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梅一跑进九架屋的大门,就急急地止住了脚步,站在了大门边,手抓起了辫子拨弄着,看着里面这么多的人,想着刚才父母亲的话,她不知道该不该进去。
这时候,赵成章正在练习横山走书《碧海红心》,赵成章跟着刘阿来走岛串村学唱横山走书已经好几年了,已经深得师傅走唱的要领,他和刘阿来的走唱风格大致相同,但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个风格主要是因为他眼睛的问题而被迫形成的。
由于眼睛看不见,他走唱活动的范围没有刘阿来那么的大,站起来走动的频率也没有刘阿来那么的频繁,所以走唱时,大多是坐着,他把功夫用在了折扇之上,一把折扇运用得是活灵活现,既能作为刀枪棍剑使用,又能演化出风花雪月来。
赵成章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是他的嗓音洪亮又有磁性,此时的周洁梅站在门边,听着赵成章的说唱,不知不觉中脚步移了进去,站到了天井的角落边。
周洁梅目不转睛地看着赵成章的表演,真想不到一个瞎子能把走书说唱得如此引人入胜,她正准备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欣赏的时候,只听刘阿来说:
“成章,说唱的不错,今天就练到这里吧。谁还要来练一练?”
“我来!”
“我来!”
“我来!”
有几个青年争先恐后地要上去练习表演。
“还是让周洁梅上去练一个吧。”站在人群中的周树国喊了起来。
原来周洁梅进来不久,周树国就看到了她,看着她目不转睛地看着赵成章说唱,周树国起了顽皮之心,心想逗一逗这个平时一声不吭的小娘们。
“周洁梅?在哪呢?”有人也喊了起来。
“在那边!在那边!”
“对,让她上来练一练,我们大家看看,这个‘哑巴’到底会不会说话?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些年青人起哄了起来。
周洁梅看这样的情景,有点怕怕的,她从刚坐下的位置上腾地站了起来,转身朝大门的方向正要跑过去的时候,只见周树国一下子拦住了她。
“周洁梅,你来都来了,上去吧。”
“上去吧!呵呵,呵呵。”
旁边又来了几个小青年,一边喊着,一边推搡着她向天井的中央走了过去,周洁梅挣脱着,流下了眼泪。
“树国,你们不要这样,放开她,让她自己过来!”刘阿来大声地说着。
“周洁美,没有关系,你也来试一下吧。”刘阿来鼓励着。
“刘书记,我不会,真得不会。”周洁梅连连摆手,柔柔弱弱地说。
“原来你会说话呀,哈哈哈。”
“哑巴开口了!哈哈哈。这声音还很好听呢。”
“周洁梅,来一个!周洁梅,来一个!”
......
在周树国的鼓动下,小青年们不停地卖力地起哄着。
“周洁梅,你就随便什么歌唱一首吧。”刘阿来看着已经来到他身边的周洁梅说。
“刘书记,我真的都不会。”
刘阿来看着白色的汽油灯下周洁梅露出来的惨白面孔,还有眼泪汪汪的眼睛,心里不免一声叹息:生在地主家庭的姑娘确实可怜呀!
想到这里,刘阿来本来想放过周洁梅,不让她唱了,但是又转而一想,这样的青年还是需要鼓励一下的,让她产生一些生活的勇气,于是他说:
“这样吧,你就唱首《社会主义好》的歌曲吧。这个你应该会唱吧?”
“这个-,这个-,我-,我-会。”
“那你就唱一个吧。”
周洁梅于是轻轻地唱了起来: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对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随着周洁梅的唱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跟着唱了起来: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江山人民保,人民江山坐得牢,反对分子想反也反不了,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胜利,共产主义社会一定来到。”
九架屋内响起的歌声回荡在了横山大队的上空,周洁梅唱着这首歌,听着大家嘹亮饱满的歌声,想着自己的家庭出身,哽咽了起来。
赵成章坐在离周洁梅不远的地方,没有跟着唱,他听着这首歌,心中很是感慨,他想起了赵友根和李奶香,想起了李大,想着自己的身世,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属于人民队伍中的一员还是反动派中的一员?
侧着耳朵听着的赵成章突然听到了低低的啜泣声,凭他敏锐的听觉,他立马知道这是那个刚刚在唱这首歌的姑娘的声音,他不知道这姑娘为什么而哽咽?
横山公社的文艺宣传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年底县里要进行文艺汇演,要求横山公社出二个节目,这个出节目的任务落在了刘阿来和周昂立的身上,经过挑选,他们选的一个节目是京剧《沙家浜》智斗选段,他们商量决定另一个节目是“三句半”,台词由周昂立负责编写。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封锁了几个月的惊天的新闻传遍了大江南北: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飞机外逃叛国途中机毁人亡。
六横山各级政府进行了文件的传达,随后进行了“批林批孔”的运动,横山大队在庄穆庙前的操场上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
七十多岁的周小宽也参会了社员大会,听着周自立文件的宣读,他几乎不相信林彪这个开国元帅怎么会叛变?怎么会走上和人民对立的道路?
随着周自立对“九一三”事件的详细介绍,他开始慢慢地接受,慢慢地明白了怎么回事,也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个运动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的局面,有了一个清楚又模糊的认识。
他不明白的是,批斗林彪反革命集团,为什么要和批判孔子联在一起呢?林彪和几千年前的孔子难道还有某种的联系?
开会结束,回到家里,他来到了周昂立的家,看到周昂立正在桌子上写着什么。
“昂立,在家呢?”
“是的,阿爹。”
“你在写什么呢?”
“县里要组织文艺汇演,我写一下准备演出的节目‘三句半’的台词。”
“哦,三句半好,三句半好。”
“你准备写什么方面的?”
“阿爹,我刚才想了一想,准备写‘批林批孔’方面的。”
“这个内容透骨新鲜的,好。”
“对了,昂立,我想问你一下,为什么批林和批孔要放在一起呢?”
“听说是在林彪的住处查到了一些有关孔子的书籍吧,据说林彪在自己的住所还写有‘克己复礼’的字匾等。”
“哦,是这样呀。”周小宽说完,慢慢地踱出了周昂立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