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万娥的头像

苏万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16
分享
《疆行记》连载

第五章 今夜,我在德令哈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车行在去德令哈的路上。

德令哈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辖县级市。“德令哈”系蒙古语“阿力腾德令哈”的音译,意为“金色的世界”。该市四周环山,中部坦荡辽阔,因位于祁连山北麓山间盆地而得名。

今天的高速路比昨天更颠簸。在一个冻土路段,因一边在整修,于是两道合并,双行道变成了单行道。单行道也不顺溜。行到中间一段时,车子左摇右晃跳起了摇摆舞,比过去九十年代家乡的土公路还颠簸得厉害。对面车道的一位女司机更惨。她开的黑色轿车因底盘矮,都抖熄火了,停在路中,进退维谷。

我担心地问林同学:“她抖得过去不?”

“抖得过去哟!抖不过去也要抖过去!”林同学打趣道。

是呀,这可是高速路,又是单行道,抖不过去不堵成一串串呀!

车又驶过一段,我发现两侧突然多了许多“铁棒”。经过请教,才弄明白,这其实是一种高效热导装置,叫作“热棒”,长7米,5米埋在地里,主要是吸热;2米在地上,主要是散热,缠着的一圈圈铁丝相当于散热片。你可别小看这一根根铁棒,据说它的价格不菲,一根值20万元呢。

和我们一路相伴的,除了山还是山。但山有山的不同。刚出玛沁,还是浅山加草原,颜色嘛,一个字,绿,如两条绿色的波浪从车窗两边迤逦而去。不时可见成群的牛羊散在两边的草地上啃食。

不知什么时候,山变得巍峨起来,但从山顶到山脚全光秃了。

“快看,雪山!”我顺着林同学手指的方向看去。几座褐色大山后,一座庞大的银白的山出现在视线前方。那雪被阳光照得亮晶晶的,在众多死沉的山中显得格外醒目。

“这应该是阿尼玛卿雪山。”林同学说。

阿尼玛卿雪山,又称玛积雪山。传说它是一座神山。“阿尼”藏语意为先祖老翁,并含有美丽、幸福或博大之意。“玛卿”藏语意为黄河源头最大的山,含有雄伟壮观之意。阿尼玛卿雪山就是“祖父大玛神之山”的意思。当地藏族人认为阿尼玛卿雪峰是“博卡瓦间贡”二十一座神圣雪山中的一座,是九位开天辟地造化神中排行第四位的斯巴侨贝拉格。它威力无比,神通广大,主宰着山河大地。

藏族人对神深信不疑。既然认为阿尼玛卿峰有如此大的神威,这座山自然就成为他们的朝拜之地。每逢藏历的“羊年”或者神门(尼果)、雪门(岗果)隔开之年,他们就携带上简单的行装、灶具和食物,绕山朝拜一周,以显虔诚,认为这样可以消除罪孽,让灵魂升天。

公路蜿蜒。阿尼玛卿雪山时而出现在前方,时而又隐没在重山中,与我们相伴相随。在雪山一号隧道前,它把亘长的晶莹的身体完全呈现在我们面前,雄伟,壮观,圣洁。山脚下,拖出一涧亮闪闪的冰川。很多人把车停在隧道前一个勾头的地方,观赏起雪山美景来。这是高原上高速公路设计人性化之一——既可观景,又解决了出口少司机走错路后调头难的问题。

穿过隧道,阿尼玛卿雪山隐在了身后。

再见了,阿尼玛,卿!

越走,天上的云越多,有的厚如棉絮,有的薄如轻纱,一层层重叠着,交织着。突然。我看见云下亮晃晃蓝莹莹的一片,如一泓母亲胎宫里轻柔的羊水,呵护婴儿般包裹着路边的山体。

“快看,天边有一条河!”

“哪里有河?那是天!”林同学说

“天?怎么可能?你看,明显水比山低,就是河!”

“你再仔细看看。”

我又仔细辨别了一番,确实是天,但看上去天比山低,又那么蓝,太像河了!这种错觉不仅看山时会产生,据说看海时也有。记得有一次,县作协李主席对我说,她去看了海,发现远处的海比近处低。当时我还将信将疑。今天,我不就看到天比山低了吗?怪不得最先相信“地球是圆的”是航海员,他们天天看海,也许早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实践出真知。

车子继续前行,高山变成浅山,巨石化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块。戈壁到了。开始还可以看见电杆电线。后来连这些也看不见了。草也看不见了。入眼的是一片茫茫的荒滩。偶尔一座信号塔。塔下斜安着几块光伏板,靠它发电供应基站。这是到了高原的无人区了。没有水,没有植被,也没有生命,——什么生命能在这地方存活呢?

渐渐地,戈壁上又长出稀稀落落的草来了。草,越来越丰茂了。青青的荞麦,金黄的菜花,又有了房子和炊烟。眼睛顿时亮起来。忙找一个停车区观景。这是高原公路的第二个人性化设计——要隔那么远才有服务区,人遇三急怎么办?总得找地方解决呀!

六点一刻,终于到了德令哈。晚饭吃的是藏餐,店名叫“扎西会”。我们在藏族自治区吃回餐、撒拉餐,到了蒙古自治区却吃起了藏菜。穿衣时,人们喜欢混搭,看来,吃饭也是可以的。

老板是个中年妇女,身材稍丰腴,脸色红润,脸型稍圆,穿一件红花黑底的上衣,说话走路的神态与四川演员“凤妹”有点神似。

饮料是酥油茶,用一大温水瓶装着,20元。我第一次喝。试尝了一下,没什么怪味,但也不觉得好吃,就当饮料喝了三杯。主菜有两样。一是炸牛排。肉肥瘦相间,嗞嗞响着,冒着热气,躺在绿色的生菜叶子上。林同学用刀子切成坨后,我用筷子夹起一大坨蘸上辣椒面一口咬下去,油花顺着咬过的地方冒出来,满嘴油滋滋的。香而不腻,肉很筋道不说,也很有嚼劲。一是羊排。放在药膳汤锅里煮上十分钟即可开食。老板娘说,要趁嫩吃,煮时间长了就老了。羊排也很地道,没有膻味。汤里加了党参、当归等药材,据说可以缓解高反症状。煮过羊排的汤煮叶子菜,菜好吃,汤也好喝。我喝了三碗,不知是旅途饥渴还是德令哈也有点冷的缘故。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