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学校在假期里,要组织一场桥牌比赛,号称“大学队对市政府队”。因庄达运平时的搭档回老家过年去了,就让小芳顶替。但又怕别人说不是学校的老师,就咨询了工会的主席。因为大学的主办方还是以工会的名义组织的。工会主席对庄达运也比较熟悉,接到庄达运的电话,立即宽慰了庄达运,说大学老师的家属也起码可以算半个大学教职工嘛!
周六早上,七点半,庄达运和小芳就赶到综合楼四楼的工会之家。桥友们陆续也都到了。比赛八点正式开始。
市政府那边由人事局局长挂帅,组织了两个队。主体还是大学的,一共十个队。每个队分为南北组和东西组。桥牌比赛,满场共24局,上午12局,下午12局。最后,产生南北前六和东西前六名。中午,半小时吃饭,工会招待盒饭。
时间总是关注闲人。打起牌来,大家都高度集中,注意力都在牌上了,没有人在意时间的流逝。上午四个小时,在牌局的转换中,很快过去。
中餐的盒饭也在悄无声息中进行着。
下午也是一样,有的队四点多钟就完成了。然后,有专人开始统计积分。五点整是限定的最后时间,打不完的算零分。
半个小时后,计算结果出来了,先报的是东西组的积分,市政府有一组进入前三。接着是南北组的结果,没想到庄达运和小芳名列第二。不知道的人,都把小芳当成学院的老师了。
最后,不论是进前六的,还是没有进入前六的,都有奖品。不过,前六的奖品好像多一盒牙膏和一块肥皂。
校长和副校长以及校办及工会的头头脑脑,领着市政府的一帮子去招待所,欢庆去了。其他人拎着奖品回家吃晚饭了。当时的老师们显得很纯真,领导去吃招待饭,那是应该的;自己回家吃饭也是应该的,还有奖品带回家!从老师们的脸上,仿佛看到了上一辈辛苦的工人和农民,只要有一口饭吃,工头们如何剥削、暴富,就管不着了。
春节的前几天,庄达运腾出手来,帮母亲买年货。现在不像以前那么的勤俭了,收入不一样了嘛!那时,庄达运每月工资才一百多,现在每月拿到三千多呢!腰包鼓起来了,办什么事都好像有了底气。
春节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只是要把开销都列出来,当然,还是要总量控制的。
前几年,学校后门口那儿建了个大超市,什么东东都有,猪肉、牛肉,新鲜的鲫鱼,老母鸡,山珍海味,物品丰富。肉馅的水饺、包子都是现成的,买回去放冰箱,也不怕坏。这主要还得益于冰箱,早年没有冰箱,过年的东西就不能买多。
庄达运清楚地记得刚搬来钢城的时候,过年买了只羊腿,只好放在厕所里,架起来,把厕所的窗户打开制冷。弄得夜里不敢如厕呢!
现在的春节,年货除了买现成的,加上庄达运母亲自己卤的牛肉、炸的肉圆子和做的蛋饺,还有乡下送来的老母鸡、鸡蛋和手工挂面,年货十分的丰富。买菜的费用,根本就不用愁。庄达运他们学校,寒假前就把两个月的工资都发了,加上年终奖,大几千呢!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也是为了和小芳的父母、姐姐、弟弟几家在一起过年,庄达运还在学校大门外面的得月楼酒店预订了年夜饭。以前怎么也不会想到年夜饭还到外面去吃,现在却成了流行语,还得提前预订,否则吃不上呢!这时代的发展,真让人想不到!
吃完年夜饭,庄达运还准备了几个红包,分别给了庄达运母亲、儿子、小芳父母及她的外侄子。
回来的时候,的确很早,加上没有什么家务可做,庄达运母亲感觉有点不习惯了。思来想去,还是淘了一点米,电饭煲里煲了米饭。“俗话说,年夜饭,就是要有米饭,才能说明家里有余粮啊!”庄达运母亲嘀咕道。
初一到初三,这里虽然是一个中等城市,但街上商铺基本都是关门歇业了。好在初六婚宴所用的酒、烟和喜糖,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初六早上,庄达运和小芳吃过早饭,便开始穿着起来。庄达运比较简单,上身里面是鸡心领毛衣,贴身是一件全棉低领绒衫,套了一个白色“假领子”,打了个红色领带,领结处正好压住白色领边。外面是年前新买的西服,外套一件灰色羽绒衣。下身是黑色西裤,脚蹬一双平时穿过的黑皮鞋,只是用鞋油刷新了一下,还是程亮亮的。
小芳扎了个马尾,显得十分年轻活泼。为了显得老陈一些,穿了一件灰色高领羊绒衫,外面套了一件庄达运年前从上海买回的红色羊绒披风,一千两百多呢!脸部也简单化了个淡妆,把高出来的颧骨遮盖了一下。用小芳自己的话说,要是脸部的皮肤像手背的皮肤那么细嫩,并且颧骨再小一些,那肯定是一位标准的美人。
约十点钟的时候,庄达运预约的一位朋友把红色桥车开到了楼下。庄达运带着小芳、母亲和儿子,向宝龙大酒店开去。
不一会儿,一些亲戚朋友相继到场。快十一点的时候,姜超还没有到。庄达运有些焦急起来,就打了个电话过去。半小时前,还收到姜超的短信,说厂里有点事,一会儿就到。
庄达运知道,姜超现在是他们厂的技术骨干,特别是最近几年,他们正在做一个大高炉项目,他被提拔为项目部副主任,任务不轻呢!事情也特别的多,找他的人肯定也就多起来了。
电话打过去,响了好一会,没有人接听。庄达运正准备再打一次,这时包间门外急匆匆跑过来一个人。庄达运抬头一看,正是姜超。姜超一边喘着粗气,一边道:“达运,真是不好意思,刚离开家,突然接到一个供货商的电话,要来我家拜年。没有办法,只好接待了一下。”
庄达运也没有太在意,人来了就好。他把姜超叫到隔壁空着的包间里,又把宴会议程简单地梳理了一遍。于是,两人都放心地进入婚宴包间。
包间里放了四桌,旁边还有一个空的桌子。看来也是有预案的,如果人来得多了,超过了四桌,那肯定就得开第五桌,多一两个人,还可以挤一挤。但如果多四五个人,就不能挤插了。好在,庄达运事先做了计划,也限制了人数,主要集中在双方亲戚和男方在本市的同学范围内,并将座位都落实到了人头上。
十一点五十八分,四桌客人全部到齐。姜超同学拿着酒店提供的话筒,宣布酒席正式开始。他先简单介绍了今天宴席的主题,然后请新郎、新娘出列,并将话筒交给庄达运。庄达运接过话筒,首先向前来参加婚宴的亲朋好友表示了感谢,特别对双方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达运儿子的理解和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激。最后,庄达运看着小芳,从衣袋里掏出一个红本本样的东西,对小芳道:“我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给你,唯有这个本子。它收集了我的一百首小诗,见证了我们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的整个过程,寓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心愿。虽然它不值钱,又没有出版发行,但它是孤本,收录了我对你的情感和真心,希望你喜欢!”庄达运深切地体会到,白首到老的意义多么重要!
话音刚落,有老同学就嚷起来:“那得要新娘子表态啦!”
姜超觉得也是,庄达运都说了,这新娘子得有个态度嘛!姜超拿着话筒,走到小芳跟前,问道:“请问您喜欢吗?”
小芳事先并不知晓,虽然老大不小了,这一举动,真有点热血青年的味道,文人就是不一样。小芳一时感动得流出泪来,哽咽着连声道:“喜欢!喜欢!”
“既然喜欢,能不能挑一两首念给我们听听啊?”又有老同学起哄道。
为了给小芳解围,庄达运抢过话筒道:“不好意思,这些话是不能对其他人说的,只是二人世界的悄悄话,你们怎么好旁听呢?!哈哈!”说完,把话筒递回给了姜超。
姜超也明白,不能拖时间,于是自己说了些赞美之词和祝福语,就算蒙混过关了。
虽然没有正规司仪,也没有了许多双方走秀和对拜等环节,但两位新人要去每个桌子敬酒、发喜糖等,这样的环节是不能省略的。
酒席总共四桌,四十个人左右。虽然人不多,但气氛还是很热烈的,特别是庄达运的同学代表那一桌,喝酒、拼酒,打酒官司,热闹非凡。当庄达运和小芳去敬酒的时候,几位同学不依不饶,非得要小芳给每人点一只香烟,如果不点烟,就喝一杯白酒。好在早有准备,庄达运马上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递给了小芳。
按说,点烟是很容易的事。但这种场合,当你打着了打火机时,旁边就有人故意吹风,把火给灭了。即使闯过这一关,含着香烟的主也会作梗,要么不吸气,让烟自然烧着;要么自己用鼻子呼气,把火头吹偏,让你一下子很难点着。那打火机,如果一直在燃烧,不一会儿就会发烫。十个人,只要有几位作梗的,就要消耗许多时间。每个人,必须点着了,才算通关。十多分钟后,在庄达运的鼎力协助下,终于把所有在本桌的人的香烟都点着了。新娘点烟,新郎就得喝酒,每人一杯,就是十杯啊!庄达运也是个爽快人,毫不含糊。
四桌酒席,其他三桌在下午一点左右就散场了,就剩庄达运老同学这一桌,一直闹到下午两点。结束的时候,还有同学吵吵着要去庄达运家里坐坐,说要闹个房什么的。
最后,去了四位,包括姜超在内。大家为庄达运高兴嘛!
前两年,庄达运陪小雨看病也吃了不少苦头,现在有这样一个结果,应该还是不错的。俗话说,半路夫妻事儿多,稍不留意伤一窝。特别是小芳没有小孩,这样会减少许多生活中的烦恼。大家看得出来,小芳对庄达运还是比较满意的,庄达运也是实在人,对小芳也十分的用心、用情。
同学们提议去达运家看看,主要是想衬托一下喜庆的氛围,也是好意,希望他们俩真心相爱,特别是庄达运上有老,下有小。小芳如果能够处理好这一老一少的关系,这个家庭就一定会幸福!正所谓:人心换人心,陌路变亲人。宽容待对方,幸福伴终身。
就这样,几位同学在达运家又闹腾了一个多小时。庄达运留他们吃晚饭,几位在姜超的带领下,去街边的歌厅喝茶、K歌去了。
庄达运刚把几位老同学送到楼下,回来时,发现小芳脸色不好,忙问什么事。小芳道:“你刚下楼,我接到小施打来的电话,告诉我厂长昨晚被检察院带走了。”
“是吗?什么原因?”
“还不清楚,她让我马上过去一趟。”
“去她家?”
“是的。”
“那你是等吃过晚饭去,还是先去,回来吃晚饭?”
“我想,还是马上过去,听听情况再说吧!”说完,小芳换了件外衣,就准备出门。
这时,庄达运母亲问小芳到哪去,当得知去朋友家,就叮嘱了一句:“今天日子特别,晚上早点回来吃晚饭哦!”
“知道了,妈!”小芳在这一点上,做的比小雨好,出门进门,一口一个“妈”的打招呼。老太太心里也挺舒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