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小芳因体检而出了点小状况,去医院做了详细检查后,正准备回家。这时,庄达运接到医院那位学生医生打来电话,让庄达运去他办公室一下。庄达运将信将疑,只好让小芳在沙发上休息一会,自己跑到办公大楼去了。
见了那位学生医生,庄达运开门见山道:“李医生,有什么情况吗?”
“没有发现大的问题,回家休息几天,观察观察就可以了。我请您过来,是想给您两盒茶叶。”
“哎呀,那怎么好意思?托你办事,没有带礼品给你,怎么好意思还要你的东西呢?”庄达运长输了口气,原来是这事,说完就要往外走。
那李医生一把拉住庄达运:“庄老师,您别客气,我这也是别人送的。你正好过来嘛,平时,我也没有时间给您送去。我们这儿下一期的辅导班,还请您多多费心呢!”
李医生一把拉住庄达运,一边就把两盒茶叶塞到了庄达运手里。
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庄达运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便满口答应道:“感谢感谢!我一定尽力!”
小芳看到庄达运回来,还提了两盒茶叶,有些不解。庄达运就简要解释了一下,并提议把两盒茶叶转送给做肠镜的医生。小芳也觉得是。
于是,庄达运又折回肠镜室,从小门进去,递上两盒茶叶,便立即出来了。
在出租车上,小芳深有体会地小声说道:“真是熟人好办事啊!”
回到家后,小芳在家休息了两天,心想,虽然医生给自己开了一周的病假,但超过三天,单位还是要扣奖金的啊!既然没有什么大碍,能上班,还是去上班吧!哪有跟钱作对的!
元旦前,庄达运所在学院突然接到通知,说省教育厅要派专家组来学校对新办专业进行合格检查。这项工作说突然也不突然,因为在申办专业时,那文件上就白纸黑字规定:凡申办成功后开始招生的新专业,在随后的三年内必须接受上一级教育机构组织的合格评估,合格后才有颁发本科专业学位的资格。也就是说,只有通过省教育厅的审核评估,这新的专业才能授予学生学位证书,准予毕业。
这儿的英语专业已开办三年,第四年就是最后一年。这次教育厅派专家来 ,也是按程序办事。不过,对新专业进行评估,可是一件大事,如果评估不能通过,就意味着新办的专业不合格,学生不能毕业,那还得了!因此,这事肯定需要院长亲自抓,何况英语这个新专业就是在庄达运手上亲自创办起来的,很多工作都离不开他。
庄达运知道,这项验收工作在当初申办新专业的时候,就有明确的要求。这一晃,三年过去了,原来的具体要求不知道符合度多高,还得去查一查。于是,庄达运让教学秘书把英语专业培养方案及申办材料调出来。自己花了半天的时间,仔细翻阅自己曾经亲手起草的材料,虽然相隔多年,但看到材料,还是条清缕析的。经过对比和检查,发现与原来的申报材料在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还真有一些改动,美其名曰“改革”。为什么改呢?
庄达运清楚,那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学校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需要。比如,这所大学原来主要为冶金工业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个行业特色支撑起了这所大学的运行和发展。现在举办英语专业,也要围绕大学的办学目的,以服务相关行业为己任,毕业生才有市场,也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学子报考这个专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效应。但这些修正得要有材料支撑啊!否则,人家以为学院或专业在随便变更,这是很不严肃的。当然,这些材料并不难,有些已成为了学校或学院的文件或学院的发展规划。关键就是要补充档案。这几年,有些疏忽。
所幸的是当初在基础部的时候,专业设置和专业计划等相关材料都还比较完备,加上这几年学校对新办专业给予的优惠政策,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语音室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都还是抓得比较紧的,效果也不错。如果说有弱点,那也是明显的。起码存在两个方面的薄弱环节:一是专业师资队伍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高水平的教师缺乏,引进还需要政策支持。二是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还需要加强,特别是面向华东地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规格还缺乏高度。
古话说,知不足而后能自省,知困而后能自强嘛!想到这,庄达运心中有了底。当初在基础部,接受教育部组织的专家来校评估,基础部成为专家必访的二级单位。作为基础部主任,庄达运亲自汇报,并有条不紊地回答专家组的质询,获得专家组专家的认可。那时的摊子涉及数、理、化,真不容易。相比之下,现在是专业内的事,如何面对专家评委,那是胸有成竹的了。重要的是要尽早周知广大专业老师,不要等专家来了,一问三不知。
于是,庄达运先召开学院班子联席会议,统一思想,制定工作方案。随后,便组织广大专业教师学习讨论,使他们充分了解专业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要求,并在教学计划中如何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也要和专业的学生做一次沟通和动员,以免在评委专家召开座谈会时乱说一气。
经了解,全校本次接受新办专业合格评价的共有七个专业,涉及五个学院。其中,六个新办专业在另外四个学院,庄达运所在学院只有英语一个新办专业,且已招收了三届学生。若比专业水平,其他六个专业都是在老专业基础上拆分出来的,教师队伍及教学水平都是具有一定基础和传承性的,新的问题相对比较少。而英语专业完全是白手起家,以前没有过,第一个学期还寄生在化工学院代管呢!通过这两年的努力,教师队伍勉强能够应付,谈不上特色水平。但有一条是过硬的,就是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明确,教学规范做的比较好,曾经在学校教务处的教学检查中都获得过好成绩。
闲下来的时候,庄达运就在想,倘若验收不能通过,怎么办?经过私底下了解,好像没有通不过的。全省这几年下来,只有一两个专业验收缓过,也就是说,暂缓通过。经过学校领导和专业教师的努力,半年之后,也都给过了。这说明这个验收也是虚张声势,敲打领导的,目的还是要各级领导重视起来。当然,暂缓通过,对专业建设极为不利。首先,招生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谁会把孩子交给一个不合格的专业来培养?
由此看来,一个学院的好坏,关系到方方面面,关键就看院长是否脚踏实际,务实勤奋。
评委专家组进校那天,庄达运十分惊喜地发现杨帆的名字位列名单第二,还是评委专家组副组长。想当初,庄达运和杨帆都是在鸡笼山下当民办老师,七七年恢复高考,两人都考取了不同的大学,杨帆学建筑,庄达运学英语。后来在省城进修,庄达运与杨帆见面,得知杨帆改学了经济学,获得研究生学历。两人的关系可不一般呢!自省城家里一别,有十多年没有联系了,看来混的很不错啊!庄达运意识到,现在还不易去找他,别人还以为有什么企图呢!反正,他会到自己这个学院来嘛!
根据安排,英语专业是周三下午一点半听汇报,地点就在庄达运所在的学院会议室。
五名专家来学院的时候,由大学分管教学的洪副校长以及教务处领导陪同。学院院长、书记、教学副院长、学生副院长等迎到楼梯口。没有电梯,就得爬楼梯。好像这已经成为规定的动作了。
专家组一行人到庄达运这个学院来时,庄达运带着学院几位领导早已在三楼的楼梯口等候着了。他们一行上来后,便和大家一一握手寒暄。庄达运早就认出了杨帆,可杨帆一点也没有在意,等到跟前时,还是庄达运忍不住,低声喊了声“杨帆!”杨帆已戴上了深度近视眼睛,但也还是很快认出了庄达运。“你怎么在这里?”
旁边的书记忙介绍道:“这是我们学院的庄院长。”
“庄达运当院长了?”
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多年没有音讯,好像很多话要说,但双方都意识到现在不是时候。
“欢迎来学院指导工作!”庄达运还是回归到了正题上。
“你们认识?”其中一位专家低声问杨帆。
“在农村就认识了!”
对杨帆来说,庄达运的情况是第一次得知。而对庄达运来说,专家组成员名单上已有介绍,杨帆现在是省城一干部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务处处长、教授。
一行人员被迎进学院会议室,分宾主落座后,即进入正题。根据会议议程,学院书记主持汇报验收会,分管学校教学的洪副校长致辞,接着就是学院院长汇报。
庄达运将汇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介绍;第二部分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成效,主要侧重两个方面:学生方面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第三个部分是不足与展望。这些内容已烂熟于庄达运的脑海之中,不仅是对材料的熟悉,整个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路径以及教学实践,庄达运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策划者和实践者。特别是讲到工科背景下培养外语人才的设计方案时,突出了依托工科资源探索外语人才培养实践路径,受到了几位评委专家的不断点头赞许。
汇报完后,庄达运看了看墙上的钟,刚好二十五分钟,还有十分钟留给评委专家提问题。说实话,对于他们提问,庄达运一点也不紧张。这倒不是说碰到了老朋友,而是五位专家中只有一位是来自外语学院的公共外语系教授。何况,这些评委专家也不是来专门挑刺的。他们的目的也十分明确,是帮学院来把脉的,主要看看学院在兴办专业方面,还有哪些困难,需要学校给予协调解决的。用专家的话说,是帮专业的老师和学生说话的。但谁都清楚,他们的这种帮忙也是一把双刃剑,搞不好,对学校和专业都会有一定的杀伤力。因此,不论是专业系还是学院层面,都希望评委专家高抬贵手,基本达到要求的,给予通过;有一点特色的,给予良好的评价,如果觉得不错,最好给予优秀的等级。
约一个小时后,大家也没有什么问题了。只有那个大外专家盯着庄达运,要把这里的专业培养方案拷贝一份带回去,说他们学校正在准备材料,申办英语专业呢!
专家组日程安排的很紧,在学校呆了三天,评审完新办专业后,还要和学校及学院主要领导反馈验收结果。
按照庄达运自己的感觉,英语专业通过应该没有问题,何况有杨帆在做副组长,如果真有什么问题,他一定会先与庄达运沟通一下的。否则,就不够朋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