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木文言武的头像

木文言武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7/25
分享
《南北朝系列演义》连载

第一十八章 乱世草芥命

东魏司徒、河南大行台、自称“河南王”的侯景反叛朝廷失败,逃入南梁,窃占南豫州治所寿阳城,梁武帝萧衍采取绥靖之策,就势委任侯景为豫州牧。仅过半年,侯景担心成为东魏、南梁政治交易的牺牲品,铤而走险,又反叛南梁朝廷。侯景率孤军剑走偏锋,轻装直扑南梁京城建康,企图险中求生。南梁朝廷应对失据,公元548年即南梁太清二年十月二十二日,侯景率领八千孤军,侥幸渡过长江,抵近建康,京畿顿时乱作一团。

南梁太子萧纲眼见京城大乱,心急火燎地身着戎装觐见梁武帝,询问御敌之策。八十多岁的老皇帝萧衍似乎非常镇定,轻挥手说:“维护京城秩序,本来就是你太子的事,现在出乱子了,为何反来问我如何处置?我管不了那么多,军政大事你自己定夺吧!”如今的乱局是老皇帝一系列决策失误所致,然而说话时,他仿佛将这些全都抛到了脑后。一副乱挑子突然砸在太子萧纲肩上,他有点猝不及防,然而临危受命的责任感激发了他的斗志。萧纲在中书省建立起御敌指挥部,他命令临贺王萧正德把守朱雀门,自己的第四子、宁国公萧大临率部驻扎新亭,太府卿韦黯屯兵建康六门。然而,萧纲并不知道萧正德正是勾结侯景谋反的内应。朝廷紧急招募军队,可是建康城远离战争的时间太久了,人们的战斗血气流失得太多了,竟然无人应募入伍。没有人为保卫京城、保护公共利益挺身而出,却有许多人为一己之私大打出手。有浑水摸鱼的,有公然抢劫的,有趁乱寻仇的,有当街斗殴的。为自保,士兵、强人蜂拥至军械库,抢夺武器,守库官兵被狼奔豕突的人群冲挤到一边,望“乱”兴叹。京城周边的百姓惧怕战火,纷纷涌入建康城,城内一时间人满为患,到处喧闹嘈杂,乱成一片。朝廷又下令赦免东西冶炼厂、皇家造币厂的苦工以及建康监狱内的囚犯,将他们补充为兵士,无形中再给建康城增加了一个乱源。

仓促之间,太子萧纲竟无人可用,梁初的宿将老帅均已谢世,年轻将领都随邵陵王萧纶出征在外,城中唯有冠军将军羊侃智勇兼备,尚堪大用。萧纲以嫡长子、扬州刺史、宣城王萧大器为都督城内诸军事,让羊侃担任其副手。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羊侃虽然战功卓著,但一直未得到梁武帝的重用,朝廷大难临头,没人能挑大梁,太子才想起重用他。羊侃也不过多计较,他一上任就下令诛杀了几个抢夺军械库的士兵,将城内的秩序恢复下来。

十月二十三日,侯景率领身穿青色战袍的“青袍军”进抵建康西南的板桥,为了探明城内虚实,他派遣自己任命的司马、寿阳豪绅徐思玉入城求见,梁武帝萧衍非常重视,亲自召见了徐思玉。徐思玉谎称自己背叛了侯景,请求萧衍屏退左右,自己有机密事宜要单独禀报。萧衍信以为真,下令左右退下,舍人高善宝大声急呼:“徐思玉来自敌军,其话不可信,绝不能让他与皇上单独相处!”

梁武帝的宠臣、右卫将军,也是老皇帝处置侯景决策失误的主要参与者朱异,此时正坐在老皇帝萧衍的身边,他对高善宝的担忧不以为然地说:“高大人不必大惊小怪,徐思玉岂能是刺客?”

高善宝正色道:“韦黯代理南豫州州务时,就是被徐思玉骗开了城门,导致寿阳城被侯景占据,对他不能不防。”

老皇帝听高善宝如是说,也觉得没有必要冒险,于是故作轻松地对徐思玉说:“你不必紧张,这里的人都不是什么外人,有话请讲。”

徐思玉本想涉险劫持皇帝,逼大臣们放弃抵抗,见阴谋无法得逞,遂从身上拿出侯景的奏章,奏章写道:“朱异等奸佞弄权,朝野怨声载道,臣请率领甲士入京,清君测,除奸臣!”

徐思玉看着朱异既惭愧又惶恐的狼狈相,扬了扬嘴角说:“河南王请陛下派明白事理的人出城接洽,当面听取他的陈述。”

老皇帝萧衍认为事情可能有转寰的余地,于是派遣中书舍人贺季、主书郭宝亮跟随徐思玉一起到板桥安抚侯景。

侯景虽然面向北方接受诏书,但当贺季问:“大王此次为何起兵?”

侯景竟然脱口而出:“想当皇帝罢了。”

侯景的主要谋士王伟连忙为其掩饰道:“朱异等人败坏朝纲,豫州牧起兵只为诛杀奸臣!”

侯景既然已说出了大逆不道的话,暴露了真实企图,就只好将贺季扣留,仅放郭宝亮回去。

十月二十四日,侯景的“青袍军”逼近秦淮河的南岸,欲从朱雀浮桥渡河。

在此之前,太子萧纲已风闻临贺王萧正德可能与侯景有勾连,于是调萧正德去驻守宣阳门,令东宫学士庾信带领宫中文武三千余人把守朱雀门。

萧纲正欲命令庾信拆除朱雀浮桥,一旁的萧正德赶忙一本正经地劝说:“拆浮桥必将引起百姓恐慌,极不利于安定民心。”

萧纲不分奸忠,竟然接受了萧正德的建议。

就在萧纲收回拆除朱雀浮桥命令后不一会,侯景的部队就抵达了浮桥对岸。慌乱中,庾信急令拆浮桥,拆桥的士兵见对岸的侯景军,身着全青战袍,头戴铁面黑盔,面目狰狞,杀气腾腾,仅拆掉一条船长的浮桥,就惊恐地逃回朱雀门。正躲在门后吃甘蔗的庾信,刚要问浮桥拆了没有,哐地一声,一支飞矢射来,正中门柱,庾信一惊之下,手中的甘蔗应声落地。可怜文弱书生庾信早已魂飞魄散,丢下部队,掉头就跑。

秦淮河南塘的游击将军沈子睦是萧正德的同党,他令人修复了浮桥,助侯景的部队顺利渡河。萧纲慌乱中,急令刚从长江巡防中撤回来的宁远将军王质,率领部下三千人马去增援庾信。王质领兵刚到领军将军府,就迎头撞上了已渡过秦淮河的侯景军,本来要去凭借河险阻敌的王质部队,半路上就遭遇了叛军,瞬间斗志尽丧,扭头撒腿而逃。

萧正德带领本部人马在张侯桥迎接侯景,两军得以会师,萧、侯二人骑马作揖,各将心事隐藏在不言中。萧正德令部队将红面青里的战袍反穿,和侯景的部队一样成为了“青袍军”。萧正德引领侯景部队进入宣阳门时,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前,在普通(南梁的年号)年间流传的童谣:“青丝白马寿阳来。”他不由得偷眼瞧向侯景胯下的战马,正是一匹白马。萧正德不禁心魂摇动,滚身下马,面对皇宫城门楼一拜再拜,内心悲喜交加,一时泪流满面。侯景一言不发地看着他,心里亦是百感交集。

叛军已到达皇宫城城下,宫城内顿时乌云密布。为安定人心,羊侃谎称:“邵陵王萧纶、西昌侯萧渊藻已分别率领援军进抵京城近郊。”然而京城外的形势并不乐观,驻守建康西边的军事重镇——石头城的西丰公萧大春弃城逃往京口,津主(要塞司令)彭文粲等人以石头城投降了叛军。驻守白下的轻车长史谢禧、始兴太守元贞也弃城而逃。

十月二十五日,侯景让部队穿青色战袍,举黑色战旗,如幽灵军队般将宫城团团包围。侯景并不急着攻城,他先令人向城内射去箭书,书称:“奸臣朱异作恶多端,陷害忠良,欲置我于死地,陛下若能诛杀朱异等人,臣即将回师北还。”侯景想借此挑拨君臣关系,扰乱人心。

老皇帝萧衍读箭书后,漠然地问太子萧纲:“朱异该杀吗?”仿佛自己从未宠信过朱异一般。

太子冷冷地答道:“该杀。”

老皇帝叹息道:“那就杀了他吧!”

太子瞪大眼睛说:“现在不是杀他的时候,侯景只是打着诛杀奸臣的旗号造反。杀了朱异,侯景会找出另一个借口继续造反,而臣子们会人人自危。”

老皇帝垂下头说:“我累了,你处置吧!”

侯景见梁武帝并没有上当,没有诛杀朱异等人,于是下令对宫城发起猛攻。霎时间,战鼓如地狱之火翻腾大地,杀声如鬼嚎之音震慑人心。青衣士卒高举火把,如厉鬼一样扑向东华门、西华门以及大司马门等宫城各门。城门燃起大火,羊侃急令向门上浇水,并在门上凿洞,从洞口向外浇水扑火。太子萧纲亲自手捧着银鞍到前线犒赏将士,直阁将军朱思率领数名勇士翻出墙外,浇水灭火,叛军火攻城门的策略终未得逞。在东掖门,叛军又改用长柄大斧砍门,眼看城门快要被砍开,羊侃命令用长矛顺着门上的洞,刺杀砍门的敌人。砍门的敌人被刺倒,大门保住了。

东宫距离宫城最近,侯景就令将士们站在东宫楼台上朝宫城内射箭,萧纲派人纵火烧毁东宫楼台。当天夜里,侯景在东宫大摆宴席,犒劳将士,并将数百名妓女分配给将士。

十月二十六日,侯景军的兵士躲在驴形木盾牌下攻城,羊侃令城上将士用大石砸碎、用火炬烧毁木驴。侯景军再制造登城楼,打算居高临下,用射箭杀伤城内守军。

部下请示羊侃如何对付登城楼,正在看军情报告的羊侃,头也没抬地说:“不用理它,它自会倒塌。”

部下不解地问:“大帅为何断定它会倒塌?”

羊侃抬起头,微笑地说:“登城楼至少要推进到原护城河处,射出的箭才会有杀伤力,而护城河是刚刚被填上的。”

“大帅是说,护城河上土质松软,高大的登城楼在其上立不住?”部下恍然大悟地问。

羊侃点了点头后,又继续去看军情报告。

果然如羊侃所料,侯景军的登城楼竖在护城河上,士兵还没有全爬上去,登城楼就突然倾倒,导致人员死伤惨重。数次强攻未果,侯景只好下令先将宫城团团围住,切断内外联系。侯景再下令向城内射书信,要求皇帝诛杀朱异等人。城内反而射出悬赏文告,文告上书:“诛杀侯景者得侯景之位,再赏赐一亿万钱,布匹、丝绸各一万匹,女乐两部。”

侯景再次要求梁武帝诛杀朱异,令朱异忐忑不安,为找回心理平衡,他向梁武帝建议派兵出城,主动攻击叛军。梁武帝征求羊侃的意见,羊侃坚决反对说:“不行,派兵少,犹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派兵多,一旦攻击不利,退兵拥挤在狭窄的宫门处,定将造成相互践踏的恶果,更严重的是,叛军可以尾随而攻入城内。”

“皇上,臣观侯景军貌似凶狠,实则不堪一击。皇上只要派出一支精锐之师,定能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叛军。龟缩城内,消极防守,有辱我圣朝之威!”朱异又启其如簧巧舌,蛊惑梁武帝。老皇帝还真吃他的这一套,强令羊侃派一千人出城挑战。羊侃无奈,只好让自己的儿子羊鷟率一千人出战。羊鷟带领一千人刚跨过吊桥,侯景军就如同凶恶的群狼一般杀了过来,出城挑战的士兵见叛军如此凶狠,登时就吓破了胆,惊恐万分地夺路回逃,半数人被挤下吊桥,落入水中淹死。羊鷟被侯景军俘虏,侯景将羊鷟绑到城下,要挟羊侃。

知道儿子被俘的那一刻,羊侃就已经当儿子战死了,他凛然挺立在城墙上,以轻蔑的语气对侯景大声说:“我羊家只有忠烈男儿,岂有偷生孬种?我满门皆愿效死皇上,你竟想用我儿子的性命胁迫我变节,岂不可笑?”

侯景一时无话以对,挥手将羊鷟押了回去。叛军又连续攻城了几天,仍无多少进展。无奈间,侯景又派人将羊鷟押到阵前,羊侃对儿子喊道:“儿啊!别怪为父心狠,在我心中,你早已为国捐躯了!为父送你上路!”喊罢,羊侃就挽弓搭箭对准儿子。

“父亲,儿子死而无憾!愿死在父亲的箭镞下!”羊鷟慷慨激昂地大喊道,喊罢哈哈大笑。

羊侃拉满弓的手微微一颤,但终未撒手。侯景对羊家父子的忠义也十分钦佩,没有杀死羊鷟。

历阳太守庄铁,在弟弟庄均被叛军俘虏后,投降了侯景。此时看见羊侃父子的大义凛然之举,既佩服又惭愧,他想朝廷有羊家这样的忠义之士在,侯景造反不可能成功。于是,庄铁偷偷和弟弟带领数十名亲信脱离侯景军,朝历阳奔去。途中,庄铁先派人给侯景留下的历阳守将田英、郭骆送信,谎称侯景已被朝廷诛杀,朝廷派自己重新接管历阳。田英等人看信后,大惊失色,慌张弃城北逃寿阳。庄铁入城后,也不敢停留,接上家眷,就逃往江西老家。

侯景攻不下皇宫城,转而强攻丞相府,十一月四日,在叛徒的引领下,侯景军趁夜摸进丞相府,杀光三千余守军,并将尸体堆积在皇城东掖门外的一所老宅中,恐吓皇城的守军。萧衍在太极殿前杀死白马祭祀蚩尤,用以镇邪安人心。萧正德扬言皇帝已经驾崩,在仪贤堂登基继位,改换年号为正平,宣布大赦天下,立世子萧见理为太子,将女儿嫁给侯景为妻,任命侯景为丞相。十一月五日,太子萧纲劝梁武帝登城巡视,老皇帝在人们搀扶簇拥下,登上大司马门。皇帝出行净街的宣告声,顿时令皇宫城外的百姓欢呼雀跃,泪流满面。从长江败逃回京的南津校尉江子一向太子萧纲请缨,愿和两个弟弟,尚书左丞江子四、东宫主帅江子五,率领本部一百余人出城杀敌。萧纲嘉其勇气,希望他们能冲出去杀杀叛军的气焰。

江子一徒步率领一百多人,以赴死之心扑向叛军大营,奇怪的是,一百勇士嗷嗷地冲到敌营门口时,对方却死一般沉寂,勇士们仿佛冲锋在静止的时空中。江子一放声大吼:“尔等鼠辈,何不出来与爷爷们决一死战?”吼罢,仰天大笑。笑声惊天地、泣鬼神!

叛军大营森然中开,冲出两队鬼魅般的骑兵,如死神一样悄然夹击百人勇士。江子一收笑而怒目,挺长矛冲去猛刺。但见鬼刀忽闪,江子一肩膀松脱,訇然倒地,气绝身亡。江子四、江子五高呼:“大哥,小弟来了!”遂甩掉头盔铠甲,敏捷地冲向前去,如玉剑插入敌阵,百名勇士紧随其后,像迸‌射出的百枚玉石砸向铜墙铁壁,旋即裂玉碎石飞溅,勇士纷纷陨落。城头上观战的太子长声哀叹,太子身旁的将士们也为之动容。

侯景抢渡长江侥幸成功后,就以为拿下建康易如探囊取物,因而严明军纪,禁止部队劫掠百姓,以期收买人心。然而近一个月了,皇城仍是岿然不动。粮食眼看用尽,军心已现不稳。侯景于是取消禁令,放纵部队抢夺强暴百姓,建康城内顿时鸡飞狗跳、哀嚎四起,京城彻底坠入地狱,人们护食抢粮,彼此都杀红了眼,全城死于暴力、饥饿者十有五六。

叛军不分贫富,将全城的百姓驱赶到皇城东西两侧堆积土山,病弱不堪驱使者,就地被斩杀,填入土山中。百姓被叛军残暴行径恐吓住了,不敢反抗,也不敢躲藏,任由他们驱使。皇宫城内为对抗外边叛军的土山,也在城内堆建土山,太子萧纲以下的官员都亲自铲土背土,土山筑成后,又在其上搭建起一座四丈高的楼房,招募两千敢死队员,号称“僧腾客”,身穿厚铠甲,昼夜守护在土山高楼上,与叛军作战。然而,城内土山竟被雨水冲塌,叛军趁机发起猛攻,城内守军拼死抵抗也不能阻止,就在叛军即将攻进城内的危急时刻,羊侃下令向叛军身后抛掷大量火把,形成一道火墙,阻断叛军的增援。羊侃在消灭冲进来的叛军同时,又紧急组织人在城中筑起第二道墙,将叛军挡在城外。

侯景将俘获或投降的奴隶全都赐予平民身份,令他们为已卖命。他还特意找出朱异家一个叫阿猱‌的奴隶,封给他仪同三司的高官,并将朱家的财产全部赏赐给他,令他身穿锦袍,骑着高头大马,到皇宫城下骂阵。阿猱‌还处在强暴原女主人的极度亢奋中,他扯着嗓子大叫:“朱狗官,你五十年才当上将军,我侍奉侯王爷才几天,就做了仪同三司这么大的官!”

跟着阿猱‌一起翻身的几名下人,也随着他大喊:“侯王爷让我们当老爷了!”

“我们有吃有喝有女人了!”

“还有用不完的财宝,穿不完的绸缎!”

阿猱‌的示范效应特别大,三天内,皇宫城内就有几千奴隶逃出城外,投奔叛军,侯景给他们丰厚的赏赐,将他们编入军队,他们感恩戴德,纷纷表示愿为侯景卖命。

朱异此时异想天开地写信给侯景分析利弊,想用几句话劝阻已经疯狂的恶魔。侯景的回答是:“我就是来造你们这些达官贵族反的,就是要让那些卑贱的奴隶骑到你们头上,就是要让天地翻过来。长江天堑,我仅驾驶一根苇草就渡过,这就是神的庇护,万民的拥戴。你们岂能阻挡了我?”

侯景这时也没有忘记给原主子东魏朝廷写信,信中说:“我已逼迫梁主辞去皇位,出家当和尚去了。听说我的家人并没有被诛杀,还得到了优待。恳请陛下(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和大将军(东魏实际掌权者高澄)释放我的家人,送他们过江,我会知恩图报。”

之前,云旗将军陈昕被梁武帝派往扼守长江的要塞采石矶,然而陈昕尚未赶到采石矶,采石矶已被侯景占领,在与叛军战斗中,陈昕不幸被俘。侯景宴请陈昕,要求他召集旧部加入叛军。陈昕严词拒绝,侯景于是令仪同三司范桃棒将其关押起来。陈昕竟然成功说服范桃棒脱离叛军,投降朝廷。范桃棒偷偷将陈昕放回皇城,陈昕向梁武帝汇报,梁武帝听后大喜道:“赐予范桃棒免死金牌,大乱平定后,封其为河南王,接管侯景的部队。”

太子萧纲却说:“此时是坚守皇城,等待援军的关键时刻,绝不能轻易相信一个叛军将领,万一其是诈降,后果不堪设想。”

老皇帝虽然发脾气,朱异等人虽然也力劝太子接受范桃棒的投降,但太子萧纲迟迟下不了决心。

范桃棒请陈昕转告太子萧纲,自己将亲率五百本部人马脱盔去甲,入城投降。太子听后,更加生疑。然而事久生变,范桃棒的部下鲁伯向侯景告密,侯景也不加分辨,将范桃棒和鲁伯一起煮死。陈昕不知情,再度出城联络范桃棒时,又被侯景活捉。侯景逼迫陈昕写信给皇城内,称范桃棒将带领数十名轻骑兵进城投降,陈昕誓死不从,遂被侯景诛杀。

如果太子萧纲能当机立断,果敢地接受范桃棒的投诚,范桃棒也许会为梁朝立下奇功,甚至可能趁机诛杀侯景,改变历史。然而历史终不能假设,范桃棒、陈昕的性命仍旧是被历史的洪流轻易地卷杀了!

被梁武帝派遣出征寿阳的邵陵王萧纶,率领大军渡过长江后,刚刚北上不远,就听说侯景已南渡长江,进犯建康,他随即令大军原路返回,等到北伐大军再次渡江时,江风大作,巨浪掀翻战船,导致将士落水淹死了近十分之二。过江后,萧纶采纳前谯州刺史赵伯超的建议,抄小路直插建康东北的中山,由于连夜急行军,部队半途迷路,多绕了二三十里山路,途中又有约一成的士兵因冻伤、因坠落致死。

十一月二十三日清晨,萧纶的大军抵达中山,侯景闻讯大惊,将抢掠来的财宝集中到石头城,准备船只,打算随时逃跑。侯景的部将任约抗声道:“我们追随大王背井离乡万里征伐,战败不过君臣同死而已,逃能逃到哪里去?在荒野里苟且偷生,绝非血性男儿所愿为!”

侯景被任约这样一顶撞,顿时也清醒过来了,于是亲自带领精锐部队分三路向萧纶的部队发起攻击,萧纶率军迎战。侯景进攻受挫,他将部队撤到覆舟山北面布防。十一月二十八日,萧纶率部队挺进到玄武湖畔,与侯景军遥相对峙。傍晚天降大雪,侯景派人下战书,约定第二天与萧纶会战。第二天一早,侯景率领部队稍稍后撤,萧纶的手下、安南侯萧骏发现后,以为侯景想逃跑,急率数十名骑兵追赶。侯景回师反击,萧骏落败,逃向玄武湖。见萧骏逃回,驻守在玄武湖北边的赵伯超误认为己方战败,遂率领本部后撤。侯景趁机发起猛攻,引发萧纶各军连锁反应,萧纶军相继后撤,卒成溃败之势。萧纶将溃兵收拢退守到天保寺,侯景率军追到后,纵火焚烧寺庙,萧纶军又被迫向京口东南逃窜,一路战死冻死过半。西丰公萧大春、司马庄丘慧、主帅霍俊等将领被俘。侯景将萧大春等人押到皇宫城下,摆开战利品,令他们喊话说:“邵陵王已战败,被乱兵所杀。”

霍俊却对城上大喊:“邵陵王仅受到一点小挫折,已撤守京口,不日就会率领各路援军重新杀回来。”话音未落,叛军就用刀柄猛击霍俊的头部和嘴巴,但霍俊全然不顾,继续高喊,让城内将士坚守待援,而且声音更加高亢激昂。负责押解霍俊等人的军官,抽刀要砍杀霍俊,被侯景制止。侯景充满敬意地说:“放了他,本王就佩服这样的忠义之士!”

以为自己必死的霍俊陡然被释放,一脸茫然,没有目标地行走在叛军中,脸上鲜血还没有凝固。突然几个叛军持刀将他围住,霍俊不解地看着他们。

“绑了。”为首的叛军一声令下,霍俊又被捆绑了。

霍俊瞪着眼睛呵斥道:“侯景已下令放了我,你们敢违抗他的命令?”

“丞相放你,皇帝不答应。”小头目阴沉着脸说。

“皇上还在宫城内,你们是叛军,分明是假传圣旨!”霍俊听到“皇帝不答应”,本能地想到梁武帝,不由得争辩道。

“城里的皇帝已退位,我们是奉‘正平’皇帝的命令。”小头目没有好气地说。

霍俊恍然大悟,怒骂道:“萧正德这个数典忘祖之贼,妄称皇帝,不得好死!你们为虎作伥,死无葬身之地!”

霍俊的骂声未落,叛军小头目手起刀落,将他砍翻倒地。可怜忠勇的霍俊还是惨死在叛军的刀下。

侯景为赶在各路援军到来之前拿下皇城,加紧了攻势。正在这危急时刻,已被晋升为侍中、都官尚书的羊侃却积劳成疾而去世了。十二月十六日,得知羊侃已病死的侯景大喜,他命令阿猱‌带领主要由原奴隶组成的部队,用火舫攻击焚烧皇城东南角的角楼。好在,城内心灵手巧的材官吴景组织人手在城内挖土修建新的城楼,大火刚刚熄灭,新城楼又矗立起来了。“奴隶士兵”看见新城楼面面相觑,以为守军有神助,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叛军又逼使这些“奴隶士兵”在城楼下面挖洞,企图挖塌城楼,然而吴景又在城内另行修筑起一道残月形状的弯曲城墙,守军在曲墙上向攻城叛军抛掷火把,“奴隶士兵”被烧死了一大片。守军从城内向城外挖掘地道,掏空叛军筑起的土山底部,土山崩塌,又有很多叛军将士被压死。爬上土山充当指挥官的阿猱‌,仪同三司的朝服还没有学会穿,就藏身于土山下了。

在皇城内外,攻守双方拼死搏杀时,梁朝各路勤王救驾的援军已陆续向建康奔来,一场更大规模、更加错综复杂的乱战即将降临,它又将夺走多少人的性命啊!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