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所谓的故乡味,就是有人记得请你吃故乡特产,记得你年少时的模样,记得大家小时候的故事,然后在某个傍晚,守着一灶烟火等你归来。
夏天依旧,可我却总觉得,那些西瓜少了点什么。或许是少了瓜田里摘瓜的刺激,少了撒白糖的甜蜜,少了那个切三角口的期待......这些与西瓜有关的童年趣事,渐渐成了记忆里的碎片
走出寺院,回望来路,石阶蜿蜒于绿荫之中,莲花时隐时现。妙庄古香道,不只是一条路,它是历史的印记,是佛法的隐喻,所谓修行,不过是步步踏实,步步生莲。行走在这里,我们互相交流
那一刻,半片熏鸡的窘迫、水冲蛋的温暖、整排熏鸡的香气、快递箱里的土鸡蛋……这些画面在我眼前一一浮现。此刻,我忽然明白,父母养鸡的漫长岁月,不仅是为了生计,更是将浓浓的爱意
正如蔡崇达所说:“这世间总有某部分是在意着我的,这世界总有些部分是试图陪伴我、和我交朋友的。” 让我们在这喧嚣的世界中,永远不要忘记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的温暖与爱。
合上书页,忽然有写读后感的冲动,更想翻开自己的记忆匣子,打捞那些被忽略的“猫鱼”——毕竟,每个人的生命都值得被如此郑重地记录。《猫鱼》让我们相信,所谓生活,正是那些被我们
从小区的樟树到普陀山的古樟,它们以不同的姿态存在于我的生活中,却都用那永恒的绿意,装点着这座海岛城市。无论是“天使之路”的调侃,还是“普陀三宝”的敬畏,我都爱身边的樟树
如今每次剥荔枝,总会想起父亲剥荔枝的手指,还有那数钱的场景。那时候我不懂,为什么他总说“不爱吃甜”,直到自己做了父亲,才明白有些爱像荔枝核,把最甜的部分都留给了壳里的人。
此对茶杯,也常常让我想起《道德经》中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茶杯如此,人心何尝不是?
摘杨梅的乐趣,就在于这份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无论是在小区里的景观杨梅树上摘,还是在舅舅家生长在山中的杨梅树上摘,当指尖触碰到带着体温的果实,当酸涩的汁水在味蕾绽放,人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