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贻端的头像

张贻端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8/10
分享
《铁血铸英魂》连载

第一十三章 力斩敌酋

1939年12月,凛冽的北风呼啸着掠过广西丘陵,卷起漫天黄沙。一支队伍如钢铁洪流般在崎岖的山路上蜿蜒前行,士兵们脚上的草鞋早已磨破,却在冻土上踏出坚定的步伐。

队伍最前方,一名中年军官勒住战马,举起望远镜望向远方。他面容刚毅,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忧思,呢子军大衣的肩章上,两颗将星在冬日微光中隐约闪烁。

"师座,先头部队报告,距离昆仑关还有二十里。" 参谋长张止戈快步上前,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迅速凝结。

戴安澜放下望远镜,手指在铜制镜筒上留下几道汗渍。"命令部队加快速度,务必在天黑前抵达攻击位置。"

"是!"张止戈敬了个礼,却又犹豫道:"师座,弟兄们已经连续急行军三天了,是不是..."

"日军第五师团不会等我们休息好了再打。"戴安澜声音不大,却让周围的参谋们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背。"昆仑关扼守南宁门户,若不尽早夺回,广西危矣。"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通讯兵飞身下马,递上一份电报:"报告师座,白长官急电!"

戴安澜展开电文,眉头渐渐锁紧。张止戈注意到师长太阳穴上暴起的青筋,小心问道:"情况有变?"

"日军21旅团已完全控制昆仑关,中村正雄亲临前线督战。"戴安澜将电报捏成一团,"白长官命令我200师为主攻部队,明日拂晓发起总攻。"

参谋们面面相觑。第五师团号称"钢军",是日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其21旅团更是装备精良、作战凶悍。而200师虽为机械化师,但经过长途跋涉,重武器尚未完全到位。

戴安澜突然调转马头,面向行进中的部队。士兵们灰头土脸,却个个腰板笔直,步枪上的刺刀在夕阳下泛着冷光。

"传令下去,全师集结,我要训话。"

半小时后,近万名官兵在山谷中列队完毕。戴安澜站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上,寒风掀起他的衣角,猎猎作响。

"弟兄们!"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前方就是昆仑关,日军第五师团正在那里等着我们。"

队伍中传来一阵骚动,随即又归于寂静。

"我知道,有人会说日军装备精良,有飞机大炮,我们凭什么打赢?"戴安澜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年轻的面孔,"就凭这个——"

他猛地抽出佩剑,剑锋直指苍穹:"就凭中国军人的骨气!就凭四万万同胞的期待!昆仑关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岂容倭寇践踏?!"

"自卢沟桥事变以来,多少同胞惨遭屠戮,多少山河沦陷敌手。今日,我200师奉命主攻昆仑关,正是报仇雪耻之时!"

士兵们的呼吸变得粗重,紧握步枪的手指节发白。

戴安澜的声音陡然提高:"我戴安澜在此立誓,不收复昆仑关,绝不生还!诸位可愿随我死战?"

"愿随师座死战!"近万人齐声怒吼,声浪震得山谷颤动,惊起林中飞鸟。

"好!"戴安澜收剑入鞘,"今晚饱餐一顿,检查武器弹药。明日拂晓,我要让倭寇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军人!"

夜幕降临,临时指挥所内灯火通明。戴安澜俯身在作战地图上,铅笔勾勒出几道箭头。"郑庭笈。"

"到!"一名精瘦的上校跨步向前。

"你的598团担任主攻,务必在天亮前拿下这个高地。"戴安澜的铅笔重重戳在地图一处,"这里是日军主要火力点,拿下它,我们就能压制关内敌军。"

"是!保证完成任务!"郑庭笈敬礼时,手腕上一道伤疤在煤油灯下格外显眼——那是台儿庄战役留下的纪念。

戴安澜又转向其他军官,一一部署任务。最后,他直起身子,环视众人:"此战关系重大,白长官已在蒋介石委员长面前立下军令状。我200师自组建以来,从未打过败仗,这次也不例外!"

军官们齐声应是,眼中燃着战意。

待众人离去,戴安澜独自走到帐外。南方的星空格外清澈,银河如练。他想起远在湖南的妻子和四个孩子,上次家书还是一个月前收到的。小女儿在信中说,她学会了写"爸爸"两个字。

"师座,您该休息了。"张止戈轻声提醒。

戴安澜摇摇头:"你先睡吧,我再看看地图。"他转身时,月光照亮了他眼角一闪而逝的晶莹。

远处,士兵们围着篝火擦拭武器,有人低声唱着家乡小调。更远处,昆仑关如一头巨兽蛰伏在黑暗中,等待着黎明的厮杀。

拂晓前的黑暗最为深沉。郑庭笈看了看腕表,时针指向四点三十分。他轻轻挥手,身后数百名士兵如幽灵般向高地摸去。

草丛中的露水打湿了绑腿,每一步都需万分小心。日军哨兵的身影在远处隐约可见,探照灯不时扫过山坡。

突然,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响起——某个士兵不慎踢到了空罐头盒。

"什么人?"日语喝问随即传来,接着是机枪上膛的声响。

"冲啊!"郑庭笈知道隐蔽已无可能,拔出驳壳枪一跃而起。

"杀——"598团的士兵们如猛虎出柙,向高地发起冲锋。日军的机枪立刻喷出火舌,冲在最前面的几名战士如割麦子般倒下。

"手榴弹!"郑庭笈一个翻滚躲到岩石后,三枚手榴弹划出弧线,在日军机枪阵地前爆炸。借着烟雾掩护,战士们又向前推进了数十米。

高地上的日军显然没料到中国军队会在凌晨发动如此猛烈的进攻,一时间陷入混乱。但精锐部队的训练很快显现效果,各火力点开始有序还击。

"团座,二营被压制在东南坡,伤亡很大!"通讯兵满脸是血地爬过来报告。

郑庭笈咬牙看了看渐亮的天色,若不能在天完全亮前拿下高地,全团将暴露在日军精准火力下。"告诉二营长,我带预备队从西侧迂回,让他们坚持住!"

此时,戴安澜已在前进指挥所密切关注战况。枪炮声如雷贯耳,远处的山头上火光闪烁。

"师座,598团进攻受阻,请求炮火支援!"通讯兵大喊着递上电文。

戴安澜皱眉:"重炮营还没到位吗?"

"只有六门山炮可以投入战斗,而且炮弹有限。"炮兵指挥官回答。

"集中火力,轰击高地后方,切断日军增援路线!"戴安澜果断下令,"命令599团一营立即增援598团右翼。"

六门山炮发出怒吼,炮弹划过拂晓的天空,落在预定区域。虽然火力有限,但精准的炮击确实迟滞了日军的增援。

前线上,郑庭笈率领预备队已迂回到西侧悬崖下。这里地势险要,日军防守相对薄弱。

"团座,这悬崖至少有三十米高,徒手攀爬太危险了!"一名连长望着几乎垂直的岩壁,面露难色。

郑庭笈解下武装带,只带手枪和几枚手榴弹:"选二十个身手好的跟我上,其他人等我们信号。"

二十名精壮士兵站了出来,其中不乏参加过淞沪会战的老兵。他们用绑腿和腰带结成简易绳索,在晨光微曦中开始攀登。

岩壁湿滑,不时有碎石滚落。郑庭笈的虎口被尖锐的岩石割破,鲜血染红了手掌,但他恍若未觉。下方,主力部队与日军的交火愈演愈烈,每一声爆炸都催促着他加快速度。

当第一名士兵即将攀上崖顶时,一柄刺刀突然从上方刺下,正中他的肩膀。士兵闷哼一声,险些坠落,却死死抓住岩缝。

"小鬼子发现我们了!"郑庭笈大喝一声,用尽全力向上攀爬,在日军士兵准备第二次刺击时,猛地抓住其脚踝狠狠下拉。

日军士兵惊叫着跌落悬崖。更多的日军涌向崖边,向攀爬中的中国士兵开枪射击。

"手榴弹!"郑庭笈和几名已接近崖顶的战士同时投出手榴弹。爆炸过后,他们趁势翻上崖顶,与日军展开近身搏斗。

郑庭笈的手枪在混战中被打落,他捡起一把日军步枪,刺刀狠狠捅入一名日军曹长的胸膛。温热的鲜血喷溅在他脸上,咸腥的味道充满口腔。

越来越多的战士攀上崖顶,西侧防线终于被撕开一道口子。郑庭笈夺过一挺轻机枪,向日军后背扫射。"发信号!"他对通讯兵喊道。

三发红色信号弹升空,等候多时的598团主力立刻发起总攻。日军腹背受敌,开始向关内溃退。

上午八时许,598团终于完全控制高地。郑庭笈站在最高处,用军旗向师指挥部发出胜利信号。此时他才发现自己的左臂不知何时被子弹擦过,鲜血已浸透半边衣袖。

指挥所里,参谋们发出欢呼。戴安澜却神色凝重:"命令598团立即构筑工事,日军很快会反扑。炮营前移,准备支援下一步进攻。"

果然,不到一小时,日军炮火就覆盖了高地。六架日军飞机呼啸而至,投下大量炸弹。刚刚经历苦战的598团将士还未来得及喘息,就再次陷入血火地狱。

"师座,598团伤亡过半,郑团长请求增援!"通讯兵的声音几乎被爆炸声淹没。

戴安澜盯着地图,突然一拳砸在桌面上:"不能这样耗下去!命令599团、600团同时向昆仑关东西两侧发起佯攻,吸引日军火力。师直属特务连跟我上,我要亲自看看前线情况!"

"师座,太危险了!"张止戈急忙阻拦。

"前线弟兄们正在流血,我戴安澜岂能安坐后方?"戴安澜已戴上钢盔,"执行命令!"

当戴安澜冒着炮火抵达598团阵地时,眼前的惨状让他心如刀绞。战壕里满是伤员,医护兵忙得脚不沾地。一处机枪阵地被直接命中,士兵们的残肢散落四处。

郑庭笈头上缠着渗血的绷带,正指挥士兵们修复工事。见到师长亲临,他先是一愣,随即踉跄着敬礼:"师座,598团完成任务,请指示!"

戴安澜还礼,然后紧紧握住郑庭笈的手:"你们打得很好,辛苦了。"他环顾四周,提高声音:"598团的弟兄们,你们为祖国立下大功!我戴安澜以你们为荣!"

士兵们疲惫的脸上浮现出笑容,有人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

戴安澜蹲下身,仔细查看一名重伤员。那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腹部被弹片撕开,肠子都流了出来。看到师长,年轻的士兵努力想举手敬礼。

"别动,好好养伤。"戴安澜按住他的手,轻声问道:"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报...报告师座,我叫王小虎,湖南...湘潭人..."士兵气若游丝。

戴安澜解下自己的水壶,扶起王小虎的头让他喝了一口:"湘潭是好地方,等打完仗,我去你家做客可好?"

王小虎眼中闪过一丝光彩,艰难地点点头,随即昏死过去。戴安澜示意医护兵立即后送,转身时脸色阴沉如水。

他举起望远镜观察昆仑关方向,日军正在调兵遣将,新一轮进攻即将开始。"传令兵,告诉炮营,把所有炮弹都打出去,掩护598团撤退到第二防线。"

"撤退?"郑庭笈不解,"师座,我们好不容易才拿下这个高地..."

"硬拼下去只会白白牺牲。"戴安澜指着地形,"我观察过了,日军在关前的防御工事异常坚固,正面强攻难以奏效。今晚,我们要换个打法。"

夜幕再次降临,昆仑关前的枪炮声渐渐稀疏。日军阵地上一片忙碌,士兵们搬运弹药,加固工事。探照灯不时扫过前沿阵地,防备中国军队夜袭。

距离日军前沿不到五百米的一处洼地里,两百名精挑细选的敢死队员正在做最后准备。他们全部轻装,只携带短枪、手榴弹和大刀。每个人左臂缠着白毛巾,作为夜间识别标志。

戴安澜亲自为队员们送行。他走到一个满脸稚气的小战士面前,整理了下对方的衣领:"多大了?"

"报告师座,十八岁!"小战士挺起胸膛,声音却有些发抖。

"怕吗?"戴安澜直视他的眼睛。

小战士犹豫了一下,诚实地点点头:"有点...但想到家乡被鬼子轰炸,就不怕了!"

戴安澜拍拍他的肩膀,转向全体队员:"弟兄们,今晚的行动关系全局。你们要像尖刀一样插进敌人心脏,摧毁他们的指挥系统和重武器。我戴安澜在此承诺,若你们中有人不幸牺牲,你们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

敢死队员们沉默地敬礼,眼中燃着决死的火焰。带队的是师部侦察连长赵铁柱,一个参加过徐州会战的老兵。他低声下令:"出发!"

队员们借着夜色掩护,分成三组向日军阵地潜行。戴安澜目送他们消失在黑暗中,转身对张止戈说:"命令各团做好进攻准备,一旦敢死队得手,立即全线压上!"

赵铁柱带领的第一组顺利摸到日军铁丝网前。工兵用钳子悄无声息地剪开一道缺口,队员们鱼贯而入。突然,一束手电光照了过来。

"谁在那里?"日语喝问响起。

赵铁柱不假思索,抬手一枪击毙哨兵。枪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日军阵地顿时警铃大作。

"暴露了!强攻!"赵铁柱大吼一声,率先冲向最近的一处机枪工事。几名敢死队员紧随其后,手榴弹如雨点般投入工事。连续的爆炸声中,日军重机枪哑火了。

另外两组敢死队也同时发难,他们专挑日军火炮阵地和指挥所袭击。一时间,日军后方阵地火光冲天,乱作一团。

"信号弹!"戴安澜看到三颗绿色信号弹升空,立即下令:"全线进攻!"

潜伏多时的200师主力如潮水般涌向昆仑关。没有了后方火力支援,日军前沿阵地很快被突破。郑庭笈率领598团残部冲在最前面,士兵们怒吼着跃入战壕,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一处暗堡突然喷出火舌,冲在前面的十余名战士应声倒地。郑庭笈红着眼睛,抱起一捆手榴弹就要冲上去,却被副官死死拉住。

"团座,让我去!"一名叫李二狗的士兵抢过手榴弹,匍匐着向暗堡爬去。日军子弹在他身边溅起尘土,一发子弹击中他的大腿,但他咬牙继续前进。

在距离暗堡不到十米处,李二狗突然跃起,扑向射击孔。一声巨响后,暗堡安静了。

"杀啊!为弟兄们报仇!"郑庭笈含泪挥刀,带领部队冲过李二狗用生命开辟的道路。

战斗持续到后半夜,200师已攻占昆仑关外围大部分阵地。日军收缩到核心工事,做困兽之斗。

戴安澜将前进指挥所移至刚夺下的日军前沿指挥部。这里一片狼藉,墙上还挂着标有日军部署的作战地图。他正研究地图,赵铁柱满身血污地闯了进来。

"师座!我们抓了个日军参谋,他交代中村正雄的旅团指挥部就在关内那座庙里!"

戴安澜眼睛一亮,立即召来炮兵指挥官:"集中所有火炮,给我轰击那座庙!"

"师座,我们只剩二十多发炮弹了..."炮兵指挥官面露难色。

"全部打出去!务必命中目标!"戴安澜斩钉截铁。

十分钟后,200师最后的炮弹呼啸着飞向目标。望远镜里,戴安澜看到那座小庙在连续爆炸中轰然倒塌。

"打得好!"他难得地露出笑容,"这下够中村正雄喝一壶的!"

## 第四章 克复雄关

天色渐亮,硝烟笼罩的昆仑关显露出它饱经战火的模样。关墙上弹痕累累,多处工事已成废墟。日军残部仍在负隅顽抗,但指挥系统显然已经混乱。

戴安澜亲临前线督战。他站在一处被炸毁的日军机枪阵地前,用望远镜观察最后的攻击目标——昆仑关主城门。

"师座,侦察兵报告,日军旅团指挥部确实被我们炮火命中,但不确定中村正雄是否被击毙。"张止戈汇报道。

戴安澜点点头:"命令部队稍作休整,一小时后发起总攻。把最后的预备队也调上来,今天务必拿下昆仑关!"

上午九时,200师最后的进攻开始了。所有能战斗的士兵都投入了冲锋,甚至连炊事班、通讯班都拿起武器参战。炮营用缴获的日军火炮轰击城门,炸开了一个缺口。

"冲啊!"郑庭笈挥舞着大刀,率先冲进缺口。城门内,日军组织起最后一道防线,轻重机枪构成交叉火力网。

冲锋的士兵如割麦子般倒下,但后面的人踏着战友的尸体继续前进。一名重伤的士兵爬行着靠近日军机枪阵地,用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戴安澜在指挥所里坐不住了。他拔出佩枪,对参谋们说:"我要上前线。若今日不能克复昆仑关,我戴安澜无颜见江东父老!"

"师座,危险!"张止戈刚要阻拦,一发炮弹落在附近,震得指挥所顶棚尘土簌簌落下。

戴安澜已大步走出,冒着枪林弹雨来到前沿。他看到598团的旗帜已插上城头,但日军仍在疯狂反扑。旗帜下一名旗手身中数弹,却死死抱住旗杆不让军旗倒下。

"600团,跟我上!"戴安澜亲自率领最后的预备队冲向城门。师长亲临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士兵们呐喊着发起决死冲锋。

城门内的战斗异常惨烈。狭窄的空间里,刺刀、大刀、枪托甚至牙齿都成了武器。戴安澜的手枪子弹打光后,他捡起一把日军军刀,劈倒了一名扑来的日军少尉。

"师座小心!"一名警卫员猛地推开戴安澜,自己却被子弹击中胸口。戴安澜扶住他,警卫员却已气绝,年轻的脸上凝固着最后的忠诚。

正午时分,昆仑关内的枪声渐渐稀疏。日军残部开始向南宁方向溃逃,200师官兵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在一处被炸毁的庙宇废墟中,士兵们发现了一具佩戴少将军衔的日军军官尸体。从他身上搜出的证件确认,这正是日军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

"师座,我们击毙了中村正雄!"郑庭笈兴奋地跑来报告,脸上血迹和尘土混在一起,只有眼睛亮得惊人。

戴安澜长舒一口气:"好!立即向战区司令部报捷!"他环顾四周,200师的旗帜已在昆仑关最高处迎风飘扬。

然而胜利的喜悦很快被沉重的代价冲淡。戴安澜走过战场,到处都是阵亡将士的遗体。医护兵忙碌地救治伤员,担架队源源不断地将重伤员往后送。

"统计伤亡。"戴安澜声音沙哑。

张止戈沉默片刻,低声道:"初步统计,我师伤亡超过三千人,其中阵亡八百余人。598团几乎打光了..."

戴安澜闭上眼睛,八百多个鲜活的生命,八百多个破碎的家庭。他想起那个叫王小虎的湘潭小伙子,不知是否活了下来。

"好好安葬烈士,记录每位牺牲者的姓名籍贯。"他睁开眼,目光坚定,"他们的血不会白流,昆仑关将永远铭记他们!"

## 第五章 宝鼎荣光

昆仑关大捷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日军精锐第五师团遭受重创,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极大地鼓舞了抗战军民的士气。

一个月后,重庆军事委员会发布嘉奖令,授予戴安澜"宝鼎勋章",以表彰他在昆仑关战役中的卓越指挥和英勇表现。

授勋仪式在桂林举行。当金光闪闪的宝鼎勋章佩戴在戴安澜胸前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记者们的镁光灯闪个不停,都想记录下这位抗日名将的风采。

戴安澜却神情肃穆。他走到话筒前,声音低沉:"这枚勋章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全体200师官兵,属于那些永远留在昆仑关上的英烈们。"

他顿了顿,眼中似有泪光闪动:"在此,我特别怀念598团李二狗上等兵,他在炸毁日军暗堡时壮烈牺牲;怀念师部警卫连张大山下士,他为保护我而献出生命;怀念所有为收复昆仑关而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弟兄们!"

全场鸦雀无声,许多军官悄悄抹泪。

"我还要特别感谢598团团长郑庭笈上校,"戴安澜看向站在台下的郑庭笈,"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坚持指挥,是真正的军人楷模!"

掌声再次响起,郑庭笈立正敬礼,头上的伤疤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当晚,战区司令部举行庆功宴。白崇禧亲自举杯向戴安澜敬酒:"戴师长不愧为党国栋梁,昆仑关一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

戴安澜举杯一饮而尽,却话锋一转:"白长官,日军虽遭重创,但必定疯狂反扑。我建议立即加固昆仑关防御,同时派部队骚扰日军后方,以防其卷土重来。"

白崇禧点头赞许:"戴师长居安思危,所言极是。已命工兵部队在昆仑关构筑永久性工事,同时派游击队袭扰日军补给线。"

宴会结束后,戴安澜独自走到阳台上。南方的夜空繁星点点,与昆仑关那晚何其相似。他轻抚胸前的宝鼎勋章,思绪万千。

"师座,夜里风大。"张止戈拿来一件大衣。

戴安澜没有回头:"止戈,你说抗战还要打多久?"

张止戈沉默片刻:"只要坚持,总有胜利的一天。"

"是啊,总有胜利的一天。"戴安澜望向北方,"昆仑关只是开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夜风中,宝鼎勋章微微晃动,金光闪烁,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血与火的故事,那些永不磨灭的英勇与牺牲。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