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野微风的头像

山野微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5/26
分享
《汉初风云录》连载

第九十八章 汉高帝纳谏修订朝廷礼仪 韩王信受命抗击匈奴入侵(一)

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初秋,入住长安长乐宫之后,一向率性而不拘礼节的刘邦感到秦朝施行的仪礼繁琐严苛,实行起来十分麻烦,不愿受此束缚,便下令将朝堂礼仪全部取消。

自沛县跟随刘邦起义的一帮同乡弟兄如樊哙、周勃、曹参、卢绾、夏侯婴等人,见刘邦废除了朝堂礼仪,没了拘束,感觉甚是畅快,便仍然按照战时在起义军的习惯称刘邦为“大哥”,刘邦听了倒是觉得十分亲切自然。

然而,刘邦没有料到,这朝中礼仪一取消不打紧,全没了上下尊卑,尤其是那些来自沛县的将领进宫不用通报,一个个走起路来大摇大摆,佩带着兵器在宫中随意走动,无人敢于阻拦。

这还不算,刘邦宴请文武大臣时,秩序更是乱作一团。将领们在宴席上一个个原形毕露,吆三喝四,大吃大喝,毫无拘束,有的直呼刘邦的名姓,争抢着给“三哥”敬酒,不醉不休。有的将领甚至喝醉了拔出剑来当堂切磋武艺。

宴会结束,还不等皇帝刘邦离开,喝得醉醺醺的将军们便满足地哈哈大笑着,摇摇晃晃地先行散去。刘邦与身边的张良,萧何,陈平等几位大臣望着杯盘狼藉,杂乱无章的宴会大厅,连连摇头叹息,哭笑不得却也无可奈何。

敢于直言相谏的博士叔孙通对这一状况早就有所不满(158),他认为君臣之间不能没有体统,不讲尊卑礼仪,看到这乱纷纷的情形,叔孙通终于按捺不住,上前向刘邦进谏道:“启禀陛下,臣有一言,想向陛下启奏!”

这叔孙通是薛县(今山东省枣庄滕州市官桥镇)人士,知识渊博,精通儒学,颇有名望,早年曾是秦始皇所任用的七十名博士之一。后来因为不满于秦始皇重用李斯,压制儒学,便离开咸阳参加了项梁叔侄的反秦起义队伍,在义帝熊心身边做了谋臣。项梁战死后,叔孙通反对项羽独断专行,弑杀义帝的举动,不辞而别离开彭城投奔了刘邦。

刘邦知道叔孙通是位儒学大家,很有学问,便按照秦制拜叔孙通为博士,掌管史事、典籍和礼仪方面的事宜。

刘邦见是德高望重的叔孙通博士有话要说,便抬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道:“叔孙先生有话但讲无妨。”

叔孙通施礼说道:“谢陛下。恕在下直言,陛下因秦时礼仪繁杂而下诏予以废除,然而,一国朝堂上若是没有规矩,尊卑无序,天子何以立威?君王无礼法,何以令大臣敬畏?因此,礼法断不可废除。我等儒生虽不懂行军作战,不能为陛下打江山,杀敌寇,却知礼数,懂法制,主张尊卑有序,可辅佐陛下巩固江山,安定社稷!”

刘邦听到这里,明白是叔孙通对朝廷的礼仪现状不满,自己也正为此事感到困扰,于是便问叔孙通:“那么,先生打算如何改变这一局面?”

叔孙通答道:“启奏陛下,为了树立大汉天子的崇高威望,维护朝廷秩序,必须遵循礼法,君臣之间有尊卑,知廉耻,守伦常。望陛下恩准,让在下召集一些有名望,有学识的儒生,为我朝制定一套完整的礼仪,让文武大臣们有所敬畏,遵守礼法,约束言行,改变当前朝堂之上缺乏礼仪,无视尊卑,没有秩序的现状!”

注解:

(158)博士,战国时期设置的官职,帝王的顾问,掌管古今史事、典籍等。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