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迎河子的头像

迎河子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9/16
分享
《山影》连载

第二十四章

县里终于给施家桥子乡批了一个就地提拔副科级干部的名额。这个名额,是专门为党政办主任郝天海争取来的。

1999 年 10 月之前,郝天海在施家桥子乡任教管会副主任,具体负责教学业务。当年 3 月份,教管会主任冯德志在陪同王丹青下乡的途中,得知乡里正在物色一直空缺的党政办主任。经他推荐,王丹青答应先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后来到教管会和几所学校调研,以座谈的形式,听过郝天海关于山区乡村教育的几次发言。感觉他思路清晰,通过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在问题判断、原因分析和如何解决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有用的见解。从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来看,认定了他是党政办主任的合适人选。次年 10 月,王丹青接任党委书记不久,经过跟县教育局沟通商量,不久把郝天海挖到了乡里。按照当时配备党政办公室主任必须是党委委员的这一的规定,王丹青多次到县里汇报,县委书记终于开了恩,同意施家桥子乡推荐提拔一名副科职干部。

现在到了实际操作的阶段。为了这件事,县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给王丹青打来电话,再三强调绝不能指定推荐,提拔人选必须在35岁以下的干部范围内产生。

此消息一经传出,虽说只有一个名额,大家依旧喜出望外。毕竟过去好几年没有提拔本地干部的机会。尽管僧多粥少,名额有限,年轻干部们仍然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似乎看见了以后成长的光芒。

那天,全乡43名党政干部参加了投票,除了郝天海没有自己投自己,以一票之差,取得}民意测评与个别谈话推荐的“两个第一”。劳动助理相差11票排名第二;组织干事魏歧亮相差14票位列第三。依照这个得票情况,郝天海进入考察程序,是板上钉了钉的事。知道了这个结果,郝天海自然有些激动。这大半年来,他身为乡党政办公室主任,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在处理政务、办理事务、搞好服务方面,较好发挥了上传下达、协调左右、服务领导、推动工作的作用。对他而言,这次提拔是对其努力的最佳认可。

然而,命运却跟大家开了个不小的玩笑。提拔建议名单上报县委组织部后的第三天,县委宁副书记来到了施家桥子乡。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察对象竟然是得票第三的魏歧亮,胜券在握的郝天海被这次考察晾在了一边。

这个意外的决定,在整个乡子炸开了锅。

郝天海是最后一个得知这个消息的。当时明显的看得出来,他的心比冬天里被泼了一盆冷水还要冷,根本没有料到,自己期待竟然化为泡影,取而代之的,是无法接受的不甘和愤懑。他怎么也想不通,明明自己各方面都具有优势,怎么被排名第三的魏岐亮冷不丁地“蹦”到了自己的前头!

而另一边的魏歧亮,面对自己夺来的这个机会,心里也并非滋味。他太清楚自己的得票情况了,他无法面对每一个参加测评和座谈的人,更无法面对郝天海。一时间,这种不道德地“从别人碗里抢饭吃”的行径,成了众人瞩目和议论的焦点。

原来,魏歧亮有一个娘家舅舅在州建设局当领导,过去曾在吉阳县委担任过部长,而时任的副部长,当下正是县的县委宁副书记。在这之前,魏歧亮得知乡里推荐副科级干部的风声后,赶忙找到娘家舅舅,舅舅念及亲情,打电话给刚好分管干部人事工作的宁副书记。就这样,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作用下,魏歧亮这个第三名成功上位,顺利取代了第一名的郝天海。

这个结局令郝天海始终难以释怀,极度的不平衡,像疯长的野草一样,肆意蔓延和攀爬满了胸膛。他躺在办公桌上,沮丧得全身没有了一丝力气。他想不通为什么提拔干部并非取决于工作的出色程度,而是看是否拥有强硬的背景和后台。联想起自己出身于纯粹的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没有跟别人比拼的一分一毫的资本。上级组织一再强调,把工作好、素质好、口碑好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然而,人家一个简单不过的电话,远抵你走八年的路、流十年的汗,什么德才兼备,什么任人唯贤,这在施家桥子乡完全是挂在嘴边的一句空话。

乡里的其他同志也在私底下议论这种不公正的做法。有的怪县里一碗水没有端平,不尊重民意,在选人用人上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有的怪王丹青明哲保身,关键时刻不站出来替郝天海说句公道话;还有的骂魏岐亮鸠占雀巢,“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自己不具备那个能力或本事,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三五天的时间内,干部们背地里的不良情绪和消极氛围弥漫在好多角落。

王丹青左右为难,又不能不管。他为此召开了一个党委会,要求党委成员无条件服从县里的安排,分别到各自分管的区域和联系的部门做好思想疏导工作。王丹青说,我们有我们的想法,组织有组织的难处,好事不在忙中起,总有一天会到来。散会之后,王丹青为了安抚好天海的情绪,要他留下来,一起到外面走走路,也说说自己的难处。之后,两个人向施家桥子乡东头的卧龙山脚下走去。

山间的小路蜿蜒曲折,两人并肩而行,脚步声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清晰。郝天海率先打破沉默,语气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懑:

“王书记,这个结果太不公平了。我一直以为只要努力工作,就会有回报,可现在看来,一切都是白费。提拔干部看的不是能力和业绩,而是关系和背景。我出身普通,没有靠山,就只能被这样对待。乡里的同志都为我鸣不平,这样下去,大家还有什么工作的动力呢?王书记,现在社会上好多人都这么认为,这就是‘做生意的讲效益,搞行政的讲级别’。我不是投机钻营之人,也不是千方百计往上爬的人。你是知道的,讲工作效率、文化素养、党性原则、群众基础,个人资历,还有政治悟性,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我哪一条比他差呀?他的第一学历是什么,平时说话的水平怎么样,跟群众关系好不好,有没有吃苦精神,乡村组三级干部都是了如指掌的。我觉得他跑官要官,算个什么‘吃相’啊!他这样搞,跟站在我的头上拉尿一样的欺负人,跟强肉弱食拦路抢劫有什么区别呀?”

听了这位被同志们称为“小黄牛”的郝天海这些话,王丹青有些心疼,安慰着说:

“我今天找你来散步,知道你心里不好受。要换作是我,或许我的情绪比你还严重。有些事情特别是在干部任用这个方面,风气好不好,人用得对不对,叫我说句实话,这跟我们基层组织和负责同志没有直接关系。如果追根到底的话,责任就在上面而不在下面。”

王丹青叹了口气,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

“小郝,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也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但在分管干部工作的县委副书记面前,我确实没有什么话语权。就算我在县委组织部表达不满,接着为难的是县委组织部,胳膊拧不过大腿啊。这次的事情确实有失公正,那有什么办法呢?除了敢怒不敢言,只能接受现实。”

郝天海低垂着头,沮丧着脸,脚步变得沉重迟缓。王丹青默默地陪着他,深知郝天海这次遭遇如此不公,心里的委屈肯定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小郝啊,别太往心里去,一是往前看。”王丹青轻声劝慰。“我明白你的感受,你是乡里的骨干,很多工作还在等着你去做。这次的事情只是个意外,我相信上面会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王丹青一边说着推心置腹的话,劝郝天海想开一点,一边说自己今后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如果有下一次的话,一定是非他莫属。王丹青劝来劝去,郝天海心里的疙瘩还是解不开。

“王书记呀王书记,这次提跟下次提,早提和晚提,不是一个概念呀。人家已经跑在前面了,随着跑官要官的经验不断丰富,今后会跑得更快。就算是下一次我100%得到提拔,还是人家胜利了。古话说得好,会哭会叫的娃子有奶吃。我认为这种‘哭’和‘叫’,其实就是‘跑’和‘要’”。

郝天海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没再言语,继续默默前行。

就在此刻,不远处老百姓家门前的场子里,好像有几个人正争吵着什么,二人抬眼望去,只见几个乡里的干部围聚在一起,情绪不算好。似乎正激烈争论着了不起的事情。王丹青与郝天海对视一眼后,便快步朝那边走去。

走近一瞧,是几个年轻干部为此次干部选拔的事争论得不可开交。其中一个涨红了脸,正大声嚷道:“郝天海工作那么拼命,大家都看在眼里,凭啥被一个靠关系的人给顶替了?这叫我们以后还怎么相信组织的选拔?”

另一个干部也气愤地应和道:“没错。照这样下去,我们这些没关系的人根本看不到晋升的希望,还不如趁早另谋出路得了!”

见王丹青和郝天海过来,干部们瞬间安静下来。王丹青目光扫过众人,神情严肃地说道:“大家的心情我完全理解,这次的选拔结果确实有问题,我已经跟郝天海谈过了,我会竭尽全力向上反映。但在结果出来之前,大家还是要把工作放在首位,不能因为这件事扰乱了乡里工作的正常运转。”

这时,人群中一位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干部站了出来,声音颤抖着说:

“王书记呀,我们也不是不想好好工作,只是心里实在憋屈得难受。要是以后一直都靠关系选拔干部,那我们再怎么努力也白搭了!”

郝天海看着眼前年轻干部们期待的眼神,心中一阵刺痛。他强打起精神,深吸一口气说道:“大家的想法我都明白,我心里同样不好受。但我不能因为这一次的挫折就灰心丧气,相信组织,相信未来,公平公正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看来王丹青在郝天海面前,工作做的有些差不多了。他抓了抓头皮,感觉郝天海在思想上已经转过了之前的那个“弯”,进一步劝道,“我俩在路上说来说去,其实还影射了一个当下社会都讨厌的投机钻营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比你虚长几岁,在目前这个岗位上,见过、听过不少类似的事儿。今天啊,就想跟你掏掏心窝子,好好琢磨琢磨。

你看啊,其他地方的干部队伍里,确实存在这么些人。这种人不是没能力,平常工作,政绩也算中等,基本任务看着也能完成。但他们太精致了,拉关系的毛病,把当地的政治生态和工作风气害的不浅。

就说工作吧,他们压根没把心思放在提高工作质量、给老百姓谋福利上,一门心思就想着走捷径。每次要考核评估了,他们不靠着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来证明自己,反倒提前到处打听考核重点,然后专门做些表面功夫。就好比环境卫生整治,快考核的时候,只让人在主要街道和检查路线突击清理,弄出个整洁的假象,那些偏远地方和卫生死角就不管不顾了。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当时的考核成绩好像不错,实际上根本没有改善当地的环境卫生,搞的都是一些假大空。

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们更是把投机钻营发挥到极致了。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想法子结识上级部门的人,又是送礼又是宴请,搭建那种所谓的“关系网”。还利用手里的职位,给关系好的人提供便利,就为了换来支持和帮助。干部选拔任用的时候,他们不凭自己的本事和业绩,净想着拉关系、走后门来升职。这样一来,不光破坏了公平公正选人用人的原则,也让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担当的干部心里失望又沮丧。

这些人的行为,对当地干部队伍影响太坏了。一些本来踏实工作的干部,看见他们靠不正当手段得了好处,心里就开始动摇,甚至有人跟着学,整个干部队伍的风气就这么慢慢变差了。而且,他们这么一搞,工作也没法正常开展,好多决策和工作安排不再从实际需求和群众利益出发,全被各种关系和利益牵着走。

天海啊,现在确实应当想办法杜绝这种投机钻营的现象。我觉得吧,一方面,得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家的党性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让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时刻记着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另一方面呢,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得完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多注重工作实际成效和群众满不满意,让那些投机钻营的人没机会可钻。同时,干部选拔任用的过程也得加强监督,保证选拔公平公正,这样真正优秀的干部才能冒出头来。

我们只有坚决抵制干部队伍里这种投机钻营的行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才能打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给地方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啊。天海,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你看我乡里,一直以来都希望能有个好的风气,大家齐心协力干实事。但要是这种投机钻营的风气在我们这儿蔓延开了,那我们之前的努力不都会付诸东流吗?你我都是想为乡里的发展出份力,为老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好事。要是因为这些不良现象让真正做事的人寒了心,以后谁还愿意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

我知道你心里可能也憋屈,就像这次的事,你肯定觉得不公平,但我们不能因为个别现象就灰心丧气啊。只要我们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影响身边的人,慢慢地,风气总会好起来的。”

“王书记今天苦口婆心地跟我说了这么多,我知道您的良苦用心。我现在什么也不说了,思想上的毛病估计过个天吧两天了就会好的。您放心,从今往后,我不会跟魏歧亮计较的,更不会发生正面冲突。我现在慢慢想开了,人的一生就是这么回事,比如我,从山里来再到山里去。不管这个过程长短,也不管职位高低,早晚都会离开这个世界的。这个事情我一点也不怪王书记。现在社会上有这个风气,一时两时也刹不住,更不要考虑从根本上解决。我保证以后安心工作,跟过去一样,跟没有发生这个事一样,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达到您满意、班子满意、干部们满意和找我的群众满意,真正做一个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教育,无愧于爹妈的教育,无愧于人民群众希望的人。”

郝天海的这番表态,让王丹青眼前陡然一亮,顿时一股感动涌上心头,心里泛起一阵酸楚。他停下脚步,紧紧握住郝天海的手,说道:

“事实证明,我果然没有选错你。虽说这次错过了那个职位,但我坚信,只要保持这份初心,未来的机会多的是。我们乡的发展离不开像你这样顾全大局、一心为公的干部。这次的经历,就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要改变不良风气,我们肩上的担子还很重。我们可得携手共进,为我们乡闯出个好未来。”

郝天海眼神坚定,用力回握王丹青的手,说道:

“王书记,您就放心吧。我今后一定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不管以后自己在成长这件事情上有没有进步,都不会影响扎根山区、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王丹青看着郝天海,坚信地点了点头,两道目光的交汇,互射出公仆的本色和智力改变山区面貌的期许……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