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殷蓉艳的头像

殷蓉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7/30
分享
《暗处》连载

第八十八章 疏忽

第二天上午,鲍愁有意无意的同王科长聊到了防疫站的业务,说防疫站不就是打打预防针,咋个会有这么多的部门和人?王科长以前也是搞业务出生的,说:“小鲍啊,这个你就不晓得了,打预防针还真不是防疫站的主要任务,全省的各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以及村卫生室都可以打预防针,而且也是他们的职责和任务,防疫站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控制和消灭群体性的疾病,群体性的疾病就包括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以及群体中毒等等,群体性疾病不会是某个个体特有的疾病,多半极有可能是一定范围的群体,几个,几十个,成百上千上万的人相关联发生的同一种疾病,比如豪横市彼界县65年全县一半的人都得了伤寒,有的整个村没有一个人是好的,这种情况,治病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最为关键、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引起这样多的人一同发病的原因并且把这个原因控制和消除掉;曾经王墨县墨阳区的一个公社,现在叫乡了,全乡一半的人都患了大脖子病,很多的小孩一生下来就是傻子,通过防疫站的人调查、了解,原来这种病是缺碘引起的,后来通过食盐加碘,这个乡就不再发生大脖子病和呆小病了;解放前,春秋全省,只要一进入夏天,到处都有打摆子的,那个东西来了吓死人,轻则倒床,重则伤命,很多家庭壮劳力一倒,全家就吃不上饭了,一个寨子一个寨子的,死的人都没有人去埋,所以,解放初期,省防疫大队的首要任务就是灭疟,曾紫凝两口子,柳向鲲两口子,查珮仙两口子等这一批老防疫队员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他们丢下娃儿,常年在彼界、墨阳、两江那些高发区搞调查,采标本到实验室做实验,搞清楚了春秋88个县哪一个片区是哪一种蚊子传的疟疾,哪一个片区主要是哪一种疟疾,用哪一种药最好,最后提出挂蚊帐是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方法的结论,后来,又根据国家抗美援越实施的“523”项目需要,配合广西的屠教授研究从中草药提取了一种叫做青蒿素的药物用于防治疟疾,效果特别好,春秋的疟疾发病很快就控制住了。在这些疾病基本上搞清楚并控制住以后,他们好些人仍然在继续钻研,特别是曾紫凝,她带领一帮小青年,开展了全省传染病媒介医学动物的分布调查,主要有老鼠、蚊子、苍蝇携带鼠疫杆菌、疟原虫和丝虫在各个地区的分布分型调查,这些资料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防病作战图,比如说,把一个地方的蚊子捉上个几只来让它们感染上疟原虫,每一只蚊子就等于一架挂满炮弹的作战飞机,然后让它们大量繁殖,就能够培养出大批的成千上万的满载着疟原虫的蚊子,一旦往原先的这个地方一放,那一个片区就等于遭到了无数架战机的攻击,人只要一被叮咬,疟原虫就进入人体,人就会感染得疟疾生病,也许就因此送了命;还有鼠疫,一只感染了鼠疫杆菌的老鼠等于一颗无声小型核武器,一旦窜入一个社区,可能引起整个社区若干人发病甚至死亡。传染病防治研究所这些年来的研究我去看过了,整个春秋省乃至周边地区的老鼠、蚊子和苍蝇的分布、携带病原体种类、生活习性等等资料就装了三个大文件柜。”

“那,这些资料要是流出去就不得了?”鲍愁试探着问。

“咋个会流出去?都是防疫站的人,哪个会去动它,除了工作需要,又不能吃,拿来干哪样?”王科长说。

鲍愁一听,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专家们确实值得尊敬,但是个别专家没有注意到保密的重要性——包括曾经也是搞业务出生的王科长——资料柜都是不上锁的,大家都可以翻看、抄录使用,他们没有想到这些东西一旦到了无论是台湾还是日本乃至美国人的手里,用处可就大了,就会对我们国家构成威胁,难怪要被黎本山两口子盯上了。这些资料在单位的人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很平常,就像当年魏支书有可能把邻近的0027部队和哈巴大队的民兵人员组成以及武器装备使用等情况告诉给黎本山,将106厂的位置坐标以及生产工艺和流程出卖给台湾一样,看似平常,但是,它却是台湾以及日本乃至美国方面梦寐以求的军事情报。曾紫凝老师团队通过几十年的传染病媒介医学动物的分布调查以及实验研究得出的春秋省乃至周边地区的老鼠、蚊子和苍蝇的分布、携带病原体种类、生活习性,甚至包括疾病流行分型、影响传播途径环境、感染人数、影响劳动力与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等等,这些东西可不是儿戏的,鲍愁实在是不理解,可能是多年的习惯使然,有些专家辛辛苦苦调查研究以及实验获得的数据资料就放在文件柜里,很多时候连简单的挂锁都不上,大家共用,可以说,魏桂兰来到防疫站这几年,在黎本山的配合下,就钻了同事间“信任”的空子,基本上都已经把春秋省的老鼠、蚊子和苍蝇的分布以及携带病原体种类和生活习性等等绝大部分的核心资料窃取到手。

不过,鲍愁想,曾紫凝以及王科长他们没有注意到传染病流行资料的保密,正好给了自己一个抓住黎本山两口子证据的机会,因此,当天中午他就上街去,在市中心大十字商业区转了一圈,经过反复比较,买了一台美能达相机——那个时候已经有了半自动的智能相机,机械加数码。他把相机放在保卫科自己办公桌的抽屉里锁好,当天晚上在黎东瀛家打完麻将以后,他就像头天晚上一样,从传染病防治研究所寄生虫病科二楼走廊尽头窗子外的水泥平台上侧弯着身体趴下,通过通风口排风扇叶片之间的缝隙,把相机镜头对准了黎本山两口子,偷拍下了他们窃取传染病流行资料的过程。

这之后,三天两头鲍愁都会和黎东瀛在一起,喝酒,不是黎东瀛请他,就是他请黎东瀛,当然少不了要请上许王两位科长,偶尔叫上黎东瀛同科室的徐凯,酒足饭饱之后,就到黎东瀛家打麻将。饭后打麻将,除了二位科长,他还叫上了汪小剑。随着时间的深入,鲍愁与黎东瀛的酒局和麻将圈子也在不断扩大,麻赋麻书记时不时地也由许科长邀请参与进来,这样一来,除了酒局外,麻将就免不了抽着轮流上场打。多数时候,鲍愁都主动让位撤退搞服务,让麻书记许科长王科长和黎东瀛以及汪小剑轮流鏖战比武,鲍愁端茶倒水服务之余,借到门卫查岗之机,偷跑潜入传染病防治研究所寄生虫病科二楼走廊尽头窗子外的水泥平台偷拍黎本山两口子窃取资料的证据。麻书记以及许王两位科长赢了,鲍愁不管,输了的时候,鲍愁时不时的都会私底下替他们付点赌账,确保几位领导只赢不输,确保几位领导开心。好在麻书记以及许科长和徐凯赌瘾并不大,不是场场都要参加博弈,因此多数的时间酒足饭饱之后,还是只有黎东瀛王科长汪小剑和鲍愁到黎东瀛家上场打擂。鲍愁上场,如果不能和牌,也要想办法点炮让汪小剑或者其他人和牌。

夜深人静,麻将聚会散去,如果黎本山两口子还在传染病防治研究所寄生虫病科实验室忙碌“加班”,鲍愁就会接着潜入到二楼走廊尽头窗子外的水泥平台上侧着身体趴下,偷拍两口子窃取资料的证据,可以说是偷拍打牌两不误。

不知不觉之中,黎东瀛家也成为了他们日常聚会的小小沙龙,鲍愁和黎东瀛相互之间也就成了忘年交的好朋友、好兄弟,这为鲍愁给黎东瀛埋雷和挖坑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