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月云的头像

月云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6/26
分享
《将军情》连载

第二十六章 小皇子死于青楼,朝会大臣逼立储

当方国信到望州时,苏庆梧亲自去迎接,两个年纪相差甚远之人,初见面便老泪纵横,没想到此生还能在并肩作战。

“方老,你这把年纪了,咱的还来这苦寒之州受苦。”

“在京都待久了,实在想你们这些皮猴子,再者当初在望州待久了,还真想这树没几棵,草没几根的望州山河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朝廷里的那帮软蛋哪有几个敢来此地,一听闻金人如何如何的厉害便吓得屁滚尿流了。”

苏庆梧听着这也是默不作声,朝廷从里面烂了,文官平日里以风骨著称,而金人却是让他们软了骨头,这是何等的不幸,若他们百年以后,这大颂的江山该由谁担,是靠那沉迷享乐的官家,还是那畏敌如虎的文武大臣。

方国信看出了苏庆梧的担忧,劝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都死了,后世的事哪能知道,做好当下之事最为重要。陪老夫去望北山看看青云小子吧!老夫从云州来时,已经在虎丘山看过康成和屠二他们了。”

苏庆梧从思绪中醒来,陪着方国信来到了望北山将军庙,这里虽然翻修过,但还是能闻出当日的硝烟味。

两人在此祭拜了一番,突然想起了云州大战屠二所说的话,此次金人入侵,屠二、康成、赵青云先后战死沙场,这往后的太平盛世,真的就只能靠自己了。

大颂熙德二十四年秋,苏庆梧率军镇守望州,数次击退金人,但因为前次大败,大颂元气大伤,不能主动出击,只能据城防守。与边关将士沙场浴血的不同,京都贵人们全然忘了战争的痛苦,整日纸醉金迷。或许准确来说金人的铁蹄只是践踏了北境边关,并未影响到权贵们的生活,他们或许根本就没有记得战争的痛苦。

秋日寒冷,贫苦人家无衣御寒,早就缩到屋内烤火去了。但这对京都的权贵子弟来说,这才刚刚开始,蔡悠、蔡澜和高坎之流,与一群臭味相投的子弟带着小皇子赵琦到处闲逛,不是去勾栏瓦舍耍玩,便是去青楼妓院鬼混,反正好的不学,尽往坏的教,其年仅十九岁,就五毒俱全,身子骨早就虚弱不堪,却还是肆意玩乐。其品行才学,与那阵亡的二皇子赵歆相比,更是差了许多。但因为其是官家唯二的子嗣,二皇子阵亡边关,官家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当然是更加呵护,娇生惯养。大臣们也看得出赵琦是唯一的皇位继承者,都纷纷巴结奉承,自家不好出面,便让自家子孙代劳。这便有了权贵子弟带着小皇子赵琦鬼混的场面,坊间百姓多有传言。李钢等正直大臣听后,弹劾那些大臣纵容子弟教坏皇子,不顾皇家体统游戏民间。赵吉嘴上说得好好的,可每次看见这唯一的儿子,便想着让其高兴就好,至于其它的也不再多管了。就是在赵吉的宠溺下,这帮子勋贵子弟才敢如此有恃无恐的玩闹。

这一日他们与往日一样,在这灯华璀璨的京都游逛,蔡悠低声的告诉赵琦道:“殿下,醉红楼来了一个新花魁,那模样可是好极了,可堪比西施貂蝉。”

赵琦听了哪里能忍得住,大手一挥,带着嘻嘻哈哈的公子哥们去了醉红楼。别看他们穿得衣冠楚楚的,但是京都百姓却是对他们避之不及,好人家的女儿更是不敢在他们的面前露面。

醉红楼内莺歌燕舞,那些身着各色薄纱的女子笑着迎来送往,这里是那些权贵者的欢乐窝,蔡悠等人这段时间经常来此。以前蔡悠自诩为有才学之士,从不屑来此烟花柳巷之地,可是自云州惨败,他虽被父亲保了下来,但官家怒火又如何能轻易平息,他被夺去所有官职,成为庶民,因而意志消沉,常常于青楼楚馆买醉,一来二去的就与这些京都膏粱子弟相熟。而且其见到小皇子后,更是曲意逢迎,就是为了让赵琦重视自己。其心中想的就是官家百年之后,赵琦继位,到时候自己定能得到重用。

蔡悠的想法很好,可是这一夜却又打破了他的幻想。

“啊!死人了?死人了!”

一女子衣衫不整,大喊大叫的逃出了房间,其正是醉红楼的花魁云姝,散布于四周寻欢作乐的勋贵子弟们听闻殿下出事,疯了一般的冲向那间屋子。

他们如此惊慌,是因为他们带着赵琦来此腌臜之地,若是出了什么事?不但他们要死,还要连累他们身后的家族。所以他们才不顾一切的冲入房间,而映入眼帘的是小殿下衣衫不整,口嘴歪斜,翻了白眼,吐了不少口沫,甚至四肢蜷缩扭曲。

老鸨听闻出事,带着几个龟奴打手,见在场的都是勋贵子弟,有钱有权势的,都是自己得罪不起的存在。

“各位公子实在抱歉,打扰了诸位的雅兴,今日打折,还请各位莫要围观,交给小的处理。”

蔡悠着急,抓住老鸨问道:“你莫要打哈哈,这是怎么回事?”

“蔡相公息怒,这位公子料想是得了马上疯。”

“怎么救?快说!”蔡悠嘶吼道。

“蔡相公,你说笑了!这种病他没法治呀!”

蔡悠恶狠狠的说道:“若是治不好,我们得死,你们也得陪葬。”

就在他们争吵时,皇室御前侍卫云集,将赵琦急忙带回皇宫太医院,同时警告了在场的权贵子弟、妓女嫖客,让他们保守机密,若有泄露者抄家灭族。

经此一事,那些恩客哪敢在待,都一溜烟的跑了。只是这事终究包不住火,坊间传言不断,有说皇子逛青楼得了花柳病,危在旦夕,有说皇子在妓院遇到了刺客,身受重伤,当然也有说皇子得了马上疯的。反正每一种传闻都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京兆尹衙门、禁军将士等虽抓了一批人,又杀了一批人,但百姓们对于皇家传闻,在私底下还是乐此不疲的谈论着。

而作为父亲的赵吉则没有时间管这闲事,他只想知道自己的唯一一个儿子能不能活下来,能不能治好。

小皇子寝宫内,太医、宫女、太监忙得东奔西跑的,到最后得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小皇子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若是能好好休养,或许能弥补回来。可是这一次兴奋过度,得了“马上疯”,大限已到,估计是活不过今夜了。

几个太医一排的跪在赵吉面前,哆哆嗦嗦的说了各自的诊断,赵吉听后,怒骂道:“大颂尽养了你们这些废物,朕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朕的皇儿不能死,不能死,若是死了,朕定要你们陪葬。你们还不快去想办法。”

紧接着就是那茶盏的碎裂之声,太医们吓得跑出了殿外,忙着去诊脉的诊脉,开方子的开方子,抓药的抓药,太医换了一批又一批,小皇子的命也只是拖到了第二天的下午。

熙德二十四年九月初七,小皇子赵琦薨逝,年仅十九岁。官家赵吉悲痛欲绝,不但杀了所有诊治的太医,还有小皇子亲近的宫女太监,而那些唆使其沉迷于女色的权贵子弟,除了蔡家兄弟和高坎受了一些皮肉之苦外,其余的权贵子弟都被以追随小皇子赵琦为由,跟着赵琦陪葬了。说起来他们也是罪有应得,谁让他们带坏了皇子。只是蔡悠三人得以幸免,让其余权贵本就心生嫌隙的心更为不满。本来大家儿子都是一起陪皇子逛窑子的,凭什么我家的儿子死了,你家的儿子活得好好的,他们都会这么想。

一时间,才过了没几年的大颂宫廷,又挂起了白灯白布白幡。也就是几年的时间,赵吉两个儿子都没了,若是没有意外,赵吉这个大颂君主算是断了后了,这也让朝中大臣,各地藩王对皇位继承有了心思。

苏庆梧这些镇守的大将官吏,自然也会上一份折子哀悼一番,表表心意,意思一下。但实际上都是看个乐子,在听说赵琦的死法,就更加看不上了。饶圆听说了都说是:“山河日下,皇子都能死在窑子里,看样子赵官家是不行喽,教子无方啊!”

气得方国信敲了饶圆几个板栗,喝道:“竖子住口,不准你如此说官家。”

饶圆还犹自不服的说道,我说得又没错,你看二皇子听信谗言,带着大军跟金人死磕,死了多少兄弟,搞得俺们丢了雄州,元气大伤,到现在都没缓过来。在看那小皇子,行事荒诞,跟着一群狐朋狗友鬼混,到最后死在女人的肚皮上,实在是丢人呀!古语云:“子不教父之过。”你看看两个皇子如此不堪,可不就是官家之过嘛!

苏庆梧听完他的话,也往四周看了看,万幸只有他们三人在。随后语重心长的说道:“老饶啊!此话你只可与我们两人说,出了此处便咽在肚子里,若是被别人听见了,几同谋反,到时候小命不保,还连累家人部下。”

饶圆听了苏庆梧的警告后才捂住嘴巴,不住的点头,表示今后不会再乱说话了。

至此,官家无后,各地藩王宗室开始活跃了起来,其中最为活跃的当属靠近京都永王和磷王。而大臣们也都忙着站队,当然也有明眼人不愿参与其中,紧跟官家,或者是觉得局势不清,不敢轻易下场,保持中立,等形势明朗了,他们在出手。

对于苏庆梧这种边关将军,手握重兵,本人又骁勇善战的,自然是多方拉拢。苏庆梧对于他们所送之礼,自是来者不拒,统统当着全军的面充做军资,还会大肆夸赞永王或者磷王关心边关将士,送来了如此多的东西。但是礼苏庆梧都收了,但却从不表态,两王吃了几次亏,也觉得苏庆梧远在北境边关,对他们的影响极小,便不再多加拉拢。至此京都热闹至极,都是为储位之争,苏庆梧则在边关看清闲。

而金人似乎是因为苏庆梧镇守边关的缘故,从来不敢大规模的袭掠望州,只敢从其它边州出手。苏庆梧每次都留下足够的军士守卫望州,其他军士则让麾下部将带着增援各州。如此之下,大颂北境边关在这几年虽不安宁,但却稳如泰山。

大颂熙德二十七年冬,官家下旨,令苏庆梧提精锐边军六营入京,整顿禁军防务。

苏庆梧依旨而行,带着六营边军将士返回京都。临行前,方国信等都猜测出京都有事,苏庆梧此行恐有凶险。苏庆梧深以为然,但却并未表现出来,让方国信和饶圆谨守望州。

大军启程时,他回头望向望州,想着自己十五岁从军,到如今已是三十有七,儿子都能走路了。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军中征战,其中待得最久的地方便是这望州了。现如今又要回到京都,不知自己会不会死在这权谋争斗之中,他只能尽全力在保住官家的同时,护住自身吧!

在鹅毛大雪之中,苏庆梧率领六营边军将士到达了京都。苏庆梧率领将士驻扎在北郊大营,严令士卒不可私自入京,一切等他的将令行事。并留下了屠虎负责监管士卒,这屠虎正是屠二的儿子之一,继承父志,入苏庆梧麾下效力。

这一次入京都,内侍王公公早已在城门口等待。要接苏庆梧入宫早朝,苏庆梧言明自己要换朝服,可是王公公却是说时间紧迫,就让苏庆梧着戎装入宫。只是到了宫门口被卸下了佩剑和铠甲,在宫门外便被那冷风吹得凉飕飕的。不过入了大殿便寒意全无,殿内装有地龙,不说四季如春,倒也还算暖和。

苏庆梧轻手轻脚的走到武官行列,没几个大人注意到他。因为此时大殿上群情激愤,都在为官家立嗣续继大统而争吵不休。

“圣上,为我大颂江山计,还请圣上过继宗室子弟,以续大颂江山万年。”

“李钢,你以为朕不敢罚你吗?”

“为大颂江山千秋万代,臣甘愿一死,若圣上能立宗室子弟为太子,臣虽死无憾。”

赵吉刚要发怒,便有一个身穿蟒袍的老臣站出来劝谏道:“圣上,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凡间俗子都要子嗣继承家产宗祠,我大颂江山绝不可就此断绝,前朝有九子夺嫡,八王之乱,祸患不小,皆是因为立储不明,为了大颂江山,亿兆黎民,更为了以祀赵氏宗庙,还请圣上早日过继宗室子弟,以佑我大颂万年。”

气得赵吉出言打断,暴跳如雷。

“住口,住口,王叔,你是为谋私利吧!”

老醇王赵集摘掉官帽,露出满头白发,以头顿地,悲呛的说道:“圣上,你看看老臣的满头白发,臣连子嗣都没有,谋私利所为何。”

赵吉见此,漠然无语,随即就喊退朝。但醇王却抓住了他的衣袖,逼迫道:“立与不立,早做决断,否则今日本王血溅大殿。”

赵吉与其拉扯之中,其突然昏厥,内侍慌忙前来搀扶,大臣们忙叫传太医。赵吉挥了挥手,颓然坐在那龙阶之上,没一会儿,竟嚎啕大哭了起来。

“朕的儿子没了,没了,两个都没了,你们竟又如此逼朕。”

这话让蔡经几个奸臣心惊不已,因为官家的两个儿子的死都与自家子孙有着不小的关系。

李钢说道:“圣子丧子之痛,臣等也是悲从中来,但丧子之痛与大颂江山相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还请圣上早做决断。”

紧接着在李钢的带头下,众大臣一同跪下,请求官家过继宗室子弟以立嗣。苏庆梧也紧随潮流跪下,但只是张口,并未出声。

等赵吉哭够了,恢复了龙颜,泄气了似的说道:“既然要立便立吧!众位大臣们推举一二,择其中品行优良,能力出众者为继吧!”

说完便由内侍搀扶离去,早朝结束。苏庆梧原以为自己可就此离去,没想到那王公公去而复返,将苏庆梧带到了御书房。

官家用手撑着头,闭目养神,显然还没从悲伤中走出。连苏庆梧进来,行礼毕都没有反应过来,还是内侍王公公提醒他才醒悟。

“原来是忠毅侯来了,这一路辛苦啦!”

“为圣上效力,是臣下的本分。”

“适才大殿上的事你也看见了,你以为如何?立谁更好!”

苏庆梧低头回道:“启禀圣上,这是圣上家事,臣不敢妄言。”

赵吉叹息了一声道:“连你都懂的道理,满朝大臣却不懂,不知他们是一心为国,还是有其它的。”

话说到这,苏庆梧不好答话。

“你可知朕令你带兵入京所为何事。”

“整顿禁军防务。”

“那只是明面的。老醇王说的不错,这太子之位未立会生祸患,但立了也未必不会生祸患,朕老了,迟早有那么一天,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陛下慎言,陛下定能万寿无疆。”

“朕的身子骨自己知道,你不必多言,统领好手下兵马,听朕的指令行事。”

“臣遵命。”

“你且退下吧!朕累了!”

“臣告退。”

看着缓步离去的苏庆梧,赵吉不由得担心苏庆梧能否靠得住,但一想到连他都靠不住,那就更没人能靠得住了。且丧子之痛确是真的,这一桩桩的事,让其心力交瘁。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