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野微风的头像

山野微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10/12
分享
《汉初风云录》连载

第一百三十六章 四皓出商山辅佐太子

吕后见商山四皓到来,不禁大喜,将四人尊为上宾,给予侯爵待遇,将其安排在自己的兄长吕释之闲置的府邸内,并为四位老者配备车马仆人,命人好生服侍,不得怠慢。自此,商山四皓便每日入宫陪伴太子刘盈读书,为其讲授学问,释疑解惑,传授治国安邦之道,刘盈果然渐有长进。

汉高帝刘邦听说吕后请来了商山四皓为太子刘盈传道授业,十分惊讶,不知皇后用了什么办法竟然请来这四位隐世高人出山辅佐太子,于是立刻召见自己仰慕已久的四位老者,与之谈论天下大势与治国之道,这四位老者果然学识高深,通今博古,侃侃而谈,让刘邦深感受益匪浅,暗自喟叹无缘请商山四皓辅佐自己理政。

刘邦意识到太子刘盈得到高人指点,必然羽翼渐丰,地位稳固,不宜废黜,便自此再也不提另立太子之事。

刘盈继位称帝之后,四皓不图功名利禄,返回商山终老山林,去世之后葬于商洛市丹凤县商镇之南的丹水之畔,汉惠帝刘盈下诏为四皓陵墓立碑,以表达自己的尊崇之意,后来有人在四皓墓前建起四皓庙以供祭祀。

唐代诗人李频在其诗作《过四皓庙》中盛赞商山四皓的高洁风骨,诗中写道:

“东西南北人,高迹自相亲。 天下已归汉,山中犹避秦。

龙楼曾作客,鹤氅不为臣。 独有千年后,青青庙木春。”

废立太子的风波平息之后,吕后对张良格外敬重,几次欲重谢张良,张良皆坚辞不受,并托来人对吕后传口信说道:“请务必禀告皇后,太子之位得以保全,一是靠皇后的智慧和福气,二是仰仗商山四皓的名望,三是上天佑护太子,我的主意其实并无多少作用,岂敢接受赏赐?此事若是传扬出去,圣上知晓是由我在背后出谋划策,则吾命休矣,今后切勿再提起此事!”

使者回来向吕后禀报了见到张良的言谈,吕后听了感慨良多,她几次对身边的近臣说道:“留侯张良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名利,仕途巅峰之际急流勇退,回避朝政,在家静修,其德行已达超尘脱俗之境界。本宫只知留侯精通韬略,智谋超群,今日方知此人其实深不可测,非吾等凡人可比矣!”

请商山四皓出山巩固刘盈的太子之位,迫使汉高帝刘邦最终放弃了另立太子的打算,可说是张良一生中唯一没有按照刘邦的意愿所做的最后一件政治上的大事。然而,张良没有料到,他设法帮助吕后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刘盈后来继位登基做了汉朝皇帝,却并没有掌握实权,而是笼罩在吕太后的羽翼之下。

现在想来,即便是谋略非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军师张良,在当时的处境下为了维护大汉社稷安定,出手相助巩固了太子刘盈的地位,却也无法预见到汉高帝刘邦百年之后,吕后掌控朝廷大权,施行外戚专政,刘氏皇室成员接连遭到无情打击,刘氏的大汉江山几乎姓了吕。

幸而朝中大臣不满于外戚专权,吕后去世之后,经过一场流血的斗争,吕氏集团被诛灭,才使得大汉赓续回归正统。

世人云:世事无常,造化弄人,确实如此:倘若没有吕后专权,刘姓皇族子嗣惨遭迫害,又何来汉高帝刘邦与薄姬的庶出四皇子刘恒,孙子刘启,曾孙刘彻先后称帝,创造了载誉史册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之辉煌景象耶?

欲知后来之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