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月云的头像

月云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8/13
分享
《将军情》连载

第三十一章 方国信累死望州任,野狼谷颂金互换俘

大颂熙德二十九年二月初四,官家赵吉终究是没有挺过去,于长庆宫驾崩,终年四十九岁。遗诏立太子赵清为皇帝,太子赵清灵前继位,大赦天下,年号永庆,当年为永庆元年,其立妻钟氏为后,子赵漺为太子。其继位以后,继续抓捕叛党余孽,精练禁军士卒 这是为做出一些成绩,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没多久,皇宫中传出了太后自缢,追随官家去了地下。许多大臣们猜测不已,但因为事涉皇家之事,而且此事颇为体面,便也不再深究。只有苏庆梧知道原因,猜出是赵清为报母仇,逼死了太后。但其不愿掺和其中之事,也就缄口不言。再者他受新皇倚重,忙其它事都已是焦头烂额,哪管那其中之事。太后能养育出那两个混账皇子,一看就不是什么母仪天下的后宫之主,死了也能少一个祸害。

就在苏庆梧将手中之事完成得差不多,想着能够有些时间休息,陪陪丹橘和儿子时,金人得知了先帝驾崩,新皇继位,朝局不稳,民心不安,入侵大颂边关。才只是一月,便传来了边关告急,赵清令苏庆梧领兵出征,此次出征还有苏庆梧的父亲忠勇伯苏承全在内的不少勋贵。

这也是因为大颂新帝登基缺乏武将,前朝武将不是参与了叛乱,被杀了一批。还有一批受到了牵连,被流放边远之地。剩下的平叛时又阵亡了一些,武将稀少,无奈只能让这些以军功起家的勋贵之后们领军厮杀。不过战力还剩多少,实在不可知,反正苏庆梧是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去往军营时,丹橘亲自为苏庆梧披上战甲,将自己当初缝制的战袍给苏庆梧穿上。还提醒苏庆梧北地寒冷,要多穿衣服。说着说着就靠在了苏庆梧怀中,苏庆梧知道丹橘担心自己,安慰道:“夫人放心吧!我也是身经百战的人了,不会有事的。你好好在家里等我,上次官家赐了一个庄园给我,我领着铁头几个在庄园内种了不少柑橘,来年一定能有个好丰收,到时候带你和晏哥儿一起去摘柑橘吃。”

丹橘惊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京都种橘怎么可能长成柑橘,恐怕收获的是苦涩的枳吧!”

苏庆梧哈哈大笑道:“夫人你就信我吧!有我的照顾,它一定能长出又大又甜的柑橘的。”

丹橘笑道:“好好好,我夫君最厉害了!一定能化腐朽为神奇的。”

两人看着彼此,相视而笑。浑然不知这将是他们最后的相聚时刻。

临行前,赵清亲自检阅三军,待吉时已到,鸣炮出征。

出征的队伍远行,苏庆梧四处张望,终于在一处楼上见到了丹橘。他奋力挥手,丹橘带着孩子也挥手相应,最后苏庆梧出征渐行渐远,丹橘望着他的背影直到看不到为止。也就在那时,丹橘咳出了鲜血,身旁的朱可儿和魏清儿惊慌不已。丹橘却是神色如常,嘱咐道:“此事不可告诉给侯爷,不能让他在前线分心。”

众人看其说得坚决,自然是答应下来。便匆匆带着丹橘回府,伺候她休息的休息,请郎中的请郎中。个个如临大敌,焦急万分。

苏庆梧行军途中,常常心慌不已,他自知不是好兆头,但却不知是应在前线战事,还是家中。最后他深知战场思虑过多乃是大忌,便不再深思,专一行军。

望州城内,望北关一月前已破,金兵已然兵临城下半月有余。而守城之事全赖饶圆与方国信配合才拖延至今,因为战事吃紧,方国信有时亲自登墙鼓舞士气,有时也会亲自带领百姓撤下。所以他全身灰头土脸的,连官袍都沾满征尘。

这一日饶圆快步走来,进入刺史府书房,不顾形象的坐在一旁喝起了茶水。

方国信连忙问道:“老饶,百姓都疏散完了没?”

饶圆喘着粗气道:“事情没办好,我能来见你嘛!你放心,百姓和伤兵都已经撤到安全地带,明日我们也撤吧!我们支撑了这么久,给后面的各州城早就留下了足够的时间。而且我听说漠州那边已经失守了,若是金人在像上次那样切断我们的后路,我们就想撤也撤不了了。”

方国信叹息道:“这些老夫都知道,但是我不想望州丢在我的手里啊!罢了罢了,你下去休息吧!老夫决定在死守几天在做决定。”

饶圆自知现在难以劝他,打算让其想想清楚了再说。便提醒道:“老方你也别太纠结,这事也不能全怪我们,你要多注意休息,我听师爷说你已有半个月没合眼了,这身体怎么能吃得消。自前月战事起时你就没怎么睡觉,现在这么久没睡怎么能行。你老听我的,管它有什么公务,一切等明日再说。”

方国信笑道:“不妨事不妨事,些许公文,老夫很快就能批阅完,这可比不得你战阵之危苦。”

饶圆还是苦劝道:“饶老你就听我一句劝吧!你别还没见到侯爷,倒把自己给累倒了。”

方国信见饶圆说的情真意切,便答应道:“好好好,我听你的,今晚便不忙了,好好的睡上一觉。”

饶圆见方国信答应了,这才没有再继续纠缠,告辞离去。可谁知饶圆一走,他便开始担忧局势,这一担忧之下便开始批阅公文。当他批完最后一份公文时,突然心脏狂跳,恍惚之间看见了年轻时的自己,那时候的自己是如何的意气风发,想着要一展平生抱负,经世济民。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家的不喜,奸臣的打压,使他在地方流连。可他依旧不改初心,每到一地都要为民做主,等到年纪越来越大,当初的理想尚在,但却越发的力不从心。直到来到望州,遇到了苏庆梧他们,他的内心才得以释怀,大颂有此少年,自当不灭。

等天明时,饶圆来看一下方国信有没有睡下。可是他一进书房,见其双目紧闭,嘴角微笑。便知情况不对,自顾自的说道:“老方,你起这么早,不会又是一整夜没睡吧!老方……”

饶圆的声音不小,可是方国信却一点动静也没有。饶圆被惊得跳起椅子,慢慢靠近,用手探其鼻息,竟然气息全无,尸体都已然僵硬。

饶圆被惊得站立不稳,随后悲哀大哭道:“你个老东西,叫你休息你不听,现在好了,人都没了!望州就我一个主事的了,后面的事情该怎么办?我见到侯爷怎么给他说啊!”

哭也哭过了,骂也骂过了。饶圆无奈,只能选上好的棺材,装殓了方国信的尸身,率军连夜撤离了望州。好在其离去时在城头多离稻草人,点有火把,用羊打更鼓,暂时瞒过了金人,所以并未遭金人追击。

当苏庆梧见到饶圆,说起了方国信因公劳累而死之事,也是伤怀不已。想想他如此大的年纪还为国效力,最终给活活累死,心里面便想起了他来望州的点点滴滴。最后他强忍悲痛,将方国信的事迹写成奏折传递到京都。没多久,朝廷旨意下达,追封方国信为礼部尚书,配享太庙,谥号“文忠”。

苏庆梧决定将其埋葬在望州的一处青山,因为他说过:“自己的这把老骨头迟早要埋在这望州,埋就埋吧!哪里的青山不埋人哦!埋这里也好,还能看看望州的山水,看看这个自己为之殚精竭虑半辈子了的地方。”

此次出征,除了苏庆梧从京都带的禁军,还有地方兵马配合。这其中就有高球、童贯之流的存在,他们被贬谪到地方统兵,苏庆梧是万万没想到还能在碰上的。

苏庆梧见到两人时,还恭敬的喊道:“高太尉,童枢密,庆梧这厢有礼了!”

这一举动可是吓坏了两人,说什么苏庆梧是统兵主帅,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可不能如此。

苏庆梧就是为了试探两人才如此做,看他们听不听话,因为苏庆梧很快就要与金人对阵,他可不想自己身边还有不稳定因素。而高球和童贯便是其中最不稳定的因素,他们与蔡经同为奸臣,实在是坏透了顶,苏庆梧实在害怕他们背后生乱,捅自己一刀。到时候功败垂成,那可就全完了。

事情也如苏庆梧猜想的一般,这两人本性难移,他们接到了赋闲在家的蔡经的密信,让他们两人暗中与苏庆梧作对,最好能将苏庆梧与他的亲信、兵卒全部坑死。

童贯道:“若是没有了苏庆梧与其手下的兵马,那大颂短时间就难以抵抗金人,那官家岂不是危险了?”

高球道:“正是如此,我想太师是想借此复出也说不定。”

童贯也是似有所悟,点头称是。随即就开始思考该如何暗地里使绊子,在坑害苏庆梧之时,又不牵连自己。这两个坏到流脓的奸臣,就算没有蔡经的信,他们也会暗中对苏庆梧出手,谁让其坏了磷王之事,让他们从那京都享福的销金窟,来到这边境苦寒之地受苦。他们心底如何能不恨,巴不得苏庆梧早死为好。

这一天很快就到了,金军大将,完颜毅的皇叔完颜罡冒敌深入,被颂军所擒。而金人突破漠州一线时,擒获了不少颂军兵将。金军统帅完颜毅派信使告诉苏庆梧,想用战俘换回完颜罡,三天后在野狼谷交换。甚至还将此事大肆在颂军将士面前宣扬,以此设计苏庆梧。

果然,等颂军将官们知道后,立马齐聚苏庆梧的帅帐,他们也因此分做了两派。一派表示不可轻易交出完颜罡,觉得此举就是放虎归山,而且未经官家旨意而私放敌国大将,若是被人参一本,他们都会受到牵连。而另一派则主张交换,因为那些被俘的颂军将士不少,苏庆梧军中都收留了不少前线溃败的兵卒。若是知道苏庆梧见死不救,到时士气大跌都是轻的,弄不好还会军心崩溃,到时候此战就不战而败了。这也是金人在颂营大肆宣扬的原因,这是十足的阳谋啊!

苏庆梧最后拍板决定救那些深陷敌营的兄弟,至于官家怪罪下来,苏庆梧表示自己担着。实在是金人凶险,不管怎么说,都得救下那些袍泽。而高球与童贯则是十分支持苏庆梧的做法,因为他们觉得机会来了。

众将见主帅都答应了,又主动揽下了所有责任,便不再过多的劝阻。

苏庆梧因此也就开始安排起了作战任务,因为去野狼谷只有一条道,但在中间时还会有另外一条分道,为防金人断苏庆梧的归路,苏庆梧便决定让云州将军王虎率本部兵马镇守,而苏庆梧便带着以屠二领五千兵马为先锋,曾阿牛领五千兵马为后合,自己与铁头统领一万大军为中军,亲自去交换俘虏。其余将士则各司其职,镇守各方,若战场情况有变,在依军令调动。

众将士欣然领命,等他们去各自军营准备时,饶圆找到苏庆梧,问为何不带上自己?

苏庆梧低声道:“你留在大营,防着等那俩奸贼,我怕他们生事。”

饶圆这才恍然大悟,不是苏庆梧不用他,原来是要让自己看住这两个奸臣贼子。他立马拍胸脯保证,大营有他在,就不会让那两个奸贼蹦哒起来。

苏庆梧这才放心,临行前那一天,苏庆梧与王虎来到了分岔路时,苏庆梧郑重的抱拳道:“王将军,本侯与两万弟兄的身家性命就交与你了,这后路可就交给你了。”

苏庆梧的话让王虎想到了高球与童贯两人暗中找到他,想要让其故意放金人断掉苏庆梧的归路。不过其面色如常,郑重的说道:“苏帅放心,末将就是拼死也会拦住金人的。”

苏庆梧高兴道:“好,有王将军这句话,本帅就放心了,等打完这场仗,本帅与将军痛饮耳!”

随后就率兵离去,王虎看着苏庆梧离去的背影,神色复杂,内心有着挣扎。随后他也带兵走上岔路口,准备去构筑工事,防备金人去了。

一路上,苏庆梧便想着换俘时的突发状况该如何应对。在想了一番后,苏庆梧让曾阿牛几员将佐商议军情。

“待会我们如此如此……”

众将听后,齐声应道:“末将遵命。”

大风吹起黄沙,颂军正行军至野狼谷,而金人却早已到了野狼谷,开始布阵。

完颜狐笑道:“殿下英明,此战不但能救回王爷,还能重伤颂军,可谓一举两得。”

完颜毅倒没有太过高兴,反而提醒道:“还是不要高兴得太早了,这次领兵的是苏庆梧,他可是我大金的劲敌,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完颜狐这才收敛一些,应声道:“殿下说得是。”

随后完颜毅问起了断后路的是哪名将官负责,完颜狐搭话道:“哦,殿下,负责断颂军后路的是术赤,他也是南征北战的悍将了,料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完颜毅听后,想到了那员将领所立战功与性情,觉得便可稳操胜券。

其实苏庆梧也曾派出过探子前去野狼谷打探敌情,但金人准备充分,探子并未发现。不过苏庆梧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派了一些兵马,提前占据了进入野狼谷的一端谷口,料想应该是不会出现差错的。

就这样,双方各有心思,最终却要在同一个地方交换俘虏。金人俘虏的颂军兵卒有两千多,而颂军却只有那老王爷完颜罡。随着时光的推移,完颜罡也是老了,听闻金国皇帝完颜胜也是疾病缠身,但他还是坚持攻颂,做着一统中原的美梦。

野狼谷,颂金阵前,完颜毅出阵道:“本帅大金国四皇子完颜毅,特请颂军大帅苏庆梧出阵答话。”

苏庆梧出阵道:“本将就是苏庆梧,四皇子不会不认识本将了吧!”

“哈哈哈,苏将军说笑了,昔日雄望会盟时,你我便认识,没想到都这么多年了,苏将军还是风采依旧。”

苏庆梧也是不卑不亢的回应道:“四皇子抬爱了,你不也何尝不是,都如此年纪了,野心还不小,又来攻颂,不怕把这身子骨埋在大颂。”

完颜毅大笑道:“谁生谁死还未可知呢!再者大颂土地肥沃,自当是强者居之。凭什么我金人就要在关外苦寒之地过活,若百年之后本殿能埋在大颂的土地上,我也算是心甘了。”

苏庆梧打击他道:“那你可能是没机会了,有本将在,你金人就休想入住中原。”

完颜毅不以为意的道:“苏帅还是莫要把话说得太满,胜负还未可知呢!”

苏庆梧打断谈话,言归正传道:“好了,闲话少叙,我们该办正事了,这俘虏交换,可有什么章程?”

完颜狐出马道:“苏帅,不如我们两边各数三个数,然后一起放人。”

苏庆梧道:“可以,不过你们不要搞什么小动作,不然本帅不会让你们好过的。”

完颜狐笑呵呵的道:“这是自然,我们还担心苏帅暗中下手呢!”

等双方各归本阵后,苏庆梧下令道:“弓箭手对准完颜罡,待过半之时,给我将完颜罡射成筛子。”

完颜毅也下令道:“弓箭手准备,听我的将令,到时万箭齐发,让那些颂卒一个也别想回归本阵。”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