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储刘生的头像

储刘生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9/29
分享
《望山》连载

第三十一章 真真假假

远处,收割后的大陷田里聚集着一群孩子:有的在田氹里捞亮子泡--一种永远长不大、亮晶晶的小鱼;有的在田沟里扒泥鳅。女孩子则蹲在田埂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们,生怕错过一点动静。

“喏!”晓芸指着那群孩子说道:“蹲着的好像是小娟?”

昭明顺着晓芸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储柳雪身边卧着她家的“大黄”,小娟和几个女孩子蹲在她的另一边。

“你眼睛真尖。”昭明笑着夸赞。

晓芸打着哈哈,“幸亏(我)念书的时候没得近视。”说完,她不无感伤地叹了口气,“哎!”随即又带着几分忧虑说道:“我们班好多孩子都有近视了。”

“近视眼是越来越多了,”昭明发出感慨,“就怕书没念到书,还落个近视(眼),得不偿失......现在的伢,念书不容易,书多作业多。想当初我们念小学初中那会,才几本正课书加思想品德。而今,一个小学生都有十几本书,另外还要买课外书,一套十几本,哪个看?就说小娟吧,老师让买《西游记》《昆虫记》《海底两万里》等许多书,我父说,‘你哥喜欢看书,家里买了有,你姐在学校也买了一套,家里现在有两套,不都是一样的内容,(你)还要买干吗?’

“小娟一听奓毛了,‘班上统一买的,班主任要求到“无德”书店去买,别人都买,就我一个人不买?照吗?我丢得起那个人吗?'我父说,‘又不是说不买,是说家里有,没必要乱花钱......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是我和你妈苦扒苦挣来的......乱买东西就不丢人了?你这伢,怎么就不晓得事呢?'

“小娟气鼓鼓地回道,‘您们不愿买,就去跟我们老师讲......现在的书版本改了,还附带试题,中考要考到的......您们不懂又不晓得,还讲狡理。'

“‘我不晓得还不能问?'我父有些生气地说道。

“我妈见状,赶紧打圆场,‘好了,不讲了!伢不就是买个书吗?'我奶笑着附和,‘伢念书重要,该买的要买,你少抽几包烟,就省出来了。'

“‘是舍不得花钱的事吗?买多了浪费,又不能当饭吃。'我父嘟囔着。见我妈和我奶帮腔,小娟有了底气,声音也大了起来,‘您爱买不买,我不想讲了......’说完,她摔门而出。最终我父只得依她,买了一套(10多本书)。”

昭明轻叹一声,继续说道:“现在的学生背一书包书,很多书根本不上,都是摆看的。一学期下来,这些书还是崭新的,最后只能当废品买掉。至于买的课外书,头三天还有点新鲜感,会翻上几页,到后来还不是扔在那墩灰(墩灰,岳西方言,物品长期不用,表面积满灰尘的意思),他们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做不完,哪有时间看(课外)书?”

“(你们)城里(学校)也差不多(是)这样吧?”昭明笑着问。晓芸摇了摇头,在昭明看来这是晓芸给出的答案,对晓芸自己来说,她只是不知该如何回答,毕竟她自己也是一名老师。

“眼镜最是暴利,贵着不得了,名堂也不少,动辄就要几百上千。”晓芸话锋一转,转移了话题,“难怪人家都说,小孩和女人的钱最好赚。”

“老人的钱也好赚!” 昭明接话道:“前阵子我村里有几位老人约着一起上街,走着走着就被一阵劲爆的音乐和主持人煽情的吆喝声吸引了——‘免费抽奖,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奖品有限,各凭手气!’顺着声音望去,只见路边搭了个临时舞台,台上有穿着暴露的女子在跳舞,现场挤满了人,大多数是老人。

“我村里的几位老人也挤了上去,没想到运气‘特别好’,有人抽中一等奖,有人中二等奖,还有人中三等奖,当时,他们都高兴坏了。可到领奖时商家却说,得按奖次补点钱才能拿:一等奖是音响加DVD套装,说原价3388元,现在只要付688元;二等奖是DVD或音响二选一,原价1688元,补388元就行;三等奖是西装加餐具,原价1088元,付188元就能领。

“结果呢?这些东西买回家没几天,DVD和音响全坏了;西装洗一次就严重褪色,还缩水,根本没法穿;锅才烧了两次就变形了,全是劣质货。更令人不齿的是,一些骗子‘深入乡村',利用老人的心理,以免费赠送鸡蛋为诱饵,实际上是为了卖保健品和医疗用品(三无产品)。农村老人辛苦了一辈子,难免有个腰酸背痛,被他们一番洗脑,大多数都会掏钱买,最后是钱花了,买了一堆废品。”

“是的,现在有很多骗子专门针对老年人。”晓芸说道。

“话又说回来,”昭明说道:“上大学时,一个教授给我们上课,那天他兴致高昂,扯远了,说,‘我国很快就要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养老事业最有发展前景。'”晓芸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世界上有两种人,好人与坏人,即善与恶。好人纯净,坏人污秽。好人与坏人是相对的,也是矛盾的。好人有“真善人”和“假慈悲”;坏人有“遗臭万年”和“立地成佛”。

这个世界真真假假。末了,发现只有自己认真了一辈子。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