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思竹(原名陈榕)的头像

陈思竹(原名陈榕)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8/29
分享
《 故乡行》连载

第二十五章 田园康养

重病后,二姐借八十生日宴,梳理了一生人事遭逢,致谢与回馈过往同事、亲友和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乡邻。因身体虚弱,没能逐一照顾周全,还是出现了疏漏。她与儿子徐波交流:“你叫我不要管这些杂事,结果还是出了几个小插曲,少女时的挚友送了1000元礼,人家饭都没有吃到,这次发的红包,她也没收。”

徐波贴心安慰:“妈,没关系,这些都是礼尚往来,马上她的生日,我们多送一些,不要回礼,您看,这样可以吧?”

二姐有些无奈遗憾:“只能这样,相信她能谅解。”

人到暮年,在向终点靠近的时候,更容易念旧,重新审视过往,会有不一样的感悟。随着阅历不断增长和积累,能更客观冷静地评价。这次,满嬢和许姑爷的二儿媳一家,也来给二姐庆生(大儿已过世),那些陈年往事,随着他们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满嬢第一次婚姻,嫁到大安河对面陆家坝七天,丈夫得寒病,因解放前医疗条件极差,无法医治而丧命。通过媒人介绍,认识了成都当兵的许振华。他本由父母包办结婚,有妻儿,但没有正规法律文书约定。在社会变革滚滚洪流中,他抛弃旧观念,遇到喜欢的人,甘愿到书院沟陈家当了上门女婿。从此,开启了主人公二姐夏戴珍痛苦的童年压子生活。

满嬢夫妇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相关知识,由于自私,充分暴露出了人性恶的一面:对二姐施予众多虐待,使她身心倍受摧残,一直怨恨,整日小心翼翼,闷闷不乐,为了生存,压抑着内心真正的渴望。

儿时心里阴影形成,验证了孟子人性善恶,是随人的环境,所遇不同人的变化而改变。在父母无私的爱中,二姐天真无邪,活泼开朗,毫无心机。受到满嬢和许姑爷的粗暴谩骂后,激发她恶念萌生,想以恶还恶,寻机报复。

随着知识和视野不断拓展,磨难增多,在早期肺癌手术后,以坚强乐观的态度生活。最近两年,病情多次爆发加重,身体机能每况日下,她以从小磨炼出的耐力,成了抗癌赛道上的冠军。这时,二姐发自肺腑对陈慧倾诉:“真心感谢当年满嬢和许姑爷的冷漠刻薄,才铸成了今天坚韧求生的毅力。”

许姑爷老家盐亭,那里贫瘠落后,生活困难,三年灾荒年间,前妻生的大儿到了结婚年龄,来找他求助,被他无情赶出家门。儿子高大帅气,勤劳肯干,好心的满嬢想办法,通过媒人介绍他到陈家书院沟相邻,范家院子下面的唐家沟,当上门女婿,把他安顿下来,缓解了父子的紧张关系。

回首往事,二姐感慨甚多:幼时有健康的身体,却总有被虐的阴影。如今,身体出了毛病,才认识到:那是对自己意志力的磨炼。与上两辈人相比,自己成了新世纪的宠儿:无论生活多么困难,一日三餐都有保证,各种大小病,都充分享受了医保政策红利,得到及时治疗与恢复。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率先研发出治疗肺癌的靶向药,能使患者延长生命,避免手术和化疗痛苦。

购买靶向药,每月要花一万四左右,在她感到经济重负,想放弃治疗的时候,2025年,国家又出台了医药报销新政策:从以前“保基本”向“保质量”转型。提高全国两千万慢特病药费报销比列,扩大医药材料优惠范围,二姐又赶上了这次重大医改浪潮。

国家承担百分之九十,不论在哪个医院,都直接在医保卡上报销。每个月抗癌药费,只支付一千伍佰多元。二姐的退休工资五千多,加上老伴的,共一万多,用它来请两个保姆也还有结余。不为医药和生活发愁,加上两个儿子媳妇孝顺,没有治病的经济压力。

在与表妹陈慧的交谈中,二姐由衷感叹:“我从69岁身患肺癌,已经十多年。多次感冒复发,凭借心中那束燃烧的生命之火,以坚强的意志,顽强与癌魔抗争。每一次都获得了胜利,赢得了新生。迄今为止,国家已经给我承担了几十万的药费,我非常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心怀天下,出台偏爱平民百姓的好政策。”

2025年最新医保政策:“癌症慢特病认定标准实行"双优化":新增神经内分泌肿瘤、罕见血液病等12个病种,目前,慢特病总数已达58种。早期恶性肿瘤患者,也可凭病历报告申请,获得高额报销,不再局限于晚期患者。”

亲眼见证了二姐这次生病住院的情景,陈慧每天与她视频聊天,跟踪她病情进展情况,静静地听她诉说。出院后,她自豪地问:“小妹,你猜,这次我在崇龛徐伟医院,用了多少钱?”

陈慧轻轻摇摇头,凝望着她刚刚消肿的脸上,洋溢着惊喜的表情:“第一个八天,总共花了四千多,自己只交了184元。第二次,花了六千多,才自费300多元。镇医院比潼南区和成都大医院缴费更少,我都不敢相信这么便宜,太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了。”

陈慧温和地解释确证:“二姐,您说得对,越是基层医院,报销比例越高。现在,国家对乡村医疗,承担了更多费用。我是城镇职工医保,只能报百分之六十多,有的药还不能报销,多数时间都是自费。”

二姐十分满足幸福地看着陈慧,继续反思总结:“我已八十一岁,前半辈子受了很多苦,但我坚守梦想,一定要有正式工作。从代课游击队员,转正成了正规军,有了铁饭碗,享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培育。工作上,为了争当先进,自觉免费给弱差生补课,取得了整体好成绩。尽管结婚后,遭到谩骂,因为有自己的事业,独立自主空间,也顺利挺了过来。今年初发病,梁萌从北京回来,守在医院,专门照顾我,直到出院才走。生日宴,他们夫妇又专程来庆生,我非常满足。”

听完二姐八十多年经历的风风雨雨,陈慧赞美道:“二姐有理想,生活目标明确,信念坚定,勇敢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以顽强的毅力,一次次战胜病魔,多次从鬼门关回来。孜孜以求和坚韧的意志力,是您人生成功的前提条件。漫长人生,哪能一帆风顺。”

二姐毫不谦虚地回答:“是啊,我属鸡,特别喜欢鸡公挺起胸膛,打鸣报晓的样子。我从小就擅长文艺表演,爱学习,不服输,哈哈。入院前,我在手机上缴了1200元学费,报了AI训练营,有专业老师辅导制作微视频,还没有来得及听课,就住院了。小妹,你帮我看看,怎么进入小程序。”

看着二姐连续输液后,千疮百孔红肿的手,刚刚出院,又急于赶时尚。在她身上,陈慧真切地感受到了乐观奋发向上,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品质。大脑勤思考,语言清晰,永不认输言败,是她保持长寿,抗癌成功的秘诀。

陈慧拿起她的新手机,按照程序说明进入,点了几步,就提示再交2490元,才能继续,便立即警觉:“二姐,现在,网上很多打着AI训练的幌子,诈骗钱,不要轻易上当啊。”

二姐回答:“就是,听了中医课,我买了几万元的药,那个老师总打电话推销。儿子徐波反对在网上购药,要我进正规医院,我才改换了一个新手机。AI上次就叫我又交钱,我便住院了。”

二姐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紧跟时代脉搏,回乡这几年,她坚持在手机和电脑上,学习抖音、相册和文档制作,用U盘储存重要文件,技术非常熟练。大脑信息不断更新。

勤奋种植无污染绿色蔬果,尽心尽责照顾好丈夫,每天有序忙碌。虽然再也不能远行,但生活在崭新的美丽田园别墅里,空气清新,心里充实愉悦。把丈夫过去的恶毒谩骂,理解成爱,二姐心里就彻底冰释前嫌,放松心情享受当下生活。

靶向药,副作用大,吃了它,腿脚无力,头晕嗜睡。二姐采用了北京中医学院教授的处方,用中药修复癌细胞。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色逐渐得到恢复。

每天,保姆李艳碧到花台和江边,采摘一些清热解毒的天然药材,诸如夏枯草、车前草和金银花等,熬水喝,清洗肠胃,排除身体里的毒素。稍有好转,二姐又赶快拿出电脑或手机,学习中医康养疗法。

夫妇俩住在一楼东南卧室,两张床并列,既独立又相互陪伴照看。早晨,太阳冉冉升起,阳光洒在卧室窗外院坝里的果树和蔬菜藤蔓上,一起床,就能看见新气象。翠绿的玉米,葱茏的高粱,旁边茂密竹林里,欢快的鸟鸣、急促的蝉声与门前的家禽声,一起奏响乡村晨曲。

在西边的天空中,一轮高悬的皓月,与东边的朝阳相互呼应。绚丽的朝霞和淡淡的月辉,一起洒在葱茏的树上,湿润的蔬果、青翠的小草和清澈的琼江河上。全村错落有致的别墅门前的家禽,三角梅,紫荆花和堰塘,都沐浴在这美丽的晨光中。

在家的村民妇女,背着背篼,戴着遮阳帽,走到庄稼地,扳下成熟的玉米,砍下老杆,晒在水泥路道边。保姆李艳碧早已打开别墅双扇大门,捆着围裙,埋头在浇灌花台里的蔬果,清新空气畅通无阻地扑进屋里。

花台和边角地里的蔬菜:猪耳瓜,线瓜,茄子,冬瓜,南瓜,还有花生,柑橘,应有尽有。直接在藤上采摘,回到厨房,蒸煮好清热的鸭蛋和白面馒头,熬制好解暑的中药材水,兑好三碗驼奶粉,端上桌,便去帮助二姐夫妇,穿衣洗漱。

这次住院后,腿脚无力,喜欢赖床,动作缓慢。保姆小李先推丈夫到餐桌边,他总转过身来,一直望着卧室。等二姐出来,坐到身边,他递过筷子,催促她吃,自己才端碗。

吃罢早餐,处理完杂事,夫妇俩便坐在大门口走廊上,呼吸新鲜空气,看着保姆忙碌。二姐斜靠在椅背上,静静地凝望左前方,活了118岁的陈抟老祖塑像,暗自领悟他的养生秘诀。拿出手机,学习AI制作,搜寻这个现代化别墅村的素材。

文革时期,社会动荡,陈抟山上,驻扎着造反派,东方红派住在崇龛街边的狮子坡上,两派鸣炮对打,吓得村民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现在,老祖屹立山巅,他高大的身影,耸立云中,仿佛就在咫尺。他的静心修炼和养生传奇故事,增添了油菜花海的文化底蕴,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督促着二姐珍爱生命。

刚回到别墅那一年,旅游景观还不丰富。由于疫情封控,游客稀少,只有以油菜花为底色,用其它农作物一起构成250米长,25米宽的弧形图。在七彩花海天地,呈现“天地日月”图案。在薛家村烟杆坡,打造了32米直径的油菜花太极图。设有索道、真人CS军事化对抗体验、乡土文化表演和农家电影,以及为游客提供了农业种植场地。

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区政府已着手:进一步开发油菜花经济潜力,策划出以花为媒,实行农作物艺术造型与花间品茶等,多样化融合,增添新的油菜花色品种,吸引游客眼球,有效推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在疫情期间,政府没有停止对油菜基地配套设施的完善:位于潼南西北部的崇龛,与四川遂宁和安岳接壤,是三地交汇枢纽。为了增加旅游看点,从人文视觉,设计了花间八卦图,仙鹤展翅,水上冲浪等观赏项目,让游客充分享受更多有趣的活动。

2008年举办第一节崇龛油菜花节,历经十一年后,2019年,区政府聘请四川美术学院知名专家团队精心设计,打造一尊高36.9米的道教至尊,陈抟老祖塑像。更增加了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古镇人文厚度,赋予花海历史底蕴。

开始修建陈抟山人文景观时。每次上街购物,二姐路过河对岸,都要不停地向这边张望。看到无数工人,拿着锄头,钻子,挑的挑泥,推的推车,一片繁忙景象。打石头的清脆悦耳声,响彻云霄。起初,乡亲们都不知道这些人在做什么,一打听,才知道在修栈道石梯。

在葫芦坝、薛家坝和白沙村环绕的山脚下,过去的杂乱小沟,农家菜地,经过精心打理,建成了一个宽大气派的“琼江广场”、停车场和特色小吃一条街。汇聚各类特色农产品,成为游客云集的游览圣地。

2021年2月,初春时节,太阳高照,寒冷依旧。二姐在三楼阳台上,洗完衣服,打扫好卫生,站在乳白色围栏边,向楼下看去。一望无际的油菜,绿油油一片,枝头上长满了油菜薹, 在明媚阳光的沐浴下,身杆日益粗壮,在颗粒饱满的花蕊中,含苞的菜花正待开放。

远处山顶,高耸入云的陈抟老祖青铜雕像,身材挺拔,穿着道袍长衫,手持太极罗盘,神情庄严,俯视大地。清澈的琼江河,从他山脚下悠然流淌,倒映着他挺拔的身影。二姐惊叹:这个荆棘丛生,枯树横卧,新旧坟暮比比皆是的荒山野岭,经过艺术家的巧梳妆,细雕琢,竟然成了依山傍水,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

在这里出生成长的二姐,十分惊喜。她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个节气。门外的琼江河,是这里最大的河流,它流经柿花、老店、青杠、长寿、薛家、两河和临江七个村,全长二十七公里多。据说,境内有丰富的地下矿藏,诸如天然气和石油等。过去的穷乡僻壤,落后村庄,如今正在日新月异。

偶尔,在保姆的陪同下,二姐推着丈夫,游走在花间,他兴奋得像个小孩。到徐家坝河边,近距离观望陈抟老祖雕像、索桥和山脚到坝中的悬浮桥。往左前方走,是过去的石墩子河,那时,只能踩着一尺多宽的石头蹬子,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跨过去。现在,已经是能遮风挡雨,古韵飘逸的风雨廊桥。

在花间干净的水泥道上漫步,二姐观赏着油菜花海,她看出了隐藏其中的奥妙。这一片国家级油菜基地,实行了科学轮作间种,采用了油菜与夏玉米、花生、甘薯、大豆和小麦轮流播种模式。区政府引进了美国、荷兰和航天育种,共有50多个国家省市级油菜花品种,建成了100多种奇花异草的花卉园。

在播种和浇灌的时候,根据庄稼的需要,由低空直升机分别施与氮磷硼等肥料,以增强油菜抗旱、抗寒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促使它们健康成长。确保有效实现多种经营,多经植物高质量丰收。

回别墅的前两年,全国疫情蔓延,全面封控,停工停产,城市居民不能外出,农民不能进城,左右邻舍不能随意走动。二姐静静地望着门前宽阔的土地,从翻耕、播种、发芽到成熟,花开花谢。游客稀少,村庄冷清。区政府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依然相继推出了新的精彩内容。

历时两年,陈抟山景观建成,又推出与之配套的最大油菜花太极图,用油菜花和青葱的小麦苗组合而成。在花海路边,种植桃树,鲜红的挑花与金色菜花,相互映衬,次第开放。水陆空多栖画舫船游、小火车穿越花海、滑翔伞和直升机俯视。3D陈抟山像、大地艺术八卦图,登山鸟瞰图。在花田间,举行万人夜间音乐会,绚丽的灯光秀和表演,从山顶,坐飞艇滑索穿越花海等游览项目。

2022年春季,新增直径两米,在夜间发光,亚洲最大“夜明珠”,配以烟花秀。画舫亲子漫游琼江,每天三场马戏表演。可购乡民编制的油菜花环,新鲜柠檬等特色农产品。游客还可以进果园,直接采摘,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果。同年底,国内疫情解封。

第二年五月,全球解封后,关闭已久的男女老少,像脱缰的野马,在接踵而来的春天,潮水般向各景点奔涌而去。潼南党政抓住这一大好时机,为了吸引更多游客,用“菜花节”这张美丽田园旅游名片,在原有景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