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思竹(原名陈榕)的头像

陈思竹(原名陈榕)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8/16
分享
《 故乡行》连载

第二十一章 退休

放学,让学生自觉养成整理好课桌、凳子和打扫教室卫生等良好习惯。开展一周善行活动:为父母、亲友和同学,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然后,在班里轮流分享其过程、收获、启迪和乐趣。

1997年春节,天气寒冷,阳光明媚。大儿子徐波水电建设学院毕业一年,老二也即将就业。两个儿子相继工作挣钱,对父亲不良行为有了约束,往日的家庭风暴,有好转。全家四口欢聚在徐家坝,那简陋的青瓦房小屋里,过了一个愉快轻松,没有争吵的喜庆新年。

开学之际,突然感到头、肝和胃,似乎都有些隐隐作痛。二姐心想:1983年做了胆囊手术,过年没有注意饮食节制,又犯病了?她强撑着身体不适,回到学校讲台,坚持上好每一节新课。教学和繁杂的班主任工作,又让她紧绷起来。构想了很多新的创意教学方案,逐一实施时,却力不从心。

三十多年来,一直背负着家庭不谐的压力,委曲求全,负重前行。带孩子,做家务,抓教学质量,无论多么辛苦,自己都能轻松应对。可眼下,怎么啦?还不到五十二岁,腿脚酸软,有气无力,失眠心悸,身体亮起了红灯。

或许是拼命工作挣钱养儿,压力到了极致,现在儿子们相继独立成家立业,卸下了往日重负。突然的轻松和快乐,一时间还没有适应。静坐桌前,对镜审视,昔日光滑的皮肤,什么时候悄悄爬上了细纹,清幽的头发,也有了稀稀落落的银丝。二姐感叹:岁月不饶人啊。

人生不可能永远高光,也不可能长久低沉,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轨迹。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小学女教师55岁退休。还没到退休年龄,身体已倍感不适。二姐提前向校长汇报了自己的情况,做工作提前退休,并递交了退休申请。这一学期,她认真梳理、回顾和总结三十多年的教学方式及效果,找出亮点和不足。

刚刚毕业分配在成都工作的大儿子徐波,一路见证了母亲的坎坷曲折,养儿的艰辛,在家忍辱负重的精神压力。现在身体出了状况,便主动租了三室一厅的房子,接母亲到成都住下,去医疗条件好,设备齐全的华西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治疗。

暑假期间,每天烈日未出,二姐便迎着晨风,乘公交车去医院排队,逐项筛查。最后,主治医生拿着一堆化验单,仔细分析后判断:“你现在处于亚健康状态,各项指标看似正常,却都在临界点,有的略有超出。这是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又随着年龄增长,导致更年期身体各个器官代谢紊乱而致。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会加速五脏六腑功能衰退,出现更大的障碍。所以,你必需休息,卸下压力,学会放松,保持心情愉悦。”

从此,二姐没有再回校上课,彻底告别了那间拥挤的破瓦房、泥巴田坎、交通闭塞、人文贫瘠,留有众多心酸记忆的家。年底,正式批准退休,她便安心调理身体。尽管是租房,但全家团聚在此,没有谩骂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身心放松下来。

大城市宽阔的街道,楼房的规范设计,商业街的热闹,通夜灯火辉煌。清晨,站在阳台上,眺望城都平原深邃浩渺的天空,红日高悬于东边天际,车水马龙,二姐兴奋地享受着西部开发红利。按照医生叮嘱:保持心情愉快,清淡饮食,夫妻和谐,就能顺利度过女性最特殊最难熬的更年期。

身体检查完毕,总体没有大碍,二姐立即规划: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精彩有意义,不能像一般退休人员那样,碌碌无为。以前没有实现的愿望,争取逐一达成。从小喜欢唱歌,但不专业,第一步,到老年大学唱歌跳舞班,放松身心。这项娱乐最省钱,只交少许学费,按课表,规律上课。

丈夫也跟着到了成都,不再为争风吃醋的事烦恼。平时,他去守工地材料库房,两个多月回家一次。二姐个人空间宽松,就轮流接父母到成都养老,尽孝心。父亲过世后,又接母亲到成都长住,被丈夫回家撞见,他每天阴沉着脸,闹情绪要回崇龛老家。

二姐叫他把母亲送回夏家湾,一路上,他不说话,脸黑得像被雷火烧了一样,令人害怕。到了琼江河,他一定要找不要钱的船,才把八十多岁的岳母陈余送到对岸,冷眼旁观老人独自上下,也不愿意伸手牵扶一下。他向着夏家院坝大声喊:“燕飞,赶快来接老母亲回去。”

母亲陈余,看到过去满意的女婿,竟然这样对待自己,心里透凉,十分生气,却无法言表。此后,再也没有到过二姐家。其实,那时,丈夫每月有两千多残疾军人退役金,守工地的工资和二姐的退休金,加在一起,不算十分富足,也是小康水平,生活并不困难。

丈夫不喜欢二姐家的三亲六戚,一天,陈家文书院一个表弟,去康定找不到乘车地,他陪二姐去接他,一见面就说:“你来干啥?”

表弟回答:“我到康定煮饭。”

丈夫瞪着怀疑的眼睛直视他:“你煮得来饭啊?”

送走母亲和表弟,二姐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身体渐渐复元。每天按时到老年大学唱歌跳舞,她特别喜欢声乐老师边弹边唱的优雅动作,眼睛跟随她的姿势移动,心想:自己有台电子琴,那该多好啊。

春暖花开时节,老年大学组织学员去周边旅游,统一购置了红色服装,鸭舌帽,自带水杯、双肩背包和日用品。举着鲜艳的班旗,排着整齐的队伍,踏上郊区宽阔的平坦大道,一路高歌,欢声笑语。径直到班长提前联系的果园、农家乐和茶园驻足下来。

在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政策指引下,过去落后的成都平原得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春天到处都是葱茏茂盛的果园,烟火不断,供人休闲娱乐聊天的茶园,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二姐暗暗赞叹成都平原的快速发展,想到相亲时,看上夫家的那片平坝,还是未开垦的处女地,有些遗憾。

立夏生日,刚刚涨了工资,还没有结婚的大儿子徐波,给辛苦养育自己的母亲,买了一台联想牌手提电脑,令二姐欣喜不已。她如饥似渴地阅读使用说明书,拼音教学优秀的她,用拼音打字顺风顺水。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比很多年轻人打字都快。

每天一早起床,简单梳理后,就坐在书桌前,听着窗外树枝上小鸟清脆的叫声,一缕阳光照射进来,浑身舒适怡然。生活规律,时间自由,心情愉悦。每周一次,去老年大学唱歌跳舞,平时在家练习歌曲、舞蹈动作和打字,按照教程,学习电脑应用知识。在不断加快打字练习中,双手和大脑的灵活度,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没有低俗的谩骂,不处理每天高强度的班主任繁杂事务,与一群高素质,有相同爱好的退休老年同学为伍,为了唱歌字正腔圆,大家都讲普通话。新环境,新知识,新情趣,身心彻底放松。

1999年春,阳光灿烂,晴空万里,气候怡人。成都平原处处鸟语花香,二姐背着双肩背包,参加老年大学唱歌班,到郊外踏青活动,刚回到家里,外侄女梁萌打来电话:“二姨,请您到深圳来,帮我照看一段时间孩子,我工作很忙。”

这个电话,一下切断了二姐刚刚放松怡然的生活。梁萌的事,就像自己女儿的事一样重要,她毫不犹豫爽快答应了。经过两年多,在老年大学唱歌跳舞的滋养,身心灵得到较好的恢复,她带着轻松的心情赶往深圳。

梁萌家住罗湖区,正忙于翻译公司的工作,外侄女婿受同学的邀请,在深圳三九胃泰药业打拼。女儿幼儿园毕业,刚上小学一年级,小两口都没有时间精力做三餐和接送。二姐全权接过家务杂活,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深圳是国家单列超大城市,地处广东南部,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和伶仃洋,南与香港接壤,北于东莞、惠州相连。属于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综合地貌,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短,夏时长,气候温和怡人,阳光灿烂充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深圳成为中国经济特区,国家创新现代海洋城市,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对外开放门户,全国经济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特色先行示范区。这里高楼林立,错落有致,与成都相比,更加繁华,二姐幸运地融入到祖国经济最发达最富有的超大城市。

全国各民族人民都汇聚这里,兴办企业,打工或学习,城市文化多彩多姿。相互交流时,都讲普通话。学生的穿着、语态和行为,开放活泼。接送孩子时,家长在教室外等下课,相互交流,礼貌招呼。

连续九年,奔走在西南和东南之间,感受着沿途祖国河山的壮丽美景。开学到深圳照顾外孙女,春节回成都陪老伴。过去,局限在自己家乡的视野、思想和行为,在行万里路,饱览大江山川后,二姐的心胸、格局和气质悄然得到提升。

孩子考上初中,丈夫和二姐一起住在深圳,共同照看外孙女,打理日常琐事,直到进入高中,梁萌夫妇到北京发展,女儿作为交流生,去英国留学才回成都。她带着老伴一起,到老年大学学习和演出。没有家里婆婆、大妹和弟弟们的挑拨离间,丈夫重拾信心,很勤快,全家团结和谐,齐心协力,攒钱买新房。

春节,大儿子带回媳妇唐海燕,她一米六五的个子,高挑瘦削。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秀发,一说一笑,声音甜脆,做事泼辣利索,一走进屋,就落落大方,恭敬地问候:“爸妈,新年好,新年快乐。”

在简陋的租房里,谈天说地,一家人相互交谈甚欢,非常温馨和谐。结婚时,儿媳的父母到成都见了面,他们也住在邻楼,亲家夫妇是纯粹农村人,父亲很勤快。海燕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令二姐喜爱不已。在交谈中了解到:她在成都春熙路做服装生意。那条街,可是成都的商业中心,最繁华,客流量最大。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不断扩容,进城打工,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市民逐渐宽裕起来,购买力增强,服装生意很好做。海燕把父母接到身边,看她的泼辣和孝心,二姐打心底里满意。临别时,她给了一个大红包见面礼。

作为媳妇,海燕第一次到婆家过年,也回给1000元崭新的拜年钱。二姐爱不释手,她用这笔钱,买了一台老式飞人牌缝纫机和锁边机,共花去七百多元。终于圆了少女时期想学缝纫,当裁缝的梦想,并有了更多的打算:为未来的孙子、全家人,做一些简单裙裤,缝补和改制家人破旧或不合适的衣服,窗帘和床单,都自己买布做。

当一台黑黝黝,贴有金黄色商标和图案的缝纫机,抬进家门时,一时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她去踩踏板,怎么也踩不动。回想在红星小学代课时,她特意结识了两个裁缝,老裁缝是同学的爸爸,不时去她家玩耍,二姐那双眼总是盯着那位女裁缝,看她双脚踩得那么自如流畅,双手灵巧地摆动上面的衣服。她觉得:当裁缝坐在那里既安静又能挣钱,就给父亲说:“爸爸,我想去学裁缝。”

那时,拿不出钱买机器,更重要的是父亲思想封建,认为女儿家,害怕到别人那里学习,有男性裹在一起,玷污清白。就一口拒绝:“妹子家,在哪里去学啊?”

二姐特别想到同学父亲这里学习,因为这里有女裁缝,不会像父亲担心那样,与男人接触,出问题。可父亲坚决反对。缝纫就成为她魂牵梦绕的一件事,结婚后,也想买台缝纫机,又被丈夫阻止:“你工作这么忙,买来干啥。”

打量着朝思暮想的缝纫机,二姐兴奋得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到街上扯了三尺布,去市场旁边,经常来补疤,结识的女裁缝这里,请她剪裁好。花40元,请她到家里,教自己踩机器踏板,整整一夜教学,就基本会了。然后,拿着裁好的那套,给孙子的小衣服反复练习,打好又拆,拆了又打,常常练习到子夜。

经过反复练习和琢磨,迅速掌握了要领,机器流畅地转动了起来,又常常出状况,一会儿针卡住了,一会儿线断了。去找师傅修理时,她仔细观察操作方法,慢慢就能独自处理,运用自如。坐在缝纫机前,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用右手轻轻拔动摇轮,待针头抬起,双脚轻踩踏板,机子由慢而快地转动起来。二姐的退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实快乐。

大城市扩建楼房,儿媳唐海燕敏锐地捕捉到房产市场的紧俏,果断放弃服装生意,转投房屋中介。二姐和丈夫省吃俭用,用多年的积蓄支持她的事业,生意红红火火,收益可观。2012年春季,她用赚到的数百万,继续扩大经营范围,买了第一辆小轿车,在成都新南门,买了有产权的二手房,全家人都安顿下来。她成为家族、客户和好友们的偶像,都夸她:“大气,会处事,有经商头脑,善于经营,很能干。”

长久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占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城市房屋陈旧,容量小。改革开放后,农民涌到发达城市打工,城市不断扩大,赚了钱的乡民,就在城里购房。大儿媳妇抓住了“站在台风口,猪都会飞”的绝佳时机,踩在了时代迅猛发展的节拍上,经商成功。

两个儿子媳妇都很孝顺,赚了钱,分别带二位老人出去旅游放松,开阔眼界。2012年国庆节,丈夫生日,大儿媳招待二位老人:从广东到北海半月游。

北海气候怡人,辽阔无际的海面,海水翻卷着漂亮的浪花,在明媚的阳光中,熠熠生辉。海岸人潮涌动,在海滩上奔跑,在水中游泳。沙滩细腻柔和,海水清澈。畅游涠洲岛死火山喷发的岛屿,形成造型各异的火山岩景观,这里藏有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被誉为“天下第一滩”。

街道骑楼式建筑群,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的商贸集市地。现在有各种水果,地方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正宗的鱼虾,水果海参尤其丰富,引人注目。海边村民的热情款待,令人难忘。

2013年寒假,大儿徐波一家四人,联合学生家长,与二姐夫妇,一行共计17人,陪孙女徐文亚和几家孩子,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半月游,这里冬天暖和。当飞机穿越厚厚的云层,天空中各色云朵近在咫尺,从上往下俯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辽阔无边,热带雨林荒漠茫茫一片,沿海城市的繁华,美轮美奂的风景,二姐体验到:像孙悟空翻跟斗那样,在空中飞越千里云层,令人神志飞扬。

下了飞机,孩子由各家父母带领,欢天喜地,手牵手向前奔跑。大人扶老携幼,放慢脚步,在有限的时间段,选择重要景点参观游览。在维多利亚州,观看了著名的十二门徒石灰石,在海水浪潮翻涌中,显得特别庄严。

悉尼标志性建筑物,像一艘帆船的歌剧院,海德公园,圣母玛利亚教堂的建筑艺术。孩子们喜欢坐蓝山公园的缆车,在高空和峡谷间来回穿梭。老人在下面观望。二姐特别喜欢海岸的金沙滩,不断卷起海浪,在这里晒太阳,特别放松。

新西兰,属于太平洋上的小国,地域不大,风景却很美。北岛温泉火山岛,冰川胡泊,各具特色。在南半球的澳洲冬季,大地一片萧瑟,许多植物已经休眠,只有腊梅,傲寒绽放,展示出它独特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与中国的腊梅一样,五片花瓣,颜色有淡黄、橙色和红色三种,给人温暖和希望。椭圆形的叶子,给沉睡的冬天,增添了一片翠绿。

在南岛基督城,泛舟雅芳河,乘坐毛利战船,让二姐体验了毛利文化的魅力。在库克山国家公园漫步,植物园里的奇花异草葱茏茂密。在瓦纳卡湖旁,那棵婆娑的树,在南阿尔卑斯山脉的衬托下,显得有些孤傲,记忆尤为深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