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这座城里到处弥漫着苹果花淡淡的清香,蜜蜂、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家家户户都在摘苹果,都在制作苹果酱,有钱的贵族们在自家花园里用波斯面包蘸果酱或蜂蜜,你会情不自禁地吟唱:‘哦,阿力麻里’。”
上面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一座古城。它的名字叫阿力麻里城。“阿力麻”是由突厥语“苹果”的发音演变而来。在突厥语中,“里”代表“城”,因此“阿力麻里”就是“苹果城”的意思。不言而喻,这座城市盛产苹果,以城名之。阿力麻里城最早建于何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史书上有载的是,1225年,成吉思汗大军西征后,察合台建立了察合台汗国,定都阿力麻里,这座城市才被后人知晓。后来,东察合台汗国和蒙兀儿斯坦又相继在这里建都。由此可见,阿力麻里城在当时的西域一定居于重要位置。
历史如过眼云烟。曾经繁华的阿力麻里城,如今只留下两处较大的麻扎,其他的已变成一片广袤的农田。
一切烟消云散。历史只剩下了一个传说。
如今,距这座传说古城30公里的地方,又兴起了一座新城。
它叫霍尔果斯。
霍尔果斯,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也有人说成是牧草丰美的地方。而哈萨克语则把它译为“积累财富的地方”,相当于我们说的聚宝盆。据史载,这个名字始于元代,清代晚期改称尼堪卡。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正式改称霍尔果斯口岸,沿用至今。
昨晚,迎光而回;早上,又向光而去。一路向西,去的就是霍尔果斯。经赛里木湖北门穿右而行,过果子沟大桥,一路走走看看,行车约五小时,到达霍尔果斯。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两旁高楼大厦林立,人行道树木葱茏,花园里鲜花朵朵,边境互市贸易区内区外更是人头攒动,一片喧腾。如今的霍尔果斯,早已成为一个集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光缆、邮件“六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和综合性多功能口岸。
霍尔果斯,这座现代边境城市,成了“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
到了霍尔果斯,作为4A级景区的国门肯定是要打卡的。这是一个红色旅游景区,门票30元。
从正门购票进入,就看见一个标志牌,中间红字书写“0公里”,左右两边白字书写“连霍高速”“G312”,后面两个红字“国道”。下面还有一排小白字,“连云港-4244公里-霍尔果斯”“上海-4853公里-霍尔果斯”。这里是连霍高速和G312公路的终止站。两条公路的成功修建标志着横贯中国的交通大动脉在此连接中亚路网。说来搞笑,一路多次听林同学说“连霍高速”“连霍高速”,我理解成“联合高速”,还以为是几条高速公路连在一起呢!
标志牌后是“国门文化馆”。文化馆正前面的浅杏色磁砖上贴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霍尔果斯口岸”几个红色的醒目大字。文化馆气派庄严,展厅布置庄重大方。馆内的文化长廊里,陈列着历代戍边文物与历史照片等珍贵文物,重点展示了阿力麻里城、伊犁城的历史演变,张骞通西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重大历史事件。馆内光线比较暗,史料又多,我正愁难于观看,刚好有一个旅行团的导游在为游客讲解。那清脆的嗓音立刻吸引了我。于是,我混迹其游客中,饶有趣味地听起来。一组组史料在脑海里串接,引得我浮想联翩,好像把那段过往岁月重历了一遍。在文化馆里,我还看见了中哈324(1)号界碑等历史见证物和2018年9月27日正式启用的第6代新国门模型。
走出文化馆,我心潮腾涌。从一个唐代驿站走到今天的现代枢纽是多么不容易,之所以能屹立于今是因为背后一直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依靠。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而强大的祖国要靠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去建设。抬头望了一眼馆顶上面的国徽和国旗,我深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又觉有责任在肩——个人哪怕再渺小,也要为国家和社会献出应有之微光。
折向左边向前走,看到一座亭子。红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但下面的木头柱子红漆已剥落下少。亭子上方楷书“碑亭”二字。亭下是一块黄色的石墩,上面立着一块黄色的石碑。石碑上有两个大字,但我不认识。背面刻双头鹰及阿伯数字“18”,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含义。后来看了旁边的介绍我才知道,这是清朝时期最早的中俄边境线的界碑。正面刻的是满文,意为“石碑”之意。后面的双头鹰是俄国勇士的象征,“18”代表界碑的排序。这是清朝的第18块界碑。
再往前走,是一座木制观景台。台上禁止拍照。我缓步登上观景台眺望。前面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边境,已由一圈一圈的铁丝网隔开。再前面,已是哈境,几幢圆顶蓝黄相间的建筑映入眼中,建筑风格与中国迥然不同。旁边还有几座塔吊。看来,哈萨克斯坦正在大兴土木。
脚下是祖国的土地,对面却是国外了。我正感慨,忽然几只不知名的小鸟从哈境振着翅膀飞到中境。
我看着笑了。还是小鸟自由。它的世界没有国境。
中午饭在景区对面办边境互市贸易区临时证的一座红色大楼的二楼吃的,时间已是3点,大家也已饿极。这是一座少数民族装饰风格的餐厅,可以吃自助餐,可以点餐,也可以吃拌面抓饭什么的。中间有一个舞台,可以边吃饭边看少数民族歌舞表演,挺有特色。为我们服务的是个维吾尔族混血少年,长得很帅气,服务礼貌周到。一路行来,新疆人的素质让我一次次感叹。实事求是说,如今的新疆是一个崭新的新疆,它的人文已经赶超内地好多地方。每一次询问都得到热情的回答和帮助,吃饭无论你点多点少都是一如既往的周到热情的服务。而且新疆人的饭菜如他们的性格一样,实在,好吃不贵还分量足。所以在吃饭前最好先询问一下菜量的多少。如果事先不问,像在家一样点菜,你就得饭后愁了——还有那么多没吃完。有一道新疆菜叫大盘鸡,盘子真的很大,分量着实超乎想象,足够我们五个人吃了。珍惜粮食的我在新疆剩过几回饭了。就如今天,点的辣椒炒肉盖饭,牛肉很足很地道,下面盖着一大盘饭,我只好——又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