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八年的年末,毛泽东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全国各地立即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一九六九年的秋天,六横山来了第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从上海来的,也有从东靖县城来的,周自立到六横区政府去接分配到横山大队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
在这批知识青年中,有一个叫李阿娇的,是从东靖县城来的,是李大的小女儿,来之前,李大和周自立通过电话,本来李阿娇不是分配到横山大队的。
李大上次为了周小宽的事情,说出了自己和李奶香的事情,李宏远把材料寄往了县城的驻军部队,部队首长收到材料后,进行了核实,李大因此受到了批评,转业到了地方。
对于李大的转业,周小宽和周自立都是心有愧疚的,这次李阿娇到横山大队插队落户,是周自立主动要求的,理由是李大原来就是横山村的人,让他女儿到横山大队插队落户也理所当然。
周自立在人群中找寻着李阿娇,他记得自己结婚的时候,这孩子跟着李大来过横山村,蹦蹦跳跳的很可爱,他凭着当时的印象找着李阿娇。
他正找着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叫声:
“大叔!大叔!”周自立也不在意,继续找着李阿娇。
“大叔!大叔!叫你呢!”周自立朝叫喊的方向看了过去。
只见一个女青年正向他挥着手,只见这个女青年戴着一顶黄色的军帽,军帽下露出了一头短发,显得很有精神。
“大叔,你不认识我了?”那个女青年朝周自立问。
“你-,你-,你是那个郝闯!”周自立想了一会,一拍手,叫了起来。
“大叔,你总算想起我来了,哈哈。”
“小郝呀,太好了,你是不是也分到了我们大队呀?“
“大叔,我分到横山大队。”
“那就是我们大队呀,太好了,以后我们就在一起生产劳动了。”
“那真是太好了!”郝闯高兴地喊了起来,引得旁边的知识青年朝着她看了过来,她还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
这时,有一个女青年走了过来:
”你是自立哥吧,我是李阿娇。”
“你是阿娇呀,真是女大十八变呀,怪不得我找来找去,没找到你。”
然后,周自立看了看分配到横山大队的知识青年的名单,发现郝闯写的是从上海来的,周自立很是疑惑,这郝闯不是宁波人吗,怎么写的是上海人呢?在去横山大队的路上,周自立问起了这个问题,原来她的父母去上海工作了,因此她也跟着去上海,成了上海人。
分配到横山大队的知识青年有十一个人,上海的二个,东靖县城的九个。
这批知识青年自小在城市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城市,响应毛泽东主席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广阔的农村,大有作为来了,因此充满了新奇感和热情,他们跟着周自立回横山大队,一路上说说笑笑,来到了横山岭下,看着高高的山岭,一点不觉得害怕,都兴奋地登了上去,还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歌曲,把周自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周自立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一路攀登,一鼓作气登上了岭登后,在那里大声地呼叫,有的人甚至激情澎拜地朗诵起了毛泽东的诗词《重上井冈山》中的诗句: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朗诵着朗诵着,青年们发出了“哈哈哈”的大笑声。
知识青年被安顿在一幢石头砌成的原来部队打坑道时遗留下来的平房内,他们的到来,给横山大队仿佛注入了一股清流,社员们都充满了新鲜感,在知青点经常有社员们转来转去,特别是晚饭以后,大队年轻的社员们常常晃来荡去的。
对这十一个知识青年怎么安排,是大队部马上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就知识青年的事情,大队部开了一个会议。
周自立做了一个开场白:
“我们大队这次来了十一个知识青年,六个男青年,五个女青年,这是一些有文化、有理想抱负的青年,他们的到来,应该说,能为我们大队带来新的气象,大家看看,怎么安排妥当呢?”
“我看,让各个生产小队长抓阄吧,把这些青年平均分配到各个生产小队吧。”民兵连长说话了。
“这样处理太简单了,这些青年和我们大队的一些青年不一样,他们关键是有文化,如果只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太可惜了。”周金木说话了。
“我看这样,先让他们都参加一段时间的生产劳动,锻炼一下他们,然后根据他们表现出来的特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比如我们学校还是需要好的老师教孩子们的,现在几个村里的老师普通话都讲不准。另外村里的文宣队也可以增添一些新鲜血液,跳呀、唱呀的,他们总比大队的那些娃娃们强一些。”张侠说。
“张大队长的话很有道理,这些青年在城市娇生惯养,首先要让他们磨练一下意志,让他们觉得我们农民不容易,消除他们天生的优越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他们就会安心地在这里插队落户,和我们社员们打成一片,为我们大队的生产劳动做出贡献。至于以后的工作,就看他们的劳动表现了。”治保主任说。
其他的干部也都纷纷的附和,认为先参加农业生产,后根据情况再进行分配工作,这是对的。
周自立听了大家的发言讨论,他咳嗽了二声,准备做总结性的发言了。
这时,周建国插话了,周建国是周自立的大儿子,担任大队的团支部书记。
“我认为,首先要在知青点建立一个团小组,让他们接受党的领导,统一思想,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周自立看了看自己的这个儿子,对大家说:
“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
在大家都表示没有话可说后,周自立说话了:
“大家的意见都很好,就按照大家说的办吧,先在知青点成立一个团小组,这事情,建国你联系公社的团委,尽快去办。”
“我看,抓阄还是由那些知识青年自己抓,在每张纸上写上各个生产队,抓到哪个生产队就去哪个生产队,这个张侠,你办一下,特别要提醒各生产队长,这些青年有一股子热情,但是对农活不懂,要让老农们耐心地指导他们。”
“好,这个自然。”张侠说。
“大家没有其他意见的话,那就散会了。”
周自立说完,嘴巴对着手“呸”了一下,把随身带的笔记本翻了翻,把其中的一页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