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三月,桃花盛开,龙头沟门村沐浴在改革的春风里,处处是新生的希望。周长在,这个曾背负“反革命周兴东四儿子”身份的年轻人,在家庭命运峰回路转之际,也开启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创业情感之旅。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周长在一家深陷困境。父亲周兴东被错划为反革命,生活在重压之下,家庭在风雨之中飘摇。但父亲对家族皮草技艺的执着传承与“戒盈守缺”的家训指引,如黑暗中的灯塔,给周长在以力量和慰藉。那本祖传的《鞣皮秘典》,尽管纸张泛黄且散发着陈旧气息,却似家族的精神坐标,承载着先辈的智慧与荣耀,也点燃了周长在心中潜藏的梦想之火。
父亲平反昭雪的消息传来,如同一阵春风拂过周长在的心间,压抑多年的空气瞬间清新起来。他望着父亲在临终前传给他的那本《鞣皮秘典》,心中的斗志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从此,他踏上了钻研皮草工艺的坚韧之路。
周长在在父母留给他的老院子里搭建起了简陋的鞣皮作坊,这里成为了他梦想的摇篮。他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着汗水,每一个动作都倾注着对未来的期待。从挑选皮子开始,他就如同一位挑剔的艺术家,只选最上等的皮子。鞣制时,那复杂而神秘的过程在他手下逐渐展开,他仿佛与这些皮子建立起了一种奇妙的默契。药水的味道、皮毛的质感,都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而染色和整形步骤,更是他精心雕琢的杰作,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他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周长在制作的皮草,因其精湛的工艺和上乘的质量,在附近村庄渐露头角。改革的东风劲吹,人们生活条件改善,对皮草的需求日益增长。周长在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他心中那股长久潜伏的力量开始喷发。
他东拼西凑,用自己积攒的一点钱加上向亲朋好友借来的款项,租下了村子里一处闲置的大院子,雇了几个同样有手艺的村民,开启了皮草生意的新征程。他不断创新,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同时凭借走南闯北积累的人脉关系,将皮草售卖到周边城镇,腰包里的人民币也逐渐鼓了起来。
周长在,这个土生土长的龙头沟门村人,曾经只是一个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年轻人。家境贫寒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紧紧束缚着他的生活,而爱情的道路更是布满了坎坷崎岖。在那个相对传统的村庄,贫穷就像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让他对爱情只能望而却步。
然而,命运的齿轮开始了奇妙的转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偏远的地方,如同一场甘霖滋润了干涸的大地。周长在那原本沉睡已久的商业头脑,宛如一头渐渐苏醒的雄狮,开始展现出它的敏锐与果敢。他紧紧抓住皮草生意这个机遇,在商海中奋力拼搏,终于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两年的时光,犹如一场梦幻般的旅程,让周长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盖起了龙头沟门的第一处青砖大瓦房,在新春阳光的照耀下,那房子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彩,与周围那些传统土坯房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房子,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周长在努力与成功的见证,如同一个不朽的丰碑,矗立在他的成功之路上。
伴随着财富的增加,周长在的人际关系也像季节变换一样,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曾经因为他的家庭出身而对他疏远的亲戚,如同闻到花香的蜜蜂,带着厚礼纷纷上门;曾经对他家避而远之的村民,眼神里也不再是冷漠与嫌弃,取而代之的是巴结与讨好;曾经那些在背后悄悄议论的闲言碎语,如今都被奉承讨好的话语所淹没。
三十四岁的周长在,肚子微微凸起,那是生活富足的痕迹;脸庞泛着微微的红晕,那是岁月的沉淀和生活优渥的馈赠;浓密却又有些稀疏的头发整齐地向后梳着,在阳光下,油光水滑的发丝闪烁着光芒,稀疏的头发似乎也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他的眉毛虽然有些稀疏,却透着一股精明劲儿,宛如一只狡黠而又成功的狐狸。
1982年春节将至,在云岭镇的大集上,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周长在身着那件精致的皮草大衣,里面穿着从县城买回来的布料让镇上的名剪做的白色衬衫,风度翩翩光彩照人。在一处商铺前,当他正仔细挑选着年需用品时,不经意间,他的目光被一个青春靓丽的身影吸引住了——这就是他魂牵梦绕的李秀英,她就像一朵绽放在旧时光里的绮丽之花,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李秀英中等身姿,岁月虽然在她的面庞轻轻拂过,留下了一些斑驳的痕迹,但更多的是雕琢出了她独有的生活韵味。那头梳得整整齐齐的黑色卷发,在当时的山村显得有些突兀,却也是她勇敢表达自我的旗帜,如同黑暗中的一抹亮色,吸引着无数目光的追随。
四目相对的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有彼此的心跳声在空气中回荡。周长在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个无数次在夜里为她辗转反侧的青春时光。他缓缓地走向李秀英,走到她面前时,微微有些紧张地挠了挠头,笑着说:“秀英,好久不见啊,你还是这么美。”李秀英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她轻轻地点点头,说:“长在哥,你也变化挺大的。”
两人站在热闹的大集上,周围的人群似乎都成了他们的背景板。他们开始聊起过去,聊起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也聊起这些年彼此的成长与变化。不知不觉间,他们走到了集市的一个角落,那里相对安静一些。周长在情不自禁地握住了李秀英的手,李秀英微微惊讶,但并没有挣脱,她感受到了周长在手中的温度,那股温暖仿佛驱散了多年来心中的阴霾。
周围的人开始小声地议论起来,但他们的目光中并没有太多的恶意,更多的是好奇和祝福。周长在感受到了周围的目光,他深吸一口气,看着李秀英的眼睛,深情地说:“秀英,其实这些年我一直没有忘记你。以前我家里穷,没有能力给你幸福,现在我有能力了,就只想让你过上好日子。”李秀英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看着周长在,心中五味杂陈,说:“长在哥,其实我心里一直也有你。”
他们紧紧相拥在一起,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彼此。这一刻,他们仿佛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和忧虑,只享受着这片刻的美好。然而,这份爱情并没有那么顺利地发展下去。
回到村里后,不久就出现了一些闲言碎语。有人说李秀英是为了周长在的钱才和他在一起的,也有人说周长在不过是找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来炫耀自己的成功。这些话像针一样扎进他们的心里。
李秀英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心里非常难受。她走在村庄的小道上,感觉周围的每一双眼睛都在审视着她,每一句议论都像一把刀在切割她的自尊心。她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真的错了?她坐在自家院子里,默默地流泪,心中五味杂陈。
而周长在,虽然他表面上装作不在意这些闲言碎语,但他的内心其实也很痛苦。他在自己的院子里踱步,看着那刚刚盖起的大房子,心中充满了无奈。他想为自己和李秀英的爱情辩护,可是他知道,有时候,解释是无力的。
有一天,周长在决定不再沉默。他带着李秀英来到了云岭镇的大集上。那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周长在拉住李秀英的手,像是害怕再次失去她一样。他坚定地对李秀英说:“秀英,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把我们的爱情展示给所有人看。”
于是,周长在开始热情地向周围的村民介绍李秀英。他讲他们小时候的一些趣事,讲他这些年在外面打拼的时候,李秀英是他心中最温暖的港湾。他的话真诚而动人,周围的人开始慢慢改变了看法。而李秀英也在一旁,勇敢地面对众人,她的眼睛里闪烁着信任和爱的光芒。
然而,命运仿佛总是喜欢给人一些考验。就在周长在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皮草市场波动,让他的生意遭受了重创。他的皮草积压,资金周转困难,曾经的辉煌仿佛一瞬间被乌云所笼罩。
周长在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着那些曾经给他带来荣誉和财富的皮草,心中满是苦涩。李秀英看着消沉的周长在,心疼不已。她默默地走进屋子,坐在周长在的身边,说:“长在哥,我们一定能挺过去的。以前你那么难的时候都没有放弃,现在也不会的。”
在李秀英的鼓励下,周长在重新振作了起来。他开始重新审视市场,寻找新的商机。他从传统皮草的制作工艺中寻找灵感,结合现代的时尚元素,开发出了一系列新颖的皮草制品。他还亲自去各地寻找客户,带着自己的样品,一家一家地去推销。
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艰辛。他在旅途中遭遇过恶劣的天气,在陌生城市里被一次次拒绝,但他心中有李秀英,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就一直坚持着。
终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新的皮草制品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他的生意又重新走上了正轨。而经过这场磨难,周长在和李秀英的感情也更加坚不可摧。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龙头沟门村的屋顶上。周长在和李秀英手牵手走在村子的田埂上。周长在轻轻地搂住李秀英的肩膀说:“秀英,这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感谢你一直在我身边。”
李秀英靠在周长在的肩膀上,微笑着说:“长在哥,你是我这辈子认准的人,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和你一起面对的!”
其实,在周长在还未发迹的时候,他就已经对李秀英钟情不已。这份感情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心中默默地生根发芽。他无数次在夜里辗转反侧,脑海里都是李秀英那美丽的身影。他想走近她,想为她遮风挡雨,想给她幸福的生活。可是,现实的压力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那是一个阳光洒满村庄的美好日子,每一寸阳光都像是在为周长在的爱情加油助威。周长在精心打扮了自己,他穿上那件特意为自己定制的崭新皮草大衣,这件大衣仿佛是他新身份的象征,也是他此时满怀勇气的铠甲。他的口袋里揣着从城里买回来的精致点心和布料,那一块块点心承载着他的思念与关怀,那一块块布料就像他心中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他的双脚情不自禁觉地向着李秀英家的方向走去,他每走一步都像是在跨越心中的千山万水。
当他站在李秀英的家门口时,心脏开始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那“怦怦”的心跳声,就像战鼓在耳边敲响,既紧张又兴奋。他深吸一口气,像是要把这紧张的情绪全部压下去,然后轻轻敲响了门。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有那敲门声在空气中回荡。
门开的那一刻,李秀英那美丽的身影出现在他的眼前,就像一道光突然照进了他的世界。周长在不禁有些失神,眼前的她比记忆中的她更加美丽动人。她的笑容如同春天盛开的花朵,温暖而又迷人。周长在定了定神,那些曾经在心中练习了无数遍的话语,此时一股脑地涌上心头。他满脸堆笑,真诚地将自己的感激和爱意缓缓诉说:“秀英啊,虽然我们的年龄上有差距,可是,这么多年来,特别是自从那日在云岭镇大集上相遇之后,你一直是我心里最喜欢的姑娘,是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恋人。”他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像是怕这美妙的时刻会被一阵寒风吹散,又像是怕这真诚的情感会惊扰了眼前这份美好的情谊,“以前我家里穷,又背负着不好的名声,根本不敢奢望能有这一天。现在我有了点能力,就只想让你过上好日子。”他边说边看着李秀英的眼睛,在她的眼睛里,他看到了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犹豫,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
李秀英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周长在,思绪如潮水般涌来。往昔,当周长在对她表达感情的时候,她的心中也曾泛起过涟漪。但是,家庭的原因像一道枷锁,锁住了她内心的情感。家庭的声誉、周围人的眼光,这些都像巨石一样压在她的心头。然而此刻,看到周长在如今的成就,他的青砖大瓦房在阳光下闪耀着荣耀的光辉,他穿着精致的皮草大衣,口袋里装着从城里带回来的东西,这一切都预示着一种全新的生活。她憧憬着未来可能拥有的美好生活,心中那曾经顽固的顾虑就像冰雪遇到了暖阳,开始渐渐消散。
她的心里像是有一只小鹿在乱撞,一方面,她被周长在如今的成功所打动,被他的爱意所感染;另一方面,过去那些顾虑形成的惯性思维还在拉扯着她。她微微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长在哥,其实我心里一直也有你。以前是怕你顾不上我,怕跟着你受苦。”
周长在听到李秀英的话,心中满是惊喜,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了许久突然看到了光明。他向前迈了一小步,仿佛要拉近与李秀英之间的距离,他激动地说:“秀英,我知道以前让你受委屈了。但我发誓,以后我会让你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他们的周围,仿佛有一层温暖的金光在蔓延。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甜蜜起来,那是一种爱情即将萌芽的气息。然而,这份爱情并没有那么顺利地发展下去。
腊月的龙头沟门村,夜晚的天气格外寒冷。李秀英的家里,昏黄的煤油灯摇曳着。周长在和李秀英一同站在破旧的堂屋内,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但在面对李秀英的父母时,各自的心头上都笼罩上上了一层担忧。
李秀英的父亲,这个在贫苦生活中磨砺出坚韧和固执的男人,坐在门槛上,脸上写满了不满。他皱着眉头,目光中透着审视,语气冷漠:“长在啊,你也知道咱这村子的情况,你爸那事儿虽然过去了,但村里人的嘴哪是那么容易堵上的。我家秀英,以后的日子还长,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她跟着你遭人指指点点。”
李秀英的母亲在一旁的灶台边添着柴火,拉着风箱,偶尔偷偷看一眼女儿和周长在,眼中满是担忧和不舍,但仍坚定地站在丈夫这边。
李秀英急得眼眶泛红,忙拉住父亲的衣角:“爹,我和长在哥在一起,他对我可好了,他是靠自己的本事挣来的这一切,以后肯定会好好对我的。”周长在也急忙说道:“大叔、大婶,你们放心,我会好好照顾秀英一辈子的,我现在的状况你们也都看到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然而,李秀英的父亲不为所动,猛地站起身来,挥了挥手:“不行!这事儿没商量,你还是赶紧走吧!我不想再听到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
日子一天天过去,春天的龙头沟门村开始展现出生机。李秀英却因为这件事整日愁眉不展,日渐消瘦。她的父母虽然看在眼里,心里也有些不忍,但村里人的闲言碎语还是让他们十分犹豫。
一天午后,李秀英的父亲坐在院子的角落里,望着刚冒出嫩芽的梨树,突然喊道:“秀英她娘——你说秀英这孩子非要跟周长在在一起,长在那孩子现在看着是不错,可这以后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哪?咱女儿以后的日子会不会因为遇上这样的一个人而过不好呢?”李秀英的母亲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啊,我也是担心这个。但看着咱闺女秀英整天介咳声叹气甚至是哭哭啼啼的这么难受,我心里也经常感到不是滋味儿。”李秀英的父亲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心中权衡着利弊。这时,隔壁邻居王婶儿走进院子,在屋门口探头探脑,然后压低声音说:“他李大大啊,我还是觉得你得为秀英这孩子仔细地打算打算,可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蒙了眼。周长在这孩子现在是有出息了,可以后万一哪天出个变故,咱们秀英可咋办?”李秀英的父亲一听,心中更加纠结起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夏季的暴雨过后,阳光洒在湿漉漉的龙头沟门这片土地上。这天,周长在来到了李秀英家中。他带着一兜从城里买来的点心、布料、当地最有名的烤烟和一支精致的玉嘴儿长烟袋,还有一份精心准备好的《计划书》。
他诚恳地对李秀英的父母说:“大叔、大婶,我知道你们一直在为我和秀英的事儿操心。这些日子,我也用心想过了,为了秀英的幸福,我想先把皮草生意再扩大一些,给秀英一个更加安稳的未来。这是我写的一个《计划书》,我已经找了我大哥和村里的一些裘皮商商量过,他们都觉得这个计划切实可行。另外,以后秀英和我在一起生活,不管遇到什么事儿,我都会优先考虑她的感受,我保证不会让她受到半点委屈。”
李秀英的父亲接过《计划书》,认真地看了起来。他虽然文化不高,但因祖上富裕从小念过私塾,读一些常用字还难不住他。读着读着,他的目光渐渐变得柔和起来。李秀英的母亲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眼眸中闪过一丝欣慰。周长在接着说:“我知道过去的事情让你们二位老人家有所顾虑,但做人总是要向前看的。我会用实际行动证明,我和秀英在一起一定会让她幸福的。”李秀英的父亲放下《计划书》,叹了一口气,说:“长在啊,说句心掏心窝子的话,我知道这些年你这孩子生活得也确实不容易,特别是在对待你和秀英的婚姻大事上我们为难了你。其实,我们也早就看出来了,你是真心实意对我家秀英好,可是,我们思前想后还是怕呀……”周长在连忙说道:“大叔、大婶,我和秀英的事儿就算我的心里再着急,我也从来没有埋怨过你们二老,我虽然还从未踏入过婚姻的大门,但我懂得为人父母的心情。请你们二老放心,我会用时间来证明一切,总有一天,我会让那些背后嚼舌根儿的人对二老刮目相看。”
秋天到了,龙头沟门的树叶渐渐染上了金黄。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和努力,周长在的皮草生意越来越好,他带着李秀英和她的父母来到了云岭镇最好的饭馆,摆下了一桌丰盛的酒席。
饭桌上,周长在拿出了一个用红布包着的本子,递给李秀英的父亲,用柔和的口气说:“大叔,这是我给秀英准备的聘礼清单,另外这里还有一份我和秀英未来的生活规划书,秀英的想法我也都写在了上面。”李秀英的父亲接过本子,仔细地看着,脸上露出了少见的笑容。李秀英的母亲也笑着对女儿说:“秀英啊,你看看,人家长在为了你做了这么多努力,你以后可得好好过日子啊!”
李秀英激动地点点头,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李秀英的父亲端起酒杯,站起身来,庄重地说:“长在啊,从今天起我就把秀英交给你了。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互相扶持,好好过日子。”周长在赶忙站起身,接过酒杯:“请大叔、大婶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二老和秀英失望的!”李秀英的母亲拉起李秀英的手,然后把女儿秀英的手交到了周长在的手里。
在欢声笑语和祝福声中,李秀英的父母终于同意了这门亲事。正当周长在喜上眉梢,笑得合不拢嘴的时候,李秀英的母亲突然说:“长在啊,你和秀英的年龄也都老大不小的了,咱们就选个良辰吉日把喜事办了!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这婚礼庆典呀,一定办得在咱们方圆百里要数一数二的,不然的话,到时候我可饶不了你呀!”李秀英的母亲笑声朗朗,向周长在投去看姑娘秀英时一样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