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说罢举杯一饮而尽,各位大臣这才各自举杯饮酒,接着,各诸侯王与三公九卿依次向皇上敬酒,刘邦一边与众大臣叙话,一边频频举杯畅饮,兴致颇高,宴会期间秩序井然,无一人高声喧哗违反礼规。
宴会完毕,汉高帝刘邦先行离席,礼仪官宣布道:“退朝,皇上起驾!”
文武大臣一起躬身施礼,说道:“恭送陛下!”等刘邦离去,大臣们这才列队出宫。
宴会结束之后,刘邦颇为兴奋地问张良,萧何,陈平和叔孙通等身边的大臣:“诸位看朕今天的表现如何?”
张良等人皆施礼说道:“陛下今日焕然一新,庄严高贵,尽显天子威仪,令我等发自内心地敬畏矣!”
汉高帝刘邦听了不禁开怀大笑,随即感慨地对众人说道:“朕过去一向不拘礼节,随性而为,认为那些礼仪既繁琐又拘束,不要也罢,今日方知,朝堂礼仪是如此重要,身为天子竟是如此威严尊贵矣!”
张良、萧何等人齐声说道:“恭贺陛下!”
为表彰叔孙通制定朝廷礼仪有功,刘邦下诏任叔孙通为太子太傅,后来又擢升叔孙通太常之职,掌管宗庙、文化、礼仪等事务,位列九卿之首(163),赏赐黄金五百斤。
叔孙通谢恩之后,见汉高帝刘邦心情大好,便向刘邦推荐道:“启禀陛下,在下这些参与制定礼仪的学生,皆跟随我多年,学有所成,有理想抱负,愿为朝廷效力,还望陛下赐予他们一个前程。”
刘邦听了略一思索说道:“这有何难?既然是叔孙先生举荐,那就让他们在宫中先做个郎官罢!” (164)
叔孙通随后把五百斤黄金都送给了参与制定礼仪的鲁城儒生和自己的弟子,弟子们做了官又得到奖赏,皆欢喜雀跃,他们感激地对叔孙通施礼说道:“学生深谢先生提携之恩,您把握当世之要务,带领我等为朝廷制定礼仪,开了大汉施行新礼法的先河,真乃当今圣贤矣!”
叔孙通通过制定汉朝礼仪,修订礼法等举措,不但维护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卑有序的君臣关系,而且使得汉高帝刘邦从最初不看好儒家学说,到后来逐步将儒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理念,以仁德治国,行王道,重礼仪,教化于民,有力地促进了儒家文化的复兴,这是叔孙通做出的重要历史贡献,对其后汉朝历代君主的治国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盛赞叔孙通为“汉代儒宗”,说他是“大直若诎,道固委蛇”,意思是说,道理本就是曲折向前的,正直敢言者也能委婉地向君王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欲知后来之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163)汉代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司农、少府为九卿,是朝廷各重要部门主管,地位极高,仅次于丞相。
(164)郎官,即侍郎,郎中,皇帝身边的侍从护卫和随时提出建议的高级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