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腊月一直到腊月二十九都是好儿(办喜事儿的黄道吉日)。孩子成人儿(结婚)或换帖儿(订婚),大多选择在腊月间。这不,腊月二十一这天,大王庄就有一家办喜事的——李庆才的二小子换帖儿哩。这是李庆才家的一桩大喜事儿。全家人喜气洋洋。
如今,这也是农村出现的新生事物——农村也有了饭店。这是农民富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什么酒楼呀,大酒店呀,饭庄呀,饭店呀,......只是叫的名子不一样,都是请客吃饭,喝酒聚餐的场所。这样时髦的场所,不光城市里有,农村也有啦。虽比不上城市里的豪华,但也干净,漂亮,宽敞,明亮。也有大厅,也有雅间。厨师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技术高超。所做的菜品虽没有明显地划分派系,但也十分精美。谁家有红白喜事,乃至家里来了稀客,都不在家做饭做菜了,都到饭店里就餐。到饭店来就餐,己成为一种时尚。今天李庆才能特殊吗。李庆才今天大破底,在乡村酒店里摆了三大桌酒席,前来赴宴的人有几十个:有首当其冲的主次媒人,有开帖的,有前来道喜庆贺的客人,有陪客的本家族中的长辈,还有本村中外氏姓的德高望众的长者......。王氏家族的德高望众的长者,自称“乡野怪叟”的文泰仍少不了他,他也来了。现在的客人是不用陪。不过,是借陪客之名,大家聚集在一起,欢乐欢乐罢了。在农村,谁家办喜事儿,摆下了筵席,是人们的狂欢节,显示出了乡下人的淳朴,诚实,豪爽。人们吸着烟,品着香茗,吃着精美的菜肴,呷着浓烈甘甜醇香的美酒。有说有笑,喜气洋洋。喜气洋洋的谈笑声,溢出窗外,波及四方。淳朴敦厚的乡下农民,在这种场合喝酒还是挺有意思的。开始,人们相互亲切劝让,人们个个非常谦卑,喝酒、夹菜都显得十分“文明”,酒席宴上一个个都成了文雅儒士。喝了一会儿,人们便摘下了文雅儒士伪装的面纱,还原了豪爽的真面目,不再相互谦让,文质彬彬地喝了,成了狂饮,进行猜枚;倒上两杯酒,两个人猜枚,其他人观看监督。双方的背后,都有几个人支持着,一个桌上,形成了两派势力。两个人攒足劲儿,相互观察着对方手的动作,揣摩着对方的心理,从极快的速度伸出手指,以极大的力气喊出相应的划拳令:“哥俩好!”“桃园三!”“四季财!”“上八仙!”“五魁首!”:“六六顺!”......这声音,大而且洪亮,像吵架,像发怒,还不断地爆发出一阵阵喝彩声,欢笑声。两个人的猜枚声,众人的喝彩声和欢笑声的声浪,此起彼伏。如果屋盖儿是彩钢或其他轻质材料,声浪虽不能把屋盖儿顶起来吧,也能顶得忽闪忽闪的。三盅烈酒下肚,不免产生一批豪爽的饮酒英雄,两两地进行碰杯。两个杯子里倒上了酒,不管杯子大杯小,不管杯子里的酒多或少,只要是两个人端起酒杯,往一块儿一碰,双方必须一气喝干。能喝,喝,酒量小,下能喝,也得硬喝,“舍命陪君子”嘛。有的人碰不了几杯,人就被“碰”倒了。人喝醉了,就成疯子,傻子了,丑态百出。这无所谓。一场大喜嘛,越热闹越好。在热闹的酒店大厅里,倒有一小片儿清静的小气候。大伙儿都在暴饮狂欢,文泰倒冷清,独坐在那里,不喝茶,不饮酒,不吃菜,也不说不笑,慢慢地吸着烟,时不时地从嘴里慢腾腾地吐着烟圈儿。花白的大背头梳理得规规矩矩,花白的胡茬子刮得干干净净。随着年龄的增长,眉毛越来越长,两抹浓眉越来越显得浓密。眼皮虽有些松弥,眼睛还是那么大,那么亮,那么炯炯有神。清瘦的面容刚毅而又活善,一副儒雅的老者风度。可他的脸上,习惯性地挂着一层薄雾。
文泰与众不同的举止,人们看在眼里。为了解除他的寂寞,几个人凑了过去,准备和他开开玩笑,说说活儿,打破他这寂寞局面。酒至半酣,一个中年男子凑到了性情孤僻的文泰身边,眨巴眨巴眼睛,面带诡秘神色,咧了咧嘴儿,半开玩笑,半绕着弯儿来骂他,说:”文泰叔......”
“哦……”文泰如同从梦中惊醒。
“有人叫你乡野怪sou,是不肥那个’瘦’字啊,还是意思是老头儿那个’叟’字?还是野兽的’兽’字?”
“哈哈!说啥都中,说啥都中。”
“......?”
“......?”
面对中年男子半开玩笑的提问,文泰爽朗的笑声和莫名其妙的回答,把周围几个人惊呆了。他?......他?......。他怎么这样回答?他这样回答是什么意思?大家发现,这时文泰脸上的薄雾消失了,出现了少有的晴朗,这位老人是那样地和蔼,是那样地慈祥。有的人还惊讶地发现,今天这个文泰大爷一反常态:“他,他也是性情活泼之人?是不是他年轻的时候是个性情活泼的人?”慢慢地文泰的脸又降温了,脸上又挂上了一层薄雾。这位老人的内心世界令人难以提摸。
有一个青年儿说:”文泰大爷,您有什么心事?”
“没,没有,嘿嘿......”
“文泰大爷,想俺大林兄弟了吧。”一个青年说。
“嘿嘿......没有,没有。”
一个中年男子说:”当爹的想儿子,人之常情嘛。再说,文泰叔只有这一个儿子,儿子又常年不在家,父子俩一年只见一回面儿。一年之中,家里只有老头儿老婆儿,能不感到孤单吗,能不感到寂寞吗。离过年不远啦,能不想儿子吗。”
文泰只是在嘿嘿地笑。文泰说:”孩子大啦,羽毛丰满啦,该远走高飞啦。年轻人嘛,应该志在四方,哪能趴在窝里守着爹娘啊。应该展翅腾飞,报效国家呀。习主席号召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他也该捋起袖子啦。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嘛。嘿嘿.....”
一个中年男子说:”文泰叔,快过年啦,各企事业单位都快放假啦,大林兄弟他们也快放假啦,大林兄弟也就快回来啦,全家人又快团聚啦。说不定啊,这次大林兄弟回家,还能带回来一个漂亮的媳妇哩,大林兄弟回家过年,喜上加喜。今天,咱们喝他们家的喜酒,再一次,咱们都去喝您的喜酒......”
“哈哈......爷们儿,借你的吉言吧。哈哈......”
有个说:“文泰叔,喝你家的喜酒时,不能在这儿,得到城里去。”
“呵呵......中,中。”
“不,得到市里去,到桂和饭店,”
“呵呵......中,中。”
“不,到明珠大酒店去。”
“呵呵......中,中。”
“不,到威尼斯皇来酒楼去。”
“呵呵......中,中。”
“不,到埃菲尔入酒店去。”
“呵呵......中,中。”
......
宴席散了,文泰回到了家里,非常想念儿子。于是就摸出手机,拨通了儿子大林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