了几个好菜。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团圆饭,一直到了下午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