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话正合我对秋的喜爱。古典诗歌里那些伤春悲秋的情致,总给我这学汉语言文学的人添了份浓浓的浪漫。抬头看天的澄澈,低头见地的金黄,心里总会涌起好多念头——关于生命轮回,关于人生意义,关于四季更迭。此刻,我就从这喜爱的秋天说起,讲讲学校旁西林河的悄悄话。
秋日的西林河,那韵味哪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我曾写过一篇《秋天的西林河》发在《东江文学》上,可心里总还惦记着,想为它写一整部专属的篇章。不光写宽阔的河面,还要细细描岸边的树、飘落的叶、河畔的人、潺潺的水,还有眼里看到的所有好景致。就像一幅活的画,等着我慢慢勾描,让西林河的秋意淌在字里行间。
日子过得快,三四年一晃就过,像溪水轻轻漫过石头,没留啥声响。镜子里的自己,皮肤不如从前紧致,鬓角也添了几缕白,这都是岁月走过的痕迹。可回头想想,好像也没在生命这画卷上留下啥浓墨重彩。只有指尖敲着键盘,文字像流水似的涌出来,带着我的心思和情意,才觉得生命是真实而厚重的。此刻,我醉在西林河畔的景致里,任由心在这美景中逛着,感受着生命的跳动与美好。
秋天的西林河,美就美在河水。早上,河面上飘着层薄雾,岸边的塔山、树木都像蒙着层薄纱,给秋日清晨添了种说不出的温柔与安静。
雾气在河面上浮动,轻轻打湿岸边树叶的干燥,所到之处都像透着春的滋养。晨风一吹,树上黄了的叶子轻轻落下,有的落在晨练老人的鞋面上,有的被路人裤脚带起的风刮到一边。晨练人稳健的脚步踩在落叶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又在不经意间消失。落叶被踩得贴在路面,安安静静沐着秋日的微凉,等秋风再起,好再飞一次——或许吹到花圃里,埋进土中,成为来年树木的养料;或许吹到河面,变作一只小舟,载着梦想随流水漂向远方;或许再飞一次,也只能到稍远些的路面,最后被环卫工人扫走。
清晨那片被微风吹着离开树干,打了几个跟头落到河面的落叶,懒洋洋地躺在水上。看似不动的河水,还是轻轻带她走了,在薄雾中穿行。太阳出来了,她才睁开眼,却再也看不见母体的树。她成了孤独的小舟,若不是颜色金黄,若不是离岸不远,根本没人会发现她。偶尔有人望向河面,目光要么落在像沾了水汽的镜子般的水面,要么落在河上的甘香桥。
甘香桥从前像位婉约佳人,原是座石拱桥,身姿婀娜地跨在河上。桥身有四大桥洞,像巨龙的眼睛,深邃明亮;桥洞两侧各有四个小桥洞,似珍珠镶嵌,尽显中国石拱桥的古韵与特色。
这座桥建于1972年,虽没历经千年,却也见了不少时光流转。还记得当年县城彩票热,乡镇的车一辆接一辆从桥上驶过,人们都担心它扛不住。2002年龙舟赛时,桥上挤满了人,欢声雷动,桥下龙舟竞渡,波涛滚滚,大伙又为它的承重力捏把汗。
可岁月无情,甘香桥在历史洪流中静静立着,终于有一天光荣完成使命,退出了舞台。世间万物总有兴衰,这是自然规律,人力难违。唯有平常心接受,才能品出其中滋味。
原来的甘香桥虽不宽,两边却有高起的人行道。讲人教版四年级21课《搭石》时,我总觉得它就是西林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个秋日傍晚,我从桥边走过,平静的水面真是清波漾漾、人影绰绰,那一刻心特别静,也庆幸能在这西林河畔的学校教书。
与甘香桥东西相望的是西林桥。在我眼里,东边的西林桥像身材伟岸的男人,西边的甘香桥像身姿婀娜的女人,是西林河上永远相望相守的一对情侣。可如今甘香桥变了样,我这美好的遐想也变了。虽没了往日的娇柔,桥栏外却加了花圃,鲜艳的簕杜鹃像女人的裙子,把桥装扮得美艳年轻;桥上路灯整齐排列,灯柱上挂着鲜红的中国结,似在诉说古老的文化。这文化深深融进桥梁与河流,带着甘香村的村民走进城市生活,告别了悠久的农耕岁月。
甘香桥昔日的柔美悄然变成今日的刚强,名字没变,却像铁骨铮铮的勇士,腰身挺直,仿佛经历了性别转换,从婉约女子变成阳刚男儿。就像我们学校的领导更迭,昔日温婉的女校长换成了刚毅的男校长。时光无声,却像细水长流,悄悄改变着这城、这山、这水,每个角落都在诉说岁月的流转与变迁。
再说那片飘在河面的落叶,还在随波逐流,或是说随遇而安地漂着。
她从西向东飘,太阳慢慢驱散雾气,叶子从朦胧中挣脱,置身于亮闪闪的河面。远处的山、竹林和树都变得清晰,鱼儿浮出水面,偶尔用头顶一下叶子,又很快潜入水里,像调皮的孩子在水中嬉戏。
岸边的簕杜鹃开得正艳,紫红色的花瓣像一只只小蝴蝶迎风舞动。秋日阳光洒在河面上,像撒下一抹金子,波光粼粼的水面闪耀着秋日的灵动与清爽。每一缕阳光从河面折射进水里,都是鱼儿对光的渴望与认知;每一道光波都似自然奖赏给人类的微笑,秋日的河面洋溢着灿烂,偶尔望一眼,也会忍不住驻足,直到眼里也闪着光才肯移开。
这片金黄色的叶子飘过甘香桥,她是细叶榕的叶子,来自龙门宾馆前那棵弯曲苍老的细叶榕。她没有大叶榕的叶子硕大,身子小巧,呈椭圆形,没有长长的叶柄,也得不到孩子们的青睐。大叶榕的叶子落下,孩子们总会欢呼着拾起,抓着长叶柄当扇子扇,风里带着天真童趣,能从童年一直凉爽到老年,温暖一生。
细叶榕的叶子小,落下时只有极个别孩子会发现,惊喜地叫:“这些小叶子好可爱,我要装在瓶子里,像装了阳光,这样晚上在家也能看到阳光了。”
叶子开始爱惜自己的颜色,这颜色和阳光一样。可当她拥有这颜色时,就要离开树干了。穿着绿衣裳在树枝上站了那么久,换上金色衣裳,惬意地离开树干的自由自在,给了她不一样的感想与盼望。
正午刚过,河面和街道都特别安静。从水面掠过停在簕杜鹃上的蜻蜓,轻轻扇动薄翼,又飞向花圃,停在一朵鲜花上。这鲜花开着紫白两色,淡雅清香。叶子看到蜻蜓,重新认识了自由。此刻,叶子像置身于五光十色的舞台,闪耀的阳光和河面泛起的波纹,让她轻轻舞动。蜻蜓飞过来停在叶片上,两个早到的小女孩大声叫:“快看,叶子上有只蜻蜓!”“是啊,黄黄的叶子上有只紫色的蜻蜓,真漂亮!”
蜻蜓飞走了,叶子慢悠悠在河面飘荡。没了树的牵绊,风往哪吹都无所谓。
河岸那棵洋紫荆开得正盛,满树粉紫色的花瓣,绽开得像五根美丽的羽毛轻轻摇动。紫色花瓣上的白色叶脉,像谁画了几根白线,让颜色丰富有层次。花瓣颜色从叶茎向外由浅入深变化,细长的花蕊姿态各异,却一同朝着正午阳光伸展。一阵秋风吹过,盛开过的花瓣纷纷落下,像飞过的孔雀身上掉落的羽毛,轻盈美丽。
谁要是遇上这阵秋风,看到花瓣飘落的景象,定会爱上这西林河。
远远望去,满树紫红给河岸添了色彩,也吸引了更多目光。晴朗秋日的蓝天白云下,紫荆花像位穿着艳色衣裳的女子站在岸边,涂着红唇等情人。和开始变黄的叶片相比,这花是少女般的绽放,那叶却像人老珠黄的老妇,默默注视着花的绽放,似在回想自己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花绽放输送养分的日子。
午后的紫荆花在强光照射下,渐渐失去清晨的水嫩。隔几米或几十米一棵的紫荆花,似乎告诉我们栽树时的随意自然,和有些地方刻意栽种的整齐花树相比,西林河岸的树显得有些杂乱。可正是这种不刻意,才让人走过时能感到自然随意,释放生活的紧张与压力。
飘落的花瓣好些落在路边车顶上,不知这花瓣会不会让开车离开的人停下来,抬头望望秋日里这满树的灿烂。车子开动,花瓣被风吹落时,可否有人会为这花瓣心生一丝柔情,归家后给家人一个美丽温暖的笑脸?
中秋刚过,一场秋雨如期而至,像悄悄赴约的女子,入夜时温柔滋润着这座美丽小城。城内路面忽然安静,大车刹车声少了,似乎所有红绿灯都变绿了,车辆通畅,广场舞大妈也回了家,兴许正准备睡个好觉。这样的秋夜,想着风,想着公园的绿植,想着农民田里正要抽穗的稻株,我也像那些可爱的小昆虫,尽情吮吸自然甘露,享受生命的欢愉。
清晨,迎着清润的秋风,踏着轻快脚步向学校走去。沿西林河由东往西走,隔河而望,水西碧道上三三两两的人在徒步健身、跑步。我的身旁不时有骑自行车上学的孩子,想来他们心里一定想着“一日之计在于晨”,那匆匆而过的身影,藏着奔跑的希望。河边的草还是绿的,丝毫见不到北方“极天衰草暮云平”的景象。我想这大概就是南北方的不同吧。水西古塔耸立山间,似与天比高,也很难感受“一塔枕孤城”的寂寥。绿色的草、绿色的山,在秋天格外养眼。
西林河边晨运的人更多,上学的、上班的、跑步的、徒步的,都向着健康努力。也有几个年迈的走不动,坐在石凳上感受清新的空气。因西林电站没蓄水,河水浅浅的,自由地向下奔流。晨光洒在河上,泛起银鳞般的波光。几只白色水鸟不知从哪飞来,停在河面沙洲上,时而啄食,时而拍翅飞起又落下,似在相互嬉戏。近年来这样的水鸟越来越多,是因为河水浅了好觅食,还是龙门这小城的绿水青山吸引了它们?
有好几个晨练的人和我一样,拿起手机给这些不知从哪迁徙来的洁白鸟儿拍照。或许人们天生喜爱洁白,就像中年后喜爱那个曾经懵懂纯洁的自己。
这洁白的鸟并不曾和老鹰一样飞翔在我的童年,我一直不确定这是一种什么鸟。后来,我看了文化馆的摄影师黄克锋先生拍的一组照片,我确定这种鸟就是五年级语文书上的《白鹭》。我爱看白鹭展翅飞翔的洁白,也喜欢它低头觅食的显眼,它是自然生态好的代名词,也是这座小城最美的褒奖词。
一个深秋早晨,西林河岸的江湾大酒店有场婚庆,穿洁白婚纱的新娘许是被秋天的西林河吸引,也来到河边,望着川流不息的河水,定然希望婚姻像这流水般长久流过人生。
秋风拂过,一两片紫荆花瓣落下,落在新娘的发髻和裙摆上。发髻上的新娘装插上这紫红色“发簪”,西式礼服瞬间有了中式的柔美贤淑。洁白裙摆在艳丽花瓣装点下更显俏皮。
新娘旁边的女孩看见飘落的花瓣,笑着说:“好事临门,鸿运当头噢!”新娘在几个女孩簇拥下,笑着离开河岸走进婚礼现场。
从新娘身上飘落的花瓣落在路面,扇动几下,像再也飞不起来的蝴蝶,浮在地上。
和紫荆花相比,叶子的色泽有些单一。没了蜻蜓、蝴蝶和小鱼的嬉戏,叶子渐渐感到孤单。曾经埋怨的树干,如今也成了最美的想念。
叶子一生所在的,是棵老得有些掉牙的细叶榕,起码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树干不再挺拔,许是经历风吹雨打,或是一场大风把枝干吹倒,低垂的枝干被政府用一根坚固的水泥柱撑起,使它还能朝着河的方向生长。也正因如此,只有这棵老榕树的枝干能伸到河边,是河岸所有树中长得最远的。
一年年叶长叶落,这细叶榕虽被水泥柱撑起,可人们经过时总得低头弯腰,免得碰头,它终于为自己的存在感到忧虑。只有小个子孩童能毫无障碍地在它身边穿行。曾有人不小心没留意它,被碰伤了,于是枝干上多了句警示:小心碰头。
就在叶子离开枝干后,这棵细叶榕的枝干被砍了。她永远离开了生养她的大树,开始漂流。
叶子飘着飘着,在孤单中想念同伴,想念一直站立的树干。此刻,树枝粗糙的皮肤、不挺拔的身姿,在她的想念里都成了最可亲可爱的温柔。甚至树干努力用弯曲身体为她输送养分,让她春天嫩绿、夏日茂盛、秋日染上阳光的颜色,华丽变身为金色叶片,让路人生出期待与注视,这一切因她的离开都成了美好回忆。叶子离枝前有过依恋不舍吗?显然没有,她甚至感谢那阵让她离开的秋风。可现在,她生出许多想念,却无法逆流而上,向东奔流的河水推着她向前。秋日河面虽平静,她却知道自己一直在向前飘。若知道离开后树枝已被砍走,或许就少了许多想念。虽然树枝被砍,但那棵沧桑的细叶榕还在,叶子似乎远远穿过甘香桥还能看到树的影子,心里稍安。
从清晨到夕阳西下,她从甘香桥飘到西林桥,被西林电站蓄水的水闸拦住,困在桥下水流回旋处。许多瓶子、塑料袋和她一起漂在水面,她感到随波逐流的无奈。一条小船慢慢划来,西边晚霞照在河上,小船似载着满船金子,霞光万丈地向西林桥这边飘。船上船夫拿着捞鱼的工具,黝黑带沧桑的双手在落日下更显有力。他不停地把渔具放进河石再捞起,还哼起歌,歌声虽不高亢圆润,却透着渔舟唱晚的欣喜。
走近了,他把渔具投向叶子,一捞,叶子和其他瓶子一起被捞起,放在一只桶上。叶子原以为桶里有许多鱼可以嬉戏,原来这只是只收集人们不文明行为的垃圾桶。
时光流转,叶子曾傲立枝头,随风轻舞,享受阳光抚慰和雨水洗礼。然而,随着渔人歌声渐远,叶子被世间纷繁压得喘不过气,最终沉沦于尘埃,失去往日自由。她只能在心底回味曾经的摇曳生姿、穿雨而过的畅快、沐浴阳光的温暖。叶子不知,如同秋日里细叶榕的落叶,被命运之风吹落河岸,最终也会被环卫工人轻轻扫去,消失于茫茫人海。
而世间诸多生命,是否也早已明了,生命终有归宿,各自在时间的洪流中找寻自己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