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1995年确实是一个多事之秋。那一年,我25岁,那一年我干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我离婚了,而且我是“被告”。在当时,在中国北方农村,经济条件差一点的男性,一旦离婚,往往很难再婚,最终可能会成为一个“老光棍”。因为这一现象的背后有多重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综合,比如需要重新下礼,重新置买家具,甚至重新翻盖新房,像我这种条件的,再婚的话,女方至少还要带一个娃,而我毅然接受了这种挑战。
接到传票的那天,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从小河沿火车站上火车,刚一上车,我就坐在一个车厢角落里似睡不睡地眯着。就在火车停靠四道湾的时候,忽然上三四个混混,就坐在和我并排的座位上。其中一个混混,指着我对另一个混混说,“你看这个人瞅你不服。”那个混混赶紧转过头,“咋地,哥们,你看我不服啊?”另外一个家伙也过来了,“咋地,你不服啊?”他们一边说,一边就要跟我动手。“他妈的,我还有一站地就到家了,他们竟然欺负我到家门口了。”如果当时忍一下,跑到别的车厢,也就避免了一场恶战。
我骨子里的劣性终于暴露了。我当时背着一个军用(仿制)小包(读书的时候叫“军挂”),里面装着两个吃饭用的大碗。就在列车停靠八家火车站的时候,我拎起包,朝着第一个挑衅家伙的脑袋就狠狠地砸去,转瞬便跳下了火车。那时候八家火车站的站长是一个姓郭的。我赶紧把前面的几个旅客拨到了后面,正要闯过检票口的时候,只听后面那几个家伙追上来了,他们一边追,一边喊:“老郭,把那个小子给我截住!老郭,把那个小子给我截住!”
老郭一边检票,一边喊:“咋回事,咋回事?”我来不及回答,一纵身就跳过了检票口。老郭可能也抓了一把,但是没抓住。毕竟还是受到了检票口近距离的阻拦,我在检票口出来右拐不远处有一个厕所旁边,被那几个家伙给追上了,接下来就是一顿毒打。其中有一个家伙说,“赶紧找刀,赶紧找刀子!”我只是抱住自己的脑袋,所幸没被打成重伤。最可怕的不是黑夜,而是无奈的孤独。当时有好几个村里的老乡都熟视无睹,好像只有一个叫宋建杰的人,停顿了一下。后来宋建杰给村里的一个养车的人到山上拉沙子,被洪水冲走了……
我跌跌撞撞地回到家,把包里的两个碎碗,扔到一个空空的马圈里。就在我惊魂未定的时刻,隔壁的宋书记给送来一张《传票》,说要我准备准备,人家女方已经起诉离婚了。
古鲁板蒿的法庭就在当时乡政府的后面,一栋平房其中的一两间办公室内,好像只有一个门牌,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威严,一般开庭时间,都在星期二的下午两点,要把几个案子放到一天集中办理,像我们这种属于民事案件,更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复杂。记得开庭那天,外面有我的前岳父,带着我的前妻,蹲在法庭的外门口,等候里面叫喊,因为根据案子的卷宗,也是有序号的。在未开庭之前,当事人都在外面等着。就在这时候,我看到了一个人叫宋凯的人,我们虽然没打过交道,却也都是八家村的人。我就问他,“你是什么事情?”他说,“这不是前些日子发洪水拉沙子翻车的那个事儿吗?人家宋建杰死了,我们虽然是本家,经一下官,也清爽点。不管怎么说,咱们还活着,赔偿多少,以后没啥麻烦。”我回话说:“养车,干啥都不容易啊。”
好事不出门,赖事传千里。我们虽然不是很熟悉,大家都心知肚明,“你来就是和他们的事情”,宋凯微微朝着我的前岳父点了点头。
我的案子很快就到了,两个当事人分两个屋,每人有一张表格。法官(司法助理)首先问:“你是否同意离婚?”“同意。”“婚前财产?”……我一一对答。然后又到另外一个房间问她,估计也是同样的程序。所有的笔录完成后,在笔录的最后一页的下面写了一句:“以上的记录和我所说的一致。”然后双方签字画押,每人拿到一张离婚证明,从此我们便各奔东西了。
等我到了村子的时候,大约下午四五点钟的样子。赶牛道边上有不少不怕事大的人,赶紧迎着我,问我的事情怎么样了。很显然,我的事情已经成了我们村子里的一个新闻。宋景的儿子“黑人”(外号,本名宋建东),更是不怕事大,愣是跟我也要《离婚证》看看到底是啥样的,其实当时的《离婚证》好像就是一张盖有公章的纸。
我离婚的事情彻底在村子里炸锅了。有的好心人碰到我,就说:“小伙子,这回你可失算了,你说啥也不能这么痛快给她们出手续啊!”还有的说:“就凭你这小伙子,怎么搞不定媳妇呢?”还有的说:“离了更好,三条腿的蛤蟆没有,两条腿的人有的是。”当然最难堪就是自己的父母,母亲开始的时候并不反对我离婚,当然也不是完全支持,万一以后打光棍,可不是开玩笑的。父母知道这件事成为事实的时候,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我看到自己突然被这么多人关心起来,似乎觉得一下子茫然起来。
没过几日,我的前岳父带着我的前妻,套着骡子车来拉东西了。记得那天就我一个人在家。他们陆续把陪嫁的电视机,被子、枕头(其实是我们花彩礼,他们做的),还有她的几件衣服,装在车上。尽管那是一个夏日的中午,他们出门的时候,我们的后街还是出来不少看热闹的大人小孩,我就跟她在后面喊:“以后再找男人,可得好好看看!”她也回了一句:“就是找一个要饭的,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