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崧岳的头像

崧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8/30
分享
《我的祖国》连载

第三百四十章 风雨陪都夜(4)

“你是国家之大将,民族之栋梁,本来委员长就没有杀你的打算,只是想把你抓起来,打几百杀威棒,让你以后不要再胡来,无奈世事复杂,耳畔狂涛不已。”

周迅雷接过将军服,俞济时亲自帮他穿上,跨出门口,所有的看守站在那里,他威严的向他们行了一个军礼,然后上前握住监狱长的手:

“这几个月来,深谢你的悉心照料,有时间有机会再谢您的厚待之情吧!”

说完周迅雷上车而去了。

黑夜沉沉,那辆小车在起起伏伏的山城颠簸一个小时才进入重庆的主大街,七拐八转,终于在一个立在山坡上的院子前停下来,车刚停稳,车门就被守候的军人打开了,谁也没说话, 他跟着俞济时来到一所大房子前,里面灯火呈亮,悄然静寂,周迅雷跨上台阶来到门前,俞济时轻声对他说道:

“汉梁 稍等片刻,我去请委员长!”

周迅雷对蒋介石并不陌生,这是第三次见到他,第一次见他是中原大战之后,蒋介石与冯玉祥结金兰之交,他作为冯玉祥的心腹大将侍立左右,当他们举行换帖仪誓之后,在开封有名的大饭店豫园春推杯换盏,因为蒋介石不胜酒力,每每举起冯玉祥相邀的酒杯之时都有些勉为其难,毕竟是一个交际场上的老手,他突然站起来,端着酒杯来到侍立冯玉祥身后的齐梁大汉面前问道:

“大哥 介绍一下你这位樊哙将军吧!”

冯玉祥哈哈一笑:

“老弟 他叫周讯雷 字汉梁,河北霸州人,是我的开封卫戍司令!”

周迅雷挺起身子尊重的向他行了一个军礼

“蒋先生好!”

蒋介石因为用非战场的手段赢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他的心情非常愉快

“来!周司令 饮下这杯酒!”

冯玉祥点下头,周迅雷才双手接过杯酒一饮而尽,那个时候蒋介石正在兴头,他放下酒杯,拿起一个酒碗,给连倒三大碗,周迅雷瀑布落深潭眨眼而尽,然后 挺着身子朗声说道:

“谢谢!”

蒋介石回到座位上惊叹不已:

“大哥呀!你手下强将如云,这位擎天之将能否赠予小弟?”

冯玉祥哈哈一笑:

“老弟 天下都是我们的,我们兄弟之间哪还有你我之分啊!我手下的兵将也是你的兵将,任你调遣,真能跟着你伺候左右那是他的福份,哈哈……你说是吗?”

蒋介石不是傻瓜,把周迅雷这个冯玉祥的贴身家将放到自己身边能睡得着吗?

他呵呵一笑:

“大哥 玩笑 玩笑,小弟焉能夺大哥之爱!”

从那以后,他对周迅雷留下了很深印象。

第二次见到蒋介石是徐州会战的时候,地点 也是在河南的开封,当时的开封军事会议就是部署徐州会战,擒拿逃跑将军韩复渠,那一次蒋介石在和军事会议上表扬了 A 军在山西 河北的作战,并没有特别的对他注目。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韩复渠化土为泥,他也差点成为蒋委员长的刀下鬼。

不一会儿俞济时出来了,他向周迅雷微笑了一下:

“委员长风寒多日,身体和心情都十分欠佳,说话的时候谨慎一些,去吧,他在卧室里召见你!”

周迅雷来到这个地方心中五味杂陈,对俞济时点了一下头就进去了,他站到门口满嗓喊声报告,里面在咳嗉中应了一下:

“进来!”

周迅雷推门进屋,蒋介石穿着睡袍站在那里,他双腿一并行了一个军礼:

“报告委员长 戴罪之人周迅雷前来觐见!”

蒋介石转过脸来用手帕轻轻擦了一下嘴角,随手放在桌上,咳嗉着痛苦地笑了笑:

“啊!我的刀下将军,好好好……你来了,那些搅舌之人害得我差点杀掉一员大将,刀下余生,你莫怪我,是我听了那些人的话,来来来……汉梁 坐坐……不要拘谨,没有那么多的礼节,坐坐坐……”

周迅雷再次挺起身子向蒋介石行礼道:

“报告委员长 职下不敢,你有什么指示尽管吩咐!”

在蒋介石再三诚让下,他才勉强浅坐在对面的沙发上。

“汉梁险些伤害了你的性命,我偏信偏听,都是耳目昏聩,自古忠臣多磨难,这一切都过去了,你是国之大将,应以国事为重,个人的恩怨先放在一边,你知道你现在应该干什么!”

周迅雷再次站起来:

“杀敌报国,单凭委员长吩咐,职下坚决和日本鬼子血战到底!”

蒋介石微微一笑:

“今天你往这里一站,我的病好了一半,汉梁战场上你是个汉子,无人能撼,无人能比,这是有目共睹的,战徐州, 守菏泽, 攻兰封, 这三次大战你打得异常英勇,这一点我是知道的,以后战场上你还要一如既往,做我中华民族的猛张飞,做我收复河山的岳武穆!”

蒋介石说着话题转,用手帕捂住嘴轻轻咳嗽几声,然后转过脸来慢慢说道:

“汉梁 你的人品我是知道的,人是中的大丈夫,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希望你在以后的战场上,放下思想包袱,带领你的部队,要和企图灭我种族亡我中华的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

“我是你手下的兵,中华民族的铁血军人,只要你一声令下,我当奋勇冲杀 永不回头!”

“好好……是位沙场将才,险些被我误杀, 上天不让我失将, 让我及时醒来!”

说着蒋介石又咳嗽起来,他稍微喘了一口气:

“这几个月,你身陷囫囵,身体怎么样啊?”

“报告委员长,奔赴疆场 血战倭寇没一点问题!”

“难怪我大哥说你是钢铁之身,好好…..这样就好, 眼下国家正处在危难之中,我岂能把你这样一员大将滞留身边,必须放出去,让你呼啸疆场 痛杀倭寇!”

“只要委员长一声令下,迅雷当赴汤蹈火 万死不辞,直到战死沙场!”

“不 不 不……我不要你马革裹尸,眼下你这种刚正勇猛之人不多,战后我还要把你带在身边,让我少受谗言的蒙蔽!”

蒋介石又开始咳嗽起来,他来到痰盂边,清了一下喉咙:

“汉梁眼下战事日紧,你不能在后方久留,等一下你去见见我大哥,立即给我回A 军,部队在嵩山已经进行了补充,但是还没有满编,江北岸有一个补充旅,已经做好出发准备,原本补充九战区的,你来了,我不能让你空手而去!”

周迅雷听到蒋介石的话,心中百感交集,他又要回老部队了,而且还要带上一个补充旅,他立刻挺起胸膛再次给这个干瘦的领袖行了一个军礼:

“谢谢委员长!”

蒋介石上下看了他一下,突然回头大声喊道:

“来人!”

话音刚落立在门外的俞济时应声而入。

“俞局长,给我拿来一套上将军服!”

突然 听到这个意外命令的俞济时楞了一下,转身出去了,他闪念想道:

“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过了一会儿俞济时把一套上将军服托在手上,默默立在周迅雷身边,蒋介石望着周迅雷严肃地说:

“你是一个喜欢独立作战的人,凭你的军事能力完全能够独当一面,这次你既不要回1 战区,也不要回 5 战区,你带着补充好的 42 军,到沦陷区打出你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这个地方就是黄淮地区的冀鲁豫,我授予你上将军衔,在那里你可以号令一方自成体系。”

周迅雷听到蒋介石要放他到敌后独立作战心中一震,这不是放虎归山 纵龙入海吗?他心中虽然不禁一阵惊诧,但还是一脸谨慎:

“听凭委员长的调遣,到那里我会全心全力去杀敌,只是迅雷生性耿直 惯于鲁莽,不过委员长请放心,我周汉梁什么时候都不会做出对不起国家民族 对不起长官的事情!”

蒋介石听到这话很不自然的笑了一下,然后抬起头来带着十分信任的目光望着他真诚地说道:

“汉梁 古人说的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过这一次你头上的紧箍咒还是不能给我摘下来,论起郑州仓库之事,不管当时什么情况,也不管是真是假,那都是小事,如果战场上你给我打不好,我随时都会把你抓回来进行治罪,到时候数罪并罚,项上的人头就不是你的了,如果打得好,过去的一切我给你一笔勾销!”

“生 死 杀 罚 自有委员长定夺,我是一个军人,就是一个打仗的,我的职责就是杀敌报国,如果有辱使命,随时接受委员长处罚!”

“好好好……啊……这样一员虎贲之将,我相信,再给你一点压力,你的战场收获会更大,汉梁 希望你理解我的心情,我对你的期望很高,因为你是国军中的楷模!”

蒋介石说到这里转过身来:

“给我拿佩剑来!”

说到这里,蒋介石愈发兴奋起来,他在不断的咳嗽中,接过俞济时端来的佩剑:

“汉梁 在我军中能有佩剑的人不多,你带上这把佩剑,以后与各方面打交道会容易些!”

周迅雷知道这把佩剑的意思,他看着蒋介石手中的佩剑迟迟不敢接来,顿时全身汗水雨下,这个平时说话如刀砍的汉子此时此刻却呐呐起来:

“委 委 委员长……委 委 委员长……”

周迅雷说着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滚落下来,他站在那里有些微微颤抖,聪明于心计的蒋介石明白了一切,他立刻把佩剑收回去,咳嗉着并故作大方的哈哈大笑起来:

“汉梁,那我就不勉为其难了,这样带着我给你的剑去见大哥多有为难多有为难,好了 好了 佩剑就不送你了!”

蒋介石看到周迅雷对佩剑之事非常敏感,他心中也生出一丝不快,不过 他毕竟是一国之君,眼下正是国家用人之际,他又怎能为这点区区小事而在乎这点不快呢,他微笑着把佩剑交给俞济时,握住周迅雷的手说:

“汉梁 你真是一个忠勇之人,也难怪我大哥那样倚重你,我们要是早点认识该有多好啊!”

“委员长 请原谅,你放心,我永远会忠于中华民族,你是中华民族的掌门人,我终于民族也就是忠于你,请你不要在意形式上的点点滴滴,我的所做所为就让战场说话吧!”

“我相信你 汉梁,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在敌后奋勇作战,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再次打出你雷神爷无可争辩的威名来!”

周迅雷给蒋介石再次行了一个军礼:

“请委员长放心,我会战斗到底 牺牲到底,决不辜负您的一片苦心!”

“呵呵……汉梁 好了,这一点我相信 这一点我相信……最后还有一件事,关于你死里逃生的事情暂时不说,你就回去给程潜和你的部下自己交待吧!”

周迅雷一挺身子:

“是!”

蒋介石满意的看了周迅雷一眼呵呵一笑:

“夜深了,不过,今晚没有睡觉的不单单是我一个人,我的大哥也在宅院中为你不眠,好了 照命令行事就是了, 我大哥还一直担心着你,你就赶快去他那里吧!”

周迅雷的忠诚是出了名的,这次蒋介石给他发佩剑并不是真正的目的,目的就是试一试他的忠诚,如果周迅雷真的感恩戴德接受他的佩剑,蒋介石虽然表面上高兴,但周迅雷的形象就会完全在他心中大打折扣,可 周迅雷这个义薄云天的汉子拒绝了被别人羡慕的受到领袖恩宠的佩剑,蒋介石被拒绝,这个老奸巨滑的政客不但对他没有丝毫的怨恨,相反 从内心里对周迅雷这种始终如一的忠诚品德更加敬佩了。

在这个利益交割的生存社会中,见风使舵随机应变的人比比皆是,像周迅雷这种对自己的老主人始终如一的人实在不多,面对高官厚禄,面对丰厚诱人的利益从不曾背弃处于落潮中的老主人,他因为过于忠诚冯玉祥,也曾经被莫须有的罪名落监下狱,在他生命的最低潮时在风雨如晦的日子里 在风口浪尖上 在悬崖峭壁前 他从没有任何后悔的念头,这样的人品 这样的人不得不让蒋介石对他更加肃然起敬。

在战乱叠起风云变幻的社会斗兽场上,千军易得,一个忠勇之将难求,人本来为了生存随机应变 见机行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是无可厚非的,总之为了适应环境自身不得不作一些变化,但是那种不顾灭亡忠诚不二的人品在人类社会中历来都是倍受推崇, 从古到今不乏有之,但那些见风使舵的人比比皆是, 三国的时候,吕布为了生存三易其姓,蜀汉大将赵云在复杂的战乱中也两易其主,当下的石友三庞炳勋 上官云相不都是这样的人吗?环境上来说应该是为了适应,从道德角度来说,便是一种让人侧目的背叛,周迅雷之所以是周迅雷,那是因为他的痴心不改 他的不更变化,正是这一点,在国军的队伍中,他对冯玉祥的忠,他对国家民族的忠才令蒋介石等人从内心中更加对他敬佩有加,这次他之所以侥幸不死正是因为他的人品他的道德操守,正是这一点深深唤醒和打动了蒋介石,才让他在最后彻底放弃杀掉周迅雷的打算。

人都有这样一种价值理念,不为我用,我必毁之。

周迅雷走了, 房间里空荡荡的, 在他一声声的咳嗽声中夜更深了, 外面一片寂静,只有偶尔隔窗从长江上传来的小火货轮隐隐约约的汽笛声不自觉的让蒋介石向窗外的黑夜望了一眼,这次他把周迅雷从刀口上弄下来,并且给他加官进爵,并不是非要拉拢周迅雷,他的真正目的就是用周迅雷告诉前线那些将领,只要你奋勇杀敌,都能得到我蒋中正的优抚,就连周迅雷这些杂牌将军都是如此,更何况他一手带出来嫡系呢,这也是让他在杂牌里竖起一个良好的榜样,只要好好打仗,都能在我这里得到重用,也从反面告诉那些在战场上打滑头仗始终走不出小集团利益但求自保的地方军阀,这种打算是没有出路的,从韩复渠到周迅雷一杀一放,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足以亮明了蒋介石他作为一国领袖严肃的奖罚观点。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