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正月初六晚上,小芳闺蜜请客。当得知小芳与庄达运也是这天中午举办了婚宴,晚上就邀请庄达运一同参加。正当大家喝得差不多,主人小施总结陈词的时候,包间门被推开,进来一个男人。
大家回头一看,是小施的老公。于是,大家又坐了下来。王总见大家已准备散场,桌子上已是残杯剩羹,只好抱歉道:“不好意思,来迟了!”
小施一旁好像故意寒颤他:“一看,就知道你是虚情假意的!早就跟你说好时间的啊!”
大家见状,担心两口子会吵起来,就忙一起劝说道:“王总是大忙人,快坐下来,先自罚三杯吧!”服务员拿来碗筷,大家又陪王总喝了几杯。大家也都清楚,以前是王总追着小施,可现在王总有钱了,虽然公司的银行账户是小施管理,卡也在小施手里,可有了钱的男人,有点管不住了,小施好像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他不多,无他不少,要不怎么和老厂长关系不一般呢!
大年初六一过,很多企、事业单位,都陆续开始上班了,学校除外。
小芳她们厂的新厂长已经到位。说来也巧,新厂长是从三钢厂过来的,姓魏,曾经参加过庄达运他们给总公司举办的高级英语培训,和庄达运也算熟悉。其实,魏厂长也是钢城大学的七九级本科生。
一次巧妙的酒席安排,庄达运见到了魏厂长。虽然几年不见,但中年人也没有多大变化。魏厂长还是大背头,穿一件草绿色翻领呢子大衣,个头一米七十左右。唯一变化的可能就是腹部显得大幅度隆起。见了庄达运,魏厂长倒是很客气,一口一个“庄老师”的。酒席过程中,庄达运表达了对小芳搞职称的关切。
魏厂长才来厂里时间不长,对厂里的情况还不是很熟悉,但答应回去后,了解了解情况,再告知庄达运。
魏厂长没有食言,虽然工作事务繁忙,还是把小芳的事放在了心上。几天后,他给庄达运打来电话。在电话中,他告诉庄达运,他们厂搞职称不是很规范。有时是按照总公司的要求进行申办,有时候也不一定。如果本厂没有进行申报,那肯定是“没有合格者”。他还说,他查了一下小芳的情况,年限是到了,但她那个学历可能有所欠缺。不过,他也表示,到时会给予关照。
庄达运明显感到,熟悉与不熟悉,就是不一样。前面的厂长老是打哈哈,从不说实话。这魏厂长说的就十分清楚,哪里有问题,也直接说出来了。
从魏厂长的语气中,小芳的职称不是“软件的问题”,主要有“硬伤”。庄达运也是个明白人。这样看,小芳要想在厂里解决职称问题,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晚上,小芳下班回来。庄达运就把她们魏厂长的话,告诉了她。于是,小芳就把自己求学的经过叙述了一遍。
原来,小芳在市电大专科在职学习期间,二年级下学期时,报考了中央党校的函授本科。这样,电大专科毕业时,党校已上学了一年,还有一年也毕业了。可就在这档口,国务院通知,限制中央党校的招生规模,有的专业就暂停了。小芳报考的函授给排水本科专业,就属于暂停范围。好在,电大的专科毕业证拿到了。
后来,过了两年,函授本科那边也开始承认学籍,但要补充几门课成绩,也就是参加几门课的考试。据小芳回忆,她是参加了几门课的考试,后来也拿到了党校补发的本科毕业证书。但拿到厂里,说这个学历不承认。但是在申报工程师职称的时候,还是把党校的本科学历填写在了表中。
其实,在那个年代,党校的学历在企业甚至教育行业的确不受待见,但在政工口还是可以承认的。
那么,魏厂长所说的学历问题,可能就是这个问题了。这个“硬伤”给小芳是一个打击,但似乎也是她心知肚明的,只是庄达运不知道这些细节而已。
为了宽慰小芳,庄达运突然想到,把小芳给调到大学的实验室来。因为庄达运知道,大学的很多实验室的实验员学历都不高,大多数是专科,还有一些只是高中毕业呢!
庄达运就把这个想法分析给小芳听。小芳当然心动了,这么多年来,一直后悔没有考上正规大学,上次虽然经过庄达运帮忙,在大学报名参加了夜大本科的学习,但如果能够到大学来工作,那不是天上掉馅饼嘛!虽然钢厂的福利待遇比较好,但对小芳来说,老面孔、老环境,一呆就快二十年了,换一个环境,多好啊!更不要说,工作也一定轻松许多。
这事不说也罢,既然说了,小芳上班顿觉没有了精神,整天都在想着调动的事。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追着庄达运询问调动进展的情况。这让庄达运压力陡然增大,这种有求于别人的事得需要时机,不能急于求成啊!这件事立即让庄达运想起了英国大文豪萧伯纳的名句: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另一个则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庄达运也不敢怠慢,既然是自己提出来的,就得尽心尽力啊!
新学期开学时,一次学校中层干部会后,他找到联系他们学院的校领导李副校长。李副校长虽然只是这个学期刚调整过来,联系文法学院的校领导,但跟庄达运也很熟悉,因为他原来做过基础部办公室的主任,数学老师出身。
李校长听了庄达运的叙述,觉得很有道理。凭庄达运对学校的贡献,个人问题需要学校帮忙解决,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但李副校长说,学校每年的进人计划虽然有两次,但辅助人员的调动只在年底讨论,其他非特殊情况,不再讨论。李校长建议等到年底,整批讨论进人事宜时,提出来比较容易操作。
回家后,庄达运也据实把情况告诉了小芳。可小芳就是性急,好像开了闸的水,一日也不愿意留在原单位了。
2001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平凡。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总协定(WTO)。2002年,新年伊始,全中国都围绕这个总协定忙开了。
大学的任务,就是要把WTO的相关规则向学生和老师们宣讲,使他们接受一次世界规则的教育。这对老师和学生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
庄达运所在的文法学院有外语、公共管理和法律等专业以及马列、中文、外语等公共课程,因此宣讲就成为了义不容辞的内容和任务。对老师的宣讲,相对比较简单些。几个讲座,加上自学,很快就搞得差不多了。困难的还是学生,要融入课堂、融入教学内容中去,还得需要相关老师们做一番努力。
此外,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校的教学优秀评价推进工作也已进入倒计时。这虽然是一件全校性工作,但牵涉的人和事,十分的广泛。近几年来,某些评价指标已成为老师们平时上课考核的主要依据。老师们虽然对评价已经有了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但一提到准备材料,还是有不少老师心生厌烦之感。大量的思想工作,需要学院层面努力消化。
就目前工作来说,还有大学外语课程的教改。该课程是全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关键是该课程被列为一项由教育部牵头的教学改革项目。前几年,全国范围内都制定了四、六级的考试指标。教学优秀评价指标中还把这些通过率列为了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庄达运曾经带领外语部老师,努力奋战了几年,打了几个翻身仗,给学校带来了不小的荣誉。这次,由教育部牵头,提出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改革,既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还需要对教学环境的根本改变。前者主要需要老师的投入,而后者则需要学校的投入。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对一个工科型大学来说,像计算机这样的教学设备真还不算大的投入。那些工科的实验室,一台仪器,贵的上百万,一般的也有几十万的。当庄达运提出改造语音实验室计划时,一下子申报了六十万。心想,即使砍一半,也有三十万啊!可学校在讨论教学设备费用的时候,竟然全批了!文科几乎从未申请过实验室嘛!
接下去,就是招标、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的环节监管。
除了正常的教学及行政管理工作之外,以上三个方面的任务,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庄达运所在学院年度计划里的重中之重了。
有政策的支持,是成功的良方。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学校也将有些领导权下放到了二级学院,二级学院还可以下放给相关系、部。比如,培训收费以及四、六级和托福、GRE的考试辅导,都交给了外语系和大外部来负责。但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所需要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必须由庄达运亲自主抓。庄达运一直认为:不论是一般教学还是新办专业,决不能误人子弟,这是最起码的底线要求。
除了工作上的各种事务外,庄达运还有比较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及自己承担的重要课程建设项目。此外,还得注意选拔和培养年轻教师。从1997年筹备新专业,到2001年,即将产生第一届英语本科专业毕业生,对几门专业的核心课程,都配备了具有较好外语水平的教师。但要做大做强,除了加强自身能力提升外,还要和省内外老牌高校的外语学院取得长期合作,赢得他们的支持,取长补短。
当然,邀请外校本专业的名家来校做讲座,也是拓宽老师和学生的视野、提高老师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这样的工作便成为了当务之急的工作。
作为学院的一把手,庄达运不仅要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对其他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也不能掉以轻心。比如,法律专业的学生需要深入实际,汲取实战经验;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关注社会问题,了解基层社区。每个专业还要根据自身要求,结合实际,培养自己的特色。树立以特色求生存的意识,已经成为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不然,全国一千多所高校,都有相关专业,培养的学生岂不千篇一律了!这也是前期教学评估中,大家学习到的精髓啊!
文科生培养与理科生培养还有不小的区别。理科生本身就注重实践,而文科生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实行活动,即“格物致知”。记得一次与教务处领导在一起讨论培养方案改革时,庄达运就提出一个观点,即理科的教育改革要将重点放在实践创新方面,而文科的教改要把重点放在理论创新上。分管教学的校领导还质问庄达运有什么依据,庄达运就以儒家的“六经”和“六艺”思想作为史料,阐述了文科教育的特点。
不过,如果不思进取,混混日子,也是可以打发的。可庄达运不是这样的人,自在农村做民办老师开始,就认识到过程教育的重要性。后来进修学习,做了教学单位的领导,更加意识到教育对于个人、家庭乃至国家和社会意味深长。
庄达运经常提醒自己:自己这一辈,耽误了那么多的时间,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就应该加倍努力,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而努力工作,多做贡献。
梳理起来,事情还真多,也够烦人的。不过,现在对于具有十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庄达运来说,也不算什么困难了。想当初,在基础课程部,人员多,结构复杂,工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好在大家齐心协力,成效也是很明显的。当时,基础课程部还拿到了省教学管理二等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