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本的赌场重新开业了。
开业那天请来了唢呐队,王武森还特意让人取出了社火用的三眼炮,吉时已到,小银、帽子、发财连放了九声三眼炮,接着鞭炮齐鸣。
看热闹的孩子们还没有等鞭炮燃放结束,就跑上前去捡地上没有燃烧的鞭炮。
村里、邻村好多有脸面的人物到场祝贺,当然,立山也回来装门面。一部军车,两个身跨短枪的护兵,自己也是笔直的军装,面无表情,严肃庄重,在村里的绅士群里,立山是鹤立鸡群,倒成了开业的最大亮点。
武森忙前忙后招呼人,他最明白,赌场的生意能重新开业,是多么的不易。因而更加卖力的办好这件事。
民国十九年,即公元一九三零年五月至十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发生一场新军阀混战,史称中原大战,最后蒋介石用尽各种手段,阎锡山前线反戈,冯玉祥的西北军兵败,蒋介石大获全胜。
兵败如山倒,官兵像洪水一样,都急着逃命,看谁跑得快。冯玉祥的新兵训练营在仓皇撤退时,樊立山又故伎重演,血洗了最后撤退的几位军官,卷走了训练营还未来得及运走的好多物资,包括枪支弹药,粮食,药品等。
当面枪杀一位军官后,趁机把他的新婚太太抢了回家。
立山回到西常村,不是低调做富翁,而是高调置地,建房。他的心比立本还大,他要做村里、鼎阳乡,乃至阌乡县里的最大、最有实力的人。
先是疯狂的置地。外家的,本家的,不论是谁家的,他只要看上了你家的地,不是向别人一样,通过其他方式买了:如引诱你赌博,输了钱,没办法才卖地,或者让良家妇女引诱你,最后卖地赔钱。他不要任何理由,赤裸裸的强买强来,只要他看上你的地,就让人强行去买,如果你不卖,你家的猪、牛、羊就会平白无故的死了,狗、鸡等好好地不见了;或者半夜有人朝你家扔石头......你被弄得无可奈何,最后按他说的价,卖给他;还有倔犟的,他就用枪吓唬你,先是警告,当你面打死猪狗牛羊,杀鸡儆猴,再不行就来真格的。
有一次,他酒喝高了,竟扬言说:某某那么牛,都让老子一枪给蹦了,你算什么,弄死你就跟弄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俗话说得好:贼不打三年自招,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得意了不能忘形,往往事情都坏在忘形后的细节上,都坏在自我膨胀的自夸上!
一天,立山和有几位狐朋狗友的赌客在赌场的院子里喝酒闲聊,立山一时喝的性起,看到冬子家的炮楼上有一只斑鸠,就问笑着关凌子:“凌子,凌子,过来,过来,你说冬子老爹家炮楼上的哪只斑鸠是死的,还是活的?”
关凌子抬头看了看,说:“立山,你是喝高了吧,刚飞上去的斑鸠,欢蹦乱跳的,肯定是活的!你看,它还动弹哩......”
“凌子,你看仔细了,到底还动弹不动弹,到底是死是活,到底是谁眼睛花了,哈哈哈......”
立山站起来,迅速从腰间抽出手枪,顺势挥朝炮楼方向,枪响,斑鸠应声从炮楼上掉了下来。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愕的张大了嘴巴,关凌子更是惊得,手里的茶杯掉到了地上!
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樊立山占全啦。他的行为张狂,飞扬跋扈,引起了所有人的厌恶。正应了一句古话:飞蛾扑火,非死不止。
但立山没有人性,心狠手辣的性格,没有人敢出来说话。于是,村里村外的好多人都去找冬子,他是樊家门里的老大,掌门人,现在只有他能出来说话啦。
冬子对立山的行为也是看在眼里,心里也是早都盘算着怎样让他收敛收敛。樊家是书香门第,自古忠厚传家,不能因一个后人的行为,毁了几辈人换来的贤德。再者说来,毕竟自己是樊家门里的老大,樊家门里的大大小小的事,还得自己做主。
冬子找了个机会,单独见了立山。先给他说了,社会动荡,人心不轨,财富来自不易,不要张狂,不要外露,要收敛收敛,免得被人惦记,自己再强势,强不过社会,强不过政府......又给他说了别人的闲话,都是几辈人的邻里邻居,让他注意影响,不要做的太过了,免得留下恶名,西常村樊家是祖辈的忠厚人家等等。
面对着从小到大,人人敬仰的樊家长辈,立山当面没有反对,也没有赞同。冬子说了半天,立山只是低着头不说话,最后回了三个字:“知道了。”
人最大的执念,就是看到别人犯错误或者走弯路,总是试图去纠正,去改变,去唤醒,去修改别人的因果,你苦口婆心的给他讲道理,甚至恨不得插足他的生活,这确实是一片好心,但你的好心未必能做成好事,好心未必得到好报。烂泥趴得好好地,你非要把它扶上墙;咸鱼趟得好好地,你非要给它翻个身;朽木活得好好地,你非要把它雕成材,这是谁的错!自己不醒悟,又怎能度他人,结果,自己累,别人也累。
其实,现实社会上,每个人都在证明自己是对的,都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认知去做事,放下执念,允许自己做自己,更要允许别人做别人,相互不要强加和内耗,谁做得不好,自然会有一定的惩罚,这就是因果报应!
秋收季节,伙计说,村南樊家坟种棉花的三亩地,昨天下午还盛开着的棉花,雪白雪白的,今天早上去摘,但一夜之间没了;又过两天,伙计又说,村北有两亩地成熟的玉米一夜之间被人掰完了......
冬子心里觉得奇怪,自己的庄稼,从未被人偷过,今年竞出这等怪事,于是,让伙计在炮楼上晚上守着,一看究竟。
一天晚上,伙计发现了动静,喊起冬子,一起去抓贼。
冬子领着人到地头一看:皎洁的月光下,立山背着长枪,让人推着车,领着赌输的赌棍在冬子地里摘棉花。
这哪里是偷,是抢!是明火执仗的抢!抢自己的人竟是自家的亲侄子,冬子胸口一热,倒在地下。
河里的水源被立本和立山控制着,村南的旱地要是没有水,就是颗粒无收。冬子村南的旱地,眼睁睁的一块一块的荒着,因为没有水源,地里的草都没精打采的在风中飘曳。更要命的是,立山以整理河边的莲菜地为由,把河里的水全部拦起来。眼看天就要冷了,油坊要开业,水磨没有水源做动力,就没办法开工。
冬子明白,这是自己说了立山的不是,他报复自己哩。他心里想着是自己的亲侄子,是让自己服软,从而降低自己在樊家的地位。冬子是樊家门里的老大,也是西常村里的老大,大家有事都要听他的,他不能低这个头,更不愿低着个头,大不了今年冬季的油坊不开了,所以他一直顶着,看谁耗得过谁。
冬子是中规中矩的读书人,他想问题都是从正面入手,让问题各方面都平衡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给别人调解了一辈子的事,但轮到自己的事,却反而糊涂了,这就俗话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立山的真正目的,不是让冬子低头,降低他在樊家的地位,而是要他把所有的地都卖给立山,连同河里的油坊,西常村樊冬子的时代已经结束,他——樊立山要做樊家的老大,西常村里的老大,甚至阌乡县的老大。
冬子总认为立本、立山是自己的亲侄子,都是一个樊家,一个亲字掰不破。话好说,但心里比什么都难受。他病情在加重,时而高烧不退,时而浑身疼痛,有时连人都不认识了,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下炕了。
显德娘看到冬子的情况,比任何一次有病都严重,感觉有些不妙,于是,给显德写信,说家里有事,让他赶紧回家。
显德回到家,樊冬子看到显德回来了,病情好想减轻了很多,这可能就病人在最后想见的人见了,所谓的回光返照现象。
显德知道了全部情况,浑身热血的年轻人,怒发上冲冠,愤然说道,世上还有公平二字吗?立刻就要去找立山理论,冬子阻止了他。
冬子微笑着对显德说道:“孩子,你都上了大学了,还是心浮气躁的。俗话说,心浮是磨练不够,急躁是经历不够,烦乱是思路不清。世上本来就没有公平的事,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才是生存的法则。要使世上有公平了,哪还有吃不上饭,被饿死的人;哪还有军阀连年战乱不断,村庄被毁。遇事不要慌,不要忙,看清了事情的原原本本,看清了与之相关的千丝万缕,想好了解决的办法,好话不怕晚,你再发声不迟。人说的高手就是,看出了是套,敢钻套,还能破解......”
显德好歹是考上大学的高材生,是天之骄子,自认为才华横溢,怎能咽下这口气。于是,又去找自己的娘,讲出自己的处理方法。
显德娘让他先坐下来,又给他倒了一杯茶,让他慢慢说。显德这个时间哪有心思喝茶,他放下茶杯,就开始滔滔不绝讲自己的想法。
听了他的慷慨陈词,显德娘摇摇头说道:“孩子,你还是太年轻,社会上的曲曲弯弯、错错对对你还是没有吃透彻,你所看到的还是表面现象。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停留在书本上,看似完整无缺,实际上还是‘刚愎自用’、‘纸上谈兵’。你知道‘纸上谈兵’有多可怕吗?小到害死自己,大到让国家灭亡,战国时的赵括‘刚愎自用’、‘纸上谈兵’,长平之战,使赵国的四十万大军被杀,导致赵国由强变弱;三国时的马谡‘刚愎自用’、‘纸上谈兵’,导致诸葛亮兵败祁山,功亏一篑,诸葛亮本人险些被敌军活捉,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呀!这些故事你过去都听过,也熟悉,为什么就不以此为戒喃!走,听听你爹的建议。”
显德娘、显德来到炕前,冬子对他们说道:“自古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你是通情达理之人,与人讲道理,用公德服人;但听你讲道理的人,都是些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小人,他们只想着钱,只想着利,什么君臣父子,忠厚诚信在他们面前一文不值,你跟他们讲理,他们还会说你是迂腐、可怜的书呆子。他们的道理是:什么三纲五常,长幼有序,亲戚邻居,这些都顶不上一文钱;谁有钱,谁就有理;谁手里有枪,谁就有说话权,一百句好话,不顶一枪,枪声一响,谁活着,谁就是理......”
“我的这俩亲侄子,是我看着长大的,都是心狠手辣的主,什么事都敢做,什么钱都敢赚。俗话说,天道有轮回,因果放过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到头终有报,他们俩将来一定有恶报,报应只是早晚的事,古话说,烂果子自然会从树上掉下来,千人所指,无疾而死,咱现在不跟他理论,一切让时间去验证吧。我的身体我知道,恐怕是不行了。有些事必须给你讲明白,你以后斟酌处理。”
“几十年前,我让立本帮你子明叔给山里一户人家护送油时,途中在住宿地方,晚上起夜,细心的立本无意间发现了路上这家饭店兼旅店的伙计年终收账回来,露了白(土语,东西没有藏好,被人发现了),背的褡裢(古时装东西的布袋,前后搭在肩上)前后都是银子,这家店位于荒郊野外,只有几个伙计。见财起意,他回来有意的还住在这家店,找理由在店里多住了两天,摸清了店里的情况。没过多久,返二身,到那家杀人越货,一下子做了七八个人的姓命,还把掌柜的闺女掠来,就是现在他的老婆——董钰。当传来去山里的路上一家饭店兼旅店的所有人被杀人越货,我就知道这事是立本干的,他过去在县衙仅仅只是一个差役,一个月能有多大收入,要不是他做的孽,立本家里一夜之间哪来几条骡子和那么多的银子。这家店我过去走山里贩卖东西,也住过,老掌柜的是一个很好的人,对人热情......”
“董钰是个读书人,你听她给孩子起的名字就明白了:樊董韵,樊董浑,樊董臧。她是一个弱女子,手没有缚鸡之力,面对着手里有枪、心狠手辣的立本,把他逼急了,他手里不多一条人命。于是,她选择了妥协,她选择世上最毒辣的报复手段:用自己的一生,陪伴着仇人,自己还要好好地活在杀害自己亲人的仇人身边,等待机会,亲眼看到自己的仇人断子绝孙,坏人得到应有的报应,为自己死去的亲人报仇。显德,你说,断子绝孙,这是多么可怕的报复呀!”
“董韵,董荤,董臧,意思就是:别看你立本现在能耐大,我不能把你怎样,将来,你老了,不能动了,你的孩子要把你立本的家业,懂均匀,懂混乱,懂脏完,让你最难受的事,也最无奈的事,这些跟你斗得死去活来的人,是你的亲人,你再狠心,也下不了手,你眼睁睁看着他们和你斗,相互斗,斗到最后,你苦心经营的一切化为乌有,你的恶行得到报应。”
“显德,你想想,回忆回忆,爹说的对吗?这可能是世上最毒辣的报复方式,我斗不过你,我让你的子孙后代斗你,让子孙后代相互斗,和别人斗,最后连根烂......”
董钰的一言一行,在显德的脑海里一幕幕浮现,显德倒吸了一口气,说:“爹,你说得对,你说得对,我想到了,我想到了,但没有想到会这样深的含义。”
“立山是你柏子叔带回来的孩子,给别人说这是他师妹的孩子,没有办法养活,是自己带回来的养子。其实,这是你柏子叔跟师妹的私生子,他这样说是为了掩人耳目。立山心狠手辣的劲,应了人常说的一句话:这是恶鬼附身,上一世的孽缘未了,今生上世来作孽的。你小时候也听说过,你子亮叔家里闹鬼的事吧,这个恶鬼就是你柏子叔带回来的,法师来了还把恶鬼的右胳膊刺伤,这个恶鬼还是逃走了。你柏子叔整天在外捉鬼,与这些恶鬼打交道,这个恶鬼很厉害,一直跟着他......老辈讲,上世的某些特征,会在今世的身体特性上显示出来。如上世死于棍伤,棍打的地方,今世就有明显的特征,皮肤颜色深或者有痕迹;再如死于刀伤,刀伤的地方,今世就有明显的痕迹。立山的右胳膊上也有一条天生来的伤痕,你还记得不?难道是巧合,人世间真有这么巧的事吗?其实这些都是孽缘,上一世的孽缘......”
“立山能到咱樊家来,也许是上天的安排的一段缘分。可能是樊家子孙在做人、做事方面有缺失,因果要报应樊家或者是老天爷要历练樊家,这是谁都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既然上天把他安排与你相遇,肯定有他的道理,你就坦然接受,俗话说的好,天要下雨,由他去吧。其实,从另一方看,小人都是上天赐给你,磨练你,度你成人的,他也是你生命中的贵人,如果没有这些个小人,你就看不透人心,你就发现不了身边人的真真假假,你就永远长不大,成熟不了。显德,你一直在学校读书,很单纯,好多问题总是拿书本上的道理来解决,还在论对对错错,这在社会上还远远不够。遇事浮躁和愤怒,这就是人说的书生义气。浮躁的原因是历练不够,愤怒的原因是内涵浅薄,今后要好好历练身心,历练承受力,历练到处变不惊,心静如水的沉稳,历练到能承受各种委屈,这就意味着你成熟了。通过这些磨难,最终把你练成一双慧眼,一颗明亮的心。相对而言,立山从小就进入社会,和各种人打过交道,受过各种委屈,吃过各种苦,阅历丰富,手段老辣,目前,你远远不是他的对手。因而,爹提醒你,你和他打交道,要好好的把握尺寸。”
“立山性格老道,心狠手辣,没有人性,他六亲不认,不说咱是他的本家,一个祖先,就是你立书哥跟他是一个父亲,他也不会心慈手软的。他的手段,是立本的十倍,今后你和他,尽量少打交道,少共事,免得他下死手。自古以来,手里有武器,就有说话权,否则你逞能,是找无趣,自找死路,而且是白白送死,不值得呀。儿呀,你要切记切记,切记切记。”
这是父亲的肺腑之言,显德不停地点头,他听着听着,倒吸一口凉气,儿时的情景一幕幕在脑海里闪现:樊家祠堂内,孩子们拿着课本大声地在书,立山木讷的坐在墙角发呆,他右胳膊上确有......
“你子明叔的大老婆也不简单,看看给三凤生的孩子起的名字就明白了:可智、玉珍、玉莲、玉倩,单个听没有毛病,很好的名字,但你连到一起看,是不是‘真可耻,廉!贱!’这件事我过去给你子明叔提过,但没说这么细,这么明,毕竟他们是一家人,要生活在一起,知道的太清了心里难受。他们家也有一场纠纷,就看早晚了。你和可智关系好,从小一起长大,这孩子聪明,人也比较忠厚,你俩要处好关系,他将来是你的一个帮手。发现了真相,痛的是心,戳穿了谎言,冷的是情。这事,决不能跟可智挑明,免得引起家庭矛盾,自古来家庭矛盾是死仇(没有办法调和的仇恨),弄不好是要出人命的。人心隔肚皮,深不可测呀!”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心如路,越计较,越狭窄。不与君子计较,他自会反思,并加倍奉还;不与小人计较,他不值得。宽容,貌似让人,实为自己拓宽道路。因而,人活着没必要凡事都争个明白,家族的事,争赢了,亲情没了;家里的事,跟老婆争,争赢了,感情淡了,自古以来,就有清官难断家务事之说,家是用情来维护的,不是讲理的地方。所以,家事是没有错对之分的,是谁都说不清的官司,今后你少介入村里的家庭纠纷,免得......”
“社会上,与朋友争,争赢了,情义没了,往往赢得是理,输的是情,伤的是人,因此世间的事情黑白曲直就让时间去证明吧。俗话说,瓜无滚圆,人无十全,看人之短,天底下无一可交之人;看人之长,人世间一切尽是老师;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话人好处,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定会处事无敌。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多听,多看,多学习,多向别人请教,万事放下自己的固执己见,宽心做人,舍得做事,就能赢得整个人生。这样生活多一份平和,多一点温暖,一辈子才会处处有阳光......”
“社会上看似风平浪静,那是你走得慢,你走快了,就有风了。你在社会上不出众,就感到社会上没有什么风浪,你要使出众了,就感到有风吹,这就是古人说的树大招风的道理。勤劳致富的人千人恨,懒惰败家的人恨千人,哎,嫌你穷,怕你富,笑你无,恨你有,是所有人的通病,你要在社会上生存下去,时刻要保持低调,时刻要保持低调,才不会被人嫉恨,切记,切记。”
显德听了父亲的这些话,确实有些惊讶!自己平时只注意到的是别人对父亲的尊重,对自己一片友好,不经过父亲的点拨,自己还真不知道世间还有这等事。前三十年子看父,后三十年父看子,这话真得没错。
显德整日在学校里接受的都是父慈子孝、诚信善良的教育,他哪里受得了这么大的反差!他的青年热血,还是在喷涌,他就不相信世界上就没有公平!
最终,显德还是瞒着父亲,在大自家门口的墙上,用白石灰涂了一块白板。用毛笔在上面写道:各位乡邻仔细看,摸摸胸口辨忠奸。搓土成棒卖大烟,赌博放稍昧心钱。强买强卖抢土地,印子放贷利滚利。欺男霸女伤风化,逼死人命他不怕。村里邻居墙连墙,偷鸡摸狗人心伤。本是一家血脉连,亲情不低一铜钱。六亲不认丧天良,道德败坏乱纲常。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齐声喊,拿钢叉,老鼠过街人喊打,团结起来打到他。
没有多久,冬子家的牛突然病了;无缘无故的,伙计在喂骡子的草里发现了一条两米长的黑乌稍毒蛇;半夜里,竟有人朝他家扔石头......
冬子心里明白,冬子心里明白。一家人,一家人,同一个祖先,同一个祖先,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高烧的冬子嘴里含糊地重复着这几句话。
“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修好自己心,立好自己德。五十活年,六十活天,七十活时,意思是,五十岁的人是用年计算自己活着;六十岁了,就是用天计算自己活着;七十岁了,就用时辰计算自己活着,活一个时辰,就多一个时辰。人生古来六十稀,爹都七十多了,比古人强多了,爹知足了,唯一遗憾的事,是没能给你结婚,看你成家立业。爹去之后,今后家里的一切事,全由你二娘做主,你一定要尊重她,听她的话,孝敬她,你要替爹照顾好她,让她有个幸福的晚年;她对咱家付出的太多,太多了,我父子俩今生亏欠她的也太多,爹只有下辈子还她了。爹一辈子喜欢清静,不喜欢打搅别人,我死后,不设灵堂,不办酒席,不请乐队,一切从简,只请樊家本家人送葬就行,人死如灯灭,早早入土为安......”这是冬子最后给显德留下的话。
看到冬子的病情一天一天日益加重,冬子的老婆也是泪流满面。
面对精心照顾自己的老婆,一声含蓄谨慎的冬子也落泪了。他拉着老婆的手,交待说:“人生百年总有一死,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生死轮回,况且我年龄大了,也到该死的年龄了,老的不去,新的怎来,得失,天注定;聚散,天安排,有聚就有散,天道轮回,人之常情,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也不必要悲伤。你年轻,有文化,有修养,看得远,琴棋书画都行,女工也不差,善良、贤惠,宽宏大度,是一位千古的奇女子。我能遇到你这样的贵人,是我和显德修了不知修了多少年的福报,也是樊家祖上积德修来的福报。你心静如水,把显德视为己出,对显德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我细致入微的照顾,对下人和气,把家管的井井有条,我衷心的谢谢你对这家全心全意的付出。我走后,家里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你,你完全有能力担得起这个家,家里的任何事都能做出决定。真有疑难事了,可以跟子明、子亮商量商量,在整个樊家中,这俩个兄弟是个忠厚人,也有远见。显德不在家,家里事情又多,你要照顾好自己......”老婆哽咽着,始终没有放声哭。
“显德还小,没有经历社会上的风风雨雨,他的认识还停留在书本上的对对错错,他的书生气太重了,这远远不够,远远不能适应社会。我走后,你要细心的引导他,让他从书本里走出来,确实认识到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多面,这是个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急不得,也缓不得。我在这世上只有你俩个亲人了,显德是咱家的独苗,樊家的香火,就要靠他了。我就把他托付给你,你无论多难,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把他培养成人。哎,我生了这个任务,但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心里有愧于樊家列祖列宗,更有愧于你和孩子。在这里,我把这千斤重担交付于你,实在是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但又没有别的办法,这事确实让你劳神费力,又不落好,我替樊家的列祖列宗,谢谢你。孩子还小,我没有给他成家,这也是我一块心病......”冬子说到此处,已是老泪纵横。
老婆也哭成了泪人,让冬子放宽心,今后不管怎样,无论多难,自己一定尽全力,也把樊显德教育成人。
“咱家的地契、房契,我都收拾好了,你好好保管。咱家的这些地,一部分是祖上传下来的,但大部分是我置办的,花了一辈子的心血呀才聚拢到一块的财富。粮食是人生存的第一要,土地是唯一能生产粮食的地方,是生存的根本,丢什么都不能丢了土地。因而,地是咱农民的根本,命根子,是家里的固定资产,没有了地,家就没有了稳定的依靠,家就散了,家里人也就要离散,地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卖就是这个道理。中国历朝历代开始,朝廷都着急的把土地分给老百姓,老百姓有了地,才能安稳的过日子,家宁才能国安,民安才能国泰;而历朝历代灭亡时,土地都在少数人手中,老百姓没有地,活不下去了,就起来造反。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使遇到社会变革,就像当今社会,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非要在土地、人命取舍时,人是活宝,当然舍土地保人命了。一切都随机而变,不必死守规矩,土地是为人服务的,不要成为子孙后代的累赘就行。话说回来,土地、房子、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真到要保命的时候,就舍了它们,财走主人安嘛!显德小,没有主意,你今后就是这些土地、房子的主人,取舍一切由你决定,不必要问樊家的任何人,也不必要跟显德商量,他的心思不在村里的一切事上;钱财也是同样的理......”虚弱的冬子,还没有说完,就不停地咳嗽。
老婆要他不要说了,歇一歇。没事的,没事的,你这几天只是偶感风寒,加上气不顺,显德回来了,气顺了,身体慢慢就好了。俗话说,心宽一寸,病退一丈,你一辈子行好,吉人自有天相,不要说丧气的话,让冬子安心养病,身体一定会好起来的。
事情看清了心痛,看懂了伤情。冬子得的是心病,到底没有好起来。没过多久,行善一生、和气一生的樊冬子一手拉着显德,一手拉着老婆,带着无限的不舍,含恨离开了人世。
人生都是尘世的过客,苦难何止八十一,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两手空空来又去,悲欢离合皆是命,回首只有仁义存天地。尘缘已了,羽化登仙客,俗事完结,驾鹤游极乐。
显德遵照父亲的遗愿,在父亲去世后,只给樊家本家说了下葬时间,到时候帮忙把棺材抬到樊家坟。
樊立本听到冬子去世的消息后,带着大老婆、二老婆董钰、三个儿子立刻赶回了村里。他在县城买了肉、菜、烟酒等东西,装了满满一大车,他要给大伯体体面面的办好后事,风风光光给他送葬。
樊立本一进村子就穿上白衣服,三步一叩头,大哭着走向冬子的家。
冬子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到他家吊唁,有的在他的棺材前哭得都昏死过去了。
苏天民师傅坐在棺材前哭得一整天都没有吃饭。他一直低声在念叨着:冬子走啦,永远的走啦,再也见不到啦。西常村再也没有这样的人啦,再也没有这样的人啦,人品好,修养好,大善人,大善人呀......
村里人、邻村的人自愿的在樊家祠堂搭起了一座祭棚。他们不提任何要求,只想冬子的棺木出门了,到祭棚里放一下就行,让一辈子行好、行善的冬子,到他造福村里的学堂前走最后一回,再上路。
苏天民师傅撰写了两幅对联,贴在大门上的一幅是:品行高待人宽处事厚传子传孙留佳话,心德善律己严勤俭本为亲为友颂美名,横批,好人一生。
贴在祭棚上的一幅是:唢呐声声万端遗恨皆须补,悲歌阵阵一掬慈容何处寻,横批,遗恨千秋。
下葬当天,樊家祠堂前聚集了村里村外的一千多老百姓。还有村民自觉组织的乐队,都要送好人最后一程,但他们遵从冬子的遗愿:喜欢安静,想静静地入土为安。他们不到家里去惊扰冬子,只在祭棚等着冬子的棺木。
冬子的棺木抬到了樊家祠堂的祭棚里,哭声一片。
有人扶着苏天民师傅站到八仙桌上,樊子明大声喊道:“各位父老乡亲,各位父老乡亲,静一静,现在让苏天民师傅说几句。”
苏天民师傅用手绢擦一擦眼泪,重新戴上眼镜。他大声说道:“各位乡亲,今天是西常村樊家樊冬子先生下葬的日子,各位乡亲都很悲痛。人固有一死,但樊冬子先生的死,是西常村失去了脊梁、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主心骨,对于西常村是莫大的悲哀,有不可估量的损失。纵观樊冬子先生的一生,我只说这几句话:西常村南院樊家樊冬子先生,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是一个优秀的丈夫,是一个慈祥的父亲,是一个和善邻居,是一个诚实守信的朋友,是开启西常村年轻一代智慧大门的贤人,是西常村承前启后的圣人。他济人之贫,周人之急,扶人之困,是西常村千载难逢的大好人,大善人。”苏夫子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苏老夫子的话还没有说完,有的村民跪在地上,有的直接铺到冬子的棺木上就嚎啕大哭。
樊子明上到八仙桌上,高声说道:“各位乡亲,各位乡亲,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悲伤,大家对冬子哥的真情我也看出来了,但人死不能复生,下葬的时辰快到了,求大家让一条路,就让冬子哥按时入土为安吧。冬子哥的最大心愿是不要打扰别人,尽快入土为安,我们就遵从他的愿望,尽快入土为安,我们都愿冬子哥一路好走!鸣炮,奏乐,起灵,恭送冬子哥,愿他好人一路好走!”
鼓声、乐声、哭声,伴随着浩浩荡荡地送葬的队伍,向村南樊家坟而去。
送葬的队伍里有走路瘸着的樊立本,也有铁青着脸,一句话不说的樊立山。
冬子过世不久,由显德娘做主,把河里的油坊白送给立山,但要他保证村南旱地的浇地水源和河边地的水源,不能再动,否则......
立山答应了,因为村里人都知道,河里的油坊每年都有一大笔收入。白花花的银子拱手让给他人,不是大脑有毛病,就是傻到了家。因而村里所有的人都在说冬子鬼迷心窍,娶了个丧门星,他能怨谁!更骂冬子的小老婆是个败家的娘们,冬子的尸骨未寒,她就开始败家,说不定还要把家里的什么东西败给谁......
牛病了,向家里扔石头这都是轻的,还没有伤人......父亲的话一直在显德耳边一直萦绕着。他明白,肯定有人给立山说了自家墙上的事,立山已经开始对他家下手了,对于反对他的人,立山对谁都不会手软的!父亲的忠告非常的正确,学会处理事情的方式很重要,否则就会弄巧成拙!这次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不舍小利,立山哪能罢休,家里哪来安宁!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面对乡邻的指责,亲友的谩骂,显德坚持说母亲做得对,他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
显德要去给樊家的长辈解释此事,显德娘阻止了他,说:“自古理解你的人,不用解释;不理解人的人,解释了无用。现在的关键是要保全樊家的基业基本上不受伤害,这是最终结果,至于采用什么方法,有什么过程,不重要。苍蝇就是苍蝇,你就是把它放到鲜花上,它还是苍蝇;鸿鹄就是鸿鹄,你就是把它关在笼子里,它还是鸿鹄,它的心思还是蓝天,只要你放了它,它还是要鹏程万里的。樊立山就是苍蝇,他就是这点能耐,让他逐臭去吧,没人拦他;我儿是鸿鹄,志存高远,是鹏程万里的人,是干大事的人,不要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脱不开身,家里的事算什么事喃。你爹的重托,你要牢牢记住......”
父亲临终时的交代,显德历历在目,立山是什么都能干出来的,他使起坏来,不把你弄得家破人亡,是决不会罢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