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村,春节期间,没有舞狮、舞龙及布马舞等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但在正月十一,爆竹声声,喜气洋洋。当日,岭南村老人组主持“营老爷”,少男少女,奇装异服,队伍千米长,锣鼓喧天,彩旗飘扬。
也在正月十一夜起,张公岭县岭中镇张氏村民开始在岭南村土地庙前“摆桌碗”,长一公里,一直延续至正月十六夜(元宵夜放烟花),依次是岭东村、岭北村、岭中镇、岭西村、岭南村,其中岭南村的摆桌碗,观众最多。
十五月亮,似有话说。
《张公岭日报·副刊》《凤凰》头版头条文章《民间艺术奇葩——岭南“摆桌碗”》:
摆桌碗,顾名思义,就是把桌和碗(包括盘)摆出来,碗盘当然摆在桌面上,再在碗盘里摆上经民间艺人创作的各种各样丰收农作物艺术品。在这里,摆也是一种艺术。
张公岭张氏族人由河南—浙江—福建等地迁居而来,桌碗也由中原传播、演变、改进而来,在年复一年的民间艺术自发竞争中日趋完善,日益科学,终于形成今天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奇葩。由于岭南是侨乡,经过华侨的热情传播,故摆桌碗活动也轰动海内外。
岭南摆桌碗,据考证,在开县之前就有其存在了。
张公岭张氏有五村,村村有摆桌碗的活动,每村必须到岭南村土地庙前去摆桌碗,这是老祖宗的居住地,也是把成绩和艺术摆给老祖宗看。摆到正月十六夜结束后,评委会给予评出名次。
岭南为什么摆桌碗?有人认为,一来谢天谢地谢君王,故各村摆桌碗都摆在土地庙前(古人种田,靠天吃饭,企盼土地爷恩赐风调雨顺);二来感谢祖先;三来自我肯定及热烈庆祝去年的劳动成果;四来企求新年更大更好的收成;五来显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六来在相互竞赛中激励对方;七来祈求身体健康,财丁兴旺……
如今,五村镇中惟独岭南村摆桌碗最具传统性,最具排场性,手工制作及彩绘艺术也最为迷人。
岭南村摆桌碗艺术的传承人,老一辈有:男,以张清远(88岁)、张成瑞(71岁)为代表;女,以邱赛花(91岁)为代表。新一代有:男,以张归仁(50岁)、张归宾(50岁)为代表;女,以王贞(40岁)为代表。目前,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再不重视,岭南摆桌碗艺术也面临断层的危险,年轻一代后继无人。
岭南窑805年秋末,岭南村老人组就决定岭南窑806年正月十六夜不再摆桌碗了(其它村镇已经三年没摆桌碗),原因有四:
第一,经费缺乏。
第二,治安秩序难以维持。
第三,缺乏人手。
第四,怕扣帽子“迷信活动”。
特别第四,令岭南老百姓伤心欲绝,发誓从此不再摆桌碗了。老人家想不通,摆了六百多年的桌碗,居然被廖镇长说是搞迷信活动。六百多年来都安全平安,难道公检法齐全、雄壮的今天,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然而,经过县文化局林局长等一行人的再三劝导、激励和保证,岭南村老人组十几位老人经过热烈讨论,童心重现,回心转意,一老秀才终于拍案而起:“既然国家这么重视,要保护我们的劳动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何况其他地方都在争着申报。如今你们把好事送上门来,还赐好名声,我们若还无动于衷,我们就是冷血动物。八百年来,我们的祖先都无偿坚持摆下来了,这种艺术若今日断送在我们手里,我们不仅对不起祖先,也对不起后代,更对不起国家。政府补不补偿,我们都来认真地做。俗话说,十补九不足。经费,我们来筹集;人力,我们来组织;艺师,我们来邀请;秩序,你们务必请警察维持。我们提前准备,力争把明年正月十六夜的桌碗摆出特色,摆出水平,摆出成功。”
这是一帮可敬可爱的老人,说到做到,在场者无不激动万分,心情舒畅。
老艺人张成瑞接到电话,第二天乘早班车专程从汕头赶回岭南参加由文化局主持的座谈会,鼎力支持。他毫无隐瞒介绍说:“摆桌碗有盘、碗两种,盘盛动物造型艺术品,碗盛植物造型艺术品。动物造型有飞行类,诸如蜻蜓,蝴蝶,老鹰,等等;有水底类,诸如龙虾,泥鳅,鲤鱼,等等;还有十二生肖,各呈异彩。植物造型有米、芝麻、黄豆、洋葱等等。造型名曰:年年有余(鱼)、遐(虾)迩闻名、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出污泥而不染,太多了,足有一百多种。尤其大猪扮‘仙翁赶鹤’,是上等之作。把猪杀后,从猪后背开刀,取出内脏,塞入稻草,让猪肚鼓起来。猪后脚直立,猪前脚扮仙翁手,猪尾巴做仙帚。把网窦油披在猪身上做袈裟,猪心做仙桃,猪肠做仙杖,等等。真是传神之作。”
按照惯例,每年摆桌碗,新婚新丁必须承担重任,依此类推,毫无怨言,皆大欢喜。另外,村里各家各户尽其所能,彼此之间都不认输,把艺术品摆得琳琅满目,有条有序。其余高难度的不可外扬的艺术品,则由传承人来制作完成。传承人德才兼备,无私无畏,备受尊敬。例如制作一碗“芝麻开花节节高”艺术品,头对头,尾对尾,至少要花去艺人张成瑞三天的时间,聚精会神。岭南摆桌碗的斋货,由面粉和麦芽糖混合制作而成,一般可摆放置三个月以上,不变质,不开裂。至于本命年的生肖,给予相当醒目的位置,用纸糊竹架,依样画葫芦,又高又大。
为什么要摆桌碗三个字,其实,制作是艺术,摆也是艺术:摆得好,排列有序,赏心悦目;摆得不好,参差不齐,有碍观光。
张成瑞表态,决定放弃去香港澳门旅游,在深圳过完春节,提前回家进行筹备。
观众拭目以待……
岭南窑806年正月十六夜到了,岭南村土地庙前上千米路段,灯火通明,游人如织,欢声笑语,赞不绝口。
岭南电视台,张公岭县电视台,对这些轰动山城已久的民间艺人活动——摆桌碗进行录像、解说和报道。
张成明自己就制作了一百多种摆桌碗艺术品,一二百多桌上千件艺术品并列在一起,灯光照耀,五光十色,惟妙惟肖,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岭南人激动不已,从某种意义来说,八百年来的摆桌碗活动,终于可以摆出张公岭,摆出岭南……
民间艺术奇葩——岭南摆桌碗,让世人欣赏到岭南民间艺术一道风景线。少男少女结伴而来,尤其是成群结队的年轻姑娘,燕声莺语,貌若天仙,又是另一道风景线,然而,却没有张小娟的身影。
本来,在去年年底,岭南村老人组已经焊接了一个铁笼,高一米,长二米,宽一米,准备在关键时刻把张小娟关起来,弄到阴暗的角落,以免她破坏这次难得的活动,也不至于在有关领导面前出丑,造成负面影响。
在这个美丽的夜晚,岭南村大街小巷喜气洋洋,有的人看摆桌碗,有的人却看人,寻觅美丽,忘记了痛苦,忘记了不幸,忘记了张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