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倚晴的头像

倚晴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11/19
分享
《医者》连载

第三十三章 追猎与反击

林思源冲进实验室时,苏玥正对着电脑屏幕,脸色煞白。她把安德森教授的邮件点开,推到他面前。

“你看这个。”

林思源快速扫过邮件内容,眼神瞬间变得锐利。“欧洲的会……思路和核心标志物这么像……这绝不是巧合!”

“伦理材料里只提了模型名字,核心算法和公式只有我们三个知道。”苏玥强迫自己冷静分析,“老刘跟了我们这么多年,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就是外部突破了。”林思源走到白板前,拿起笔重重划了一道,“医院服务器被黑客撬开了一丝缝?或者对方拿到了我们某些脱敏数据做了反向推导?安德森说了是哪家做的吗?”

苏玥摇头:“他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组,报告人也面生。他觉得是烟雾弹,要么搅浑水,要么试探我们反应。”

“辉扬,肯定是他们!”林思源语气肯定,“赵峰进去了,他背后的人没停手。硬的不行,就来阴的,想在学术赛道上抢跑,哪怕只是给我们添堵!”

“如果他们抢先发了类似的结果,哪怕数据粗糙,我们也会被拖入知识产权泥潭,临床和合作都会寸步难行。”苏玥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必须提速!抢在他们前面,用更完整、更硬的数据,把优先权坐实!”林思源当机立断,“你继续深挖李阿姨的录音,看有没有新发现。同时把所有回顾性验证数据再过一遍,确保铁板一块!”

“临床入组呢?”

“照常!那三个符合条件的病人,立刻安排进来,启动治疗!”林思源语气斩钉截铁,“拿到前瞻性临床数据,是最有力的回击!”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还有,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他们出招,我们也不能光挨打。”

“你想怎么做?”

“他们喜欢在暗处搞小动作,我就把事拿到台面上说说。”林思源掏出手机,直接拨给了医院法务部主任,“王主任,我林思源。我们项目可能遭遇了商业间谍行为,核心知识产权有泄露风险……对,需要您这边协助,准备法律文件,保留追责权利。”

接着,他又打给了一个熟悉的医疗媒体记者:“张记者,有条线索……关于某些跨国药企,为打压国内创新,用的那些不上台面的手段……”

苏玥看着林思源一连串动作,明白他这是要双线作战。科研上加速冲刺,舆论和法律上同步施压,逼对手露出破绽。

项目组再次高速运转起来。生物信息学负责人老刘带着团队对模型进行最后打磨;苏玥团队则从李秀英的录音里真的找到了宝贵线索,她在出现明显心慌前幾天,多次提到“晚上睡不踏实,心里老是突突跳”、“走快两步就有点喘”。这些细微的非特异性症状,与后来心脏毒性的发生存在时间关联,为早期预警提供了新思路。

三位入组患者开始了联合用药治疗。按照升级版安全方案,他们接受了极其严密的监护,心脏超声、心电图和生物标志物检测频率更高。

治疗初期,三人情况稳定,没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项目组里紧绷的气氛稍稍缓和。

然而,就在第一位患者王阿姨完成第一个周期治疗,准备进行评估的前一晚,意外猝不及防地发生了。

值班医生紧急电话打到林思源手机上的时候,声音都变了调:“林医生!三床王阿姨突然高烧,39度5,寒战,肌肉酸痛!”

林思源和苏玥立刻赶往病房。检查报告显示血象异常,炎症指标急剧升高。

“找不到明确感染灶,入院时也排除了活动性感染。”苏玥眉头紧锁,“难道是……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联合用药中的一种药有激活免疫系统的可能,虽然概率低,但确实可能引发类似流感的免疫反应。

“先按免疫相关性发热处理,对症支持,密切观察!”林思源迅速下达指令,“加做免疫指标检测!”

王阿姨的突然发热,让所有人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这虽是创新疗法可能遇到的挑战,但在外部虎视眈眈的节骨眼上,任何波动都足以牵动最敏感的神经。

是普通感染,还是药物反应?这例患者的安危,再次悬于一线。

而林思源发起的舆论反击,开始显现效果。一篇题为《国产抗癌创新药遭遇‘黑手’,核心数据疑遭窃取》的报道在某医疗网站发布,虽未点名,但指向明确,在业内激起了一些水花。

第二天,林思源就接到了康诺医药周总监火急火燎的电话。

“林医生!你们怎么回事?!那篇文章是不是你们搞的?现在外面风言风语,对我们康诺商誉影响很坏!我们还在谈合作,你们就这么背后插刀子?”

林思源语气平静:“周总监,我只是在维护项目组的基本权益。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和信任。如果连知识产权安全都无法保证,合作的基础在哪里?”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周总监的声音压低了些:“林医生,你跟我说句实话,你们的数据,到底干不干净?”

“我们的数据干干净净,模型独立研发,实验记录和数据链完整可查。”林思源毫不含糊,“倒是某些竞争对手,手段下作,令人不齿。周总监,康诺想合作,最好看清楚,谁才是可靠的伙伴,谁又在玩火。”

挂了电话,林思源知道,压力已经传导过去。

接下来,就看王阿姨的病情如何发展,以及那篇文章,能炸出多少藏在暗处的鬼魅了。

病房里,王阿姨的体温在药物控制下暂时降了下来,但人还很虚弱。苏玥守在床边,仔细观察着她的每一点细微变化。

“苏医生……我这……是不是药不行啊?”王阿姨虚弱地问,眼里满是担忧。

“王阿姨,别担心,发烧可能是身体在和病菌打仗,也可能是药物起效过程中的正常反应。我们正在查原因,一定会弄清楚的。”苏玥握住她的手,声音温和却坚定,“您要相信我们,也要相信自己。”

与此同时,网络上的那篇文章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逐渐扩散。一些行业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开始出现讨论,质疑声、支持声交织。辉扬药业那边,似乎比预想中沉得住气,没有立刻跳出来回应。

但暗地里的动作并未停止。

几天后,陈博再次找到林思源和苏玥,脸色比上次还难看。

“对方升级攻击了!”他调出监控日志,“这次手法更隐蔽,专门针对我们设置的蜜罐系统,试图植入木马。而且……追踪到的IP,虽然还是层层跳转,但有几个节点,指向了国内。”

“国内?”苏玥心头一凛。

“对,而且不像是普通的肉鸡。”陈博表情严肃,“我怀疑,他们在国内有接应,或者干脆雇了本土的黑客团队。”

情况比预想的更复杂。对手不仅在国外学术圈放烟幕弹,还在国内加强了网络攻击。

就在他们分析新情况时,林思源的手机又响了,这次是医务部。

“林医生,有个情况跟你通报一下。刚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电话,询问我们ST-01项目近期的一些‘传闻’,特别是关于数据安全和临床风险方面的。语气……比较严肃。”

林思源眼神一冷:“知道了,谢谢。”

他看向苏玥:“看来,他们的组合拳来了。学术搅局、网络攻击,现在开始动用行政力量施压。”

“我们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林思源深吸一口气,“医务部这边我去沟通说明。网络安全老陈你继续盯着,想办法找到更确切的证据。临床这边,苏玥你务必确保王阿姨和其他病人的安全。只要我们的临床数据不出问题,根基就稳得住!”

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项目组如同暴风雨中的小船,艰难前行。

又过了两天,王阿姨的发热原因终于查明——一次罕见的、由特定病原体引起的机会性感染,与药物免疫反应无关。经过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她的体温迅速恢复正常,身体状况也逐渐稳定。

虚惊一场!

这个消息让项目组所有人长舒了一口气。王阿姨转危为安,意味着他们的临床研究挺过了一次突发危机,也证明了升级后的安全监测方案是有效的。

几乎在同一时间,安德森教授发来了第二封邮件。邮件里说,他通过私人关系打听到,那个在欧洲会议上发布相似模型的小组,似乎与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有资金往来,而这家公司……疑似与辉扬药业存在关联!

虽然还是间接证据,但链条正在收紧。

林思源立刻将这一情况同步给了法务部和相熟的记者。

第二天,一篇更具针对性的跟踪报道出炉,直接点出了“某跨国药企疑似通过空壳公司操纵学术数据,恶意打压国内创新”的惊人猜测,并将辉扬药业的名字隐晦地包裹在诸多线索之中。

这一次,舆论的浪潮更大了。

当天下午,林思源接到了辉扬药业一位副总裁直接打来的电话。对方的语气不再像周总监那样虚与委蛇,而是带着压抑的怒气:

“林医生,你们系列不负责任的报道,已经严重损害了我司声誉!我司保留采取法律措施的权利!”

林思源对着电话,语气不卑不亢:“李总,清者自清。如果贵司确实没有采取不当手段竞争,又何须动怒?我们只是将掌握的情况公之于众,接受业界和公众的评判。至于法律手段,我们同样欢迎。”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冷哼,随即被挂断。

斗争进入了白热化。

晚上,林思源和苏玥再次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城市的夜景。

“这次,算是把他们打疼了。”苏玥轻声道。

“还不够。”林思源目光深沉,“只要他们没真正收手,这场仗就没完。王阿姨的情况稳定是好事,但首批临床数据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我们必须尽快拿出令人信服的结果。”

“我知道。”苏玥点头,“李阿姨录音里梳理出的预警指标,已经补充到监测方案里了。下一步,就看这第一批病人,能不能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

城市另一端,那间豪华办公室里,气氛更加阴沉。

“废物!都是废物!连个病人都搞不定!网络攻击被人识破,放点烟雾弹还被顺藤摸瓜!”之前那个声音咆哮着,桌上的烟灰缸被狠狠掼在地上。

“老板……瑞宁那边现在防备太严了,而且林思源反击得很厉害,舆论对我们很不利……”

“不利?”被称为老板的人猛地转身,眼神凶狠,“那就换个方向!从别的地方下手!我就不信,他们能防得住所有明枪暗箭!临床数据不是还没出来吗?想办法,让他们出不来!或者……让出来的数据,变得没法看!”

新的指令下达,更深的阴谋在暗处悄然酝酿。

ST-01项目组在顶住了第一轮猛烈的暗箭后,迎来了短暂的喘息,但所有人都清楚,更大的风浪,或许就在前方。他们能依靠的,只有过硬的技术、严谨的数据,以及绝不退让的决心。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