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寺院的线路图(本图由西常村苏赞学提供,本人已经去世)
清末、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一直到现在东西常村社火中的优秀人物
西常村“骂社火”中的优秀人员
第一代:樊盼成、樊百城、樊勤、樊文、樊圣安、苏玉田、张虎变、田平。
第二代:樊可智、樊发财、樊运盛、李全有。
第三代:樊书生、樊喜旺、樊喜斌、张健康、苏敏星、贾赞林。
西常村社火出牌子的优秀人员
第一代:樊治国、苏景轼、贾双淘。
第二代:樊鸿禄、樊显德、贾鸿钧、樊九思。
第三代:苏天民、樊志清、樊天旭、贾佩章、樊九经。
第四代:王敏学、王增禄、苏好学。
西常村历任社火委员会会长:王文祥、张喜顺、贾培斌、樊天社、张健康(现任)。
西常村2006年,申请省“非遗”文化人员:雷沛声、樊天社、樊天旭、樊喜斌。
西常村2002年,社火杆由人抬,改成三轮车拉,改装人员:樊忠义。
东常村“骂社火”传承人
1700年——1750年:张树则、王观靖、屈世凯。
1750年——1800年:张树茂、王清明、屈积善。
1800年——1850年:张喜山、王尚德、屈永长。
1850年——1900年:张发贵、王茂青、屈青俊。
1900年——1950年:屈帮犬、张蕚一、王谋。
1950年——现在:张生智、屈赞育、屈思公(已故)、梁逢时、张进财、屈天锁、屈益山、张学。
东常村社火出牌子的优秀人员
张狗旺、张培基(张天喜的父亲)、王谋(王英民的爷爷)、王勋卿(王增彦的爷爷)、白永清、王根哲、屈继学、屈思公、屈有勤、屈忍、梁逢时、王英民、王国栋。
2008年三门峡市级社火传承人
西常村:樊书生、樊天社、贾培斌。
东常村:张进财。
2010年河南省级东西常社火传承人
东常村:屈思公、张生智。
2018年三门峡市级东西常社火传承人
东常村:屈彦辉。
2007年2月“东西常骂社火”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3月18日,“东西常骂社火”被中央7套《乡土》栏目专题报道。
2014年2月,农历春节,河南大学文学院吴效群教授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几日影像志》委托,完成影片《中国节日影像志·河南灵宝“骂社火”》。
2017年11月9日,《中国节日影像志·河南灵宝“骂社火”》在清华大学展映,并被国家民族博物馆收藏。
2019年6月28日时涌涵等四位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来灵宝调研东西常“骂社火”民俗时,访谈提纲、记录
1.东西常骂社火给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您怎么看待东西常骂社火文化中的不文明行为?
3.您怎么看待东西常骂社火对两村的影响?
4.您怎么看待东西常骂社火中的“后场子”?
5.您怎么看待“东西常骂社火”文化?
6.对于小孩参与社火表演您们作为家长是怎么理解的?
7.有关东西常骂社火文化,你是否接受过其他访谈?您是怎么给他们介绍这一文化的?您会给村外的人主动介绍这一文化吗?
8.您所知道的东西常骂社火趣事都有哪些呢?
1.东西常骂社火给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能工巧匠制作的芯子,老百姓栓杆的技巧,杆上的文化牌子。即老百姓把喜闻乐见的戏曲内容搬上桌上,把生产工具做为戏曲人物的道具,再用丰富的文化内涵,采用四字成语或词语总结戏曲内容。
2.您怎么看待东西常骂社火文化中的不文明行为?
农耕文明,广大的老百姓用原始的手法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丰年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经过千年的传承和演化,各种各样的文化因素都有。就像现代社会各色的广告中为扩大影响,夹杂不健康、不文明的内容一样,更何况是文化程度较低的老百姓的集体性活动,低俗的东西是难免的。
3.您怎么看待东西常骂社火对两村的影响?
东西常“骂”社火的“骂”是社火表演中最精彩的部分。有粗鲁、不文明的部分,但大部分内容是对两村中的不良现象进行揭露,弘扬正气,弘扬新生事物,弘扬社会公德。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表现本村的文化水平,也能体现村风村规。
4.您怎么看待东西常骂社火中的“后场子”?
社火中的后场子,是社火表演中的压轴戏。他们反穿皮袄,站在锣鼓上,表示自己不是人,说得脏话、不文明的事不要当真,这时六亲不认,对事不对人,刺贪刺丑不留情,没有各人恩怨。下场后,朋友还是朋友,亲戚依旧是亲戚。通过这中方式,两村的能人见面更亲热,感情更好了。
5.您怎么看待“东西常骂社火”文化?
农耕时代,老百姓祭祀是把他们心中认为最好的东西献给神灵,丰收年景各村唱大戏就算是老百姓心中的喜悦大事,全村人都参与唱大戏更是喜上加喜。把喜闻乐见的戏曲浓缩到桌面上,让大人做演员上到桌上,一是抬不动,二是不生动,没有吸引力。孩子身轻易抬,二是孩子活泼可爱,形象逼真,更吸引观众的兴趣,三是孩子是本村的或外村的,他的父母、爷奶等亲戚都会参与到社火表演中来,为了孩子能更出众,他们心甘情愿的为社火服务,为社火表演提供方便。社火的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6.对于小孩参与社火表演您们作为家长是怎么理解的?
社火表演中的趣事多。芯子类:优秀的芯子,如竹竿秋上的孩子能挥洒自如的荡秋千;过梁秋上的不满一岁的孩子能安然无恙的翻转,像现代的摩天轮一样;青、白蛇的头能来回转动;穿心杆的孩子能满地的跑。彩灯:羊顶架灯;走马灯。文化类:每座杆上的文化牌子每天换,相互压点,如高不可攀——新生事物;东方巨龙——人民万岁;更新观念——天人合一。神祇皮(先人画像)旁边的对联:黄鳝长泥鳅短无磷一族,螺蛳圆河蚌扁有壳同宗。伸头张缩头屈王八一窝,抬腿公弯腿母狗类全族。左耳大右耳小猪生狗养,前蹄尖后蹄圆牛配羊种。
在此书素材搜集中,很多东西常社火爱好者或知情者积极提供相关资料,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小说中的人名若有同名,纯属巧合。
提供资料的人员名单(没有主次顺序)
西常村:樊天社、王敏学、樊青智、张满刚、张健康、贾全斌、贾运斌、刘新民、樊书生、樊有生、张当芳、苏润星、苏仰斌、苏赞学、苏中学、苏好勤、王宝山、王增峰、王兴华、雷培升、雷乙声、雷鹏升、雷九升、苏高峰、王宝兰、王月娥、雷麦红、王增学、王平石、樊有坡、黄建民、宋新发、张牛旭、樊少坡、苏瑞利、王晓转、王嘉禾、李春虎。
东常村:屈颜辉、张金锋、段海波、段沛泽、李江华、张进财。
小闫村:来向锋。
裴张村(平阳沟村):苏娟红。
西坡村:刘高峰、刘晓辉、刘宏谋。
中社村:阴社军。
江苏沛县:辛文成。
山西运城:刘晓军(芮城)、宋高宾老师(临猗)、周静(平陆)、卞泽通(盐湖区原王庄)、杨波(运城市河东律师事务所主任、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田艳丽(运城市盐湖区魏南街市委秘书处家属院)、吕继明(盐湖区黄河社区马鞍桥)、祁书研(祁东阳老师之女,河东一中小区)、韩绍敏(盐湖区)、刘栓龙(河南陕县)、张志旻(河南洛阳)、王梦瑶(灵宝)。
二零二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与山西运城初稿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七日与山西运城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