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邱燕妮的头像

邱燕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16
分享
《生命流淌着的西林河》连载

第十章 来到百果里,幸福千万里

生命这一趟悠长而深邃的旅程,行至五十岁这一时光驿站,对教育事业的坚守,已然是岁月给我生命刻下的勋章。即使没有人给我颁奖,但我的内心依然有一份自我认可的欣喜在流动。此刻,我的步履不自觉地放缓,开始细细品味自己所处的时代,它以千变万化的姿态,在世人眼前铺陈开来,每一抹色彩,每一声回响,都是时代独有的语言。

文旅,这个时代的热词,如同春风中摇曳的纸鸢,引领着人们的心灵飞向远方。在平凡的日子里,人们或徜徉于祖国壮丽的河山之间,或栖息于乡间民宿的静谧之中,寻觅那份超脱尘世的从容与恬淡。

这个春天,尤为特别,它以一种难以忘记的姿态,铭刻在我记忆的时光轴上。我所居住的龙门县,悄然间绽放出无数乡村旅游的打卡热点。龙华林场的黄风铃花,犹如春日暖阳,吸引着户外爱好者的目光;平陵白芒坑的红四师休整地,红色情景剧深情上演,让信仰之光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南昆山,这北回归线上的绿色瑰宝,以及县域内星罗棋布的温泉,更是养生度假的绝佳去处。

在这春意盎然、碧空如洗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三八”国际妇女节。从男女并肩的中学校园,步入女性主导的小学教学,这个节日的氛围愈发浓厚。学校工会精心策划,带领我们全体教职工走进城郊的百果里生态园,那里产学研销游娱融为一体,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在春光里尽情绽放。

桃花朵朵开

城西村并不远,沿着那春花烂漫的乡间新道向百果园前行,金黄金黄的风铃花如春日的一抹艳阳,洒落在道路两旁。偶尔几株洋紫荆满树的花,淡紫淡紫的,似一群娇羞的少女,低垂着眼帘,却又按捺不住内心的欢愉,争相绽放,展现出无尽的媚态与柔情。新建的村委党群服务中心大楼如时代标志矗立于乡村的日新月异中。

走进百果园生态科普园,一大片一大片的格桑花,五彩缤纷地开着。红的,黄的,橙的,紫的,白的……饱满的花瓣,显眼的花蕊,春天精心设计的花朵在新时代的乡村绽放着。

儿童乐园,敲染天幕,动物园地,音乐天地,欢乐大草坪,以一种浓郁乡情与城市融合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眼前

校长廖兰馨简洁的讲话后,便进入到团建的主题。团建活动的序幕,在一场活力四射的兔子舞中悄然拉开。全校教职员工,以年级为单位,组成了六支队伍,大家手搭着肩,心连着心,那份平日里因工作而略显疏离的距离,在这一刻被彻底打破。随着欢快的旋律响起,我们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兔子舞的动作,虽简单却充满感染力,清泉般洗净了我们工作中的疲惫与紧张。

接下来的“桃花朵朵开”游戏,更是将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我们围成一个大圈,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跃,每当主持人喊出“桃花朵朵开”,我们便齐声回应:“开几朵?”随后,依据主持人的指令迅速组队,每一次的“开花”,都伴随着一阵阵欢声笑语。戴群珠老师与陈海敏老师,因未能及时找到队伍,被“罚”上台表演,她们以舞姿书写数字,那灵动的身姿,引得全场爆笑,空气中弥漫着轻松愉悦的气息。

游戏继续,随着“花朵”数量的不断变化,我们或聚或散,每一次的重新组合都充满了未知与惊喜。特别是当需要组成11朵“桃花”时,古立创、王梓涛、唐悦三位男同事不幸落单,他们勇敢地走上舞台,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展现出了与工作中截然不同的风采,那份释放与自由,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笑声、掌声此起彼伏,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顶点。

随后的吸管传杯游戏,更是将欢乐延续,我们在欢乐大草坪上,用吸管传递着小小的水杯,传递的不仅是游戏的乐趣,更是同事间那份深厚的情谊与默契。在这片充满欢声笑语的土地上,我们不仅收获了快乐,更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与温暖。

春天里的敲染

在团建主持人讲解了敲染的步骤后,我们女教师拿着采花小碗欢喜雀跃地奔向那春天的花丛。有好些同事带着的小孩,那稚嫩的童声和好奇的问话,让整个花海都洋溢着一种春天的快活。

采撷春天的花朵,瞬间让此时有点像女汉子的我也有了浪漫情怀从心间涌起。忍不住对花儿多看了几眼。花多眼乱,各种颜色都那么鲜亮美丽,觉得朵朵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挑了几朵花瓣完整,色艳明丽的花剪了下来,似剪下一段青春的美好时光,放进这春光无限的日子里。

敲染的天幕帐篷里,两排的桌子前坐满了同事,米白色的布袋,锤子似童年的一个玩具调皮地压在上面。于是剪花,浸花,然后把花朵用透明胶固定位置在布袋上,一切准备就绪。拿起锤子,在花朵上敲起来,鲜艳的花汁从花朵中挤出来印在布袋上。万事开头难,第一朵花成功地在敲染上去之后,接下来,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构图把花朵敲染在布袋上。都说“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雷姆莱特”,看了我们这群千姿百态的老师们,真是一千个敲染者就有一千个花样图案的袋子。世人都说我们是园丁,但是,花儿的颜色各异,即使我们用相同的修剪方法,应该也会长成不一样的绿植吧。好的园丁当然是根据植物的各自特点去进行修剪,帮助它们凸显特点,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锤子的起落间,花儿的颜色、形状都开始在白布袋上着染,有些人只喜欢花,有些人又敲了一两片叶子做点缀。而花和叶的图案布局又各有各的不一样,一时之间,同事们都成了一位美学设计师,在布袋上敲染着自己的创意。

当一个个敲染后的布袋在草地上围成一个圆时,工会送给我们女教师的那朵娇艳的玫瑰花放在布袋上,如我们对青春的回眸,心情依然炽烈而饱含激情。是啊,教师是一份需要无限激情的职业,不能倦怠,因为你每年教的要么是不同的人,要么是不同的年级,我们可以重复,但是孩子却没有重复的童年,他们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我们怎能倦怠呢?

城西村漫步

品尝过当地美食之后,一些早上没有安排上敲染的同事到天幕帐篷去敲染。我和同级的雨微老师带着她读二年级的女儿一起在城西村漫步。

虽然乡村振兴已经完全改变了我记忆中乡村的模样,真正让人体会到了一种“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感觉。走在城西村,一种久远的乡村古朴与现代的时尚相融合之风凸显在一屋一树,一花一叶之间。

村道旁石头装饰围栏让人耳目一新,小小的果园也因挂上了科目牌子而有了生物科普的匠心。民宿前假山流水潺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弥漫在我们清晰的脚步声里。午后的村居休息地,建楼房和茅屋之间,根雕展示在屋檐下的木框上,石桌石礅和石头上的石制洗水盆,都流露着就地取材的乡土气息。稍远处,竹栅栏里一群鸡公的母的有限度地散养着。一株三角梅在茅檐下艳丽地盛开着。曾经濡养心灵的古诗涌上心头,看着石桌,遐想着中秋节村民们坐在这聊天赏月,这种我失去的童年时光,会否在新一代儿童的成长岁月里重新被记取呢?

走进美丽庭院的半盏时光咖啡馆,几个客人围坐在院子中间谈笑风生,他们的笑脸如春风拂面,瞬间感染了初次到访的我们。老树下,咖啡桌有些情调,那缠绕在树上的灯绳,让我觉得或许在晚间到这小坐一会才更有情调,毕竟阳春三月的正午,阳光还是有些热烈的。

漫步城西村,不觉中我们走进了城西工匠馆,一种久远的生活被那些老旧的物件唤醒,缝纫机、录音机、9寸电视机、大龙马自行车,合箩、自制儿童坐栏……。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看着妹妹坐在坐栏上,比妹妹大四岁的我,担当了看护妹妹的责任。那时的农村人都是能工巧匠。坐栏是自制的,有点像现在饭店的BB凳。坐栏用木围着,方形,分两层,有踏脚的一层,还有一层让小孩坐在上面,不能随意移动。坐着那块木板中间有一个圆洞,小孩子还是穿开裆裤的时候坐在那,即使尿尿和拉便便就从圆洞漏下,不会弄湿或弄脏小孩的身体。比起现在的纸尿裤更让人觉得没那么难处理,小孩的屁股也绝不会起疹子。但是,这么好用的儿童坐栏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失传不再用了。或者社会上的人们都是喜新厌旧的吧。

从工匠馆后面的一个门穿出去是一条小巷,小巷低处是一座书吧。洁净清幽的环境,原木色的木桌子透着的质感和四面环墙而放的书卷,让人马上有了想在这呆上一段时间的冲动。试想,静静地坐在这,翻动一本纸质书,在书卷中找寻曾经的慢生活,这不也很惬意吗?

我想,如果那书架上还能放着我的散文集《生命流淌过的香溪河》,这对我来说又是一种怎样的遇见呢?

春天漫步城西村,小小的非遗集市也彰显地方特色,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在清晰、闲散的步调中感受一份文艺的清新和生活的闲适。这真是一份来自职业和生命的馈赠,愿我们的生活也如入园前的那几个字一样:来到百果里,幸福千万里。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