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能够升起月亮的黄昏,必然驮住了无数次日落。但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泥脚印 消失的村庄和远行的少年,如墙上的漫画,消失在路的尽头,少年的泥脚印犹如一块活化石,沉淀在村庄的底层,深埋在老屋的土里,随时等着春日的唤醒,绽放出繁花似锦的生命力。
秋天,梧桐叶落,秋风萧瑟;枯荷听雨,秋雁低鸣;独倚阑干,凭高念远,都是一阙绝美的词,都是一首清脆的诗。
漫步湖边,只见湖畔连片的芦苇顶着满头芦花,在萧瑟秋风中倔强地伫立着,以阳光般的金黄装扮丰收在望的初秋。
凝视爷爷泛黄的照片,眼中重现抗战烽火:爷爷和战友们挖白泥啃草根,用身躯挡子弹,胃里空着倒在战场;无论严寒酷暑,他们在弹雨中坚守。当军号响起时,一位佝偻老人对着号声敬军礼时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旋律优美、催人奋进,是众多抗战歌曲中我
一曲《月亮照山川》悄然入耳,旋律如溪水般清澈,又似薄雾般缭绕,带着几分清冷的忧伤,却在低回处透出不屈的信念。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一个瘦削的少年,在村庄环抱的夜色里踽踽独行—
蝉鸣是秋天的声音,强劲有力;初秋如宁静的女子,楚楚动人。走进秋天,拾起记忆里的果香、玩伴与年少的心,每一帧都是生命的画卷。 皎洁的月光洒向地面,黄泥与水泥在暗自较量,二者
戴上这顶草帽,就是一位农民。 其实,我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我对草帽的感觉是感情的回归。
夕阳西下,阳关下的土墩被染成赭红色,像一块冷却的烙铁,而那道微弱的光,如千年烽燧的一次呼吸。 闹腾一天的村庄,累的躺在床上,犹如产后的孕妇,需要静养与慰藉。黑灯瞎火的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