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好学的头像

苏好学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7/05
分享
《“骂”社火》连载

第三十四章

立山现在成为樊家门里的老大,更是村里的老大。虽然立本也在村里开赌场,也在县里当兵,有实力,但他还是没有立山下得了手。

立山抢回来的老婆没有过多久,就怀孕了,立山找了个老妈子照顾着,自己则住在关凌子那里,关凌子能说会道,又会做饭,他被迷倒了,一般不回去。

今年的春灌浇地,立山一个人蹲在三义庙附近水口处的一个高地上,几个村里想去放水的人,远远看见他,就像见了瘟疫一样,赶紧躲开了,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毒着哩,谁招惹他,就等于自找死路,浇地的事还是另想门路吧!

他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满村转悠,寻找他感兴趣的事。村里的鸡、狗、鸭从此遭殃了。

小银和帽子的孩子都大了。帽子有了三个儿子:增华、增录、增寿,增录和小银孩子喜田一起到县里上高中。

喜田性格活泼,外向,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积极表现,认识学校里的人多,学校里认识他的人也多。

政府在学校号召: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肩负起振兴民族的大旗,现在正是国家需要人才的时候,青年人要挑起戡乱救国的大任,踊跃报名从军,报效国家......

几场演讲后,都是热血青年,就有一批学生踊跃报名从军,报效国家,喜田就是其中之一。他回家向父母通报从军的消息时,带回来一位女同学,给父母说是自己谈的女朋友。

齐耳的短发,瓜子脸,双眼皮,柳叶眉,白上衣,蓝裙子,中等个头,见人大方的问好,没有农村女孩子的娇柔害羞,确实是一位人见人爱的好姑娘。

小银夫妇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有人能看上一个长工的儿子,还是知书达理的洋学生,真是天大的好事;害怕的是从军打仗,这一去有几个能回来的,村里去了那么多人,就没有一个人回来过!

夫妇俩人抱着儿子大哭,自己唯一的根,这一去该怎么办!

小银去找子明,子明也没有注意。可智则出主意说:“舅舅,喜田去从军报国是好事,青年人就应该有这样的志向。但当兵打仗就有危险,就要死人的,你让喜田结完婚再走,好歹给家里留个根......”

一个月后,喜田随队伍出发,他一去也是杳无音讯,再也没有回来过,这是后话。

喜田媳妇则怀孕在家,小银两口子细心照顾儿媳妇,他们知道儿子一去不知道结果,现在儿媳妇肚子里的孩子,这可是家里的唯一的根苗。

不知什么时候,立山看到了喜田的媳妇。她落落大方,彬彬有礼,一头秀发,白衬衣,蓝裙子,新学生的形象,是无论如何都在立山的脑子里萦绕,怎样也去不掉,立山着迷了。

立山有意无意的到小银的门口转悠,总想找个机会接触这个新派的人物。可他心越急,而事情往往不朝他想的方向来。

小银的院子在村边上,本来就路过的人少。一次,他实在是憋不住了,找个借东西的理由,走了进小银家。

立山刚进门,拴在院子门口的小黑狗就开始狂叫,它是越叫越凶,最后,都跳起来了,拴着的铁链子被拽的“砰砰”作响。

立山本能的向后退了一部,由衷地叫了一声:“好峣(niao,土语,厉害)的小狗。”

小银的老婆坐在屋里的炕上做鞋,儿媳妇也坐在炕上在帮忙做活。小银老婆听到狗叫,出门来看。

立山见小银老婆出来,就喊道:“妗子,小银舅舅,小银舅舅,在家吗?小银舅舅担得柴火里有没有石蹦子,我想要一根通正的石蹦子,做烟袋杆。哎呀,一院子的柴火捆子,你给我看一下,那捆柴火里有通(直)一点的石蹦子。”

因为可智给小银叫舅舅,立山是可智的本家,与可智是一辈,因而叫小银舅舅合情合理。

小银老婆一看是立山,立刻上前喝住小狗,边走向门挡狗,边说道:“立山大外甥,你到屋里坐,你到屋里坐。你舅舅干活没有回来,你要石蹦子,那多着哩,我给你找,我给你找,你先坐下,坐下,我先看灶火门前解开的那捆里有没有......”

坐在院子里板凳上的立山魂不守舍的四周张望,对着到处在柴火捆子找石蹦子的小银的老婆说“妗子,喜田弟当兵走了,他的媳妇也在家吧,没有见过,听说还是个洋派的新学生,喜田弟真了不起,取了个新派女性的老婆。我那老婆也是新派人物,和村里人不熟悉,没有能说话的人,一天到晚也不出门,在家里闷得慌,弟妹要是不介意,就到我家坐坐,和我老婆好好聊聊。”

见主人把客人迎到家里,小黑狗虽然不叫了,但依旧望着立山,警觉地四处张望,随时准备发起进攻。

身子坐在院子里的立山,心早都平原意马,想入非非了:如何如何把喜田媳妇弄到手,到时候......

“好,既然是亲戚,又在一个村里,只要认得门,有时间一定去坐坐。”一听是亲戚来了,喜田媳妇赶紧从里屋走出来,大方的对着立山笑了笑,说。

随着一声“好”,把立山的思绪拉了回来,他也不由自主的站起来。望着自己朝思暮想的人,手忙脚乱的,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要说什么。

这时,小黑狗见主人出来了,又是欢快的蹦起来,叫了两声,朝前扑着,铁链子发出“砰砰”地声响。

“弟妹好,弟妹好,我是樊立山,是小银舅舅的外甥,小银舅舅是我的舅舅,我和喜田是老表,是老表,真正的亲戚,我来是......”立山语无伦次的回道,看着喜田媳妇微笑的脸,声音越来越小。

在立山的思维中自己想要的东西都是自己威逼利诱得到的,面对着自己的威严,别人都是小心甚微,自己总是以胜利的着的姿态来接受的。没想到今天,自己朝思暮想的人,主动的、大大方方地出现在自己面前,还与自己高声的说话,立山确实还有点不适应,反而弄得他手足无措。

这时,小狗又叫了,惊醒了茫然中的立山,他下意识的恶狠狠地看了小黑狗一眼,心里暗暗心定决心:不长眼的狗东西,总是打扰老子的好事,要想得到心头想,此狗坚决不能留......

本来就对喜田媳妇有好感,她这一笑,算是住进了立山的心里,这下永远出不去了,更增加了立山的占有欲。

一会功夫,小银的老婆找了一大堆石蹦子,抱到立山面前。立山有一搭无一搭的在里面挑:通正一点,他觉着太短,要么觉着有点细,要么有点粗,总而言之,不是这个毛病,就是那个毛病,没有一根中立山意的。

醉翁之意哪在酒呀,立山的心思不在烟袋杆上,就是找到再好的,他也看不上眼。

最后小银的老婆说:“立山大外甥,院子里没有一根如意的,下次让你小银舅舅到山上留心,给你找一个十全十美的。”

“行,行,行,那我下次再来,我小银舅舅回来你给他说一声,麻烦他在山上留意,妗子,你忙,我走了。”

立山想见的人见了,但这人的新印象又一次加深了他的占有欲。但这次再想深入的发展下去已是不可能了。于是,带着无限的向往、留恋、占有等不知道的五味心里,怏怏而走,他是一步三回头。

第二天一早,立山带着老婆来到小银家里来。他一进门,小黑狗就开始狂吠,他顺手丢给小狗一块骨头,小狗顿时没有了声响。

立山没有打招呼,直接带老婆到西屋。一进屋,就高喊一声:“弟妹,我来了,你看,我把老婆也带来了,你们俩今天好好聊聊”。立山一喊,把正在收拾东西的喜田媳妇吓了一跳。

一见是立山带着老婆,喜田媳妇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迎了上去,并亲切拉着立山老婆的手,让立山的老婆坐下。

喜田媳妇赶紧到门口,对着北房大喊道:“妈,妈,立山老表带着媳妇来了,你赶紧来”。

“立山大外甥来了,外甥媳妇也来了,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好,好,好,我这就来,我这就来”。喜田妈应声道。

不一会功夫,喜田妈端着核桃、枣子就来到西房。喜田媳妇、立山夫妇都站起来。

一进门,喜田妈就大声说:“都站着干啥,坐,坐,随便坐。立山大外甥,外甥媳妇是贵客,是城里人,你妗子是粗人,咱们农村人说话粗声大气的,不像人家有文化、有教养,有招呼不到的地方,不要和我们这些粗人一般见识,你让人家多担待......”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现在是你外甥媳妇,是亲戚,你是长辈,没有什么招呼不到的事,越随意,越好,越是亲,对吗,妗子。”立山接着说。

“对,对,对,我立山大外甥说得对。越是知己的亲戚,越不能假仁假义,假模三套(土语,客套)。外甥媳妇,你到舅家了,越随意越好。”喜田妈说。

“是的,是的,舅妈,您不要客气,都是知己的亲戚。到您家里,我感到特别的温馨,像是回到我娘家,见了您,就像见了我亲妈一样的温暖。”本来立山媳妇说话声音就小,再加上是南方口音,更显得婉转动听。

“多好的闺女,多好的闺女。我大外甥上辈子修了什么德,娶了这么好的媳妇。看看,看看,外甥媳妇要文化有文化,要长样有长样,说得话也中听(人愿意听),咱们离得近,你今后没事了就来坐坐,刚好喜田媳妇也在,你们俩是个伴。我今天特别高兴,原来一个闺女,今儿又添了一个闺女,今后就是俩个闺女了。都说闺女是父母的棉袄,这一下我更暖和了。哎呀,你看看你,我这张嘴,光顾说话了,你们聊,你们聊,我今天中午给你们做鸡蛋面吃。”喜田妈笑着说完,就出门做饭了。

立山今天的目的已经达到,在人家家里,又有自己的老婆在场,自己再想做什么就没有机会了。立山心里盘算着:又与自己想见的人走进了一步,只要她们聊的来,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接着......想着,想着,立山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立山的媳妇是南方人,她身体苗条,瘦弱,一米五左右的个头,一身白色的旗袍,她也是大学生。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开口是吴侬软语,慢声细语的,大有林黛玉“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身姿。

立山见她们俩亲热的聊天,就说自己还有事,要走了,并且当面给喜田媳妇交待,咱们是知己的亲戚,你今后见了面就不要生分了。

喜田媳妇由于前一天的接触,知道立山是亲戚,而且立山当过兵,还做过新兵训练营的主任,应该是人中龙凤。又见他身材高大,威武严肃,站有站相,坐立有样,彬彬有礼,不说农村,就是县城里也难见这样的优秀人。于是,喜田媳妇满面微笑的答应了。

立山这次更是心花怒放:自己心里向往的人,又一次当面和他说话,唇白齿红,莺声燕语,落落大方,年轻纯真的形象,已经长在他的心里了,他又增加了占有欲,并且下定决心,一定,一定......

两个新派女性一见面,就开始聊天。她俩手拉手,时而窃窃私语,时而用手捂着嘴,嫣然一笑,一聊就是一天,小银的老婆很高兴。又得知立山的媳妇怀孕了,她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她知道,女人只要已怀孕,就很少在外面胡逛乱跑,在家呆着会有心烦的时候,她们两家离得近,就会来串门;另外,她是南方人,娘家远,她更是没有地方去......这一下自己的儿媳妇在村里有了说话的人,就再也不担心她害怕寂寞了。

儿媳妇能待在村里,自己家里的香火就能传下去。喜田妈想着想着,自己就高兴地笑出了声。她取出家里晒干的,小银从山里采回来的野木耳,用热水泡上;取出去年过年做豆腐时揭的豆腐皮,也用热水泡上;又取出红薯粉条,用热水泡上......她又给白面里打了两个鸡蛋,做鸡蛋面给这两个怀孕的宝贝做饭。她心想着,要使下次立山送他媳妇来了,自己应该杀只鸡,自己养了二十多只鸡,不就是......

本想着人家是城里人,家里有钱,整天是山珍海味的吃,可能吃不下老百姓的粗饭,但望着立山的老婆也坐在炕上,大口大口的吃下她做的饭,吃下她做的石洁酸菜,还说鸡蛋面劲道好吃,放了柿子醋更好吃。

喜田妈一听,甭提有多高兴了,心想:只要立山的媳妇喜欢自己做的饭就好了,她娘家离得远,就会经常来与自己儿媳妇聊天......她高兴了,自己儿媳妇也高兴了,自己也高兴了,自己一家就得救了,这就叫一通百通,皆大欢喜,皆大欢喜呀。

吃完午饭,小银老婆收拾完碗筷,又坐在灶台前打核桃,听人说吃核桃对小孩的脑子好,要抽时间把小银在山里摘得半袋子核桃都打好,让儿媳妇平时没事拿着吃;自己熬米汤,让她吃,将来生的大胖孙子,既聪明又长得好看。再给立山媳妇也拿些......她是越想越高兴,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孙子在蹒跚的走路,喊自己奶奶,喜田也回来了,一家人欢声笑语的在逗着孙子。

下午,立山来接老婆时,刚一进门,小黑狗就从窝里窜出来,扑向了立山。立山朝小黑狗扔了一个鸡腿,故意仍的远点,栓小黑狗的铁链子短。小黑狗兴奋地扑向鸡腿,可铁链子拉尽了,还是够不着,它前腿举起,拼命地朝鸡腿扑,铁链子发出“砰砰”的声响,试图让铁链子最长够到鸡腿。

立山顺手拿了根棍子朝小黑狗走近一点,小黑狗一边警觉地看着立山,一边看着鸡腿,当看到立山用棍子把鸡腿轻轻朝前推时,小黑狗就专心看鸡腿了。当小黑狗够着鸡腿时,它一口叼住鸡腿,迅速退到自己窝里,趴到地上一边吃,一边警觉的看着立山。

立山一手拿着棍子,站在原地不动,小黑狗这才贪婪的吃着鸡腿,对立山放松了警惕。立山又朝狗窝走进了两步,小黑狗停住吃,露出獠牙,发出“哼哼”的警告。立山又不动了,小黑狗还是一边吃,一边警觉地看着立山。

立山心里暗想:这小畜生还挺警觉地,要想事情得手,这小畜生绝不能留。立山又从怀里掏出一只鸡腿,扔到小黑狗跟前,小黑狗迅速放下原来的哪只,把新扔的又鸡腿叼住,放到窝旁边,又警觉地看着立山。立山原地没有动,小黑狗这时才放心的开始吃,再也没有叫一声。立山又朝前走了两步,小黑狗停住吃,再也没有呲牙咧嘴的警告,反而朝立山摇尾巴,以示友好。

立山最后把包鸡腿的莲叶从怀中掏出来扔到狗窝前,小黑狗放下嘴里的鸡腿,赶紧跑向前去把莲菜叶也叼回了狗窝。

两次给狗投食,小黑狗觉着面前这个人没有恶意,反而给自己投喂好吃得,没有前两次那样狂躁了,一下子变得温顺多了。

立山笑着骂了一句:老子的想要的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喃,就给小畜生搭进去两个鸡腿。人都说想见阎王,还真要过小鬼这一关!

万物生灵都喜欢占小便宜,占了你的小便宜,见了你就温顺;要使占了你的大便宜,想必应该是,你让他干啥,他就会干啥,对你百依百顺,任你为所欲为。自古就有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这个理。想着,想着,立山嘴角露出欣喜的微笑,但愿这事能如愿以偿,随心所愿......

听到铁链子的声响,小银老婆出门来看,见到立山来了,赶紧走到院子里。她边走边说:“立山大外甥,你真是个好男人,把自己的媳妇当成心肝宝贝了。这么早就来接我外甥媳妇,我外甥媳妇太有福了。今天她们俩聊得可投缘啦,有说有笑的,可开心了。我哪外甥媳妇也喜欢我做的饭,我高兴死了。”

“妗子辛苦了,她们俩闲聊,你忙的给她俩做饭,我真是心里过意不去。不过也好,她俩能合得来,我也省心了,免得我媳妇整天在家里闷得慌。那就好,那就好,有时间就让她俩好好聊,今后还要多多麻烦妗子。到年底,我一定给妗子打一对大大的银镯子,报答妗子的恩情。”立山也是满脸堆笑的说。

“打银镯子,不用,不用,亲顾亲顾,亲戚才相互照顾,咱们也离得近,能帮得上,只要你同意,天天让外甥媳妇来都行,反正,我一个人是做饭,俩个还是做饭,不麻烦,不麻烦。”

“那好,那好,我让媳妇天天来麻烦你。到年底,一定给你打一对银镯子,外加一个银项圈,报答你的好心。可话又说回来,天天麻烦你有点过意不去,要不,明天让喜田媳妇到我家坐坐,我让关凌子专门给她俩做好吃的。你要同意了,我今晚上就回去杀鸡,明天早上让人到乡上割肉......”

“同意,有什么不同意的。只要你不怕麻烦,哈,哈,哈......”

“好,那就说定了,明天到我家,我招待她俩。”

“立山大外甥,你稍微等一下,我们家没有什么好吃得,都是些野菜什么的。外甥媳妇喜欢吃石洁酸菜,我给她带一点,吃完了再来拿,你小银舅舅从山上弄回来的多着哩。还有你小银舅舅摘得山核桃,也给她带点,吃了对孩子好......”

“好,好,好,还是妗子想得周全,你真是我的好妗子。你和小银舅舅是我的好亲戚。”

立山走进西屋,见自己的老婆还在炕上和喜田的老婆在热火的聊天。脸立刻阴了下来,就开口对自己的老婆说道:“一天了,赶紧回家吧,有什么话,明天你们俩到咱家再聊,好不好,刚才我都给妗子说过了,要老表媳妇到咱家去。”

立山回头对喜田媳妇,马上笑盈盈地说:“弟妹,我邀请你明天到我家来,你愿意吗?你今天跟我老婆聊得这么开心,明天一定回来我家吧。我今天晚上就杀鸡......”

没等喜田媳妇回话,立山回头冷冷地又说自己老婆道:“你今天在人家里受到这么好的招待,也邀请人家明天到咱家坐坐。”

立山老婆说,你看你,我早都说了,今天人家招待的好,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邀请了,人家也愿意明天到咱们家来。

“老表哥好,其实嫂子中午就说让我明天到你家去,亲戚,亲戚,经常走动才是亲戚,才有亲情......”喜田媳妇兴奋地说。

立山接着对喜田媳妇说:“你们俩亲如姐妹,我今天特别高兴,我今天得到一副上好的玉石镯子,既然你们俩亲如姐妹,就送给你俩一人一只,这是好姐妹的见证。”这次,立山笑得更开心了。

立山说完,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精致的木盒子,他打开木盒子从中间拿出一只镯子,就要给自己媳妇带上,立山媳妇赶紧挪身朝炕边移动,伸出自己的胳膊让立山给自己戴上。

立山又拿出另一只,对喜田媳妇说道:“弟妹,来,我也给你戴上,玉石养人喃。”

性格开朗的喜田媳妇从立山一进门就开始笑,自己只说了一句话,他又是邀请,又是送贵重东西,打心里觉着这个亲戚真是人不错。但无功不受禄,自己就是和人家聊聊天天,人家高兴了,自己也高兴了,没必要送这么贵重的东西,总觉着有点不妥,但说不上不妥在哪里。

于是,她使劲的摆手,说道:“不要,不要,这么贵重的东西,你还是留给嫂子戴吧,不妥,不妥”。刚刚还准备下炕相送的她,反而朝炕里边挪了挪。

立山一手拿着镯子,一手准备拉喜田媳妇的手,给她戴上,但看到这一幕,就笑着说:“有多贵重的东西,就是个玉镯子,哪里比得了咱们两家的亲情,我本心是给我老婆戴上,给弟妹也戴上,让你们俩有个美好的见证,没有别的意思。既然这样,哪好,我给你放到桌子上,你自己戴上。明天来我们家,你再试一试我老婆的旗袍,那件合适,我到县城也给你做几件......”说完,就把盒子放到桌子上面。

立山媳妇一边从炕上下来,一边回过头跟喜田媳妇道别。立山连忙上前搀扶媳妇。

立山从炕上扶自己老婆下来时,有意的碰了喜田媳妇的手,那一刹那,立山像触了电一样,那种感觉立刻传遍立山的全身,他的神经兴奋到极点,这一下,立山的三魂七魄最少丢了一大半。他又回头多看了喜田媳妇几眼,而喜田媳妇由于与立山媳妇说的高兴,一门心思相送立山媳妇,则没有任何觉察。

小银老婆还让立山的媳妇没事了就来家里坐坐,俩个人聊得来,心情就好,尤其对孕妇来说,对大人和孩子都好。

立山从小银老婆手里接过罐子和核桃,也说了这石洁酸菜好吃,自己小时候也经常吃,也喜欢吃。

立山媳妇再次叮嘱喜田媳妇明天一定要到她家去坐坐,你来我往,是亲戚,住在一村,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在一旁的立山更是喜笑颜开,连声对喜田媳妇说:“弟妹,你可记住了,明天一定到我家坐坐,我回去就杀鸡,让关凌子给你们俩做大米饭,到时候你们俩好好聊一天。”

喜田媳妇应了,也连声说:“好,好,好,今天聊得高兴,我们俩合得来,还有好多事没有聊完哩,明天一定去,明天一定去!”说完笑了。

喜田媳妇笑了,是真正的开心笑了。没想到在这么偏僻的农村,还有新派的女性,竟是大学生,还是自己丈夫的亲戚,郁闷多日的她,这下总算找到知己了,以后的日子就会过的开开心。她也能安心的在农村等待自己心爱的人回来与自己团聚,能为心爱的人守着爱情之果,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幸福的未来:仗打完了,天下太平了,丈夫回来了,一家三口,恩恩爱爱,和和睦睦的,在远离世俗,偏僻的山村无忧无虑的过着田园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暇时间,和心爱的人依偎在一起,来一首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砸,虚室有余闲。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样的生活,她做梦都想要,她能不开心吗?

立山一听也笑了,也是真的开心笑了,自己心爱的人收了自己的礼物,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千古不变的真理。她只要收了自己的礼物,就证明她能接受自己,下一步自己就可以如愿以偿了,自己心里谋划的事情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他能不高兴吗!

从山里回来的小银听说了这事,也很高兴,难得村里有钱有势的人看上咱,还主动跟咱攀亲戚。更让小银高兴的是,自己整天担心的事这一下解决了。喜田媳妇整天闷在家里,虽然人家没说什么,但时间长了,毕竟不是个事,害怕出变故,人家要离开农村。现在好了,立山主动送来了福音——把自己媳妇带到家里来,更可喜的是还能与喜田媳妇说上话,真是喜从天降!村里人都说立山千般不是,不但立山没有对咱家有任何伤害,反而有功于咱家,他是咱家的恩人,喜田媳妇在村里找到可以说话的人,她心里高兴了,就能在村里待下去,自己家的香火就能延续下去。

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下了,小银婆夫俩高兴的一夜没有睡觉。好人有好报,好人有好报,天上还真是掉下一块大馅饼!

当老婆说到立山送的玉镯子时,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小银,一眼就认出哪木盒子是金丝楠木做得,是很贵重的木头,想必玉石镯子一定很贵重。于是,小银建议:把玉石镯子连同金丝楠木盒子一同还回去,天上不会掉馅饼,人家那东西贵,咱们不能接受,免得麻烦。

抽旱烟的人都知道用,石蹦子做的烟袋杆最好了,用的时间长了,表面光亮滑溜,而且手摸的时间越长越好,黑里透红,人见人爱。

小银对老婆说,石蹦子烟袋杆的事,不管钱的事,自己就应下了。不管自己在不在家,立山来了告诉他,让他放心,烟袋杆的事包在他身上,自己下次在山上多留意,有中意的多给立山弄了几根石蹦子回来,趁湿还要把中间通透,再用瓷片刮的光光溜溜,然后送给自己家的“恩人”——樊立山。

第二天一早还没吃早饭,立山就来接喜田媳妇去他家,小银老婆要喜田媳妇吃完饭,自己送她过去。

立山回过头,对站在北房檐下的小银老婆说:“妗子还信不过我,我管不起老表媳妇一顿饭,关凌子把早饭已经做好了:八宝粥、豆芽菜、蒸的鸡蛋羹、潼关酱菜、辣椒炒肉,自己的媳妇也收拾好了,就等着喜田媳妇一同吃哩,吃完饭,还要聊天,难得她俩高兴。昨天晚上还专门杀了几只鸡,中午吃大盘鸡......”

小银老婆把桌子上的木盒子哪来交给立山说道:“立山大外甥,你送的礼物太重了,我们小门小户的承受不起,你小银舅舅说了,你的心意我们领了,礼物你收回去。你要的烟袋杆,他操心给你弄一根最好的,再用......”

立山见人家强行还东西,喜田媳妇也在一旁让立山把东西收回,立山心想:心爱的人今天到我家来,镯子放在这里就无用了。

于是,立山接过木盒子,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摇摇头,苦笑着说道:“我可是真心的相送,真心的相送。弟妹,哪,咱们走吧,别让人家等得急了......”

小银老婆还想说什么,大方的喜田媳妇说道:“妈,你别担心,老表媳妇人挺好得,我们聊得来,就到他家吃饭吧。”说完,就与立山一前一后出门。

立山便上前要拉着喜田媳妇的手一边走,喜田的媳妇吓得缩回了手。

小银老婆追到门口,望着他们的背影,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儿行千里母担忧。喜田媳妇跟着立山一走,西房里静悄悄地,整个院子也静悄悄的,小银老婆就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眼皮直跳,心里像打着鼓,心神不定,一直安定不下来。

太阳过了中午,小银老婆一会到门口一看,一会到门口一看,总害怕喜田媳妇回来找不到路,她毕竟不经常出门。再者,立山虽说是自家的亲戚,但他的恶名声在外,自己想去接喜田媳妇,又怕立山多心。小银老婆后悔自己嘴快,怎么就这样爽快的答应人家,让自己的儿媳妇到人家家里去,这不是明显的把羊朝狼嘴里送吗。别人平时躲着立山,像躲瘟疫一样,自己却主动送上门,要使喜田媳妇有个闪失,哪自己就没有活路了,真不该......想着,想着,小银老婆吓出了一身冷汗。

谢天谢地,谢天谢地,喜田媳妇下午早早地从立山的家里回来了。但她脸色不好,一回到家里,没有说话,直接躺倒炕上。

太阳还没有落下去,小银老婆问她下午吃饭的事,她说不想吃,连衣服都没有脱,盖上被子睡了。

看到喜田媳妇整天闷闷不乐,小银老婆也不便多问,小一辈人的事,尤其是儿媳妇的事,不便去打听。儿子现在不在家,儿媳妇更是不能随便问,生怕惹出变故,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小银老婆每天小心伺候着儿媳妇,她只管干活,不敢说一句多余的话。

没过几天,立山媳妇来了,小银夫妇这才知道缘由:那天,中午饭后,立山从外面回来,好像喝了酒,说喜田媳妇跟自己是姐妹,强行拉住喜田媳妇,一人一只,非要把玉石手镯给她戴上;还拿出了自己的好几件旗袍,让她试一试,也好到县城里订做,都是亲戚不要客气......喜田媳妇是烈性女子,不但没有接受立山的玉石手镯,更没有试旗袍,好像喜田媳妇还出手打了立山一耳光......

虽然立山媳妇说了事情经过,立山是一点过错都没有,喜田媳妇却是闭口不言,小银夫妇虽然知道了事情的大概,但能信吗?自古以来,官向官,民向民,老爷向着解州人,立山媳妇能说自己男人的不是吗?

事后,立山也来说明情况:自己在外面酒喝高了,自己想着是亲戚,又是和自己媳妇聊得来的好姐妹,自己是好心送东西,玉石镯子让她戴上,是看合不合适;让她试一试旗袍,是否好看,也准备给她订制几套。自己的好心苍天可鉴,再没有别的意思,都是知己的亲戚,又不要钱,并且前一天都说过的事,妗子也知道......

小银夫妇知道立山的人品,也不敢惹他,就说些客套话,事已过去,就不要再提了。酒喝高了,强人所难是经常现象,再者,自古男女授受不亲,况且是年轻男女拉扯的事,这谁能说得清。

是丑事,是家丑,自古家丑不可外扬呀。

小银一家人只能打掉牙齿朝肚子里咽!小银老婆更是自责,经常用手打自己的嘴巴,自己怎么这么嘴贱......

可立山依次为借口,经常来小银家,搅得小银一家不得安生。还有更甚者,有时借喝点酒,趁机公开骚扰喜田媳妇,最后弄得小银都不敢出去干活,整天在家里防着立山来骚扰。

一天早起干活,小银发现拴在家里的小黑狗一改往日的欢腾,没有了动静,就觉着有点奇怪。平日里,人一起床,小狗就开始欢蹦,铁链子就会发出“哗哗”地声响,小银赶紧走到狗窝跟前一看,小黑狗躺在窝里一动不动,他一拉铁链,小狗已经变硬,早都死了。他弯下腰,发现狗窝里还有一块没有啃完的骨头,还是一块带肉的骨头!

小银在地里干活,脑子里一直萦绕这件事:自家的院子在村子边上,偏僻,少有人走动,自家的小狗一直用铁链子拴着,平常喂的食物跟人吃的一样,都是五谷杂粮,自家没有吃过肉;小狗也没有出过门,狗窝里哪来的带肉的骨头......在农村,狗是人的耳朵,主人休息了,或者在屋子里,院子里有任何的动静,狗就会发出叫声,提醒主人。

想着,想着,小银一下子明白了:自家的狗叫声影响到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有人不想听到狗叫声,自家的看家狗死了,在农村自然而然想到偷东西的贼娃子,于是就......肯定是有人投毒,毒药就在骨头上。

小银又想,自己家里穷的叮当响,也没有值钱的东西,不值得贼娃子惦念。他接着把家里最近一段发生的事联系起来:立山突然来家里,又送他媳妇来家里,又是送东西......小银,一下子惊醒了:是他,肯定是他,他是盯上......这是要自己家断子绝孙呀,小银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害怕,连忙收起家具回家。

回到家里,小银把墙根的柴火捆子都挪开,把墙上掉落的土,用泥堆起来。把上山砍柴的砍刀、镰刀都磨一磨,放到里屋;又把出圈粪的叉子就放在炕边上。然后,把死狗装到袋子里,准备背到地里悄悄地埋了。

老婆见他神神秘秘地,行为古怪,问他原因,小银小声给老婆特别交待,给别人乱说,自己家里的狗是被人毒死了。让她没有事不要出门,家里要出大事。尤其是喜田媳妇,不要出门,不敢有任何......

遇难找知己的人商量。在西常村,与他最近的人屈指可数,就是帽子和子明。小银首先想到的子明,子明名誉上是他的妹夫,是三凤的男人,是他的掌柜的,但毕竟他是樊家人,自己是外乡人,俗话说得好,打断骨头连着筋,碰到是樊家人在作怪,他能说公道话吗,要使别人了,还说不定......

帽子和自己天天在一起干活,他心直口快,也有头脑,小银决定赶紧去找帽子商量。

小银急匆匆地来到帽子家,和帽子说了情况,与他商量对策。

帽子也认为,小银家一定有大事发生,狗死一定是他干的,他是冲着喜田媳妇的。但他太恶了,有钱有势,咱穷人家惹不起,真要来了,就敲锣打鼓,弄出大响声,让村里人都来看,众怒难犯,他就是再恶,当乡里乡亲的面,也不敢当众做恶;让小银最近尽量后半天不要下地干活,在家里守着,一旦有事了,也好应付;尤其是让喜田媳妇尽量少出门,出门了都要婆婆陪着,她的安危,干系到一家人的大事,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临走时,小银托付帽子,尽快找一条狗,他家急需狗看门。帽子答应他,天黑了给他送一条狗,不要被人看见。

天刚黑,帽子就把自家的看门狗送到了小银家里,还特别叮嘱要格外小心。

没过两天,帽子送来的狗又离奇的死了,小银更是加强了戒备心理。

一个漆黑的夜晚,小银就听见有人在撬自家的门。他轻轻地叫醒了老婆,两个人穿好衣服,做好准备,随时应对。

这时,喜田媳妇也听到了声音,作为新女性,她也参加过学生游行示威,亲身经历过学生们跟警察的厮打过程,也见过血淋淋的场面,对于这些,她都不惧怕;晚上家里有毛贼,况且家里还有公公婆婆,她就没有怕的道理。很快穿好衣服,顺手拿起做衣服的剪刀,也做好随时防身的准备。

外面的门被撬开,哪人又在撬西房的门,喜田住在西房。

小银悄悄地开了北房的门,拿着粪叉冲到院子里。一看有人发现了他,哪人就回过身,一个箭步奔向小银,顺手就把小银手里的粪叉给打飞了。

小银没有想到,这人还有这一手,见了人不是逃跑,而是冲上来了。

进来的人就是立山,他有武功,身手敏捷,徒手打到三、五个人没有任何悬念。可他今天遇到了小银,情况就不是他想象的样子了。

虽然小银没有武功,但他的力气大的惊人。立山拉着小银的胳膊想把他摔倒地上,然后再骑到他的身上。可小银翻过来一把抓到立山的胳膊,用力把他拉到自己身边,他另一只手在立山屁股上一推,立山应声倒地,小银拉立山的手也没有松开,于是,顺势骑在立山的身上,立山的另一只手伸向腰间准备摸枪,小银抓着立山的胳膊,把他的手从腰间强行的拉起来,立山的两只手被小银高高的举在空中,想动也动不了,小银骑在立山身上,无论他怎样挣扎,小银纹丝不动。

看到两人的搏斗,小银老婆在旁边看傻了眼,一见哪人被治服了,她举起棍子就要朝哪人身上打。

小银老婆生得个子矮小,家壮(身体好,微胖)有力气,四方脸,性格开朗,平日里说话大嗓门,有口没心(土语,心里不嫉恨人),为人拉忽(土语,不拘小节),平日里也随小银下地干活。

小银已经知道这人是谁了,他们惹不起!于是,就对老婆说:“他妈,快拿盆子,家里来贼啦!赶紧喊人!赶紧喊人!”

老婆一听,慌忙扔下棍子。赶紧找来洗脸盆,跑出家门,边用棍子敲着,边高喊道:“快来人啦!快来人啦!家里有贼啦,家里有贼啦!快来人啦!”

邻居们听到喊声,纷纷应声,村里的狗叫声,人声,越来越近,小银这才放开立山,立山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不是仓惶而逃,而是缓缓地从小银家里走出去。

小银心里明白,立山现时,在村里横行惯了,不怕人,他是明火执仗的强来,是志在必得呀!

小银的力气如此大,立山确实没有想到。虽然表面上立山不服输,这是老虎死了不倒架,鸭子死了嘴硬,是硬撑面子。但他回到家里,自己的两个胳膊疼了好几天。

立山心里也清楚,小银没有动手打他,仅仅只是防御,要使真动手打他,估计自己的胳膊或者肋骨肯定要被打断,今后遇到小银,还真要小心着点。

邻居们都走了,小银夫妇这才想起这会时间没有看到喜田媳妇。他们俩赶紧跑到西房里一看,喜田媳妇睡在炕上,双手捂着肚子。

小银对老婆喊道:“他妈,你赶紧烧炕,我去请雷大夫,快,快,快......”

喜田媳妇是受了惊吓,导致腹疼。

雷大夫先针灸,接着让喜田媳妇服了缓和腹痛的药,又开了一些......

在小银夫妇千恩万谢中送走了雷大夫。雷大夫走时交代,天亮了,再到诊所取一些保胎的药,这次受的惊吓太大,今后不能再有这样的惊吓,否则,肚子里的孩子恐怕......

服了药,一会功夫,喜田媳妇缓和过来。

小银老婆坐在炕边,让喜田媳妇躺在炕上,握着她的手,让她什么都不要想,安心睡觉,一切事情都有他们顶着,就是天塌下来,都不会砸到她的头上。

望着熟睡的喜田媳妇,小银老婆不敢有丝毫的响声,只能默默地流泪。再也不敢折腾了,再也不能折腾了,否则,自家的血脉眼看着就断了。

谁能想到,这贼货竟如此胆大,敢在别人家里如此放肆......

小银蹲在院子里,一袋接着一袋的抽烟。他望着星空,老泪纵横,思绪万千:自己从小生活在山里,低矮的房子,贫瘠的坡地,家里贫穷......辗转来到西常村樊子明家,冬天上山砍柴,春季犁地种地,夏天上山割蒿,秋天地里收庄稼,一年四季自己没有闲着,还是上无一间房遮雨,下无一垄地糊口。和三凤相好,自己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向往,眼看就要谈婚论嫁啦,可三凤却嫁给了掌柜的子明,在自己心灰意冷时,子明又是送地、送宅基地,认自己做亲戚,仿佛在梦里一般,由一个长工变成了掌柜的大舅哥。农闲了,子明帮着张罗婚事,当自家的嫂子把现在的老婆从山上领到西常村时,不管人家喜(土语,胖,含贬义)丑歪端,好歹是个正经人。子明、三凤做主,亲事成,又忙着张罗婚事,出聘礼......一切都像是在梦里一般,但现实却是如此。自己再苦再累都能忍受,常言说,所有人的幸福都是凭辛苦得来的,累,证明自己正在走上坡路(日子走上坡路,土语,日子蒸蒸日上,朝好的方面发展)。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好不容易熬到自己的孩子出生,上学,孩子考上县里高中,自己该幸福啦,谁知道,孩子又报名参军,自己的希望眼看就要破没时,天大的喜事临门——儿媳妇怀孕了。自己和老婆小心看护自己的唯一香火,每天小心谨慎,每天小心谨慎,没想到,半道又杀出个程咬金(土语,含贬义,意想不到的事),老天爷这是要我小银断子绝孙哩,一波三折,一波三折,好人要活下,为什么这么难呀......

这时,帽子与老婆来了。

小银开了门,帽子老婆到西房去看喜田媳妇。

帽子则把一杆土枪,交给小银说道:“这是祖上留下来的一件家伙,使着很顺手,枪里面我已经装好了药,这是火药和铁珠,枪是人的胆,他要再来,你就端起它,他还要横着来,人被逼的走投无路,大不了就是一死,就是一同去死,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咱们怕个球!一炮下去,他不被打成筛子才怪哩。”

小银接过土枪,与帽子一起走到北房檐下,他把土枪靠到墙上,俩人坐在北房檐下的条石上,小声的说话。

小银气愤的说道:“帽子哥,幸亏听了你的话,我早有了准备,否则,今天晚上就懂(土语,撞)下大祸了。喜田媳妇没事,为了平安生活,为了息事宁人,今天晚上的事,我就忍了;要使喜田媳妇肚子里的孩子有个闪失,他使我家破人亡,我就跟他拼命,也要他一命抵一命......”

帽子宽慰小银说:“兄弟,没事,没事的,吉人自有天相,是咱家的后人,就是狼虫虎豹来了,他都是咱家的,跑不掉;要不是咱家的香火人,早晚都保不住,这一切都是天数,我信命。要真需要拼命,咱俩都成这样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还怕谁喃,大不了就是和他拼个鱼死网破,我俩是患难的兄弟,我帮你,你放心吧,绝不会放过他!”

钢铁一样坚强的小银,这时哭得像个孩子。

帽子接着说道:“兄弟,现在不是说赌气话的时间,出了事,看怎样解决这件事是关键。你也看出来了,这事,他是非达到目的不行,事情到了非找人调解的地步了,要不然,你就没有安宁之日。但他太恶了,而且心狠手辣,村里没有几人能跟他说上话,天明了,你先去找子明哥,他毕竟是樊家的长辈,在樊家有威望;要不行了,咱俩去找苏天民师傅,他再恶,但见了苏师傅还是恭恭敬敬的,牛再大,都有拿它的方子......”

小银也说道:“事情已经很明了了,到了非要找人调解不行的地步了,明天一早就去找子明哥......”

第二天天刚亮,小银就去找子明,不论怎样,子明毕竟是妹夫,是孩子的姑父,他一定能出面的。

小银把事情前前后后的经过给子明说了,他不想扩大事态,论谁是谁非,只想和解这事。他已经看出来这件事立山是达不到目的,绝不会罢休的。

子明听了小银的述说,也是大吃一惊,樊家怎样出了这样的事,真是让人不可思!子明暗想,像立山这样的性格,是一定要达到目的才肯罢休的。一旦事情闹大了,一方是自家的侄子,一方是自家的大舅子,有一天真到对质公堂,还真是不好说,谁也不能说。

于是,子明先安抚了小银的情绪,说马上就去立山家里说说。接着,又关心的问了喜田媳妇的情况,反复交待要确保喜田的媳妇不能在受任何的惊吓,为了确保万一,子明建议,先让喜田媳妇暂时住到他家里。

小银走后,子明马上让三凤拿些鸡蛋,再买些红糖到小银家探望,顺便要三凤把喜田媳妇和小银老婆一道接到自己家里来......

子明又去立山家里,说和这事,毕经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两家都没有错,相互是有点误会,就此罢手。

碍于子明是樊家长辈的面子,立山口头答应了。

三凤这时也说话了,可智直接去县里找了立本。樊冬子不在了,樊家门里就是立山跟立本走的近,只有他敢和樊立山说话。毕竟小银是本家兄弟的舅舅,亲不亲的无所谓,但从小对他很好,况且是给樊家做过多年的工,对樊家有恩,他不能不问此事。

这件事惊动了大半个樊家,立本、董钰专程回村里给立山说了这事:你现在家大业大,要注意影响。自古树大招风,再说了,小银是本家多年的长工,好歹现在也算是一个亲戚,又有自家兄弟的面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弄僵了,诸多方面都不好看,这事就了了,立山也答应了。

各方面关系都用了,立山表面上是答应了,事情看似平息了。

但小银和帽子商量后,觉得还是不敢大意,自古来劝赌、劝毒、劝嫖娼都是无济于事的。

帽子建议,让小银每天晚上不敢躺到炕上大睡觉,而是坐在北房的门口睡觉,要做到万无一失,不能再让任何的一点不利因素影响到喜田的媳妇。

小银也认为是这样的,千万不敢大意。他心里清楚,他再辛苦都是应该的,这是在保自家唯一的香火。

俗话说,要想狗不吃屎,除非把狗杀了。色胆包天的立山,亲情、人情、乡情,那里挡得住他膨胀的私欲呀!

没过几天,他故伎重演,旧病复发,又想尽一切办法去小银家骚扰。

小银没有办法,只好与子明一同找冬子老婆帮忙。

冬子老婆说,在偌大的西常村里已经没有立山到不了的地方,也没有能阻止他的人啦。还是在县城找个地方,让小银老婆带着儿媳妇住到县城,以求平安。

冬子老婆给董钰写了信,让小银带着信直接去找董钰帮忙,县城离村子远,立山想去也不像村里方便。县城人多,治安相对好些,在县城里不比村里,不是他想胡来就能胡来的;再者,在县城里有董钰护着,立山敬重董钰,他不敢胡来。

夜长梦多,冬子老婆要小银尽快就把喜田媳妇送到县里,时间要保密,还特别叮嘱路上要注意安全,要是半路上出了问题,那一切就算完了。

临走时,显德娘给小银拿了十块银元,小银钢铁般的汉子,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为了以防万一,子明套了马车,准备与三凤一同,送喜田媳妇到阌乡县城。但他年龄大了,行动不便,可智让他留在家里,自己驾车,真到路上有事,自己年轻,也能应付。

车子刚出村子,帽子就赶上来了,他说也要护送车子到县城。

他把肩上的包袱放到车上,对小银小声说道:“这里面是一把杀猪刀,真把人逼急了,拿出来,砍断他的腿,砍断他的胳膊,看他还有多狂。”

可智驾车,车上有三凤、小银老婆招呼喜田媳妇,车后紧跟着小银和帽子,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可智回头看了一眼小银和帽子,泪水盈眶:自古来,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一点不错,世上朋友千千万,但知己的有几人喃?小银舅舅,有帽子舅舅这样的铁干兄弟,真是三生有幸,三生有幸!

好端端一个家,现在就剩下小银一个人啦。原本自己不会做饭,现在上山或者下地回来,冷锅冷灶的,吃饭还要自己做饭,饥一顿饱一顿的没个着落,坚强的小银,每天都是以泪洗面。

村里炸麻花的郑家铺子,位于村子的西北角,是村里的老字号铺子,掌柜的姓郑,也是一家外来户。

早些年,老郑带着全家老少来到西常村要饭,在村里看到本村姓张人家开的麻花铺子生意非常好,村里人有喜欢吃麻花的习惯,他就留意炸麻花这行生意。

张家麻花酥脆可口,入口即化;颜色黄亮,香气诱人,他还买了一根,尝了一下味道,确实不错,色香味俱佳,唯一一点不足之处,就是每根麻花分量不足。

同样有炸麻花手艺的老郑,一眼就看出了张家麻花的不足之处。他也似乎看到自己在此翻身的希望。于是,用自己的儿子作抵押,找人担保,借了钱,在西常村也开一间麻花店。

郑家的麻花店位置偏些,他炸得麻花焦黄油亮,也是香酥可口,入口就化,还在麻花里面加了花椒叶,吃起来更香了。郑家铺子一开张,很快就受到村里人的认可。他论根卖,明显比张家的麻花大些;论味道,更香些。这时,村里人就开始说三道四了。

眼看着原来来张家买麻花的人都到郑家去买了,张家麻花也增加了分量,一部分卖麻花的人又转回来了,毕竟张家是老户,跟村里人熟悉。

没过多久,老张家麻花又创造了论斤卖的说法,就是一斤麻花多少钱,当着别人的面,用称一称,这样一来,麻花的价格就显得公平许多,就不存在一根麻花大小的事了,卖麻花的人又多起来了。

村里人说闲话的又开始了。

郑家一看,也跟着论斤卖。

不到半年时间,细心的人,把在两家的买麻花一比较,人们又发现了:同样是一斤,老郑家的麻花多出好多,村人议论纷纷。还有更好事的,找称一称,原来张家的一斤麻花,才九两!而郑家的一斤麻花,是一斤一两!

村里从此就流传着一句话:宁愿挨关老爷一刀,也不愿和张家打交道。没有多久,张家的麻花店就关张大吉了。

郑家的麻花店铺还在原来的地方,最开始是两间房子,现在是三间房子,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区别是原来的地方是他租别人的,现在的地方是他自己买的。

很多人都劝老郑把铺子搬到村里向阳(土语,村里人多)的地方,但老郑说:“俗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只要你家的东西好,就是再偏僻的地方,人家都能找得到。再说这个地方是我落脚的地方,也是我生发的地方,是个吉祥地,我怎么舍得离开这个地方喃。”

老郑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前,叮嘱道:“咱们家几辈人都是靠炸麻花生活的,麻花的配方就是盐、花椒、酵母这几样,只要会炸麻花的都知道,只是手熟与手生而已,没有什么祖传秘方。做小买卖,靠的是一杆秤,一杆公平秤,人才能相信你,你的生意才能做下去。老先人传下来的秤是十六两秤,也叫十六两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外加福禄寿三星,组成的十六两的秤星。有人还传说秤上的十六两,是指‘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节’十六个字组成,其实,都是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你卖出去的越少,损失自己的东西就越多,一杆黑心秤,会遭多少孽呀!咱们祖辈的传家宝就是这杆秤,将来什么都能卖,就是这杆秤不能卖,别人家的秤是九两秤,一斤秤,而咱家的秤是斤一两秤,称一斤是斤一两。”

儿子有些惊讶:“斤一两秤,我怎么没有注意过喃?”

“原来张家的卖麻花的秤是九两秤,就是说,别人买一斤麻花,当面看秤上明显的是一斤,一般人回家后就直接吃了,谁还管够不够秤。可仔细人回家后还要上秤称,这一称,问题就大了。九两秤,当时看似占了别人的便宜,实际上是吃了大亏,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个人知道了,就会一传十,十传百,你家的生意再就没有了。”

儿子说:“做生意讲诚信,这个我知道,欺骗别人等于砸自己的饭碗,爹,你放心,我今后一定会童叟无欺,把咱家的生意传承下去。”

“好,好,好,世人都爱占便宜,这是天性。生意人,尤其是做小生意,只要能让买家觉着他占了你的便宜,你的生意一定会火起来。咱家的秤是斤一两秤,看着当下是吃亏了,但为自己赢得了名誉,赢得了买家,一天卖出去的多了,盈利自然就有了......”

后来,老郑的儿子为了纪念他的父亲,给自己的儿子取个小名“一两”,与自己的姓合起来就是郑一两(挣一两),寓意是,我卖麻花挣的钱,靠的就是多给人一两来的。

当年的小郑,现在都老郑了。看着小银的希活劲(土语,难过的样子),也都是外乡人,同命相连之故吧,老郑就想帮帮小银。

老郑心里就盘算着:小银一个人在家,一天到晚吃饭没有着落,晚上小银一个人在家,无牵无挂的,自己一个人后半夜出门送麻花,黑灯瞎火的,有点害怕,就约小银晚上到他家来住,平常没事在麻花店帮个忙,打打下手,跑个腿;到后半夜一同去赌场,帮自己晚上给那些赌博饿了的人送麻花。管吃管住,每个月给两吊的工钱。

老郑给小银一说,小银爽快的应了下来,他说钱不钱的无所谓,好歹一天有三顿热乎饭就行。

立本的赌场、立山的赌场,老郑和小银后半夜都去送麻花,有时也给武森和关凌子免费送一些,老郑知道,这俩人是他的财神爷。

武森见了小银客客气气的,关凌子见了小银更是左一个舅老爷,右一个舅老爷的叫,毕竟这赌场是樊家人开的,小银是樊家的门里的舅老爷。

因此,赌场的人一见小银来了,就喊,舅老爷,来两根麻花!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