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章旗的头像

信章旗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6/13
分享
《龙头蝶变》连载

第二十三章 青龙洞前缅先烈 戒盈守缺传家训

1980年的清明节,春寒料峭,那丝丝阴霾仿佛仍眷恋着大地,不肯轻易散去。然而,这料峭的春寒又怎能阻挡周氏家族那沉重而坚毅的脚步,那是家族成员们对先辈的缅怀之情,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年满七十五岁的周兴东,身形已略显佝偻,恰似一棵历经沧桑的老树,在岁月的长河中,承受了无数的风雨洗礼,微微弯下了腰肢。可他的眼神,却犹如深邃夜空中闪烁的寒星,倔强而深沉,承载着家族数不清的岁月与故事,每一道目光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悲欢离合。

他怀里紧紧抱着那块在野牡丹树下捡到的青铜片,那青铜片仿若从岁月长河中打捞上来的神秘珍宝,在微弱的阳光下泛着神秘的幽光。这幽光,犹如夜空中划破黑暗的流星,照亮了家族那一段段尘封的历史,每一道纹路都宛如先辈们留下的足迹,深刻而清晰。

大弟周兴南、三弟周兴北守护在周兴东的左右,他们老哥仨仿佛是三座屹立不倒的灯塔,为家族指引着方向。他们的身后是一支长长的队伍。周兴东的长子周长安、四子周长在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紧紧守护在三位长辈的身旁,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敬意与关切。与他两同行的叔伯弟兄周长富、周长喜、周长有、周长发、周长康、周长宁、周长泰、周长财、周长宽、周长庆、周长丰等族人们步伐整齐而坚定,仿佛在接受着一种无声的使命召唤,那是对家族的忠诚与责任。

周长安的儿子周金池、周金来,周长存的儿子周金凤、周金雕,周长生的儿子周金山、周金明,周长有的儿子周天宇,周长发的儿子周天伟,周长庆的儿子周天光,周金池的儿子周天悦、周天昊,周金凤的儿子周天祥,周金雕的儿子周天瑞,周金山的儿子周天亮,周金明的儿子周天弘等后生们,排着整齐的小队伍跟在长辈们的身后。他们有的紧紧拉着长辈的衣角,有的睁着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四周,仿佛在这庄重肃穆的氛围中,感受着家族那厚重的历史和深沉的情感。

队伍里,周天光和周天昊是两个年龄最小的重孙辈,他们童真的脸蛋上带着敬畏与好奇,宛如春天里破土而出的新芽,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对家族的历史更是充满了敬畏之情。

在这乡间山路上,这支长长的队伍在龙头沟门村人惊羡的目光中缓缓前行,终于来到了青龙洞旁的山岗上。这片土地,宛如一片寂静的墓园,又似一部厚重的史书,静谧而庄严。它埋葬着周兴东家族的几位先辈——父亲周安民、叔父周安邦、弟弟周兴西还有儿子周长生。每一座坟茔都像是一座不朽的丰碑,见证着家族的兴衰荣辱。

周兴东缓缓站定,目光久久凝视着那一座座坟茔。微风轻轻拂过,坟上的青草沙沙作响,仿佛是大自然在轻声诉说着家族的故事。他的眼眶中泪光闪烁,那是思念的泪花,是对往昔岁月的无尽感慨。

众人也都纷纷停下脚步,表情肃穆。周兴东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那低沉而又略带颤抖的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将众人带回到那段遥远的岁月。

“四十五年前,也就是1935年,那是一场噩梦的开始啊。”周兴东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的目光迷离,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在繁华的商界纵横捭阖,然而,匪患的突然降临,如同一场无情的风暴,瞬间将他的家园摧毁。家破了,妻离了,子散了,那种生不如死的痛苦,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周长安和周长在静静地听着父亲的诉说,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心疼。他们知道,父亲的这段经历一直是他心中深深的伤痛,是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每每触碰,都会让他痛彻心扉。

周兴东继续说道:“无奈之下,只能逃荒要饭。但我不甘心啊,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我又重开皮草商行。那时候,我就像在茫茫黑夜中寻找光明的行者,哪怕前方充满荆棘,我也要为自己的命运拼搏一把。”他的声音渐渐激昂起来,“后来,我看着国难当头,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天下裘都’大营镇时,做过的那些向喜峰口的第二十九军的将士们,捐赠裘皮护甲和大洋的事情,想着自己再次成为一名显赫的商人,一定要为民族抗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我开办了‘周氏义庄’,把家中的钱财物资拿了出来,就像把自己的心血和生命都奉献出去一样。我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前线,我始终觉得这是自己做的最正确的事情,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

侄子辈和孙子辈儿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从未如此深刻地了解到自己家族长辈曾经为这个国家做出过的贡献。在他们的心中,眼前的这位老人,不再只是一个平凡的长辈,而是一位英雄,他用自己的身躯和力量,为家族和国家的命运,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

“然而,命运总是捉弄人。”周兴东的声音有些苦涩,如同深秋的雨滴,打在人们的心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无奈,“后来,我被错划成反革命。那段日子,黑暗无边,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屈辱。我仿佛置身于一片荒芜的沙漠,孤独而无助。”

说到此处,周长安和他周围的族人有的忍不住低声叹息。可是,周兴东却很快振作起来,他挺直了脊背,就像一位无畏的战士,在狂风中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他坚定地说:“直到1980年,我终于迎来了平反昭雪。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一路走来,我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我也学会了坚强。”

他轻轻地抚摸着怀里的青铜片,继续说道:“而这青铜片,这刻着‘戒盈守缺’的青铜片,是我命运转折时捡到的。当年我在人生的最低谷,在野牡丹树下看到它,就觉得与我们周氏家族有缘。这四个字,‘戒盈守缺’,是我们周氏的家训啊。它告诉我们子孙后人,为人要懂得节制,不能过于贪婪,懂得守拙,不要一味地追求完美。盈满则亏,缺也是一种美,是一种能让人保持清醒的力量。我们的周氏家族历经风雨能走到今天,也是因为有这样的家训在指引着我们。”

族人们听着,心中对这块青铜片更多了几分敬畏。周天光和周天昊这两个孩子虽然年纪最小,但也似乎若有所思,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领悟,仿佛在青铜片的神秘幽光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周兴东环视着家族众人,目光坚定:“今日,我们家族众人集聚于此,就是要让后辈子孙铭记家族的历史,传承我们的家训,不管未来会遇到什么,都要坚守家族的优良品德,把‘戒盈守缺’这个家训好好地传承下去。”

此时,微风轻轻拂过,山岗上的草木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家族的传承而低语。阳光洒在大地上,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整个山岗上,只有人们轻微的呼吸声和偶尔的鸟鸣声,大家都沉浸在周兴东的讲述和家族的历史回响之中,而那些年轻的后辈们,心中已然种下了家族精神的种子,等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

“好了,今天的祭祀活动就到此为止吧!”周兴东眼含热泪寻视了一下眼前一些晚辈的背影,接着说,“没事的可以自行回家啦,我再到那边的地里走一走,去祭拜一下曾经为我们‘周氏皮草行’的经营和‘周氏义庄’的管理立下汗马功劳的老管家李叔和账房先生赵叔!”

周兴东的话音刚落,周天光和周天昊就手牵着手跑到他的面前,异口同声地说:“兴东老爷爷,重孙儿不明白‘周氏义庄’是怎么回事儿,兴东老爷爷给我们讲讲行吗?”

周兴东激动地点点头,兴奋地回答:“行行行,当然行了,我的两个乖重孙儿!”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