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栖阳逐剑的头像

栖阳逐剑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7/13
分享
《不能归来的无名英雄》连载

第一百二十二章 脱身在X19

“连长,准是敌人游击队和特务,让咱们发现了!”司机对连长说。“八成是!准是狗特务活动想进山,被咱们发现了,大家听那枪声,战斗离前面的大陆很近啊!”连长的车在最前面,他命令司机停下,跑下车队后面九辆车大喊:“同志们,前方有敌情,听枪声离咱们这儿不远,可能是咱的人和后方李伪特务干上了,大家下来准备战斗!”

“连长,这儿是咱们后方,怎么会有敌人呢?”一排长从第二辆车上跳下来,跑到连长面前提出反对意见。“敌情不明,要参加战斗,咱就不能按时到达城川郡13号库,就差一个小时,新义州的军列可就到站啦!”连长那张黝黑的脸堂充满了焦急之色,他这些年啥时候见战斗不参加了?“那不行,敌人在我们还能运输过去吗!”连长很执拗,他不是那种见敌情绕着走的指挥员,就大声对同志们喊,“前面是君子里!是咱重要的兵站,说不定就有野战军首长在这里指挥战斗,听枪声啊,咱的人不算多,我们可不能不管!一排长,你别啰嗦!马上通知后面的车!边开边警戒,随时准备参加战斗!遇到美国鬼子和李伪军,给我狠狠地打!”

“是,我去通知!”一排长到此也想通了,坚决执行命令。就这样,命令很快就下达到了各班,也到达最后一辆车的五个战士那里。战士们赶紧拿起步枪和冲锋枪,押尾车的是二排长,这个只有二十岁的有过三年战斗经验的老战士看看前方袅袅升起的一点黑烟,对身边战士们说:“小股敌人,不怕,咱是运输兵,能赶上一次战斗不容易,要是立了功,就给咱连牺牲的二十八多位战友报了仇了!”

“哎,排长,他们俩也参加战斗?”一位小战士指了指车后坐着的两个老同志,暗示排长,他们俩好像只有一杆三八大盖,也没背子弹带和粮袋,怕是不能去战斗。二排长瞅瞅这两位一路上沉默的同志,一直谨慎地坐着,就过去拍拍其中个头很高,面孔清瘦的这位老同志,其实说老也就三十出头,但在前线运输兵当中,也只有连长是这岁数了。

“哎!老王同志,你枪里也没几颗子弹,等战斗一打响啊,你们就替我们看车,别让敌人给摸到车里,把咱们的物资给炸了!”这位叫老王的同志可不干了,反驳道:“那可不行,别看就这把破枪,过清川江那会儿,我带车过江,正好赶上五十军部队追击敌人,我就拉一个班过江,我用这杆枪杀过两个美国鬼子呢!”高个子同志面孔黝黑,脸膛发暗,显得很疲惫,但他战斗热情很高,站了起来。“枪是破了点,但我能保证一枪一个!”

“嘿!老王,有你的啊,让你当运输兵,真是难为你了!”二排长竖起大拇指说。“好,那我们就一起战斗,真要遇到美国鬼子,帮助咱连报销他几个!”二排长整理了一下子弹袋豪迈地说。“对,排长!你就带我们杀敌立功吧!”大家也都热情高涨地喊道。二排长和战士们非常振奋,没想到这两位搭车的老同志还杀过美国鬼子,也都有了主心骨。

“后方袭击敌人,咱怕什么!”开车的是班长,对二排长说,“要是敌人在大陆上跑,我就撞他狗日的!”排长也笑了起来。另外一个战士逗趣:“我说老于,等我抓几只死兔子让你撞吧!”这个战士和他开玩笑。于班长瞪了他一眼,吼道:“你连美国鬼子见都没见过吧?把枪口从风党这儿给我拿开!着什么急,给我好好看路边!”

“班长,那有啥怕的,瞄准就打呗!”小战士还不服气。“说得容易,要是咱运输兵遇到了敌人,能把子弹稳稳当当打出去五发,你就是老兵喽!”于班长提醒大家,其实说的是实话,运输兵每天光挨炸了,见到的也是美国飞机上那些面目可憎的飞行员。

“班长,你看我的!”小战士不服,从驾驶楼跳到后面。于班长有经验,发动车辆后,非常谨慎地瞭望起来。在车后的二排长拿出子弹盒,指导几个小战士检查步枪上的子弹,大家一起朝白雾笼罩的前方瞭望,虽然还没见到敌人,但这群一心想立功却没多少战斗经验的志愿军运输兵已十分紧张如临大敌。

刚才兴致勃勃说话,一副英雄主义气概的大个子老王却默默地坐在篷车后面,心事重重地看看身边那位二十八九岁的同伴。此时这位同伴也六神无主,心急地摆弄着他俩唯一的那杆破枪,深深地看了一眼大个子,很为难地摇摇头。“行吗?”同伴怯生生地问道。“只有打一场了。”大个子老王无奈地说,“这是我们的机会。”

“是没别的办法了。”同伴对大个子投以服从的目光,然后握紧了步枪。枪声越来越近了,已经能看到山麓的北坡飘散到空中的白烟,二排长和前面的车都警觉起来,但是速度并没有减慢,这个运输连队正在接近战场。

卡车发动机发出轰轰的响声,由远而近的枪声,让车里的战士们紧张起来,显然包括这位排长在内,他们都可能第一次参加近距离与美国鬼子的战斗,运输兵能赶上真刀真枪的搏斗,是需要机会的,他们虽然很珍惜这次遇敌的良机,但有两个战士看起来面色发青手有些发抖。

“老王,我们怎么办?”二十八九岁的那位志愿军问身边三十出头的老王。语音很轻,因为他害怕让人听到蹩脚的汉语口音。实际上,这两人不是别人,就是从清川江过来的龚剑诚和崔忠浩。老王是龚剑诚临时化名,崔中尉化名老崔,两人自称某部运输连副排长和三班长,由于化装前进,他们抛弃了许多不必要的东西,只带着那杆三八大盖。身着志愿军服装,在后方确实容易蒙混过关。他们大大方方于大陆行走,大白天朝城川郡方向赶路,不多久就遇到了运输连队,搭了一段车。后来又遇到了刚从城川郡出来,拉物资在德川郡某部卸了货,正打算返回城川郡的13号运输库的专用车队,他们没费力气就搭上了车。

热心的瞿连长是豪爽的山东人,毫不怀疑龚剑诚他们的身份,路上还询问起他们的连队伤亡情况。龚剑诚就只好撒谎说,本队汽车都被美国飞机炸毁了,牺牲了许多同志。物资和车都没了,连长重伤,但觉得没脸见同志,就扯断了肠子自杀了,只有他们侥幸活了下来,要去德川郡搭乘新义州方向的火车去平壤。瞿连长还为此伤心,安慰了两人说,这笔血债都要让敌人加倍偿还。就这样,他们一路上平安无事,而且很快就到达沸流江流域。

等高线和地理地图在脑海中浮光掠影,龚剑诚意识到沸流江马上要到了,这里也就是X19地区,他在盘算是跟着志愿军的汽车到城川郡,还是半路就下去,然后向南,翻过山岭到达沸流江畔。正在犹豫的时候,隐约听到西面二十里外的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

龚剑诚的耳朵不仅能对电报的滴答声敏感,在战术素质上,他也堪比特战队员。早在汽车连的队伍传达连长命令前两分钟,他就听出前方传来的枪声里,包含着交战双方大致情况的信息。因为里面夹杂美军M1狙击步枪射击声,而且发枪不多,说明美军或者韩国军人人数不多。

龚剑诚真有那么敏锐的听觉吗?或许对普通战士,这种遥远的稀稀落落的嘈杂声可能听不出所以然来。可龚剑诚毕竟身经百战,尤其长津湖战场,他在惊恐的夜里,听惯了美军M1加兰德对阵志愿军发出的那种独特的声音,也熟悉我军使用的俄式莫辛纳干步枪子弹飞出的声音,甚至对M1系列狙击步枪也很耳熟。所以,他当即判断,前方十有八九是赖斯中校的中情局“费城一号”突击队和志愿军志司保卫人员交火。

既然交了火,说明敌人奇袭的企图落空了,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看来X19地区已经被我军严密包围,现在他该考虑如何撤回汉城了。但是,他如今的位置很尴尬,如果不参加战斗,势必会让同车的志愿军战士怀疑,即使不怀疑也显得落后,这与志愿军高涨的战斗热情严重相悖,弄不好就会露出马脚。崔中尉也有同感,可他不敢有如此过分之想。

随着枪声越来越临近,龚剑诚的大脑开始飞快运转。从枪声判断,我军占据了优势,似乎打M1狙击步枪的人且战且退,而且就退往他们前进的这条九峰至城川郡车站方向的大陆。既然敌人的阴谋已经破产,他必须想办法脱身回到汉城,所以脑海里忽然产生了一条计策,他要利用中情局的特战人员立功,也好能进入X19地区,贴近志愿军指挥员,得到帮助。

“老崔,准备战斗吧,必须消灭敌人,才能保存自己!”龚剑诚一语双关地暗示崔忠浩,并用眼神表示,这一杖必须打,而且还可能有机会借此入虎穴。崔忠浩立刻明白了少校的意思,他也赞成这么做,这时候随大流才是明智选择,既然美军特战队已处于四面包围之中,何不趁机落井下石,为自己谋条生路呢……只是,这种想法必须两个人都同意才能行动,见龚剑诚有利用美军脱身的意思,崔忠浩心里也很高兴。

“敌人跑不了了。”龚剑诚用目光指指前方,“老崔,跟大家伙干吧。”崔忠浩内心里其实是讨厌美国人的,对李承晚集团的腐败也很气愤,只是身在美军里,他没有那种觉悟。既然有机会当一把中国人民志愿军,崔忠浩打心眼儿里高兴,但是想到自己当了敌人打自己人,心里就开始紧张打鼓。“明白。”崔忠浩胆怯地回答,但手却从衣兜里拿出两个弹夹,将那杆三八式步枪拿起,把五发子弹压入弹仓。

我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部队有大量的三八大盖,这种枪和美国的M1加兰德自动步枪根本没法比,但也有一定的优势。弹仓容量并不大,仅仅五发子弹而已,但是它却有一个空仓提示功能,弹仓内最后一发枪弹射出后,枪机后拉到位时托弹板就会顶住枪机头无法向前运动提醒射手装弹。三八大盖的枪身比较长,大概是127.6公分,这种枪长在世界是少见的,而重量却只有3.73公斤。

枪身长的第一优势,就是可以延长射程距离,这也使三八大盖有效射程达到460米,最远射程2400米。在战场上,使用三八大盖300米射程内狙杀目标。另外枪和人一般高,近距离刺杀绝对有优势,而日军三八枪还具有钢质好、耐磨损;后坐力小、适合新兵上手。

崔忠浩在抗战时期就打过三八大盖。“我枪法也不错,老王,如果我打不死,你就下去抓活的!”崔忠浩钢枪在手,也来了精神。“要活的。”龚剑诚朝崔忠浩微笑,说的声音只够两人听得到。龚剑诚暗暗夸赞崔忠浩,竖起大拇指,其实这是出于真心。他很欣赏崔忠浩的领悟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这个南朝鲜人是不可多得的情报助手,这趟北方之行,崔忠浩表现得非常优秀。龚剑诚想让崔忠浩担当狙击手,自己则从衣服里抽出一把匕首,他给老崔使个眼色,暗示最好把美国人打伤,这样就有机会下手,龚剑诚可能潜伏过去抓个俘虏“立功”。

龚剑诚记得离开东北老家时,南满大连福利院里那几个曾经受苦要饭的伙伴儿们送别他去关里(东北人说到山海关以南即南方的意思)在火车站时相拥哭泣是多么感人的情景了,但是,当他听到驾车的于班长那熟悉的乡音,忽而产生了一点朦胧的诧异。似乎立刻回到了多年以前,这样淳朴亲切的乡音曾在寒夜里塞给他一根红薯或者土豆,或者是一把苦菜。流浪时期的孤儿们结伴在一起,虽然也不少打架,但互相帮助战胜饥饿,是他们都能存下来的基本情谊。

他看着于班长,想到了弟弟秋风,个头和口音都很像。也许他也参加了志愿军,继续跟随李克风首长战斗吧。清晨的薄雾慢慢散去,那层白色犹如家乡福利院的窗户张挂着的防虫的纱窗,在寒冷的季节来临前,修女就要摘掉的。但是,福利院的屋子里,也是最快乐的时节。经常飞进一只飞蛾,或者一只蜻蜓,孩子们忽然清晨大喊捉蜻蜓,就一窝蜂地吵起来,然后在屋子里翻飞。龚剑诚有好几秒钟,都将白雾散去的远方的天空那几个移动的白点想象成贴在纱窗上静静地一动不动的蛾子,或者是蜻蜓。孩子们伸出小手去捕,那像小羽毛似的黄褐色的触角忽然感觉到危险,便笨拙地飞起来。

耳廓中,真的有了点飞翔的声音。不过那是枪声。子弹呼啸的声音变成了飞蛾扑棱翅膀的震动,接着就感觉自己身体被小伙伴压在底下,有点眩晕,然后,一个穿着黑色长袍,手里拿根棍子的修女白皙的手指伸过来,将他拉出去,顺便驱赶他周围不愿意挪开身子起来的调皮蛋儿。但是,修女的手冰凉,龚剑诚没有见到那张慈祥的脸,横在眼前的也不是木棍子,而是崔忠浩和几个战士抬起来的枪,副驾驶座位的一位老兵已经将枪口伸向窗外,虽然他指的是北方,那里不太可能有敌人出现。

龚剑诚揉下眼睛,自己没被压在战士们的身体下,刚才的挤压是汽车突然停下急杀车造成的惯性,是志愿军战士们的身体拥在一起。飞蛾也并不存在,那几个白色移动的小点渐渐清晰起来,那不是蛾子,而是几个穿着朝鲜普通服装的男人在公路左侧的山坡树林向下奔跑,表明看,这几个人受到了攻击。连绵的群山,此刻忽然出现了朝鲜百姓,志愿军战士们的警惕多少变成了疑惑不解,大清早的这是出去砍柴了?

朝阳淡淡的橙红映照在树林顶端,那“白蛾子”一样的百姓的身躯已经披上一点绯红,而就是这样惟妙惟肖的服饰,让警惕性很高却致命热心肠的车队领队瞿连长糊涂地以为他们是落难的百姓,仅仅这个判断,就是天大的错觉,也由此要了几个同志的生命。

“停下,准备战斗,先救乡亲们!”这大概是连长最后喊出的声音,从前方飘过来时,龚剑诚顿时眼睛闭了一下,心里涌过一阵悲哀和紧张。他记得连长的口音,已经牢记了他声音的频率,虽然经过一排长复述后口令出现了重叠,可他记得那是瞿连长的话音。

军令如山,汽车悉数停在路边,于班长急杀车后,因为是最后一辆,对情况不明,还没有熄火,但也想马上停车。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危急时刻,毫无经验的瞿连长被那几个白蛾子一样的朝鲜百姓迷惑了,显然瞿连长没有望远镜,没有看到这些人手里还有枪支,甚至面貌与朝鲜人也大不相同。

危险已经降临到志愿军车队,龚剑诚也忽然醒悟过来,前方已危机重重,而且这些下山的人很可能就是中情局的特务,他们是要逃跑吧。山岚飘散出冻土的清香,可龚剑诚闻到的却是埋在冰雪下的死亡的味道,虽然这些白色“蛾子”朝下冲时,很像“难民”,因为他们也很莽撞还那么狼狈,真如白蛾子一样,煽动沉重的翅膀,在松树和黑岩石色彩重叠的小山脊跑下来,寒风甚至将他们的白色衣服掀起来,犹如蛾子的翅膀,薄纸一样轻轻飘动,蛾子脆弱翻飞,危险随后而至,龚剑诚马上明白,这是伪装的美国“大白蛾”。

“班长,不要停车,那些百姓是美国鬼子,是敌人!”龚剑诚冷不丁朝驾驶室大喊,随后给崔忠浩递个眼色。于班长疑惑不解,用手指前方刚要说话,龚剑诚猛地砸了一下车后,大喊:“快,开车冲到头排,瞿连长他们中计了!”

“啊!是敌人啊!”于班长惊讶地喊一声,随即开车冲了出去,绕过前面的车,接着是第八辆、第七辆……就在这时,耳边传出几声枪响。龚剑诚耳边空气都震颤起来,枪声将披上一层薄雪的杉林惊动,那份外鲜明的一株株耸立在雪地的松林,出现了几点白雾,那是子弹出膛后的硝烟,随即雪纱从树枝上滑落。伴随枪声的是玻璃破碎的声音,龚剑诚眼前出现了他最担忧的一幕,停在原地的瞿连长的汽车成了几个变大的蛾子第一波袭击的目标,美军特战队员十分凌厉地射击,然后逃出来的少尉冲到第一辆车前面十几米处又举起枪,接连射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