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一年的劳动锻炼结束后,按照一年前大队会议的决定,根据大队的实际情况,决定抽调一个知识青年补充小学的师资力量,再推荐两名知识青年去公社的文艺宣传队。
大队干部一致推荐郝闯到小学任教,大家推荐以后,周自立把郝闯“九架屋是封建糟粕,应该拆除”的说法提了出来。
大家一听,一下子砸了锅,有人立刻提议不要让郝闯去当老师了。
“好好的一个住人的地方,怎么成了什么封建主义的了。”
“是呀,那横山上的那块‘佛歇石’也该砸烂了。”
“这是什么人呀?居然有这样的想法?”
“住人的地方就是住人的地方,哪有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的区别?”
......
“按照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说法,九架屋确实也算是‘四旧’之一。”
大家议论纷纷以后,周建国说话了,周建国初中毕业以后就回大队务农了,也算是一个有知识的青年,成为大队的团支部书记以后,经常参加公社、区里的会议,听得多,也看得多了。
大家听周建国这么一说,都沉默了下来,如果九架屋真是‘四旧’,真拆除了,住在里面的人怎么办?
“建国呀,到底什么样的东西是‘四旧’呀?有什么办法让九架屋不算‘四旧’呢?”周金木说话了。
“金木大,‘破四旧’‘立四新’是文化大革命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打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习俗、旧习惯。”
“建国,这九架屋里有旧思想吗?我们都是新社会的人拉,都是新思想了。”周佳才说。
“对,九架屋里也没有旧文化呀?又没有旧书什么的,如果有,拿出来扔掉就是了呀,更不要说什么旧习俗、旧习惯了。”周金木接着说。
“是呀,我们都是劳动人民的新习惯、新风气了。”张侠笑着说。
“大大们,您们都理解错了,我们九架屋确实有封建社会的遗物在,如栓马的石柱,如旌旗等等,这都是旧思想、旧文化的反映。”
“这简单,把栓马的石柱子拔了扔了,把大仓门拆了重新修建一下不就可以了吗。”
周自立听着大家的发言,开口说话了:
“刚才让郝闯补充学校的师资力量大家都是同意的,不能因为她对九架屋的想法而更换她,这个女青年可能思想激进了些,但确实是一个好青年,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自立,你再做做这个郝闯的工作吧,在告诉她到学校工作的同时,劝她撤销对九架屋的想法,这样是否可以呢?”张侠说。
“这个主意好,这个主意好。”大家都纷纷附和着。
“好吧,我和小郝谈谈。”
会后周自立找到了郝闯。
“小郝,大队部决定你去小学任教,帮助孩子们学好知识,你觉得怎么样?”
“谢谢大队的信任,我不想去学校教书,我还想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锻炼。”
自从上次向周自立提出了九架屋是封建糟粕的事情以后,过去了将近十天,周自立没有明确地答复自己,郝闯心里对他有了意见,认为虽然这个周自立思想觉悟、做群众工作、劳动生产都没得说,但是联想以前在火车上听到他念念有词的“菩萨保佑”,再看看现如今没有坚决的破除封建糟粕的行动,说明周自立还是一个有着浓厚封建思想的人。
“小郝,教书育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大队是综合考虑了你的表现,你的学识才决定的,这个工作,你是很合适的,你再好好考虑一下吧。”
周自立说完,就要走了。
“谢谢书记的好意,我不去!”郝闯重重地说道。
看郝闯态度这样的坚决,嗓门又那么大,感觉不对劲,脑子一转,刚要走的周自立停了下来:
“小郝,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
“是,我对你有意见!”
“什么意见?”
“你根本没有破除封建主义的思想。”
“你是指九架屋的事情吧。”
“是。”
“小郝呀,拆除九架屋的事情这是一件关系社员们切身利益的大事,大队部需要好好的谈论研究一番的。”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你们没有讨论过吗?”
“我们初步谈论过一次,大家的意见很不统一,大多数人认为,九架屋不能拆除,拆了,里面的人住哪里?所以没有定下来。”
“周书记,这是革命的大是大非问题,破‘四旧’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重要任务,是容不得讨论研究的,是坚决执行的问题。”郝闯提高了声调,前二年轰轰烈烈的运动场景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眼前。
周自立本想好好地做做郝闯的工作,让她设身处地地为住在九架屋的社员们考虑一下,想不到反而被郝闯上起了课。
“小郝,你说得是对的,但是也要考虑实际情况,社员们的安居问题这是大问题。”
“周书记,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向公社、区公所反映,让上级部门一起解决。”
“那好吧,小郝同志。”面对郝闯的寸步不让,周自立感到无奈,他看了看郝闯,转移了话题:
“小郝呀,你不去学校任教,那谁去学校任教合适呢?”
郝闯沉默了一下说:
“我看李阿娇很合适。”
“李阿娇?”周自立有些迟疑,凭心而论,周自立内心是希望李阿娇去任教的,在推荐郝闯的时候,他也有想推荐李阿娇的私心,只是没机会说出来,看着李大的女儿适应不了繁重的生产劳动,经常地偷偷流眼泪,他是心疼的,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心里总是希望李阿娇能有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可是又想想,这李阿娇一年来生产劳动的表现是不合格的,如果自己借自己的权力安排她轻松的工种,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能服众的,好在这李阿娇也不是没有优点,因为从小在部队院子里长大,这个普通话说得很好,而学校也确实缺少普通话讲得好的老师,现任的两个老师,一个男的,一个女的,这普通话实在讲得不怎么样,很耽误孩子们,以后讲着土话的孩子们怎么和外界交流呢,就像自己,这么多年来,因为普通话讲不来,有着切肤之痛呀。
听着郝闯自己不去任教提出让李阿娇去学校任教的话,周自立心里在为郝闯遗憾的同时也为阿娇高兴。
但是这不能自己一个人决定,还是需要要提交大队会议集体谈论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