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万娥的头像

苏万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27
分享
《疆行记》连载

第一十二章 伊宁*伊昭公路*昭苏湿地*特克斯

昨晚住在伊犁的州府伊宁。林同学带我们逛了伊宁著名的“六星街”。街上货物鳞次栉比,游人摩肩接踵。餐馆外、广场边,不时有少数民族歌舞表演,观者众多。看着繁华的街市,一时竟让我忘了身在异省他乡,还以为在成都呢。

晚饭吃的是川菜。菜的味道不错,川味十足又融入新疆特色。巧的是,吃饭的包间叫“眉山厅”。眉山是我的故乡,听名字就觉亲切。经理是一位精干的中年妇女,一打听竟是眉山人,嫁到了新疆伊宁。他乡遇老乡,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我又想起早晨在赛里木湖游玩时接到堂姐夫打来的电话。他在新疆石河子打工,知道我到了新疆,邀我过去耍。

故乡和亲情,无论走在哪里都背在身上,怎么也卸不掉,这就是家乡人。

早上沿伊昭公路出发,前往昭苏。车行一路,山势险峻,风光绝美,和“独库公路”相比,相差无几,难怪它被誉为“小独库”。路中段有一灰白色石灰岩山体,人称白石峰。峰上有一集市,人称云端集市。云雾在家乡为常见之物。但新疆气候干燥,白云缭绕的地方不多。今天一早,车驶上伊昭公路不久,我看见道路两旁有薄雾迷漫,就惊为奇观。高山深处,白云缭绕,在这样的地方开的集市,多么富有诗情画意。

车驶下白石峰,群山间包围着一大片草地。一床葱绿的地毯随着山丘蜿蜒起伏,流出一条条优美的曲线。绿毯上绣着各色小花,红的,白的,紫的。草地中间,一条小溪潺潺流淌。两边,座座蒙古包一字摆开。车多,人也多,卖吃的,买吃的,热闹非凡。我下车穿过小溪,往对面山上的松树林走去。脚边的草丛里,不时传来嚁嚁嚁嚁的声音,如同一首小夜曲。在小夜曲声中,我被两位穿深蓝色制服的哈萨克小伙子拦住了去路。

“阿姨,不能上山。”

“为什么呀?”

“林区重地,严禁山火,行人都不能上山。”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我停下了脚步。

“这个地方叫什么?”

“野狼谷。”

“真的有狼吗?”

“以前有,还伤过人呢。”

“哦。”我望了一眼前面的松林,准备往回走。小夜曲仍在路两边演奏着。我好奇地问:“草丛里嚁嚁嚁嚁的声音是什么?”

“那是蝗虫。”

我笑笑,原来草原的小夜曲是蝗虫为我唱的,那个黄黄丑丑的蹦哒家伙,前天下午在赛里木湖草地上看见过不少。

继续上车前行。公路沿途随处可见羊、牛、马散落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

“牛哥,去昭苏咋个走?”林同学忽然朝窗外大喊。

我们伸头一看,路边一头黄牛正抬起头朝我们张望,两只耳朵张着。

我们大笑。问道于牛,有趣。

“你不要叫牛哥,要称兄弟。”万老师补上一刀。

我们笑得更厉害了。

“我是牛马得嘛!城市的牛马来看草原的牛马,得打声招呼不是?”林同学又补了一句。

车内瞬间笑翻了。

说着笑着,忽见对面来了一群马。后面,一位牧马人骑在马上扬鞭赶着马群。后面的车辆跟在牧马人身后,形成了一条长长的车队,颇为壮观。

这是草原独有的景色。车行路上,牛马也行路上。车为牛马让行,这是常事。

车下伊昭公路,我们直奔昭苏湿地公园而去。购票进园,车沿着一条河前行。河叫特克斯河。昨天下了雨,河水浑浊汹涌,上涨了不少。我们向公园深处而去。公路两边是金黄色的草地,草地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东西。那是什么呢?停下车来,我们直奔怪东西而去。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个大草垛,外面用细绳捆扎得密密实实。我推得动它吗?一时玩心大起。我弓起腰,双手抵住草垛,使出吃奶的劲向前推。草垛晃了几下,仍在原地纹丝不动。

“一个草垛好几百斤呢,你推不动的。”林同学说。

“我才不信。”我向后面的几个队友招招手,“大家快来推草垛!”

他们奔过来,和我一起弓着腰用力推:“一,二,三,起!”人多力量大,草垛被我们向前推了好几米。这边推了那边推,这个推了那个又来,大家玩得不亦乐乎。然后又是各种摆拍。当我把抓拍的照片发在群里,看到自己的滑稽样,大家的肚皮都笑痛了。

果然,大自然才是治愈系的。我们都在里面返璞归真了。

玩够了草垛,我们返回公园入口不远的观景台,准备观看天马浴河表演。这是湿地公园的压轴戏。

中国昭苏,天马故乡。

表演在下午四点开始。因今天特克斯河河水上涨,所以表演改在了下游的一个河岔间。只见几个牧马人把马群赶进河里,排成几排。只听几声尖利的哨响,群马四蹄疾扬,逆水向上游奔来。马蹄嘚嘚,溅起阵阵水花。牧马人策马扬鞭跟着群马疾驰。一会儿工夫,马群跑到了河岔口。又一声哨音响起,马儿缓缓停下脚步。阳光下,一匹匹马儿膘肥体壮,浑身油亮亮的,皮肤紧绷绷的。接着,牧马人把马调转头来。又一阵哨音响起,马儿又齐头并进向下游跑去。由于是顺水,马儿跑得更快了,水花溅得更大了……

如此循环三次。

过去,马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作战工具,在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匹宝马价值千金。如今,马已失去了曾经的作用,很多时候只能供人取乐了。

时光流转,时事变迁。只有特克斯河,一如经年地流着,流着。它流啊流啊,流到了特克斯城。

“特克斯”,哈萨克语意为“北山羊出没的地方”,也有人说它是“平原旷野水源纵横”。确实,特克斯附近水草丰茂,牛马壮美。

特克斯是一座小城,但却很有特色。它的主街8条,乾街、坤衔、震衔、巽街、坎街、离街、艮街、兑街,所以又称八卦城。我们就是从兑街进的城。街上路口没有红绿灯,车子绕转盘。八卦图是这个小城的象征。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可看见八卦图的痕迹——住宿小院的地上用石子铺设有八卦图,路边的垃圾桶上每个都印有八卦图……

据说八卦城这一创新设计源于时任伊犁屯垦使的邱宗浚。1937午,深研《易经》的他选定特克斯河谷为新县址后,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哲学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主导并设计了以《周易》八卦为框架的城市规划方案。1939年,县长班吉春组织民众使用20头牛犁出八条放射状街道,形成八卦城雏形,同年10月建成并迁入县政府。‌‌

八卦城的中心在太极坛,也是这个小城最热闹的地方。每天晚上9点至第二天凌晨1点,这里游人云集,8个街口禁止行车。围着太极坛的路上有观光车和马车可供游人坐着游玩。太极坛八面均有台阶上下。晚上歌舞表演时,台阶就成了座位。各个路口有摆摊设点卖东西的。

今天为游客表演的歌舞是阿克塔斯姑娘峰带来的。只见姑娘小伙们身着盛装,载歌载舞。其中最感人的是一个舞台剧。它表演的是一个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它源自哈萨克族民间传说,被称为哈萨克族版的“梁祝”。传说,哈萨克族青年绍琦凯与哈孜依相爱,却因种族差异和世俗阻碍无法相守。最终,哈孜依殉情于阿克塔斯姑娘峰下。后来,人们被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修坟把哈孜依葬于姑娘峰下。这就是有名的“姑娘坟”。

时光虽已走远,但爱情永不褪色。如今,在姑娘峰的巍峨之上,有一座墓碑仍静静伫立,述说着她对爱情的坚贞、执着与追求。

今晚住在民宿“自家小院”。小院真的很自家。院内花团锦簇,悠悠秋千架上爬满青青的牵牛。几畦菜地里,黄瓜细长,番茄艳红,那感觉,真像回到了自家小院。

民宿的布置很艺术。院内到处摆满奇石、根雕。两面白墙上,是老板的女儿如今的一个美术老师画的风景画,一为雪山,一为牵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民宿的檐前挂着两盏晃悠悠的马灯。房间门窗为落地玻璃设计,日系风格。屋内吊顶为瓦屋形,原木色板子钉上原木色条子。吊灯为六边斗笠形。投屏电视,装卫生纸的是花边吊篮。小院虽小,处处设计都独具匠心,紧凑、温馨、舒适,恐怕连五星级大酒店也没法比,——用心用情是胜于冷冰冰的现代化的。

接待我们的老板娘是个爽利勤快人,民宿主要是她在经营。她和爱人都来自河南,在新疆打工爱上了这里,觉得这里人好环境美,就买地建房,全家移居到这里。这个拥有三个孩子的五口之家,已在新疆落地生根,生活和和美美。

自家小院,让我再一次觉得新疆真是个好地方!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