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邱燕妮的头像

邱燕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04
分享
《生命流淌着的西林河》连载

第九章 春天里的一束光

时光的长河奔腾不息,二十余载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然而,2000年的那个春天,那定格在龙门县平陵镇黄沙小学的春日,以一帧旧照片的方式保存在我的相册里,在我心感卑微和渺小,轻视自我生命的时候,给我安慰和鼓励。让我在生命的黯淡中,看见心中向往的光。

那是一个满溢希望与生机的春天,在黄沙小学简陋的瓦房教室里,一场特别的联欢晚会正在筹备。昏暗的灯光下,是大家满满的热情与期待。讲台摇身一变,成了小小的舞台,蓝色幕布上“市委工作队黄沙干群联欢晚会”的红纸金字格外醒目。一旁的两个大音箱,仿佛是欢乐的使者,随时准备将喜悦的声音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他,站在舞台的另一侧,一副大大的眼镜架在鼻梁上,整个人显得温文尔雅。卡其色长裤搭配浅蓝色衬衣,半卷的衣袖间流露出质朴的气质。他一手紧握着麦克风,站在舞台边角,用温暖而坚定的声音诉说着。台下,几十名干群静静而坐,学生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教师们面带微笑,政府干部、领导班子成员和学校领导们则满怀敬意与期待,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聚焦在他身上。

这场活动,无论对他还是在场的每一位而言都意义重大。他不仅带来了市里对基层的关怀与温暖,更给黄沙小学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市里企业将捐赠30万元用于建设教学楼,这将彻底改变黄沙小学作为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这消息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师生们的心田,点燃了乡村小学对未来的希望之光。

那时的我,既是台下的观众,也是舞台上的演员。我参与了两个节目,一个是和学校学生共跳秧歌舞《毛主席来到咱农庄》。这个舞蹈原本是为庆祝澳门回归而排练,没想到镇政府又邀请我们学校出节目参加联欢晚会,于是再次登上舞台。由于一名跳舞的学生转学了,,我临时顶上。好在读幼师时舞蹈也是专业课,也学过秧歌舞,所以,很快就把节目排下来了。当晚,尽管有些紧张,但随着音乐舞动时,内心的喜悦与自豪难以言表。另一个节目是参加镇政府领导干部的《团结就是力量》的大合唱,当时全县乡镇场党委都要参加县委组织的领导干部大合唱比赛。平陵镇政府还请的音乐专业的何献老师和当时文化局副局长段粤川指导。这个合唱先在县里的比赛奖到了一等奖,而且也选作了联欢的节目。当场的场地虽然不大,但激昂的旋律嘹亮的歌声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

当时参加表演的还有县文化馆的演叫和另平陵中学的节目,惠州市的著名歌唱家黄红英也唱了《小山村》。看得出,这一台的联欢晚会还是质量还是挺高的。

若不是每天关注龙门新闻,我简直不敢相信,站在台上的他,竟是我们的市委书记李鸿忠。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基层党组织的优秀引领者。他蹲点在我们镇的黄沙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扛起锄头和农民一起修水渠。他心系农民生计,为农户引进“公司 + 农户”的龙芽豆种植项目,为农民开辟了致富之路。在他的带领下,全县乃至全市的党员纷纷深入基层,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赢得了广泛赞誉。

黄沙村幸福渠的水,流进了常年干旱的田地,也滋润了农民们的心。人们在农田里规划着富裕的未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他的到来,我从学校被抽调到镇政府负责写材料、做宣传报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那时的我深感荣幸与自豪,那是我离政治最近的时刻,也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晚会那天,我匆忙走进一间房间换演出服。房间里灯光昏黄,一台手提电脑静静放在桌上。我心里一惊:“不会是市委书记住的地方吧?我细想,迅速换好服装离开了。后来我才知道,那间简陋的屋子确实是他们工作队临时居住之处。堂堂市委书记,甘愿住在如此简陋的农村屋子,与农民同甘共苦,这份精神让我由衷钦佩与感动。他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真正内涵,展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那段时间,县里举办“三个代表”在基层的文艺表演,我的学生叶雪玲朗诵了我以他为原型创作的歌颂共产党员形象的诗歌。深情的朗诵、真挚的情感,使这首诗歌荣获县二等奖,这不仅是对我创作的肯定,更是对他躬身基层的赞颂。虽然我没有保存这个作品的底稿,但是从心里流出来的文字,带着自己的情感,又怎会忘记呢?

后来,他结束了在黄沙村的蹲点工作,准备离开。三月的一天,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许多村民撑着伞,满含不舍地为他送行,眼中的感激与不舍,仿佛是在送别自己的亲人。时光飞逝,我从当年28岁的年轻教师,即将步入离退休的行列。而他,从市委书记一步步晋升为省长、省委书记,直至进入中央。我坚信,他的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无数的汗水与努力。他的前进也为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纪念澳门回归25周年时,他陪在习近平主席身边参加纪念活动。我站在电视机前,看着他熟悉的身影,再看看我手里拿着的他当年在黄沙小学的那些照片,心中感慨万千。我深知他走到今天的位置,历经了无数艰辛。虽然我与他的距离越来越远,但对他的敬仰与感激从未改变。

回首28岁那年春天,曾经与他如此之近,我也渐渐明白,我们认识谁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为他人带来什么。他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也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他是我心中的一束光,给我温暖,给我光明。后来我想,也许是他身上的光照见了父亲对我的期待吧!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