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啸鸣的头像

啸鸣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8/05
分享
《业委会主任》连载

第六十一章 棘手的鱼池

在参加业委会换届改选之前,我经常听到居民们对大门口开挖的鱼池议论纷纷。尽管我一向不喜欢多管闲事,认为与其将精力浪费在无谓的争论上,不如做些力所能及且实际有益的事情,但这些话题还是不可避免地传到了我的耳中。

这件事最早是我在与三哥闲聊时听说的。当时有不少居民反映,小区大门口刻着“永乐苑”的石碑像坟墓。此外,大门口的机动车道较窄,而上街沿却过宽,设计不合理,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宽和整改。

至于这个业主大会是何时召开的,我是否投票表决,投的是赞成、反对还是弃权票,我并不十分在意,因为即便在意,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我甚至记不清这次业主大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可能当时采用了书面形式,所以不太引人注意。不像几年前的那次现场业主大会,闹得沸沸扬扬,听说各种意见争论不断,最终不欢而散,征询的方案也没能通过。

我只知道楼组长来过几次,说是要在一些单子上签名并表达意见。具体是什么事,我也不太关心,觉得无所谓,因为关心了也没用。

每次收到表决票,我都会向楼组长询问其他业主的投票情况。他说大多数人都同意,既然如此,我也尊重大家的意见,选择随大流。后来我觉得有些烦了,便告诉楼组长,以后这类事情不用再来找我,他可以把我的表决票送到楼下,由我嫂嫂一并填写。她对小区的情况比我更了解,我全权委托她处理相关事务。

这也是两种不同形式的业主大会的最大区别。书面形式与现场形式的业主大会在参与方式、互动性、决策效率、透明度、灵活性、法律效力和成本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书面形式灵活但效率较低,现场形式互动性强但成本较高。在我们这样业主入住率低的动迁小区,大多数业委会更倾向于选择书面形式,因为召集业主参加现场会议较为困难。如果坚持召开现场会议,可能无法达到规定的人数要求,甚至导致业主大会无法顺利召开。

没想到那天在小区大门口的开工仪式非常隆重,我在家就听到了接连不断的鞭炮声。当时我还以为是哪家新近结婚或乔迁之喜。据说还请人拍照留念、吹萨克斯,晚上又请客吃饭。如此地兴师动众,结果,机动车道根本没有拓宽,只是在“小区标识碑”下挖了一个水池。也许当时的业主大会有好几种方案,其他方案没有通过。

我听说这个小工程项目花费了一万多元,但当时并不清楚实际金额。业委会档案中没有找到相关合同,具体价格可能包含在维修报价单中。然而,维修单多年来未能按时归档,大多混杂在一起。前段时间业委会工作繁忙,无暇处理此事。这并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此外,上两届业委会的工作已由审计公司审计,因此我认为无需多此一举。

事情到这里才刚刚开始,远远没有结束。随后的故事和节目层出不穷,花样百出,没完没了。既然造了水池,水里总不能空着,自然要养鱼。养鱼需要购买鱼食,而在喂养过程中,鱼类的生老病死不可避免,需要不断添加和持续购买。鱼的价格更是难以理清,成了一笔糊涂账。以锦鲤为例,品种繁多,价格差异很大,如红白锦鲤、大正三色锦鲤、昭和三色锦鲤和五色锦鲤等,价格一般在100到1000美元之间,稀有品种甚至可达数千美元。此外,体型越大、颜色越鲜艳、血统越纯正的锦鲤,价格越高。

这些鱼甚至需要从信誉良好的养殖场或经销商处购买。其中的门道和情况,一般人很难掌握。既然是养观赏鱼,总不能随便挑选,要有一定的门槛,这样才能体现养鱼人的品味。即使你每天定时喂食,定期换水,清洗水池,夏天用遮阳棚遮挡,再怎么精心照料,也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结果,买鱼的次数越来越多,费用不断增加,业主的意见也随之越来越大。

这几个人就这样不停地折腾,每次一上报就是几千元,鱼的品相和质量却越来越差,价格反而越来越高。最后业委会换届改选时,鱼池更是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小区的业主甚至把河里捕捞上来的小鲫鱼、乌龟、甲鱼和青蛙都放了进去,把鱼池当成了放生池。

更让业主难以忍受的是,他们报销后还去饭店请客喝酒,完全把业主当冤大头。有人甚至抱怨,这简直是把鱼池当成了摇钱树和聚宝盆。

可能这些只是道听途说。刚接手业委会工作时,我忙得焦头烂额。事务繁多,分身乏术,加之此事敏感,我只能逐步处理,避免操之过急引发麻烦。

在业委会换届改选后,我听说之前有一笔4000多元的单子被老张和李姐扣下了。两人问我如何处理。

我当即旗帜鲜明地表态:这是上届的事,既然你们都没报销,我就更不可能了。事情到此为止,下不为例。大王却因此怀恨在心,时常无故招惹是非。

起初,我以为这些都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的自愿行为。我哥哥在家养锦鲤,就花了不少钱,每条鱼的价格从几百到上千不等,这还只是一般品种,极品价格更高,没有上限。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费用原来都是由业主承担的,难怪业主们对此愤愤不平。

虽然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知道不能一直拖延,迟早要面对,但因精力有限,一时腾不出手来,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只能让子弹再飞一会,等待适当的机会。直到最近业委会各方面的工作理顺了,才缓过劲来,开始考虑如何解决这个牵一发动全身的历史遗留难题。

带着疑问到网上查询后,我才知道这种情况不仅仅是我们小区的个别案例,而是已经成为许多小区,甚至高端小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居民区的鱼池和水景观之所以难以持续,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维护成本高

水质管理:鱼池和水景观需要定期清理、过滤和消毒,防止藻类滋生和水质恶化,这些工作不仅耗时,还需专业设备。

设备维护:水泵、过滤系统、照明等设备需持续运行,电费和维护费用较高,设备故障还需额外维修。

鱼类养护:鱼类需要定期投喂、疾病防治,冬季还需保暖措施,增加了养护难度和成本。

2.设计与管理不足

设计缺陷:部分鱼池和水景观设计不合理,导致水流不畅、水质易变差,增加了维护难度。

管理不善:缺乏专业人员管理,或管理不到位,容易引发水质恶化、鱼类死亡等问题。

3.环境影响

气候因素:极端天气如暴雨、干旱等会影响水景观的稳定性和鱼类生存。

环境污染:周边环境中的污染物可能进入水体,加剧水质恶化。

4.居民参与度低

缺乏兴趣:部分居民对鱼池和水景观兴趣不高,导致参与维护的积极性不足。

责任不清:居民之间责任分配不明确,容易推诿,影响维护效果。

5.安全隐患

儿童安全:鱼池和水景观可能对儿童构成安全隐患,需增加防护措施。

蚊虫滋生:水体易滋生蚊虫,影响居民生活,需额外投入防治。

6.经济效益低

投入产出比低:鱼池和水景观的维护成本高,但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7.法规限制

环保要求:部分地区的环保法规对水体管理有严格要求,增加了维护难度和成本。

总之,居民区的鱼池和水景观难以持续,主要由于高维护成本、设计管理缺陷、环境影响、居民参与度低、安全隐患、经济效益低及法规限制等多重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设计、管理、居民参与和环保等多方面入手,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

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或许是在池中因地制宜地建造一座假山。这样既不破坏原有设施,还能利用现有的水泵、管道和过滤系统,使假山形成瀑布景观。假山位于露天环境,下雨时雨水可自然冲刷。日常清洁工作也较为简便,只需定期清理水池。这种一次性投入无需后续持续花费,同时为小区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我向物业和业委会提出这个建议时,大家都认为不错,觉得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疑难杂症。然而,居委会却并不赞同这一合理化建议,认为需要召开业主大会,因为此前已经征询过居民意见,而且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涉及面较广。此外,假山还可能会遮挡石碑上“永乐苑”这三字。

虽然楚飞没有明确说明,但我推测这可能与前两任居民区书记有关。尽管他们当时可能并未直接参与,而且现已调任其他岗位,但居委会对物业和业委会仍负有指导责任。若推翻他们任期内的决策,可能会让他们的面子上过不去。

上届业委会的审计报告也遇到了类似问题。由于缺乏充分、适当的审计数据,审计公司无法对《商品住宅维修资金收支明细表》及《小区收益资金收支明细表》发表审计意见。这一保留意见在第四段“重要事项或其他事项说明”中被明确指出。

虽然审计报告最终通过了,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在“重要事项或其他事项说明”部分,表述不够客观,有些内容与事实不符。尽管这一情况促使业委会今后更加规范运作,但也反映出其工作存在草率和不严谨的问题。

此外,第一届业委会的审计报告在“重要事项或其他事项说明”部分虽然持保留意见,但用词较为含蓄,只是轻轻带过,几乎没有指出任何问题。鉴于上述情况,重新审计的必要性不大,何况第二次审计至今未有结果

业委会换届改选已过去两年多,但主任的变更手续至今仍未完成。我每次去银行办理业务时还需盖前任主任老王的私章,仿佛我这个主任是非法冒牌的。因此,在处理问题时我必须格外慎重,尤其是小区大门口这个历史遗留的烫手山芋,在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之前,我只能暂时维持现状,争取更多时间。

再说大门口的保安室还有之前剩余的鱼食,业委会可以请小王每天帮忙喂鱼;如果饲料不够,就让李姐再买一些。此外,水池在夏天容易浑浊,需要定期清洗,可以每次花100元请物业的老秦来清理。

在每天早上散步遛狗的时候,我也经常从家里带些鱼食去喂养。去水池观看和喂鱼的次数多了,我不由地纳闷:既然水池里有过滤的水泵,为什么不试着用一下呢?

问了门口值班的保安,他说水泵应该是好的,按钮就在门卫室,

我试了一下,发现还真管用。只见埋在水池底部的管子哗哗地往水池里注水。只是水池内循环的管道和阀门开关有些损坏,不知道是否还能正常使用。

那天,我去物业的时候,正好看到大王和小李子都在大门口,便向他们询问水池的循环系统和进出口管道的结构。

他说整个过滤系统应该没有问题,电源接线板就在石牌后面灌木丛地下的角落,为了防止雨水,拉线开关用多层塑料袋包裹。但管道的开关扳手老化,需要更换。

这没问题,只要管道是好的,就不用换。”

我说完,到物业拿了一把老虎钳,直接钳住已经损坏的开关扳手下面的塑料竖杆,用力一拧,再打开开关,水池左右两边的鱼嘴喷泉和安装在角落里用来过滤的出水口便哗哗地往外喷涌。

接着,我从家里拿了过滤布和装贡橘的塑料周转箱。因为我也养鱼,家里有三个大小不等的鱼缸。

我把之前在水池里养荷花的大水缸拿出来,倒掉里面淤积的泥土后,将其反过来,垫在出水口的地方。然后,我把过滤布和塑料周转箱放在出水口,进行循环过滤。

第二天,我又用牙签将龙嘴里有些堵塞的淤泥和垃圾清除干净。终于,石碑顶部中间的龙头和左右两边的鱼形喷头都能正常工作了,长期闲置的水池循环系统重新运转,在小区大门口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几天后,居委会与共建单位联合开展了党建联建活动。上午,党员和楼组长们在小区大门口等候乘车时,看到喷泉后纷纷称赞,楚书记也觉得不错。然而,下午我们从共建单位——浙江xx水业有限公司控股的上海xx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参观回来后,发现喷泉已经关闭。

门卫室的保安解释,由于水池漏水,水位下降,导致喷泉无法正常运行,早上刚放的水已经流失了大半。

我惊讶地望着水质虽然比以前干净,但漏水却越来越严重的水池,心里困惑不解:会不会池子里的水加的多了,压力增加了,还是因为昨天水池清洗后,原先的污泥被清除,反而使底部开裂的缝隙更加明显,导致漏水加剧?

想不到费了这么大的劲,结果还不如以前,我心里感到很失望。

现在唯一可能的解决方法,就是放弃任何无谓的努力,只能任由其发展。因为按照目前的情况,即使添加再多的水都无济于事,而且频繁加入未经稀释和过滤的自来水,对鱼的伤害很大。事实上,经过不住的折腾,水池里的鱼越来越少。

在满怀怜惜却又无能为力中,我忽然想起“虞姬奈若何”的典故,看着这几条鱼,觉得它们实在太可怜了。要不是担心被人误会我在占便宜,我早就把它们带回家了。

当时无聊至极的我,甚至考虑是否该退花还草,恢复原状,这样我就能名正言顺地把剩余的鱼带回家养。要不是业委会的其他成员提出异议,认为这样的反复无常会引发业主不满,我可能真的会铤而走险。

幸好当时我没有一意孤行,避免了给人留下话柄。既然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那就只能维持现状,以后再随机应变。正如李姐所说,反正就剩这几条鱼,以后别再买了,顺其自然吧。

但这样的拖延终究不是办法。每当我经过鱼池时,心情格外沉重,觉得自己有些残忍,见死不救,尤其是找不到那些小鱼儿的时候。它们见了人就躲,实在经不起每天这样的折腾。而且,由于现在没有人打理,水池里的水变得浑浊,在炎热的夏天,阳光直射下,不仅蒸发严重,水甚至发绿了。业主们在群里对鱼池的环境卫生也多有指责。

即使每天不间断地补水,也无济于事,因为池子里的水漏得越来越厉害。以前加一次水能维持几天,现在早上加的水到晚上就漏得差不多了,第二天只剩右边小井里的一点。

幸好当时凿了个小井,剩下的几条鱼可怜巴巴地挤在里面,勉强求生。最初我不知道池子底下挖下去的方块是干什么用的,后来才知道是用来放抽水泵换水的。但这似乎并不合理,因为如果要换水,装一根带阀门的水管不是更方便吗?而且边上还连着窨井,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设计的。

春节临近,居民们在群里抱怨大门口的水池太脏,长时间没人清理。在业委会例会上,李姐建议让老秦在过年前再清洗一次。

或许是因为池子里的水和鱼少了,清洗起来更方便;或者要过年了,老秦格外卖力。这次池子清洗得特别干净,地砖黑白分明,光亮如新。

那天下午4点多钟,我当时正在厨房里做饭,突然接到林经理打来的电话:“老孙,小区大门口发生车祸,你要不要去看一下?”

我当时觉得很奇怪:“林经理,小区发生车祸,110都来处理了,叫我去干什么?有什么好看的?”

林经理接着解释:“老孙,楚书记让我通知你去小区大门口查看,确认是否有物品损坏并需要理赔。”

等我赶到大门口的现场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只见离保安门卫室不远上街沿的马路边,停着一辆车头朝外、损坏严重的大众途观,边上的栏杆也被撞断了。

从肇事车的方向判断,这辆车分明是从小区里冲出去的。然而,奇怪的是,机动车道却完好无损,没有一点碰撞的痕迹。刚才出来时,我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听着居民们的议论,我不由得回过头去,这才发现小区居民和非机动车进出的“自动门”被撞飞了,连同附近的栏杆。

“这老头的命真大,本事不小。”

“是啊,他逆向行驶,还误把油门当刹车踩,最后竟能从狭窄的自动门中闯出去。”

“方向稍有偏差,就会撞上石碑。”

“说来奇怪,平常这时正是人流高峰期,这次小区门口却没什么人,只是门卫的手背被当时横冲直撞的大众的反视镜擦破一点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从居民的议论中,我知道了事情的整个来龙去脉。

事情确实蹊跷。据说开车的是一位刚拿到驾照一个月的70岁老人,副驾驶上坐着陪练的也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

这两个人驾车技术虽然不怎么样,但运气却非常好,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你说他车技不好吧,他不仅逆向行驶,连最基本的交通规则都不遵守,遇事又手忙脚乱,把油门当刹车踩。但你说他不行吧,他却硬生生地把失控的车从狭窄的自动门闯了出去,幸好没有造成伤亡。

我在随后的业委会上,也不由地调侃:

“有些业主还说我们小区大门口的石碑像墓碑,不吉利,大家想过没有,要不是有这块石碑挡着,说不定会发生什么事呢?而且我们小区,除了生老病死,至今没有发生过人为的不幸,不像其他小区,几乎都发生过居民跳楼的事,看来我们小区还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了解基本情况后,我把目光集中在一旁的水池上,忽然发现这天里面的水比以往漏得更加厉害。只见这几条可怜的小生命,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

我于心不忍,实在看不下去了。这时正好边上有人说:“水池里的水都漏光了,这几条鱼太可怜了,最好能有人把它们带回去养。”

前几天我在业主群也看到有人这样评论和建议。

于是我抓住机会,自告奋勇地说:“我家里正好有鱼缸,平时也养鱼,要不我带回去养吧?”

“主任,那你就行行好,收留它们吧。”

“得嘞!”我像接到圣旨一样,赶紧跑回家,拿了塑料桶和渔网,并装了些鱼缸中的水,然后快步走到水池边,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大家的面跳进水池,把鱼儿捞入网中,如获至宝般地将六条鱼带回了家。

我这颗悬了一两年的心终于放下来了。随后,业主群一直没有反应,直到第三天才有人问起。

午:门口水池里的鱼怎么不见了?不会都死了吧,好可怜啊。

甲:没有,是被小区里的好心人收养了。

子:点赞,好人有好报。

真是阿弥陀佛!从此之后,业主群中再也没人提起水池的事。大家关心的鱼儿终于有了归宿,小区大门口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虽然处理过程不够圆满,但已是最好的办法,既避免了持续的资金投入和管理麻烦,清洗后的干水池也显得干净整洁,焕然一新。

虽然闲置的水池有些可惜,之前我也确实想过是不是重新维修一下。可一问价格,却吓了一跳:水池补漏竟然要7000元!因为补漏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要彻底解决漏水问题,只能把所有的瓷砖敲掉,重新做过。

我领养回去的鱼中,有三条除了背鳍外,黄色几乎完全褪去,全身发白。可能是因为冬天,它们体型小、抵抗力差,失去水面的保护,身体暴露在严寒中,感冒生病了,第二天它们就呜呼哀哉了。我一直在想,这些小生命是如何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支撑到现在的。

剩下的三条个头较大的鱼,分别是红鲢鱼、一般的鲫鱼和锦鲤。它们最初非常瘦弱,肚皮几乎从头到尾成了一条直线,奄奄一息。但在我的精心照顾下,它们的身体逐渐恢复,变得非常健康。它们一直活到现在,并且与我之前养在大鱼缸里的其他鱼和谐相处。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