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理上的不足或缺陷,人们往往会感到自卑;性格内向者在受挫后,自卑感也会油然而生;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收入或知识水平不及他人时,自卑感亦可能浮现……璟彭认同孙宏斌的这一观点:与其在水边羡慕别人捕鱼,不如退一步去编织自己的网。下肢残疾的璟彭坚信:学习可以改变人生,只要自己努力,就决不会输给健全人的。
社会的进步,网络的发展,璟彭深深感到知识的不足,为了在迷茫的写作道路上寻找一条新路,在2005年五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璟彭意外地接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连云港残疾人特教中心即将开展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培训的招生工作。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欣喜和激动。他做梦也没料到自己会碰到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这让他既感到意外又充满期待:“我接下来要去学习几个月,店铺的经营以及家里的大小家务,都得辛苦你多操心了。身为文学创作者,要是不会操作计算机,实在难以跟上当今社会发展的节奏。只有这样,我才能朝着自己的‘文学梦’更靠近一步。”已是而立之年的他,再次背起书包,准备从零开始学习使用键盘。在旁人眼中,这似乎是不务正业之举。
“你就安心去学习吧,学习的路上有我守护……”他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并温柔地将璟彭送上了前往特殊教育学校的巴士,他们挥手告别。望着远去的公交,她的眼里闪烁着希望。
璟彭坐在公交车上,车子飞速前进,他望着窗外,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那光芒,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坚定而明亮。这希望,是对未知旅程的无畏期待,似破土而出的新芽,渴望着阳光与雨露,无惧成长路上的艰难险阻;这梦想,宛如远方高耸的灯塔,为前行的航船指引方向,承载着对美好生活、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深深向往,激励着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奋勇向前,无论遇到多少挫折,都绝不轻易放弃。
就在他的学习期间,他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希望,向连云港日报的真爱栏目投递了他的处女作。当看到自己辛苦创作的文章被采纳,并且拿到了四十元的稿费时,璟彭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喜悦。这不仅仅是一笔小小的收入,更是对他写作能力的一种肯定,这让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带来了新的希望……
三个月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学期迅速画上句点,为了能忙里偷闲实现他的文学梦,他和妻子在生活拮据的情况下,俭省节约买了台二手电脑,业余便忙中偷闲搞写作……
自从璟彭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他在温馨的小家庭和裁缝铺里变得更加忙碌。码字丰富了他的业余生活,而网络则成为了他表达心声的渠道。在经营店铺的间隙,他不忘抽空敲击键盘;在夜深人静时,他甚至会熬夜至午夜钟声响起。他在富足的精神世界中,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通过努力工作和艰苦创业,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他坚信知识可以改变人生,只要努力定有收获。为了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圆他的“文学的梦”;也为了迎接下一个奋斗目标。业余他在不断的学习中充实着自己,先后走进了江苏省残疾人文学培训班、江苏省残疾人创业培训班,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等等。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克服残疾带来的痛苦。在学习和工作中他忘掉了病残疾的痛苦;在学习的成长中也树立只要活着就要拼搏的观念,同时也在默默地感染和改变身边同命相连、情感低迷的人。
他们家迎来了新成员,这个温馨的四口之家让璟彭深刻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好在有政府的关爱,让他体验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多年来他在家的温馨中,他坚持创业和写作两不误,尽管经济状况拮据,心灵却极为充实。为了给予妻子和孩子家的温暖,他再次启程,开始创业的旅程……他们的生意渐渐地红火起来。在生意量高峰之际,他搁置了手中的笔,和妻子一道加班加点地忙碌着。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服装行业的兴起,裁缝行业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璟彭不忍将店铺关掉,他为有需求的顾客提供服务的初衷从未改变。然而,面对现实的挑战,他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职业重心,以写作为主,同时兼职接送学生和帮忙送快递,以维持家庭的经济开支。
他们结婚后不几年,他们的父母亲因故先后过逝,璟彭和晓钰失去了避风的港湾。他们边工作边带孩子,在服装加工与技能辅导行业坚苦创业,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阳光透过玻璃窗,温柔洒落在璟彭专注熨烫衣物的侧影上。熨斗下升腾起轻盈白雾,包裹着他沉稳的动作,也模糊了角落里几件刚做好的儿童棉衣。晓钰给电动缝纫机加过润滑油没后,便擦拭着缝纫机台面,目光掠过丈夫忙碌的身影,嘴角悄然上扬:“这日子,真像熨斗下的衣服,被我们一点点熨得平整而又美观。”
熨斗有温度仿佛腾起往昔的寒潮。璟彭动作稍滞,声音低沉下去:“想想飓起步那几年,我都忧虑连自己都美养活不了,那时整夜睡不着,自卑笼罩整个身心……没成想现在已是四口之家。”他眼前恍惚浮现当年徘徊的身影,在十字路口反复迟疑,像被命运遗忘在角落的枯叶,绝望如冰冷的雨水浸透骨髓。
熨斗稳稳压过一道衣褶,他声音添了力度:“心头那把不甘的火苗,一次次烧得我浑身发烫……我就不信自己拼不过别人!”学骑自行车时,残疾有腿一次次踩空又被蹭破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学骑三轮摩托车时,残疾人腿连启动油门都不能,他就用手启动,车头倔强在撞向石堆,他儿狼狈滚落在地,膝盖擦破渗出血珠;挖泥膝盖受伤,数日不能下床……——一幕幕记忆骤然清晰,在尘土里留下挣扎的印记。但他一次咬牙爬起,最终驯服了那匹摇晃的铁马,也驮着自己摇摇晃晃驶向未知的谋生之路。
晓钰停下擦拭,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台面磨损的痕迹:“记得我们前期支摊卖衣服吗?多少次整整一天,有时连个问价的人影都没有;有时光有赞美的观众,就无掏钱的顾客。生意冷清得像冰水浇头。在无数次无人问津的冷场后,我们收摊后第二集市依旧坚持出摊和推销……终于在艰难中见到希望。”为了省钱,夫妻俩既是掌柜又是伙计。无数个深夜,明亮的灯下,缝纫机声单调而执着地响着,盖过窗外沉寂的夜色。璟彭揉了揉酸涩发胀的眼睛:“那时时常熬得眼睛都散了光,看东西全是重影。”
晓钰笑着接话:“那个年代,眯一会儿,凌晨再三点爬起来踩缝纫机,即使那么拼命,老式缝纫机工作效率还是不行,再说工价低得可怜,一块三毛钱一条做裤子,一日加班加点又能做出几条裤子?生计依旧艰难。后来添置了新设备,店铺才悄然转型……渐渐地,有些慕名而来的顾客委托加工皮裤和风衣,中小工厂、敬老院等企业也开始开始登门定制工装。”她那笑声穿透缝纫机的嗡鸣,带着辛苦磨砺后的豁达。
璟彭放下熨斗,熨烫过的衣服散发着温暖洁净的气息。他目光搜索墙上那张演员合影——那些年轻的面孔上,写满了希望。他走到近前,默默清点那些熟悉的名字,如同点数岁月下的珍珠:“瞧瞧这些学徒,如今都成家立业了,有的当上贤妻良母,有的依旧从事着缝纫的工作。”他声音不高,却像熨斗压过布料一样笃定。
熨斗的余温在暮色里温柔弥漫,如同他们经年累月倾注的心血,无声滋养着更多生命的胚芽。在平凡生活的小巷里,他们用双手的茧与心中的光,早已悄然完成了对命运最深沉有力的托举——“逆袭”二字,从来不是财富的象征,而是将渺小的自我化作渡船,帮助更多迷失方向的船只安全靠岸,在寂静中,建立起人间的温暖堤坝。
自2014年之后,我于是把以往的服装裁剪和写作在时间的分配上调换了主次,开始把写作当成了主业。我想在这个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并存的时代,为他人的精神需求做点微薄之力,用文字激励、抚慰或疗愈人心,让他人从文学作品中获得力量……以做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残疾,扼制不了心中的梦,定位的选择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就这样我重新拾起了这条更加艰难的文学创作之路。人生道路千万条,跌倒了爬起来,找准定位接着向前走。
为了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从事文学创作,于是他不断学习,2016年他走进了成人教育学校学习社会工作者专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以寻求人身的转折。在学校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认真钻研每一门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他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还提升了对社会和人性的认知。这些知识如同养分,滋养着他的文学创作,让他笔下的故事更加真实、深刻,充满了人文关怀。在成人教育学校和江苏省残疾人创业培训班回到家后,他萌生申办一家公益性企业的想法……
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他开始签约成为网络小说作家;当自媒体成为潮流时,他迅速学习并掌握了直播技巧,转型成为自媒体人;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浪潮中,他积极投身于残疾职业技能培训和比赛活动,并兼职担任镇残疾人之家的技能辅导员和办税员……做时代的“弄潮儿”。人生就像一场戏,但是人生的故事没有彩排。
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他荣获“连云港市残疾人自强模范”、“连云港市最美残疾人家庭”、“海州区文联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出版的诗歌集荣获“江苏省残疾人文学作品扶持项目之列,并多次被主业为为市区残疾人代表大会的代表。用他顽强拼搏的精神,实现了从裁缝到作家的人生逆袭。
虽然人生有苦也有乐,但是功夫还是不负有心人。
他用经历向大家证明,只要坚持奋斗,就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哪怕前路荆棘丛生,也能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