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帝八年(公元前199年)九月,远赴匈奴谈判和亲事宜的汉使刘敬归来,向汉高帝刘邦禀报说,冒顿单于同意与汉朝和亲罢战,承诺汉匈两国以秦长城为界,互不进犯。
但是,态度强硬的冒顿向汉庭提出两条要求:其一,两国虽然和亲,冒顿娶汉朝公主为妃,但汉匈两国并非“翁婿”关系,而是以“昆弟”(友好兄弟)相称;其二,汉朝须每年向匈奴进献珠宝,粮食,丝绸,美酒和工具等物资——也即是说,汉朝嫁了女儿还要与“女婿”称兄道弟,老丈人要向女婿进献财物,这实在是对大汉王朝的蔑视和羞辱!
汉高帝刘邦听刘敬禀报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以手击案发怒道:“岂有此理,朕把大汉的公主嫁给冒顿这个竖子,他就如同是朕的儿子,难道老子还要称儿子为兄弟,垂首躬腰向这个不肖之子进献礼物吗!”
刘敬忙施礼说道:“陛下息怒,冒顿确实狂傲,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为了我大汉北疆安定,边民免受匈奴人荼毒,请暂且隐忍接受,眼下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刘邦听了刘敬的劝解,沉思良久,遂长叹一声说道:“这个匈奴人冒顿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着实令人可恨,然而,怎奈我朝刚经历连年战争,百业待兴,国力不足,目前实在无力与匈奴人保持长期敌对状态,唉,罢了,为了换得北方边境一段时期的和平安宁,就答应匈奴人提出的条件罢!”
白登山之役,让汉高帝刘邦切身感受到了匈奴军事力量的强大,匈奴骑兵军团大规模作战的震撼场面给刘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场战役让刘邦深刻地意识到,刚刚建立的大汉王朝还不足以战胜强悍的匈奴人,与匈奴的战争将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为了汉朝江山稳固,社稷安定,只能暂且忍下屈辱,韬光养晦,从长计议。
汉高帝刘邦亲历大小战斗一百余次,当年“千古无二”的西楚霸王项羽何其骁勇善战,最终也丢盔卸甲,败亡于他的手中,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今天面对的对手更加强大,难以对付,一向坚忍好胜,愈挫愈勇的刘邦不得不对更为强悍的北方匈奴人做出让步,放弃使用武力,以和亲示好,这不能不让一向自信乐观而好胜的刘邦深感遗憾和无奈。
欲知后来之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